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

所謂漢人,當初也是秦韓趙魏楚燕齊各國之人所組成的罷了,因爲武力強迫統一,加上文化和思想上的一統,漸漸地凝聚到一起,成爲了漢人。

而袁術想要將南蠻融入大楚,自然也要將其化爲漢人。武力上的威懾和名義上的統一已經達到,而文化和思想上的同化卻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人對於未知的事物都有着畏懼好奇之心,袁術降服南蠻靠的是武力,雖然也恩威並施,給予了他們不少的支持和幫助。但絕大多數的南蠻之人對於漢人還是有些畏懼牴觸的,這樣如何進行文化和思想上的入侵洗腦?

經由袁術的要求和指點,魯肅在南蠻建造了不少的學堂,讓南蠻的孩童們在學習自己語言的同時加學漢語並傳播儒家思想。

不得不說,儒家思想能夠一家獨大影響中華數千年自是有其獨到之處,其包容性極強。什麼樣的思想儒家幾乎都能包容其中,各朝各代不管如何治國,多數基本都要以儒家爲尊,就是法治也都是外儒內法。尤其是大一統的思想,更是極大的穩固了國家的統治,對於袁術來說是一件對外侵略的利器。

費了不少功夫,可效果卻是不咋地。南蠻之人由於常年居於山中、篤信武力,本身對於學習就不擅長,對於這種儒家思想就更加沒興趣了。不過好在魯肅因地制宜,對南蠻之人學習漢語予以獎勵,但依然收效甚微。

相比之下,諸葛亮趕來後採取的方式就委婉有效多了。要想令南蠻歸心,首先要將漢蠻雙方綁在一起。南蠻的淵源追溯上去不少也是秦朝百越後裔,說白了祖先就是一個,將南蠻的神話和歷史略微修改後併入漢朝之中,並且從各個方面潛移默化的將南蠻的利益和大漢連在一起。

......

“拜見刺史大人!”諸葛亮和老祝融二人休息了一晚後,第二日一大早直接趕往了益州刺史府。

“免禮。孔明,老祝融,你們來找某有何事?”正在處理政務的魯肅放下手中的筆,對二人笑着問道。

“刺史大人還真是公務繁忙啊!”諸葛亮說道。

“益州一直都是我大楚的重中之重,這段時間陛下更是動作不停,某這裡卻是繁忙的緊。孔明你此次回來的正好,剛好能幫幫我。”

“不瞞刺史大人,此次亮與老祝融前來就是爲了解決此事。”

“哦?說來聽聽。”魯肅感興趣的說道。儘管這段時間忙成狗,但魯肅對於諸葛亮的關注都沒有停過。袁術對於諸葛亮的期望魯肅是知道的,將來的丞相之選、百官之首,魯肅自然要盯着點。隨着對於諸葛亮的愈發瞭解,魯肅對其越是讚賞甚至敬佩。若不是親眼所見,魯肅真的難以想象不過一弱冠之年的小子行事居然如此的縝密沉穩。

諸葛亮到南蠻後的一舉一動莫不是走在了最對的一步上,對各種事物的處理也都恰到好處,幾乎可說的上是滴水不漏,一點錯誤都沒犯。

憑心而論,魯肅自覺自己也做不到這一點,畢竟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如此多的事物除了下來他總會有犯錯的時候。可諸葛亮卻彷彿是精密的機器一般,三個月下來處理的事絲毫沒有差錯。

若不是經驗和見識方面還略有欠缺,魯肅都覺得如今的諸葛亮直接可以代替他的職位,甚至能做得比他更好更高效。

“刺史大人,如今我益州與西南各國的交易地點多位於成都附近、益州西面的汶山郡邊境。諸多事務積壓於此,益州南部、南蠻以南的諸國若要交易須得繞過南蠻由西側北上方能抵達。依亮之見,其實可以將南蠻之核心雲南打造爲新的交易中心,再將雲南和成都之間的道路拓寬,多加驛站,從而簡便交易路線。如此一來也可以爲南蠻百姓謀福利,令南蠻歸附。”諸葛亮侃侃而談道。

“這個想法不錯,老祝融,你的意見呢?”魯肅想了一下,隨後笑着道。

“刺史大人,老朽此次前來就是爲了此事,還望刺史大人能夠應允。”老祝融連忙道。

雖然袁術對於南蠻的開發給南蠻帶來了諸多的好處,但是由於諸多青壯被徵調爲兵,缺乏人手之下,南蠻的獸皮藥草開採遠少於前,根本不足夠商貿之用。南蠻的生活得以改善,但距離衣食無憂依然還差了一大截,這還是在有袁術給予援助的情況下。

對於這種情況老祝融心裡自然就開始琢磨起來了。人都是嚮往美好、輕鬆生活的,老祝融自然也希望自己的族人能過得更好。以前艱苦的習慣也就算了,畢竟深居山中交通閉塞,大家都過得艱苦,也習以爲常。

但現在與漢人之間的聯繫加強之後,南蠻人心中自然是有些羨慕和不滿意了。漢人良好的醫療條件之下,嬰兒的夭折率不足南蠻的三成。其他還有其他諸如衣物甲冑和捕獵生活用具等方面也同樣遠勝於他們。就像之前他們覺得居住的地方挖個山洞弄個木屋就可以了,誰能想到還能建造如此豪華舒適的房屋。其他諸如精鹽、肥皂、酒水等,都是他們所向往的。

可漢人強大,他們根本不敢去搶,想要獲得這些東西就只能用錢來換。但他們卻沒有多少辦法能夠賺錢,除了挖草藥和捕獵。

就在老祝融苦想的時候,諸葛亮突然找上門來提出了在雲南郡建設新的交易城市的想法。

邊關交易有多麼暴利,老祝融可太清楚了。就像他們和漢人交易一樣,一進一出就是成倍的利潤,但他們人少而且青壯多從軍了,可西南諸國有的是人啊!

益州西南偌大的地盤,大大小小數十個國家,哪個沒有上萬甚至上十萬的人口?其中存在的利潤實在是太多了。他們南蠻人口滿打滿算不過三十萬,即使只能從中得到一小部分也是受用不盡。所以老祝融就屁顛屁顛的跟過來了。

舔着臉跟上來的他卻沒有想到諸葛亮這麼做的深意。在南蠻,如果說孟胡代表的是武力,那祝融代表的就是智慧和教化。

想要過得更好,就要賺錢,而最好的賺錢渠道就是參與到邊關貿易之中。貿易最需要的是什麼?除了要有本錢外,還需要交流。雙方若是連對方的話都聽不懂,怎麼交易?

魯肅早就定下了邊關貿易的固定流程,交易雙方必須採用漢語,而且收據和契約等都必須具備而且要有漢文版本,否則交易出現問題,官府不會提供援助。只要交易規模夠大,對南蠻人的吸引足夠,他們自然就會參與其中,慢慢的被同化。

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八百二十五章 身毒的優勢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十八章 借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四百七十九章 佔據潼關
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二百三十七章 過分了啊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四百二十四章 韓遂第六百零二章 緩退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三百三十六章 行刺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四百四十四章 狗血第八百一十九章 漢公主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九百一十六章 瘋狂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八百七十三章 初露鋒芒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八百二十五章 身毒的優勢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倒黴的楊家第十八章 借將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挖掘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裡扒外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八百三十五章 使者到來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八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八百六十一章 車陣第六十一章 培養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六百五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二百八十三章 軍階替補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二十八章 典韋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匈奴乞降第八百八十五章 結束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一百一十九章 搶錢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前佈局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三百二十四章 窮人與富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二十二章 西涼第四百七十九章 佔據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