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界橋之戰 (上)

而獻帝劉協也看到了劉虞送來的奏摺,他知道劉虞的兒子劉和就在皇宮裡當差,於是派人找來了劉和後,就對他說道:“皇叔請救我,我不想待在這長安城裡了,還請皇叔告訴叔公,請他派兵來救朕。”

當晚獻帝就派人秘密地將劉和是送出了武關,而劉和在途徑南陽時,卻又被袁術給扣了下來。當袁術派出使者願意與劉虞一起出兵去營救獻帝時,劉虞二話沒說就派出了數千騎兵前往南陽與袁術會合。

可是袁術哪裡有救獻帝之心,他分明就是想扣下這數千騎兵來。當公孫瓚在知道了劉和被袁術扣下後,立馬派出他的從弟公孫越前往南陽,並打算說服袁術殺了劉和。可惜事情出了紕漏,公孫越在偷偷進入翼州地界時,被張郃的巡邏隊發現,而公孫越在逃跑的時候,被巡邏隊的流矢給射中,並當場死在了流矢之下。

當公孫瓚在得知了自己的從弟死在翼州之後,對劉贇也是越發地仇恨了起來。當下他在聚集了三萬精兵後,就朝翼州的邊境殺來。

而劉贇在得知公孫瓚領兵來犯時,頓時有些驚訝地說道:“公孫瓚是昏了頭了吧,竟然敢入侵我翼州,真把我劉贇當成軟柿子了嗎?來人,去請軍師和衆大臣來見我。”

很快郭嘉、沮授、黃忠、張遼等人就來到了會議廳裡,當劉贇將公孫瓚來犯的事情告訴給他們後,郭嘉查看了一下地圖就說道:“主公,我們可以屯兵於磐河,並在那裡與公孫軍一戰。”

當劉贇也看了看地圖後,並同意了郭嘉的意見。次日劉贇親率五萬大軍並前往了磐河,而跟隨他一起出徵的除了有郭嘉外,黃忠、張遼、高順、許褚、典韋也在此列。

當劉贇率領着大軍來到磐河時,就發現在磐河之上有一座大橋。當劉贇問起這座橋的名字時,一名親衛就回答道:“主公,此橋叫界橋,過了界橋後,前方數十里都是一片平原。”當劉贇在聽到界橋兩個字時,頓時就想起了什麼來。只見他一揮手就說道:“讓我們的大軍過橋去,並在二十里處紮下營寨來,到時候我們就在平原上與公孫瓚一戰。”

“是,謹遵主公的命令。”當衆將率領大軍過橋後,劉贇站在橋上看了看四周就說道:“界橋就是公孫瓚的必敗之地,到時候我一定送他一份厚禮,哈哈哈。”

原來劉贇已經想起了演義中公孫瓚就是在界橋處敗於袁紹之手的,所以當他來到界橋上後,同樣也領悟了此戰的戰法。當晚,劉贇把衆將叫到大帳後,就說道:“公孫瓚有一支精騎叫做白馬義從,人數大約在三千以上。公孫瓚此人好白馬,所以很多人都叫他爲白馬將軍。這支白馬義從不僅擅射,而且衝擊力也很強,因此才成爲了公孫瓚手裡的一支強軍。

這次公孫瓚率三萬大軍來襲,其中就有這支白馬義從,而我們能剋制住這支精騎的隊伍就只有伯平手中的陷陣營了。由於文遠的狼騎軍訓練時間不長,所以這次的主力就以陷陣營爲主,而狼騎軍負責保護陷陣營的兩側,明白了嗎?”

當衆將回答明白之時,劉贇又對高順說道:“伯平,對上白馬義從的時候,多準備一些強弩,這樣取勝的把握就會更大一些。”

“是,主公,屬下明白該怎麼做了。”

高順的陷陣營大約有近千人,個個驍勇善戰,而且裝備的配製也是最精良的,可見劉贇對陷陣營的看重。兩日後,公孫瓚率領的大軍終於出現在了劉贇的視線裡。

當公孫瓚也在陣前擺開了陣勢後,就指着劉贇怒喝道:“劉子安,爲何殺我從弟?今日要是不給我一個交待,我必踏平整個翼州。”

聽到公孫瓚的指責,劉贇很不屑地說道:“你從弟偷入我翼州地界,被射死了也是活該。還有我知道你派你從弟前往南陽的目地,公孫瓚,我實話告訴你,你要是敢傷我叔公家人,我必與你不死不休。”

