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路上

諸葛亮並沒有懷疑荀悅的話,儘管他不明白被袁術限制在金陵的荀彧爲何會遠道而來,可他清楚荀悅從不出虛言。

人老成精,這句話放在賈詡和荀悅這種人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二人對於人心人性的把握可謂恐怖。荀悅當初身在劉備麾下,被陳羣“壓制”、無聊之時一直在針對袁術及其麾下的文武進行分析。

如今袁術對待曹操的心思昭然若渴,賈詡、郭嘉、田豐等人又身在中原,後方由張昭張紘兩兄弟坐鎮。以這兩兄弟中庸和怕麻煩的性格,十有八九受不了他的那個能力超羣的表弟。

沒辦法,同行是冤家,張昭張紘可沒有那份胸懷去培養荀彧這麼個恐怖的“敵人”,估計看到都煩。這也是他們二人爲何內政能力優於田豐卻只能退居其下的原因,器量略顯不足。

這個麻煩十有八九要被他們甩出來,被甩的地方多半就是他們這了。畢竟這裡可算是大楚最大的試煉場,而且人手缺乏。

......

數日後,果不其然,一支隊伍駛入了益州,稍作休整後,直往南蠻而來。

“文若,怎麼樣?”

馬車之上,程昱一臉凝重的看着窗外來往不絕的商隊,沉聲道。

“大楚之富庶,恐怖如斯!我們敗的不冤。”荀彧同樣面容之上滿是凝重之色。

“只可惜袁本初沒有給我等時間,否則給文若一段時間,未必不能做到如此。”程昱寬慰道。

袁術發展的速度太快了,而曹操卻是一開始就有些發育不良,佔據了兗州這個貧瘠之地,好不容易謀奪了徐州,結果還沒兩年就戰事不斷。荀彧能夠勉力支撐起曹操這麼多年征戰的後勤工作已經是很厲害了,荀彧想要發展內政但只可惜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根本沒有時間和錢糧讓他搞這些。

曹操並不是不知道發展內政的重要性,也不是不體諒荀彧,只不過他也是被逼無奈,一直忌憚袁術坐大,所以一直想要牽制打壓袁術,結果沒有成功自己反被拖入了戰爭的泥潭而無法自拔。

他的選擇沒有錯,袁術不但佔據了先機,上來就是一方刺史,手握重兵,而且還有袁家大半的財富支撐。而他卻是一窮二白,單靠着遍賣家財湊出來的數千青壯,幾乎可說是白手起家,最多就是得到了衛家的支持,其他世家沒幾個看得上他的。

荀彧能夠給曹操舉薦人才,但是無法給曹操變出錢糧來。荀家看重荀彧、看好曹操,但是荀家的家風使得他們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袁紹、袁術、劉備等人都有下注,能給荀彧的扶持有限。尤其是在荀家所在的豫州位於劉備麾下的情況下,想要在劉備的眼皮子底下“資敵”更是不可能了。

正是因此,荀彧一直沒有展現出他作爲王佐之才該有的風采。內政能力頂尖,大局觀強大面對實力上的絕對差距也是無能爲力。

“仲德,你無需安慰我。我知曉自己的能力,就是給我十年時間,我也無法將主公麾下治理到如此局面。”荀彧淡然道。

“這就是我敗的不甘的原因。”戲志才苦笑道:“我並非輸給了郭奉孝,而是我們相對於對方太過弱小了,弱小到讓我感覺一切戰略戰術都是那麼無力。袁公路這是靠着發展內政,硬生生把我們逼死的。”

“因此我們更加應該偷師了。若是依然按照我們的發展路線,終我等一生也別想看到一絲回到這裡的機會。”荀彧喃喃道。在袁術這裡,他久違的又有一種當年跟隨荀悅學習那種高山仰止的感覺,心中驚歎之餘也升起了一絲興奮。

靠着內政能力硬生生將戲志才這些搞軍略的逼得不戰自敗,這就是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以前這在他看來不過是一種虛無縹緲的事,結果現在竟然讓袁術硬生生的做到了,這如何不讓荀彧興奮。

