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

此刻的劉贇一聽寶貝女兒生病,哪裡還坐得住,連忙帶着張機就去了女兒的別院。當他一走進別院時,就看到甄宓是垂淚地叫着女兒的名字,而蔡琰也在一旁是不停地勸說着什麼。

當劉贇一走進房間後,就看見劉鶯躺在病牀上不停地叫着好熱,而幾名婢女也在不時地爲劉鶯擦着臉上的汗水。

此時的劉贇大喊了一聲“閃開”後,就將張機是帶到了牀前,說道:“仲景先生,還請救救本王的女兒,本王必有重謝。”

此時的張機並沒有說什麼,只見他把了把劉鶯的脈象後,立刻就從醫箱裡拿出了一些金針,在消過毒以後,便分別插在了劉鶯身上的幾處穴位裡。

沒過多久,劉鶯就停止了掙扎,並昏昏沉沉地就睡了過去。而此時的張機連開了幾張藥方後,是立刻叫人抓藥和煎藥。

當劉贇看到自己的女兒安靜下來後,便向張機問道:“仲景先生,本王女兒是否也染上了瘟疫,可有辦法醫治?”

“回主公,小郡主確實是染上了瘟疫,好在發現及時,應該還有得救吧。”

聽到張機回答得棱模兩可,劉贇心裡頓時就沉重了起來。當攝政王府被劉贇的親衛給圍住後,府裡也來了不少的醫者,並一個個地開始清理起了帶病的患者來。

好在府裡被感染上的患者並不多,除了濟南王和劉鶯外,就只有幾名劉鶯身邊的僕人和婢女染上了疾病。這也是因爲這幾名僕人和婢女與劉鶯接觸的最多,而劉鶯常常流連於府外的玩耍,因此纔在府外人多的地方染上了瘟疫。

當那幾名僕人和婢女被隔離開以後,劉贇的父親已經是病入了膏肓。就在病逝前的一個時辰裡,劉康回光返照地清醒了過來,並拉着劉贇的手,就說道:“吾兒不必難過,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爲父唯一遺憾的就是;不能看到吾兒撥亂反正、一統天下的那一天了。不過爲父在臨走前還需吾兒答應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漢章帝一脈絕不可自相殘殺。漢獻帝劉協乃是你親堂弟,先帝對你更是有知遇之恩,現在先帝就剩下了這一個兒子,就算你將來謀奪了他的帝位,還請吾兒放他一條生路吧,這樣就算爲父去見了先帝,也是無愧於他的恩德的。”

聽到濟南王的臨終遺言後,劉贇是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下來。其實他內心裡從未想過要殺掉劉協,他只需要將劉協圈養起來就是了。

看着劉贇答應了他的請求後,劉康又開始與自己的夫人是交待了起來。由於劉康得的是瘟疫,所以劉贇並沒有將自己的夫人和孩子帶過來,他這麼做也是爲了防止更多的人染上此病。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初夏,劉贇之父濟南王劉康病逝於了雒陽城的攝政王府,享年七十二歲。而就在同一天里名將朱儁同樣病逝於雒陽城外的隔離區,享年七十八歲。

隨着兩位老人的病逝,雒陽城裡也籠罩在了一片悲痛之中。此時的攝政王府也已經掛上了白布和幢幡,來祭奠老王爺的人大多數都是朝臣,由劉贇接待了一番後,也紛紛告辭而去。

現在雒陽城裡的瘟疫還沒有徹底解決,所以劉贇也不便留太多的人在府中。更何況他的女兒劉鶯依然還躺在病榻中,使得劉贇更是無心接待更多的人。

看着女兒那日漸消瘦的面容,劉贇心裡也痛得是肝腸寸斷。就在劉贇爲女兒默默祈禱的時候,張寧卻拉着一陌生的道人是走進了王府裡。

當張寧帶着那道人來到劉鶯的別院時,劉贇好奇地看着那道人問道:“寧兒,這位道長何許人也,你爲何拉着他不放?”