劉贇的話把公孫瓚說的是面紅耳赤,他沒想到劉贇竟然知道了他心中的秘密,因此也對劉贇是越發地忌憚了起來。不過現在他已是騎虎難下,不得不硬着頭皮與劉贇一戰。

首先他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將嚴綱前去挑戰,可是嚴綱在典韋的手上還沒有走上五個回合,就被典韋一戟是斬下了馬來。緊接着他又連續派出了四員戰將前去圍攻典韋,可惜這四員戰將的武力值連嚴綱都不如,所以很快也被典韋是擊殺在了陣前。

當公孫瓚等人看着典韋在陣前是揚威耀武時,一旁的張飛終於是忍不住就衝出了陣營。這次公孫瓚入侵翼州也把劉備三兄弟帶在了身旁,而張飛見典韋武藝了得,所以一時手癢便揮舞着丈八蛇矛來戰典韋。

而立在劉贇身旁的許褚一看這黑炭頭出馬後,也是一拍座下的獨角貔貅獸,並舉着他的火雲刀就將張飛是攔截了下來,於是兩人便在陣前是廝殺了起來。

張飛與許褚都屬於力量型的猛將,所以廝殺起來也是硬碰硬的場面。當典韋回到自己的陣中後,劉贇就對他說道:“惡來,看到對面那手長耳大的傢伙了嗎?一會兒咱們衝陣的時候,務必要將這傢伙給我斬殺在陣前,決不能讓他活着逃離了此地,明白了嗎?”

就在典韋點頭說明白的時候,劉贇又對黃忠說道:“漢升,對面那紅臉的傢伙也使得一手好刀法,一會兒衝上去時務必要留下他來,不論死活。”

此時的劉贇已對劉備起了殺意,他知道這傢伙是個滾刀肉,真要讓他逃去了別的地方,不知道又會惹出什麼事端出來。這劉備就像是個瘟神一樣,誰沾上他誰倒黴。但這傢伙的韌性也是非常好,屢戰屢敗、但也是越挫越勇,最後成爲了一方霸主。而劉贇則不希望看到亂世的長久,他想盡快地結束這一亂世,並讓大漢朝恢復到以前的輝煌,所以這劉備決不能留。

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
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零一章 “九曲黃河”韓遂第五百二十九章 製造亂象第三百六十六章 赤壁大戰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反叛聯盟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一百一十九章 越境殺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智取扶風城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羌胡作亂第四百一十三章 出兵建寧第三百七十章 合肥之戰 (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管交州 (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雙星閃耀 (六)第四百二十六章 火燒藤甲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赴約第二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百三十二章 平定南方叛亂第六百二十章 血濺許昌城(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四章 釀酒第二百七十四章 袁術稱帝第二百四十五章 攻打的理由第四百零二章 俠客樓第五百五十八章 互相利用第二百七十二章 摸金校尉第三百五十九章 激將法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罰第六十四章 北中郎將盧植第四百二十三章 巫術第五百八十一章 兵出汜水關第四百六十三章 以一對六第八十八章 初顯鋒芒 (下)第六十八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八十章 兗州大戰第四百零八章 楊家的預謀 (下)第六百二十二章 劉協禪位第五百四十七章 圍追堵截(上)第七十四章 西峰嶺第五百五十二章 空城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折損戰將第四百三十五章 盜取令牌第一百八十四章 攻取壺關第四百九十八章 順昌逆亡第四百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第六百零九章 鬥將(上)第五百五十章 逃出重圍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五百二十三章 江夏城破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狼軍團第二百七十九章 攻破下蔡第二百六十四章 徐庶迴歸第三百四十一章 趙雲的到來第四百八十七章 轟天雷第四百四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四百五十六章 烽煙四起 (四)第八十四章 改年號爲“中平”第一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五百零四章 攻取夏口第四百五十四章 烽煙四起 (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蛇劍第九十章 兩手準備第二百四十一章 宮廷兵變 (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火燒連營(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引軍入甕 (下)第九十八章 製作炒茶第一百七十三章 長安之亂 (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戰定乾坤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立新功(中)第四百六十五章 奇兵突襲第七十八章 黨錮之爭第四百一十二章 雍闓謀反第五百九十五章 與彭城共存亡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取司州第三百四十二章 離間計 (上)第五百九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七十八章 各自爲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安之亂 (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巡視各州郡 (上)第五百七十三章 子不教、父之過第六十五章 黃巾力士第三十四章 潁川第四百零七章 楊家的預謀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驃騎大將軍第一百七十章 長安之亂 (一)第四百五十三章 烽煙四起 (一)第三百四十四章 奪取綿竹城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交替第三百八十章 西域聯軍第三百四十三章 離間計 (下)第三十二章 鍛造師蒲元第二十七章 驚喜連連第三百六十九章 捉放曹 (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平城之盟第一百一十四章 幽州叛亂第八十章 東萊亭候府第二百六十七章 雙星閃耀 (二)第八十七章 初顯鋒芒 (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劉備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