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馳援封丘城

聽到杜襲的話後,曹洪也立馬是冷靜了下來。當兩人回到太守府後,杜襲讓人拿來了地圖就說道:“現在酸棗城已失,封丘城必會成爲漢軍的下一個目標。而東郡也正受到翼州軍的強攻,想要救援封丘城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所以也只能靠我們來馳援封丘城的安危了。

不過那劉子安表明了就是想要引我軍出戰,一旦我軍馳援封丘城必會受到漢軍的阻擊,因此咱們得想出一個萬全之策來,唯有這樣才能救得了封丘及子燁將軍的性命。”

聽了杜襲的分析後,曹洪點了點頭,就說道:“子緒可有妙計救下我那侄兒來?”

杜襲字子緒,潁川郡定陵縣人,杜家在潁川郡也算是門閥之一,因此杜襲投靠了曹操後,也深得曹操的器重,並先後擔任過西鄂縣令、議郎、將軍府軍祭酒、侍中等職務。這次隨曹洪來開封府,也是幫着曹洪出謀劃策的。

杜襲此人很有些謀略,並且治理一方也是得心應手,因此他在曹操的心中也是有大才之人。

當杜襲在聽到曹洪的問話後,想了想,便說道:“現在我軍已在漢軍的監視之中,想要出城去救援子燁將軍恐怕會中了劉贇的奸計,唯有另派其他人馬方可保全子燁將軍的性命。”杜襲一邊說着一邊就用手指了指地圖上的陳留標記。

而曹洪一見杜襲手指的標記後,立馬就明白了杜襲的意思,原來杜襲是想派出陳留國裡的兵力去馳援封丘城。

陳留國是他們最後的一道防線,所以在陳留國裡還駐紮了兩萬大軍。當曹洪在明白了杜襲的意思後,不由得就說道:“陳留國裡的兵力倒是能派上用場,只是分出一半的兵力來是否又太少了一些?”

“將軍,劉子安是絕不會與我們打持久戰的,否則他熬不過這個冬季。就算他有酸棗城在手,也絕不可能與我軍長期對持,所以只要子燁將軍能守到寒冬來臨,便可安然無憂了。”

一聽此話,曹洪頓時是放心了不少。正如杜襲所說的那樣,漢軍確實不敢長期與他們對持,畢竟嚴冬寒苦,並不是最佳的作戰時期。

曹洪在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立刻派出斥候就前往了陳留國。陳留國的守將是鍾縉與鍾紳倆兄弟,兩人一個擅使大斧、一個擅使畫戟,都有一身不錯的武技。當兩人在接到曹洪的書信後,鍾縉立刻點齊了一萬精兵並交給了自己的兄弟鍾紳,讓他率軍前往封丘城救援夏侯充。

而就在鍾紳出兵之時,細柳營的人馬已經攻克了燕縣,也算是解了關張二人的後顧之憂。當劉襄等人正準備啓程趕往酸棗城時,忽有侍衛前來稟報說,關張二位將軍已經拿下了酸棗城,此刻正向封丘城進發,若細柳營的人馬想去封丘城,可在途中與關張二位將軍的人馬會合。

當劉襄等人在聽到這消息後,不由得是感嘆地說道:“不愧是沙場猛將,這麼快就攻下了酸棗城,看來咱們偷襲酸棗城的計劃是徹底落空了。”

而這時候郭奕又走了過來,說道:“襄哥兒,既然酸棗城已落入了我漢軍的手中,那咱們就去封丘城吧,說不定有機會助關張二位將軍拿下那封丘城來。”

“好,就依伯益之計前往封丘城,不過咱們先暫時不去與關張二位將軍會合,而是繞過匡亭縣去偷襲封丘城的後方。”

劉襄在拿定了主意後,立刻點齊了三千人馬就趕往了匡亭縣城。匡亭縣城只是一座小城,劉襄與細柳營的人馬並沒有驚動縣城裡的曹軍,而是沿着縣城的外圍處並繞過了此城。

當細柳營的人馬連夜趕往封丘城時,由鍾紳率領的一萬曹軍也正朝封丘城的方向趕來。鍾紳同樣沒敢走大道,怕是驚動了劉贇的大軍,所以他在繞過了開封府後,便向小黃崗的方向駛來。只要過了小黃崗,就能到達封丘城了。

