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

此時的襄陽城裡仍有不少人在玩耍着,而史阿與一羣天機閣的人早已換上了曹軍的衣物,並手持武器就出現在了城門處。此刻城門早已落鎖,當一名校尉盤問史阿是哪一營的軍士時,史阿掏出了虎符就說道:“我等乃夏侯將軍身邊的虎士,現在要出城辦事,令你等快快打開城門,放我等出城,否則耽誤了正事便拿你等是問。”

那名校尉沒想到史阿的口氣這麼大,當他在檢查了虎符和令箭後,不得不命人是打開了城門來。而就在城門剛一開啓之時,史阿手中的匕首就刺進了那名校尉的肚腹裡,而其他天機閣的人更是快速地衝上了城牆及城門邊,將絞盤上和城門處的守軍們是砍翻在了地上。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壞了更多的曹軍,當城樓上的警鐘響起之時,史阿手中的一支穿雲箭就射入了空中,當穿雲箭在空中爆開之時,一團焰火就照亮了城牆,使得數裡外都能看清這團光亮。

而就在穿雲箭爆開之時,一陣陣的馬蹄聲從城外傳來。當更多的曹軍涌向城門處時,史阿是高舉虎符和印綬說道:“衆將士聽令,有我們的援軍到來,不得靠近城門處,凡違令者、斬。”

當曹兵們看到史阿手中的虎符和印綬後,不由得就停住了腳步,此刻的他們還真以爲有援兵到來。可就在他們繼續張望之時,一名校尉卻走出了人羣,說道:“你等是什麼人,爲什麼某在軍營中沒有見過你們。”

史阿看了那名校尉一眼後,就怒喝道:“本將乃夏侯將軍身邊的虎士,什麼時候輪到你在這裡盤問了,難道你不認識本將軍手中的虎符不成?”

那虎符和印綬可都是真的,就在這名校尉有些遲疑之時,那城牆上報警的曹兵卻大聲喊道:“他們都是漢軍的奸細,快快殺了他們,否則晚了就來不及了。城外來的不是援軍而是漢軍,大家快關上城門啊。”

而就在這名曹兵剛示完警時,史阿手中的寶劍已劃過了那名校尉的脖頸。同時史阿又大聲喊道:“夏侯德已伏誅,我大漢王軍很快就要入城了,爾等不降更待何時!”

隨着史阿喊話聲的傳出,城外的馬蹄聲也是越來越近,這頓時是嚇壞了所有的曹兵們。他們已不知道是該阻敵還是投降了,現在軍中已沒有了將校,就連他們的主將也被人給殺了,所以曹兵們很快就亂成了一團。

當趙雲和馬超率騎兵衝進了襄陽城時,也正式宣告了襄陽城的失守。爲了避免引起城中更大的混亂,趙雲和馬超是分兵兩路就開始清理起了那些潰兵來。凡是敢在城中燒殺搶掠者,一律格殺勿論。

同時趙雲也請出了蒯氏族人來安撫民心,隨着投降的曹兵越來越多,城裡也漸漸是平靜了下來。其實趙雲和馬超帶來的人馬並不多,這一路上爲了躲開曹軍的斥候,他們是夜行日歇,緊趕慢趕地纔在元宵節之日是抵達了襄陽城的郊外。

他們這次一共帶來了三千鐵騎,好在有史阿做他們的內應,才完美地襲擊了襄陽城。兩天之後,郭嘉、徐庶等人也趕到了襄陽城下,當他們看到城樓上那飄揚着的漢軍大旗時,是忍不住就哈哈大笑了起來。

而就在漢軍拿下襄陽城時,許昌城裡則是一片慘淡,曹操在得知曹仁父子陣亡的消息後,又再次傷心過度,並暈倒在了地上。

數日後,才漸漸地清醒了過來。此時的曹操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采,整個人看上去都老了許多。當他再次出現在大堂之上時,衆人都能看出曹操眼中的怒火來。這接二連三地失去大將和親人,任誰的臉色也不會好看。

