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黃巾起義

184年1月,漢靈帝劉宏以爲天下太平,特在朝廷之上把年號改爲中平元年,這時候盧植等人看到皇上心情比較好,於是上前進言皇上大赦黨人。

劉宏正準備同意的時候,卻被張讓給及時勸阻,經此勸阻,劉宏便沒有大赦黨人,之後劉宏再次陷入酒色之中,朝政日非,從而導致天下百姓越來越失望,越來越多的認開始信奉太平道。

說起太平道還真有一番歷史,鉅鹿郡有兄弟三人,分別是張角、張寶、張樑。

三人父母早亡,一直是張角把兩個弟弟拉扯爲大,有一日,張角上山採藥的時候,碰到一個老人,有股仙風道骨之範,張角知道眼前是個機會,於是慌忙跪下來,請求仙人能夠教授他學習仙術,從而救助天下百姓。

老人聽到後,覺得張角非常有誠意,竟然遇到他也算是緣分吧!於是帶着張角來到一山洞中,然後等到拜完師後,於是便把三卷天書交給張角,面色嚴肅說道:“此書爲《太平要術》,你得到這本書,因爲代替蒼天救助天下黎民百姓,如果你要是起了異心,那麼必會到報應。”

張角聽到後拍着胸脯說道:“我必會用此書救助天下黎民百姓,不會作對不起天下百姓的事情,請問老師叫什麼?”

老人聽到後點點頭說道:“吾乃南華老仙也。”說完,突然化一陣清風消失的無影無蹤。

張角得到太平要術後,日夜不停學習,經過日夜不停的研習,終於能夠呼風喚雨,號爲“太平道人”。

張角在學藝有成的時候,開始到處收徒,很快徒弟便增至五百餘人,皆能夠書符唸咒。

於是張角開始讓他們雲遊四方,經過不到一年經營教徒越來越多,於是張角爲了方便管理於是便立三十六方,大方則有萬餘人,小方六七千,然後在各方設爲渠帥,以方便管理。

在光和六年,張角看到天下大旱,各種災害不斷,親自斬殺自己孩子充飢的比比皆是,張角看此異常氣憤,如果大漢朝百姓是這樣生活的話,他爲何不重新爲百姓建個太平盛世,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怕。

於是開始召集各路渠帥,等到各路渠帥趕到的時候,表明自己打算反漢之心,重新打造一個太平盛世,各路渠帥聽到教主打算反漢,紛紛贊同。

於是張角便對各路渠帥說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你們命人在各處宣傳甲子二字,等到明年秋收的時候,起兵反漢!”

各路渠帥於是紛紛回到各處,開始大肆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命人用白土書“甲子”二字寫於家中大門之上。

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的黎民百姓,大多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於是紛紛在家中大門寫上甲子兩個字。

等到各路渠帥離去後,張角於是招來馬元義沉聲說道:“我會給你一些金錢,然後你暗中給我結交願意跟我們一起推翻大漢的人,之後你在我們起義的時候,率領洛陽的教衆攻打皇宮,殺死漢靈帝劉宏。”

馬元義於是攜帶着大量金錢來到洛陽,然後開始聯繫有志之士很快馬元義便發現中涓封胥對朝廷有所不滿,於是便開始聯絡中涓封胥,經過一番商量,兩人一拍即合,答應成爲太平道內應。

184年1月,在鉅鹿郡的張角與二弟說道:“自古得天下就是得民心也。今天我們已經收復民心,那麼就開始加緊反漢吧!”於是便一面開始私造黃旗,一面命令自己徒弟唐周到洛陽一趟,讓徒弟

馬元義加緊準備。

唐周這個人膽子非常小,殺個雞都不敢殺,當他得知自己師傅打算造反的時候,感到非常吃驚,心裡經過一番掙扎,於是便決定到達京城的時候,就去大將軍府邸,彙報太平道要謀反的事情。

在距離洛陽很近的許昌,經過數月的發展,許昌城資金達到三萬五千金,而且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張讓等人提供的,曹操當時以種種理由爲張讓等人索要錢財,張讓等人二話不說便把錢財給送到,當然在把錢財送到的時候,囑咐曹操要加緊徵兵,從而在未來好保護他們。

曹操得到這麼多錢財後,開始大量收購糧草,很快城中糧草便激增至一百多萬,足夠百姓幾年吃食,當曹操得知糧草這麼多的時候,怎麼會這麼多,得知大多數是從蜀州和荊州買來糧草便不是那麼吃驚了。

經過這數個月的發展城市規模已經達到大的規模,由於曹操救濟百姓使得許昌人口激增至433956,而且還有更多的災民向許昌趕來。

曹操坐這些努力也沒有白費,更多有能力的人紛紛來投靠,原來打算投靠黃巾的管亥,通過郭嘉推薦的光武嫡派子孫,淮南成德人劉曄,之後劉曄又推薦二人:其中一個是山陽昌邑人滿寵,另一個則是武城人呂虔。

曹操當然知道這兩個是誰,於是派人徵召兩人爲從事,滿寵、呂虔來到許昌後於是一同推薦一人,乃陳留平邱人毛玠,曹操當然願意於是便也把他聘爲從事。

又有一名人才帶領數百同鄉好友,來投靠曹操:乃泰山巨平人于禁。操看到于禁弓馬熟嫺,武藝出衆,於是讓于禁擔當都尉一職。

有一天,夏侯惇帶着一個黑臉大漢進入軍營面見曹操,曹操看到這位黑臉大漢不由問道:“他何許人也?”

