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

當難樓在聽到馬車上裝載的都是金銀珠寶時,他立馬就猜出了公孫恭的身份來。只見難樓揮了揮手讓手下們將公孫恭等人捆綁起來後,就說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位應該就是公孫度的二公子公孫恭了吧,你不是在昌黎城裡呆的好好的嗎?怎麼跑到這裡來了。哦,我明白了,你這是棄城而逃啊,想要逃回你的老家玄菟郡去吧,可惜卻偏偏遇到了我們,這也算是你的不幸了。”

而這時候的馬超也走了過來,當他聽說抓到了公孫度的二公子公孫恭時,就好奇地想要走過來看看誰是公孫恭。可是當他纔剛靠近公孫恭的身旁時,頓時被一股尿騷味給薰了回來,說道:“不是吧,堂堂的公孫家二公子竟然會被嚇得尿溼了褲子,還真特麼是晦氣啊。”

看着馬超那一臉的鄙視,公孫恭羞得差點把腦袋塞進了褲襠裡。當張遼在得知了公孫恭棄城而逃的消息後,也很大方地就接受了公孫軍的請降。

當張遼將捷報傳去薊縣的時候,駐守在右北平的田豫也接到了東部鮮卑來襲的消息,不過素利的五萬大軍直接是攻向了遼西城。

就在田豫準備派閻柔去增援遼西城時,閻柔卻搖了搖頭,說道:“州牧大人,難道你忘了主公臨行前所說的話嗎?遼西郡如果遇到了鮮卑人來攻,無需救援遼西城,只需要看好右北平及通知文遠將軍就好了。再說遼西城裡有我幽州兵兩萬餘人,更有郝昭將軍及鮮于輔兩兄弟的輔佐,我相信遼西城必會是安然無憂的,別忘了主公特別看好那位郝昭將軍,而且還說他是一位深有謀略,防禦極強的大將之材。”

田豫在聽到閻柔提醒後,這纔想起了劉贇在臨行前曾告訴過他的話。那位郝昭將軍在防守上有過人之處,所以讓他無需擔心。

當田豫在放下了心來後,也立馬寫了一封書信就派往了張遼處。而此時的張遼在接到田豫的書信後,立刻召來了難樓和馬超說道:“前次你二人違抗軍令的事情我已記下,這次再交給你們一項任務就是襲擊素利的鮮卑大軍。無需讓你們與素利硬拼,只是在素利撤回赤峰山之前給予重創,你二人明白了嗎?如果你們這次再有立功的表現,那麼你們違抗軍令的事情我可以一筆勾銷。”

聽到張遼的話後,難樓和馬超頓時是喜出望外地就接下了此任務來。而此時的素利也收到了彌加兵敗的消息,這也使得他不得不小心謹慎了起來。

當素利的五萬大軍來到遼西城下時,就曾派了使者前去城下勸降。可惜那名使者纔剛剛說了幾句話,就被郝昭一箭是取了性命,這可把素利等人給氣得是哇哇大叫。

當素利派出數千勇士前去攻城時,沒想到城牆上的擂木滾石及箭羽就耗掉了他大半的人手,這也使得素利不得不將剩餘的人手是收了回來。

此刻的素利終於知道這遼西城就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不過爲了能儘快地攻進城去,素利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是輪番地派人攻城,可惜依然沒有攻上城牆,反而是折損了近萬人的手下來,這可把素利給氣得差點沒吐出一口鮮血出來。

而就在素利久攻不下之時,難樓和馬超以及他們的三千人馬也已來到了鮮卑大軍的後方。當馬超提出夜襲鮮卑人的大營時,難樓卻搖了搖頭說道:“馬將軍,素利可不是那彌加,此人即爲東部鮮卑的首領,其智慧不是那彌加能比擬的。當初我烏桓單于丘力居大王還活着時,就曾與素利打過無數次交道。雖然我烏桓軍勝多敗少,但也奈何不了那素利和他的鮮卑軍,因此我丘力居大王才與素利簽下了互不侵犯的條例,並把矛頭指向了幽州的百姓。

可惜漢庭出了一位攝政王,就連我們丘力居大王也不是對手,因此我們烏桓人才逼不得已降了漢軍。只是令我們沒想到的是,攝政王對我們烏桓人並沒有歧視,反而給我們提供了不少的糧食及居住的地方,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甘願爲攝政王賣命的原因。

