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

要是劉贇在聽到了諸葛亮對他的點評後,肯定會說哥比那王莽強多了,因爲哥知道什麼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因此哥也絕不會重蹈王莽的覆轍的。

劉贇也是知道王莽此人的,他確實是實施新政的先驅者,只是這傢伙信奉儒家思想,他認爲天下要恢復到孔子所宣稱的“禮崩樂壞”前的禮治時代,纔可能實現政通人和。因此王莽當上皇帝后,企圖通過復古西周時代的周禮制度來達到他治國安天下的理念,於是仿照周朝的制度開始推行新政,這也是史上所稱的“王莽改制”。但由於這些政策只求名目復古,很多都是與實際情況相違背的,而且在推行時手段和方法不正確,在遭到激烈反對後,又企圖通過嚴刑峻法強制推行,使各諸侯、公卿直到平民因違反法令而受重罪處罰者不計其數,加劇了社會的動盪。人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各項政策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因此才導致了天下各豪強和平民的不滿,最終被赤眉、綠林爲主的農民起義軍攻進了長安城,也正式宣告了新朝的失敗。

而劉贇是絕不會犯如此的錯誤的,畢竟他了解歷史,而且他纔是真正的穿越者,他知道該如何平衡世家門閥與平民之間的利益。

劉贇在翼州呆了一個多月後,翼州的貪腐案也漸漸地平息了下來。當劉贇啓程前往青州並告慰自己的母妃時,他母親就對他說道:“我兒行事並沒有什麼過錯,只怪我那大兄太跋扈了一些,應當給他們一些教訓纔是,否則將來我兒又如何能治理這天下呢?”

沒想到自己的母親如此明事理,劉贇在欣慰了一番後,又對就的父親說道:“父王還是不肯隨我去雒陽城嗎?新兒他們可是一直都在念叨着你們,說是想父王和母妃了。”

一提到自己的孫子和孫女,濟南王和崔氏就忍不住落淚,最後還是劉贇說先去王府裡住一陣子,要是不習慣再回來也不遲。濟南王夫婦聽後,便也採納了他的意見。

現在的青州刺史是魯肅,當劉贇見到魯肅後,便說道:“子敬,青州乃是本王的發祥之地,不可亂了民生。當初建起的酒坊、養豬場、鹽場等地都要看護好,畢竟這天下未平,還有不少的事情等着我們去完成。”

魯肅拱了拱手,便說道:“主公請放心,肅必定會治理好青州的。”

當劉贇又去了北海書院並看望了自己的老師後,這才啓程又前往了徐州。徐州可是產糧之地,而且地理位置也十分的重要,好在陳登也是治世能臣,將徐州也治理的是井井有條,這讓劉贇也放心了不少。

當劉贇又召來了周泰、蔣欽等人後,便問道:“我軍的水戰能力如何了,可否能與江東軍一戰?”

“主公請放心,無論是戰船還是器械,都遠超江東水軍多也。同時我水軍將士常常在大海里操作,絕對不必江東水軍差,現在就等主公的一聲令下,我大漢水軍必會爲主公披荊斬棘、踏平整個江東的。”

“好,其心可用,本王就等着那一天的到來。”

劉贇在徐州並沒有待多久,他先後召見了徐晃、黃忠、藏霸等人後,便又啓程前往了幽州。幽州刺史田豫親率閻柔等人迎出了數十里,方將劉贇一行是請進了薊城。

自從劉贇發明了火炕後,幽州的冬天也少死了很多人。再加上劉贇種植的棉花,也使得百姓們有了禦寒的棉衣,因此幽州及高句驪的百姓們對劉贇也是感恩戴德。

這次劉贇在薊城裡也見到了荀諶,他是特意從高句驪趕來這裡向劉贇述職的。當劉贇聽到高句驪不時爆發一些小規模的起義後,不由得就笑了笑,說道:“只要將軍權抓在手裡,量那些宵小之輩也翻不起大浪來。還有對高句驪的百姓們要懷柔,不要一味地去打壓他們。不過對那些權貴們就不用這麼客氣了,儘量做到殺一儆百。還有儘快在高句驪建立起學府來,把咱們大漢的儒學都傳給那些高句驪人,至於其他的學科就先免了吧。等他們什麼時候學會了中庸之道,再傳給他們其他的學識。

對了友若,高句驪盛產人蔘、貂皮、藥材等,將這些東西都引進我大漢來吧。還有三韓已經合爲了一州,像新羅和百濟都很適合耕種,我相信在高句驪自給自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同時把高句驪的青壯們編成一軍,到時候就讓他們在沙場上博取戰功與功名吧,我會將他們視爲漢軍一樣來對待。”

聽到劉贇的建議後,荀諶是立馬就點頭答應了下來。而這時的劉贇又對田豫說道:“遼東一帶有黑石,我取名爲‘煤’,這種黑石可以用來鍊鋼鐵和燒火做飯。同時用它來取暖也沒有什麼問題,只要在屋頂修建一座煙囪,將燃燒的煙氣從煙道里排出,那麼它對人就是無害的,你們明白了嗎?”

聽了劉贇的解釋,田豫與閻柔等人都點起了頭來。而劉贇對火炕其實並沒有什麼研究,畢竟他是南方人,從未用過火炕,他也只是在書裡或電視上見過火炕的構造,因此纔將火炕的設計圖是畫了出來,讓田豫和閻柔等人自己去琢磨。同時劉贇又告訴田豫、荀諶等人,像遼東、樂浪郡、高句驪等地都盛產海產品,完全可以用這些東西去換取糧食,就更不用說那煤炭了。只要找來走水路的商人,必會給他們帶來大批的糧食的。

此時的田豫和荀諶等人在聽了劉贇的話後,頓時是醍醐灌頂,他們連忙對劉贇是感謝了一番後,便在大堂上是設下了酒宴來。劉贇只在幽州呆了數天便啓程前往了關外,他打算出代郡到漠州去看看,然後再從漠州入雁門關到達幷州。

漠州的都城就設在大同一帶,當劉贇一行來到大同城時,陳宮和呂布早已在那裡等着他了。當劉贇在看到呂布手臂上那立着的鷹隼時,不由得是欣喜地說道:“奉先,還是你想得周到,竟然將西域人的熬鷹術也學了過來,本王要的不多,給我個七八隻訓練有素的鷹隼就行,到時候在戰場上必會勝過千軍萬馬的。”

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
第五百五十六章 潛伏的暗子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五十一章 鮮卑人的入侵第二百六十九章 雙星閃耀 (四)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小二喬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第四百五十一章 讓出南郡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百三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八十六章 請師伯出馬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五百六十八章 濟南王染病第四百一十四章 引軍入甕 (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二百九十四章 禍從口出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二百二十一章 陷陣之志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九十九章 機械發明家馬鈞第五百九十八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四百二十四章 鬥法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十三章 籠絡人心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一百八十一章 曹操中伏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六百章 拿下開封府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第二百零二章 羌胡參戰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三百七十八章 羅布泊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四十二章 造精鹽第三百二十七章 夷人族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二十九章 提親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四百九十章 解煩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黑油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零六章 搶人才 (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五百九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四十章 徐榮第三百二十三章 膽怯的劉璋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嶽衡山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五百零八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零八章 渤海太守第三百零一章 水鏡先生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四百九十三章 孫輔投降第五十九章 火燒長社第四百七十章 周郎故第五十章 前世的仇人第五百八十六章 將門虎子(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漁陽 (中)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二百零八章 生擒許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