“夫君,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華佗師叔,華佗師叔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今日終於被我發現在了雒陽城裡,所以我便將他是請了過來替鶯鶯治病。”

劉贇一聽眼前這位道長竟是神醫華佗時,連忙是施禮道:“劉贇劉子安見過華佗道長,說起來咱們也算是一家人,寧兒乃是本王王妃,而本王與張教主也是翁婿關係,還請師叔看在張教主的面上救救我家閨女一命吧。”

聽到劉贇的話後,華佗點了點頭就說道:“貧道雲遊此處,見瘟疫橫行,所以特意留下來治病救人,就算你們不說我也會施救於小郡主的。只是讓貧道沒想到的是;在這裡竟見到了師兄的女兒小寧,而且小寧還成了王妃,我那位師兄也總算是能瞑目了,哈哈哈。”

華佗、名旉,字元化,漢末沛國譙縣人,東漢末醫學家,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爲“建安三神醫”。

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鍼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爲“外科聖手”、“外科鼻祖”。被後人多用神醫華佗稱呼他,又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有傑出醫術的醫師。

劉贇早就記得華佗此人,所以這些年來也一直在找他,可惜華佗還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找了數十年,唯有今日才終於見到了此人。

當劉贇恭敬地將華佗請進了房間後,華佗也開始爲劉鶯是診斷了起來。過了好一會兒,華佗才說道:“小郡主的病情其實並無大礙,早有醫者將她的病情是穩定了下來。而小郡主之所以還未清醒過來,也是因爲房間裡的濁氣太重,只要將小郡主的房間多通通風,小郡主自然會好起來的。”

聽完華佗的這番話後,劉贇一拍自己的腦袋,還真是忘了病人需要通風這回事了。只見他一揮手,立即就有婢女是打開了窗戶和大門,讓新鮮的空氣是流通了進來。

果然沒過多久,劉鶯的臉色就紅潤了許多,這讓劉贇是更加地欣喜了起來。而這時的華佗也已開好了藥方,當他將藥方交給了張寧後,就讓張寧速速去抓藥,等藥煎好後,在送過來。

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
第二百一十七章 攻伐徐州 (上)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討要便宜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四百七十六章 城防要塞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四百三十一章 威脅與利用 (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三省六部制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服鮮卑一族 (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陣斬夏侯淵第一百五十二章 翼州易主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門關第三百八十六章 不議和、只應戰第十八章 清河崔家第一百五十五章 將星墜落第三百一十三章 火燒博望坡 (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攻破廬江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左賢王劉豹第四百八十六章 廬江城破第五百六十九章 華佗現世第六百零一章 接踵而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六十九章 掌教信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道士于吉第七十二章 黃巾覆滅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六百一十三章 自相殘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曲阿小將第二百九十九章 隔牆有耳第五百零五章 內應第五百八十八章 再立新功(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六百一十一章 三道防線第五百章 孫權的算計第二百三十九章 書籍的傳播第三百三十九章 預謀諸葛亮第五百零一章 江東從此無孫家第五百三十七章 鄧賢請罪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四百三十八章 計中計 (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遷都長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四百二十八章 士氏一族 (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迎回獻帝第三百一十章 諸葛亮出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臨終贈言第五百九十二章 攻其不備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一百零五章 蝴蝶效應第四百零四章 夷州島第四百五十七章 烽煙四起 (五)第十六章 河間四將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孫劉之戰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五十七章 夷王高定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管交州 (下)第二百八十章 漢軍出擊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四十三章 新年臨近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五百三十五章 撤往西川 (上)第二百四十八章 棄城而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大反擊第十七章 沮授沮公與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一把五十八章 界橋之戰 (下)第四十一章 糜竺糜家第四百零九章 延長一年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刺客第五百三十九章 九宮八卦陣 (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酸棗會盟 (中)第八十三章 石灰吟第四百四十六章 戰前部署二百八十八章 盡得人才第三百六十七章 華容道第四百九十四章 坐山觀虎鬥第二百七十三章 死人錢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內線密信第四十五章 剿滅海盜第三十七章 封賞羣臣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十六章 棄武從文第一百七十六章 崛起的曹操第一百三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