夏侯惇拱手答道:“啓稟主公,此人乃是陳留人典韋,勇力過人。原來跟宛城太守張邈,之後與帳下人不和,手殺數十人,逃竄到山中。惇出去射獵時候,看到韋逐虎過澗,所以特收入軍中,今天特把典韋推薦給主公。”

曹操聽到這個黑臉大漢便是典韋,心中一陣激動不由說道:“吾觀此人容貌魁梧,必有勇力。”

夏侯惇拱手說道:“他曾經爲好友報仇殺人,提頭直接走出鬧市,數百人都不敢接近他。現在典韋使用兩枝鐵戟,重八十斤,騎在馬上,運使如飛。”

曹操聽到後,當然相信典韋的武力,不過怕衆將不服氣,於是便命令典韋試試。

典韋於是手挾雙戟,翻身上馬,然後往來馳騁,手中雙戟舞的是眼花繚亂,之後典韋便翻身下馬。

就在這時忽然帳下大旗因爲大風吹的岌岌欲倒,衆親衛紛紛來到大旗前可是卻挾持不定,典韋來到近前,喝退衆士卒,然後一手執定旗杆,立於風中,巍然不動。

曹操看到後面色大喜,不由說道:“此古之惡來也!”於是便命其帳前都尉,護衛其安全。

一日,曹操觀看完士卒訓練後,於是便帶領着衆將來到太守府大廳,看到自己麾下文有郭嘉、戲字才、程煜、陳羣、陳紀、劉曄、滿寵、呂虔、毛玠、許靖、許表、孔伷,武有于禁、夏侯惇、李典、樂進、夏侯淵、管亥、典韋、徐晃、周倉、裴元紹、廖化、曹洪、曹仁,感到異常興奮,知道自己爭霸天下的班底打造的差不多了。

曹操看到衆人坐立在兩旁,然後沉聲說道:“經過這數月的發展,我軍農業商業都得到強有力的發展,兵力增至三萬兩千之衆,其中步兵一萬五千,騎兵一萬,弓兵五千,

虎軍兩千。”

衆人聽到後點點頭,曹操面色變得嚴肅起來,只聽曹操說道:“在昨日有人給我送來太平教謀反的證據,我看了一下發現太平教謀反證據確鑿,我已經派人去稟報給皇上了。”

衆人聽到後一臉的吃驚,不過像郭嘉等人面色如常,因爲他們從近日主公反常動作,便猜到太平教要謀反。

曹操緊接着說道:“現在我已經派人監督城內太平教教衆,到了晚上,便把太平教教衆拿下。”

曹操緩了緩沉聲說道:“曹洪、曹仁何在?”

wωw ⊙TTκan ⊙Сo

曹洪曹仁兩人聽到後,從椅子上站了起來,拱手說道:“末將在!”

曹操看着兩人說道:“你二人率領本部兵馬捉拿城東太平教教衆。”

曹洪曹仁兩人拱手說道:“遵命。”

曹操看着衆人沉聲說道:“夏侯惇、夏侯淵何在?”

兩人站起來拱手說道:“末將在!”

曹操看着兩人說道:“你們二人率領本部兵馬捉拿城西太平教教衆。”

兩人聽到後拱手說道:“遵命。”

曹操點點頭,然後又安排李典樂進兩人去捉拿城北太平教教衆,裴元紹與廖化兩人則去捉拿城南太平教教衆,至於其他武將則看好軍營。

曹操看着衆人沉聲說道:“凡是反抗者一律殺無赦,都下去準備吧!”

衆人齊刷刷站起來拱手說道:“遵命。”然後衆人便紛紛轉身下去準備。

到了半夜三更的時候,士兵們便在各自將領的指揮下撲向太平教教衆家中,這其中免不了發生反抗,很快便有人因此而失去性命。

等到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才結束抓捕太平教教衆,經此一夜百餘人喪失生命,將數千人被捕,曹操並沒有像歷史一樣,把太平教教衆全部屠殺,而是找到其中的頭目,然後把這些頭目都給斬殺,至於普通的太平教教衆,則關在城外營寨讓他們開墾荒地。

劉宏正在上早朝的時候,張讓拱手說道:“啓稟皇上,臣這裡有一份太平教謀反的證據!”說着從懷中掏出太平教謀反的證據,遞到劉宏面前。

劉宏聽到太平教竟然要造反,面色陰沉從張讓手中接過信件,打開一看發現果然是太平教謀反的證據,看完後面色變得異常難看,劉宏手中緊攥着太平教謀反的證據怒聲說道:“太平教盡然想謀反,何進何在?”