此時的曹操坐上主位後,看了衆臣一眼,便說道:“現在離初春還有月餘,但本公已沒有耐性在等下去了,所以本公要向劉子安約戰,已報我喪弟之仇。子魚,請你再去一趟開封府,將本公的約戰書交與劉子安,半月後,本公要與他在商丘一決高下。”

聽到曹操主動要與劉贇約戰,衆大臣們無不是捏了一把冷汗。漢軍的強大已是有目共睹,就更不用說那劉贇親自出馬了。

不過當房間裡只剩下了程昱和荀彧兩人時,曹操便問起了對策說道:“現在豫州已集結了三十萬大軍,不過子丹他們的兵力依然駐紮在了譙郡,所以咱們真正的兵馬只有二十萬,其中有一半的將士還是新兵。

本公之所以要與劉子安開戰,就是不想再與他耗下去,否則不知道還會死多少人。劉子安此人一向善於謀定而後動,兗州的失守就是最好的例子,誰也沒想到他真會在寒冬發兵,並且還一鼓作氣地拿下了兗州來。

現在他又故技重施,讓自己的大軍停止進攻,而其他各地的軍團則是在蠢蠢欲動,這明顯就是在逐一蠶食我軍的實力。而他的主力大軍則將咱們拖在了豫州地界裡,讓我軍無法再去施救其他的州郡。

當初子廉死於他手中時,本公就已察覺到了他的戰術,可惜彭城一戰敗北,讓本公的心血是付之東流,不得已本公也只能找他決戰了。現在約戰書已發,便不可反悔。仲德、文若,你二人是本公最得力的智囊,現在我軍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望兩位賢才能助本公一臂之力。”說着曹操是起身就向程昱和荀彧拜去。

而程昱與荀彧也連忙還禮道:“主公不必如此,這是我二人分內之事,定不負主公所託。”

當三人又重新坐下後,荀彧令人取來了豫州地圖就說道:“主公選商丘與漢軍決戰,是想利用子丹將軍這支奇兵來破劉贇的軍陣吧。不過那劉贇也不是泛泛之輩,只怕早已猜到了主公的用心。”

聽荀彧這麼一說,曹操的眉頭不由得就皺了起來。而荀彧卻又說道:“漢軍之所以強大再與他們的用兵和訓練,同時充足的物資也必不可少。自從劉子安實施新政以來,倒也能做到風調雨順、民心思安。但尊卑不分、冠履倒易、不和倫常。士農工商乃國之石民,豈能容他倒行逆施、亂了朝綱。主公可將此論發於天下,讓更多的世家門閥都來聲討他,到時各州郡烽煙四起,我軍便可順勢而爲了。”

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
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四百零五章 空中斥候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五十七章 交易完成第四百九十六章 白毦精兵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染黃沙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降鄧芝第二百一十三章 官渡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孫翊遇刺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七十一章 長安之亂 (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謀而合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三百三十六章 舌戰羣儒 (下)第五百七十七章 細柳營第二百三十四章 休養生息第一百一十一章 威懾韓馥第二十四章 招攬人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嚴入川第二百四十六章 夜梟軍團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一十七章 廢除帝后第一百五十章 傳國玉璽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三十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宛城劉玄德第五百四十四章 劍峽谷第五百一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一百八十六章 太原之戰 (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九十四章 圍殲李文侯第二十六章 家宴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五百九十九章 曹洪墜落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三十章 劉表遇害第四百四十章 閉門思過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三十三章 定襄陽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一百九十章 秘密離開青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七十七章 東萊亭侯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七十二章 欺人太甚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環弩第三百零五章 搶人才 (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攻破建鄴城三百五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三百五十四章 換防增兵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熊軍第三十八章 招兵買馬 (上)第五十八章 兵出豫州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六十四章 借東風第二百五十二章 鐵甲戰車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巴東水寨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四百四十一章 司馬懿出使雒陽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雙星閃耀 (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二十七章 坐鎮雒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