同時我們的丘力居王在臨死前也曾告誡我們要小心東部鮮卑的首領素利,此人野心勃勃,而且又勇猛異常,所以在萬不得已時,不可輕易地開啓戰端來。而現在我們只有三千騎兵,一旦偷襲失敗,那我倆可就沒臉再去見王爺和張將軍了,因此咱們決不能小覷了那素利纔好。

聽到難樓的這番話後,馬超也不得不是點起了頭來。而素利在久攻不下遼西城時,不由得又把主意打在了軻比能的身上,這次軻比能從彈汗山出來可是帶了十萬大軍,雖然上谷與代郡有劉贇坐鎮,但素利依然看好軻比能的攻勢。只要軻比能攻破了上谷或者是代郡,那幽州必會陷入一場苦戰,而到了那時遼西城就會成爲一座孤城的。

就在素利等着軻比能的消息時,劉贇已將五萬大軍屯集在了代郡,而烏城就是鮮卑人進入代郡的必經之路。軻比能是中部鮮卑的首領,同時他的帳庭就駐紮在彈汗山。軻比能率領的中部鮮卑是族羣中最強大的一支,再加上他爲人執法公正、作戰勇猛、不貪財物,所以才被鮮卑民衆推舉爲了首領。

同時軻比能部因靠近邊塞,所以他抓住有利條件積極學習漢族的先進技術和文化,並促進了鮮卑族的進步和北方民族的融合,也因此使得他的部落是越來越強大了起來。

而這次軻比能的出兵也是看到了漢朝的諸侯林立,內戰不斷,所以他纔想到了要在漢朝的地盤上分一杯羹。不過當他廣發英雄帖邀約東西兩部同時出兵時,也只有東部的素利響應了他的號召,而西部的步度根根本就沒搭理他。

說起來西部鮮卑的首領步度根纔是真正的鮮卑單于後代,可惜檀石愧死後其子和連也死在了北地人的手上,而和連的兒子騫曼年幼,所以才立了和連的大侄魁頭爲鮮卑單于。等到騫曼長大時,魁頭卻不願交出手中的權力,因此才引發了鮮卑人的內戰。而在騫曼和魁頭分別戰死後,鮮卑一族就被分爲了三部,西部鮮卑以魁頭的弟弟步度根爲首,並分佈在了幷州的太原和雁門一帶。而軻比能部,則分佈在了幽州的代郡及上谷等地。最後是東部鮮卑的素利、彌加、闕機等部衆則分佈在了幽州的遼西、右北平及漁陽塞外。

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四十章 徐榮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
第五百一十一章 陰謀論第四百八十四章 襲擊漢營第一百六十三章 強奪河內郡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二百七十章 雙星閃耀 (五)第四百三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九十五章 設立監察司第四百二十二章 木鹿大王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破山陰縣第四百一十九章 借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膽顫心驚四百四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五十章 索要兇手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七十五章 以城換城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敗袁軍第六百零七章 夜襲襄陽城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五十四章 巨漢管亥第二百一十八章 攻伐徐州 (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 (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重創鮮卑大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呂布顯威第一百九十三章 小霸王孫策 (下)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聖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渡瀘水 (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孫劉結盟 (下)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粗中有細第二百二十六章 進軍長安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三百四十九章 綁架人質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一十八章 意想不到的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水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宮八卦陣 (下)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四百九十七章 荊州戰局第八十二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四十九章 鮮卑三部第二百六十一章 拓跋鮮卑部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五百二十八章 震懾曹軍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二十二章 漢靈帝劉宏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四百五十章 糜家有女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燒新野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二十二章 戲志才病逝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一百零四章 救回倆皇子第二百五十九章 貿易談判第四十八章 管理人才第三百七十九章 駱駝騎兵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八十九章 陷陣營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五百四十九章 圍追堵截(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戰來臨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反叛第二百二十九章 兄弟鬩牆 (中)第三百四十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四十五章 溫酒斬華雄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原之戰 (下)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一百八十二章 丹陽精兵第三百六十五章 赤壁大戰 (上)第四百二十九章 士氏一族 (下)第五十一章 殺雞儆猴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七十八章 徐州解困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五十五章 黃巾起義第三百零八章 奇女子黃月英 (下)第二百九十章 素利撤走第一百五十三章 收復黑山軍第四十章 徐榮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六百零六章 夜宴第一百六十四章 巧施連環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議遼東戰事第五百三十章 五溪蠻夷第三百九十四章 巡視各州郡 (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活字印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