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

此時的曹操與衆大臣們商議了一番後,最終還是決定與劉贇結盟,這樣既能得了荊州,又能除掉孫劉兩家,算是一舉多得的事情了。

而就在曹操與劉贇準備結盟時,駐守在荊州的劉備卻喜得貴子,而這一年正是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將此子取名爲劉禪,這也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由他的夫人甘氏所生。

劉備得子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荊州,來道喜的官員與百姓也是絡繹不絕。而就在劉備慶賀自己喜得貴子之時,劉琦是一封書信頓時沖淡了這喜慶。

當劉備找來了諸葛亮並與他商議此事時,諸葛亮搖着羽扇就說道:“當初我就料到此事會發生,沒想到會來得這麼快,如果再拖上一些時日,那劉琦公子必不會再來接替這荊州牧的位子了。”

聽諸葛亮這麼一說,頓時就引起了劉備的好奇心來。當他問道爲什麼要拖上一些時日時,諸葛亮搖了搖羽扇,便說道:“我觀那劉琦公子印堂發黑,應該不是長壽之相,而且英年早逝也就在這幾年。如果咱們能拖過這幾年,那這荊州之地的掌控權就非我們莫屬了。只是沒想到那劉琦公子竟然發來了信函,這倒是讓咱們有些爲難了起來,畢竟他纔是正統的繼承人,而我們也只是幫他暫代管理罷了。”

諸葛亮的話讓劉備的心裡頓時就涼了半截,他沒想到自己拼死打下來的江山竟然要拱手送出,這讓他又豈能忍得下這口氣來。而這時的諸葛亮又說道:“主公不必擔憂,佔這荊州的人可不止我們一家,只要曹軍和江東軍願意歸還這荊州,我們依然可以奉那劉琦公子爲荊州牧的。只要他願意來這裡當荊州牧,我們便會在襄陽城下迎接他的到來,畢竟我們纔是真正的荊州軍,並替景升公看護着這荊州的土地。”

此時的劉備終於明白了諸葛亮所說的意思,只見他是哈哈大笑地說道:“曹操和孫權都把持着荊州一半的州郡,他們又如何肯放棄這得來的城池呢?只要他們不撤出這荊州,咱們就穩如泰山了。”

就在劉備將此事放在腦後時,諸葛亮卻有些擔心起漢軍的行動來。劉琦發來的這封書信很可能就是劉贇指使的,這分明就是一個準備要出兵的信號,因爲他已經算到三家諸侯是不會理睬劉琦的警告的,因此他纔有了藉口出兵平定荊州。

當諸葛亮一想到這裡,就忍不住提醒劉備道:“主公,咱們可要防備漢軍的大舉進攻啊,劉贇已經通過了劉琦公子向咱們發出了警告,如果我們置之不理的話,他很可能會出兵荊州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儘快通知曹操和孫權,並與他們結爲盟友,這樣才能抵擋住漢軍的入侵。”

諸葛亮的這番話可是把劉備給嚇了一大跳,當他仔細地想過一遍後,便立馬召來了簡雍、伊籍等人說道:“那劉贇已有了向我荊州出兵的跡象,所以某打算派人前往許昌和建業,儘量說服孫權和曹操與咱們結爲盟友,這樣才能抵擋住漢軍的進攻,不知哪位先生願出使許昌和建業?”

劉備的話剛說完,伊籍和簡雍都站出來願意出使這兩個地方。當劉備派簡雍去許昌、而伊籍出使建業時,諸葛亮則在一旁,說道:“你們此去的目地就是爲了結盟,千萬別提荊州州郡的事情,等打完了這場仗後,咱們三家再坐下來商議荊州的歸屬權。”

現在荊州就是一個四戰之地,誰都想要在這裡佔到一些便宜。而劉備則是將荊州當做了自己的地盤,所以他很希望通過這次的戰役能收回荊州所有的州郡來。至於其他兩家的損失,並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當簡雍來到了許昌時,曹操就問道:“先生是來討要南陽和襄陽的嗎?”

“曹公多慮了,某此次前來並不是討要什麼州郡的,而是受了我家主公的差遣,前來與曹公議和的。並且也是來通知曹公,漢軍已有了入侵荊州的跡象,因此我家主公願意與曹公一起組成新的聯軍來。”

劉琦寄出的書信曹操當然也有收到,不過他已經與劉贇達成了協議,自然知道這只是一個藉口而已。所以他微微點了點頭後,便說道:“結盟的事情,某要與衆大臣商議後,才能做出決斷來,還請先生暫回館驛休息,等某有了定奪後,必會來通知先生的。”

當簡雍告辭而去後,曹操就召來了衆大臣說道:“那劉備竟然想與某結盟,不知諸公可有什麼建議?”

“主公,咱們剛剛答應了劉子安的結盟,不會這麼快就變卦吧,這樣會惹來劉子安的怒火的。到時他不攻荊州,而直接進攻我兗、豫二州,那可就麻煩了。”

“是啊主公,咱們可不能因小失大啊,否則我兗、豫二州定會不保。而孫劉兩家也不一定會來增援我們的,到了那時可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聽到衆大臣們的反對聲,曹操又把目光看向了荀彧、荀攸等人說道:“文若、公達、仲德,你們可有什麼話要說嗎?”

“主公,要是孫劉兩家能同時向徐州和益州進兵的話,那咱們倒也能與他們結盟。畢竟劉贇的漢軍纔是我們的大敵,只要能打敗他的兵馬,咱們就有出頭之日,否則就算我們拿下了荊州,也同樣在他的威脅之下。”

聽了荀彧的建議後,荀攸和程昱都同時地點起了頭來。第二天,當簡雍再次出現在曹操等人的面前時,曹操就將自己的意見是說了出來。當簡雍聽到要讓他們荊州軍去攻打益州時,頓時就嚇出了一身冷汗,道:“曹公,益州道路難行,又有重兵把守,而我荊州軍兵微將寡又如何能攻進益州去,還請曹公明察。”

“那要是漢軍攻我兗、豫二州,劉玄德又將如何助我一臂之力呢?難道說他會派兵來與我協同作戰不成?那他又派得了多少兵來?”

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
第三百三十七章 孫劉結盟 (上)第二十一章 宦官張讓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舌戰羣儒 (上)第五百七十一章 疏而不漏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一百九十八章 攝政王三百五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二百零三章 西羌聯盟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一百零三章 中伏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百九十七章 合則兩利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謀奪幷州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備的決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七十三章 趙家村第一百二十二章 戰漁陽 (上)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五百七十五章 世家門閥的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零九章 甄逸嫁女第四百七十七章 智取吳郡 (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三百七十二章 遷都還朝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六章 取名“燒刀子”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六百零二章 終有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四百六十九章 江東虎臣墜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二百二十三章 智取扶風城 (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百七十三章 陸遜降漢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零二章 王芬謀反第三百七十五章 覲見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四百二十章 祝融氏第五百一十六章 螳螂捕蟬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三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劉備的擔憂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五十六章 軟刀子殺人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十四章 東萊太史慈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上)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伏擊袁軍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四百一十章 再進益州第五百三十三章 張肅告密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