而此時細柳營的人馬已快到了封丘城的身後,當劉襄在得知關張二將的人馬已經開到了封丘城下後,他便立刻派出了斥候去打探封丘城後方的消息。

就在天色漸漸暗下來時,關張二人已在封丘城下是紮下了營寨來。這次他們一共帶來了四萬大軍,準備配合劉贇的人馬一舉拿下這封丘城來。

不過劉贇的大軍正與曹洪的人馬在對持着,恐怕要過幾日才能抵達封丘城下。而就在漢軍監視着封丘城裡的動靜時,夏侯充也正與謀士繁欽在商討着守城的事宜。

繁欽字休伯,潁川禹縣人。曾任曹操身邊的主簿,後隨夏侯充來到了封丘城,並任長史一職。繁欽善寫詩、賦、文章而知名於世,因此也深受夏侯充等人的敬重。

此刻就聽繁欽說道:“將軍不必擔心,我封丘城裡有三萬守軍,而且援軍也正向這裡趕來,只要咱們能守到大雪來臨,城外的漢軍必會退去。現在離寒冬來臨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足夠我們守住這封丘城了。”

“有休伯先生爲某出謀劃策,某倒也不擔心漢軍的攻城。唯恐明年開春之後,我封丘城該如何至之?”

聽到夏侯充的擔憂,繁欽也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現在的局勢對我方確實有些不利,不過欽相信曹公定會有破敵的良策的。只要能擊潰劉贇的大軍,我軍定能扭轉乾坤、並問鼎天下的。”

看着繁欽一臉信誓旦旦的樣子,夏侯充也只能將希望寄託在了曹操的身上。第二天劉襄等人剛吃過午飯,就有斥候來稟報說;前方小黃崗處發現有曹軍的探馬,很可能在其身後有大軍的到來。

一聽此話,劉襄和衆小將們都吃了一驚。難道說是開封府的曹軍來增援封丘城不成,可他們又是如何闖過中牟大軍的封鎖的呢!

早在幾日前,劉襄等人就已知道了劉贇出兵的消息。並且中牟大軍在抵達開封城下後,就封鎖了去封丘城的道路,唯有硬闖方能突破封鎖線,並馳援封丘城。

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
第九十一章 山谷埋伏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虞的到來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五百五十三章 另有玄機第三百三十四章 兩軍會師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烽煙四起 (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五十五章 挑戰書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二十章 雒陽城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三百零三章 搶人才 (一)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五十九章 烽煙四起 (七)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六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瘋狂(下)第六百零五章 斷其歸路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五百零二章 三家密謀第五百一十三章 兵家至聖 (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公孫使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劉備得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上)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五百六十一章 既往不咎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中不和第五百二十章 鄭玄病逝第五百六十章 建平之戰(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兀突骨大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捉放曹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四百零三章 黃忠之子黃敘第三十章 巧遇田豐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幽州內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裂西涼第三百二十二章 羊腸小徑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身犯險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弟鬩牆 (上)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又遇故人第七十五章 蓬萊槍神童淵第四十九章 春雨貴如油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五百四十五章 火燒連營(上)第五百一十章 來去如風第六十六章 桃園三兄弟第三百七十一章 合肥之戰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三十五章 得勝而回第五百四十二章 走爲上計第三百零九章 南華老仙第三百六十章“冢虎”司馬懿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一百六十章 龍湊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五斗米道第六十七章 使者的到來第三百八十一章 火燒都護井第三章 大膽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三百一十二章 保存實力第二百八十七章 分贓第一百一十六章 出兵高陽第三十一章 拍賣會第十九章 惡來典韋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六十章 鮮卑內鬥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廷兵變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將門虎子(中)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一百七十五章 建都鄴城第四十七章 建鹽場第一百二十九章 靈帝駕崩第九十三章 北宮伯玉授首第二百三十八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二百零五章 奇襲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