這段時間荀彧在旅途之中也沒有閒着,每到一地就要觀察統計一下當地的情況,結合在金陵看過的諸多奏章,荀彧已經能夠大概估計出現在大楚的國力。即使他早有所心理準備,但還是爲大楚的國力之強大而感到震驚。戲志才所說的被逼死絲毫不誇張。

荀彧甚至敢說,就算青州那一戰他們勝了,只要袁術沒死,就毫無意義。二十萬精銳對於大楚來說根本就不算事,最多半年時間就補充上來了。這種戰鬥就是己方再勝十次,依然無法撼動大楚的根基。若是大楚將國力全部投入到戰爭之中,曹袁劉三方加在一起也根本不是對手。

袁術這基本靠着作弊一般的內政能力將王道貫徹到底了,不戰而屈人之兵。

“諸葛家的那個小子現在好像就主管這西南諸國的事物。袁公路當真是心大,放任這麼一個毛頭小子管理這一片地方。我們將來恐怕少不了要和他打交道,到時最好探一探他的底。”

一直死忠於曹操的程昱對其他的人都存在着一種提防心理,特別是對於諸葛亮這種“敵方”謀士,心中更是惡意滿滿。

“袁公路的識人之能仲德你又不是不清楚,他如此看重此子,此子定然有過人之能,將來恐怕是大楚之重臣。試探可以,最好還是不要太過針對,畢竟我們將來與大楚還算是從屬和盟友的關係。”戲志才說道。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不管如何他們終究是敗了,而且是一敗塗地,能夠存活下來還保證自己的獨立性並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全靠袁術的手下留情。有了這麼一遭,即使在脫離了大楚之後他們再次豎起了反旗依然是低人一等,根本上不得檯面。若想洗刷這一切,只有發展自身重新攻回中原、滅掉大楚一途可走。

“諸葛孔明此人,是被袁公路當做文臣之首來培養的。不過此子性格冷靜,並非傲慢之人,我們行事也無需太過謹慎,若是能稍加教訓一下他,指不定袁公路還要感謝我們呢!”荀彧眼神莫名的說道。

“哦?”戲志才若有所思道:“文若你爲何對此子如此瞭解?”

荀彧微微一笑:“因爲家兄正在此子身旁輔佐於其。”

“仲豫兄?”戲志才聞言,立刻想到了記憶中的一個身影,面色略顯凝重的問道。

“不錯。”

“他竟然在袁公路麾下?”戲志才目光微凝,不可置信的說道。

“劉備兵敗後,家兄本準備隱居山林的,但奈何袁公路誠心相請,逼不得已出山了。”荀彧略帶惋惜的說道。

“文若,你與仲豫兄亦師亦友,能不能將之拉來?要知道,他的能力可遠超我等啊!”戲志才面色嚴肅、語氣鄭重的說道。

“你覺得以家兄的性格,他會答應嗎?”荀彧微微苦笑:“家兄決定的事,沒人能夠改變。”

戲志纔想到荀悅的爲人,微微嘆了一口氣:“那諸葛孔明何德何能,竟得仲豫兄輔佐,當真可惜了啊!都說袁公路有識人之能,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

“不。”荀彧眼中閃過一道精光:“袁公路並沒有看錯,因爲諸葛孔明此人,值得家兄如此。”

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的袁紹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
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五百七十七章 許攸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六百八十一章 三方結盟第三百三十八章 河內司馬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五百五十八章 定襄平第二十七章 黑山黃巾第三百零八章 袁紹在頭痛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一百三十章 李儒和賈詡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四百六十章 羞怒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功高蓋主第二百零七章 河北絞肉場第三百九十七章 說馬騰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七百二十四章 戰事將起第五百六十三章 看臉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百七十章 破綻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五十五章 掌控江東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三百四十五章 幷州王家第八百五十一章 狠絕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心在滴血第一百三十五章 送禮的袁紹第三百八十七章 益州商人第七百九十九章 撤退第七百八十章 評書戲劇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八百一十六章 可悲的國王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二百三十九章 將狼馴化成羊第九百五十七章 好的開始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葛瑾出山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二十九章 終回揚州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三百七十八章 間隙第一百五十章 劉備的小算計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格局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醫學發展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七十七章 汜水關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