何進聽到後從羣臣中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屬下在!”

劉宏看着下面的妹夫何進怒聲說道:“立刻給我捉拿馬元義等太平教中人,立刻給我派人到鉅鹿郡捉拿張角三兄弟。”

何進拱手說道:“遵命。”於是何進便率兵捉拿城中太平教教衆,很快便捉到大方首領馬元義,直接被何進命人把馬元義凌遲處死。

之後又捉到皇宮及京師信奉太平道教衆千餘人,紛紛在法場上問斬,之後又快馬加鞭命令州郡捉拿張角三兄弟。

可是由於有衆多信奉太平教的官兵,紛紛報給張角,張角見事機敗露於是星夜通知所屬三十六方,各方渠帥得知後紛紛以黃巾纏頭,從而被天下百姓稱之爲“黃巾軍。”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張樑稱爲“人公將軍。”黃巾各部攻打郡縣,焚燒官府,漢庭地方官紛紛逃竄。旬月之間,天下響應者數十萬,京師震動。

這就是有名的黃巾起義,黃巾起義的爆發揭開了新時代的開始,三國中的英雄人物,紛紛登場展現自己的才華。

(本章完)

第7章 許昌第7章 許昌第15章 長社之戰第6章 埋伏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1章 桃園結義第11章 桃園結義第8章 登用四人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28章 攻破長安第37章 白馬之戰第1章 穿越了第36章 劉備滅亡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5章 長社之戰第21章 董卓進京第26章 拿下宛城第7章 許昌第45章 呂蒙戰死第32章 紀靈戰死第7章 許昌第43章 馬騰滅亡第7章 許昌第38章 袁軍大敗第13章 擊退黃巾第11章 桃園結義第4章 許昌太守第8章 登用四人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24章 連環計第44章 荊州投降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6章 火攻第44章 荊州投降第9章 魏延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1章 董卓進京第1章 穿越了第38章 袁軍大敗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22章 討董第26章 拿下宛城第11章 桃園結義第7章 許昌第25章 汝南陷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0章 黃巾起義第5章 徐晃發威第13章 擊退黃巾第22章 討董第26章 拿下宛城第24章 連環計第1章 穿越了第10章 黃巾起義第44章 荊州投降第6章 埋伏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1章 董卓進京第4章 許昌太守第37章 白馬之戰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6章 埋伏第37章 白馬之戰第44章 荊州投降第4章 許昌太守第37章 白馬之戰第29章 呂布來犯第25章 汝南陷第42章 天水陷落第5章 徐晃發威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13章 擊退黃巾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4章 許昌太守第32章 紀靈戰死第43章 馬騰滅亡第43章 馬騰滅亡第28章 攻破長安第26章 拿下宛城第4章 許昌太守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6章 拿下宛城第1章 穿越了第32章 紀靈戰死第5章 徐晃發威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9章 魏延第34章 張飛之死第7章 許昌第5章 徐晃發威第39章 攻陷南皮第1章 穿越了
第7章 許昌第7章 許昌第15章 長社之戰第6章 埋伏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7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11章 桃園結義第11章 桃園結義第8章 登用四人第20章 十常侍滅亡第28章 攻破長安第37章 白馬之戰第1章 穿越了第36章 劉備滅亡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12章 黃巾來襲第15章 長社之戰第21章 董卓進京第26章 拿下宛城第7章 許昌第45章 呂蒙戰死第32章 紀靈戰死第7章 許昌第43章 馬騰滅亡第7章 許昌第38章 袁軍大敗第13章 擊退黃巾第11章 桃園結義第4章 許昌太守第8章 登用四人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24章 連環計第44章 荊州投降第33章 袁術的滅亡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6章 火攻第44章 荊州投降第9章 魏延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1章 董卓進京第1章 穿越了第38章 袁軍大敗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22章 討董第26章 拿下宛城第11章 桃園結義第7章 許昌第25章 汝南陷第44章 荊州投降第10章 黃巾起義第5章 徐晃發威第13章 擊退黃巾第22章 討董第26章 拿下宛城第24章 連環計第1章 穿越了第10章 黃巾起義第44章 荊州投降第6章 埋伏第36章 劉備滅亡第21章 董卓進京第4章 許昌太守第37章 白馬之戰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17章 張曼城滅亡第6章 埋伏第37章 白馬之戰第44章 荊州投降第4章 許昌太守第37章 白馬之戰第29章 呂布來犯第25章 汝南陷第42章 天水陷落第5章 徐晃發威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13章 擊退黃巾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4章 許昌太守第32章 紀靈戰死第43章 馬騰滅亡第43章 馬騰滅亡第28章 攻破長安第26章 拿下宛城第4章 許昌太守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章 系統初顯威第26章 拿下宛城第1章 穿越了第32章 紀靈戰死第5章 徐晃發威第23章 虎牢關之戰第9章 魏延第34章 張飛之死第7章 許昌第5章 徐晃發威第39章 攻陷南皮第1章 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