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閒子

“不過在下此來,還有一事想要請教貴使。”諸葛瑾道。

“大人請說。”

“近幾日有一隊使節團自稱從羅馬,即大秦而來。但是人數不多,而且所帶貢品也略顯單薄,不似羅馬這等大國之風。因此,謹對於此事有所懷疑,畢竟大典在即、茲事體大,容不得出錯,還請貴使指教,以免出現誤會。”諸葛瑾拿起茶壺,輕輕地爲安息使者和自己倒了杯茶,若無其事地說道。

“這……”安息使者聞言,心中頓時一驚。

曾經的大漢與羅馬之間聯繫甚少,基本上相互之間都靠想象。或許是因爲距離產生美,雙方都對對方極度的讚譽和吹捧。

漢朝被羅馬視爲人人穿絲綢、遍地是黃金的人間仙境,而羅馬也被一向藐視天下,甚至連安息貴霜都不屑一顧視爲弱國的大漢稱之爲大秦。兩國就彷彿隔空網戀一般,彼此之間惺惺相惜。

而實際上,漢朝開拓絲綢之路的甘英既然已經抵達了安息,卻只是止步於此,未曾接觸羅馬,致使羅馬和大漢之間並無多少實際聯繫,偶爾的使節交往也只是淺嘗輒止。而在這其中安息是做了小動作的。

漢人的絲綢和茶葉乃是暴利,安息作爲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之一,自然想要多賺一些。中間商哪有壟斷來的暴利?

於是安息商人欺騙甘英說到達大秦需要度過廣闊的大海,而且風險極大。運氣好三個多月能到,運氣不好兩年也不一定到得了,葬身魚腹的數之不盡。

這其中細節,以往的大漢不甚在意而且忙於內部,因此沒有細查便被忽悠了過去,最終使得大漢自始至終也未能和羅馬真正搭上線。

而現在,大楚明面上依然沒有和羅馬有多少聯繫。

不清楚這其中彎彎繞的安息使者自然以爲大楚同樣被矇在鼓裡,與羅馬爲敵的安息自然不希望大楚和羅馬建交。

“稟大人,在下不敢妄言。但是羅馬距離大楚甚遠,而且邊境兵荒馬亂、內部戰事頻繁,怕是很難知曉大典之事,更遑論前來觀禮了。這夥使者恐怕……”安息使者半真半假的說道。

他所說的並無虛言,但也是有所隱瞞,刻意引導。

“使者所言極是,謹也是這般想法。”諸葛瑾點頭道。

這夥人的情況他其實知曉。大楚如今的情報重點都在國外,在這夥人抵達後的第二天,賈詡就已經摸清了這夥人的底細,一羣來自南亞膽大包天的商人。

“不過……”諸葛瑾略帶猶豫道:“我大楚天子對於此次大典尤爲重視,希望再現萬邦來賀的盛況,因此對於羅馬的使節極爲重視。若真的是空歡喜一場,天子怕是會不甚高興。”

“大人的意思是?”諸葛瑾的弦外之音安息使者自然清楚。

“真作假時假亦真,這夥人的真實身份並不重要,天子高興纔是重中之重。若是貴使能夠幫忙配合一下,這些羅馬的使者自然便是真的。之後謹再抹掉一些麻煩,此事便皆大歡喜,不是嗎?”諸葛瑾笑着道。

“大人之言不錯,可萬一此事事後暴露,恐怕某擔待不起啊!”安息使者苦笑道。

“無妨,只要貴使不說,此事便萬無一失。而且我大楚也沒興趣與羅馬相交,就是他日暴露了,我大楚自然也會有解決的辦法,與貴使無關。”

諸葛瑾言語之中隱隱有殺氣浮現。

安息使者渾身一冷,心中苦笑。漢人果然是漢人,爲了面子什麼事怕是都幹得出來。

不過他心中又轉念一想,此事似乎於安息而言也有益處。若是不動聲色的將此事捅出來,大楚爲了面子,怕是與羅馬間會……

此事風險太大,一旦操作不好怕是會弄巧成拙,還是回去之後稟明陛下再說。

“既然大人發話了,那某就遵命行事了。還望大人多與陛下美言幾句,我安息願與大楚世代盟交、永結同好。”安息使者起身拱手道。

“這是自然。”諸葛瑾笑着將安息使者扶起:“我大楚新立,正需要貴國這等友邦相助,之後兩國貿易往來、互惠互利,還望使者在貴國國王面前言明利害。”

二人再度寒暄了一會兒,商討了其中細節之後,諸葛瑾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恭送大人!”國賓館門前,在諸多使者的恭送之下,諸葛瑾登上了馬車。

“大人,接下來去哪?”車伕問道。

“太尉府。”

……

“如何?”賈詡坐於茶室之中,早已等待多時,一邊查看着情報一邊道。

“已然辦妥,安息的反應果不出文和先生所料。”諸葛瑾深深拜服道。

對於面前這人他毫無質疑,論起算計人心,天下莫有出其右者。

“不過是一步閒棋,成與不成無傷大雅。但他日或許亦可作爲引子撥弄風雲。”賈詡心中毫無波瀾,淡淡道。

說實在的,對於算計安息貴霜這種水平的對手,他真的覺得毫無成就感。尤其是在信息上還佔據巨大優勢的情況下,完全就像是在糊弄傻子,一點難度都沒有。

“文和先生,安息不同於貴霜,明顯已懷有其他心思,恐怕他日會有所異動,不得不防。”

“放心,安息不是我等的對手,這些事由世家去頭疼吧。”賈詡毫不在意道。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袁術要求,以他懶散自保的性格,這些暗子他都懶得布。算計安息其實等同於相助袁紹他們和諸多世家,在賈詡看來也是種資敵行爲。不過從民族大義的角度而言,在無關大局的情況下,閒暇之時相助一二他也勉強能接受。

諸葛瑾對此話不置可否,雖說他也是世家一員,但諸葛家家小業小,全靠兄弟三人撐着,而且基業盡在大楚之內,並不算在如今世家團體之中。

一向謹慎的賈詡在諸葛瑾面前卻並無多少隱藏之意。一方面以他如今的情況,自保已然無虞,和世家並無利益衝突,反而世家對之纔是有所求。另一方面,諸葛瑾爲人完全靠得住,而且靠着諸葛亮這層關係,雙方可算是天然的盟友。

大楚設有三公參考秦制,分別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雖名爲三公,但丞相居三公之首,地位略高一籌。

而現在大楚以賈詡爲太尉,田豐爲御史大夫,丞相之職卻是暫時空缺,由身爲戶部尚書的張昭暫任。空缺出開的丞相之位,袁術的心思昭然若揭,明顯就是給諸葛亮留的。

因此諸葛家族雖然明面上連個二流世家都算不上,但誰都不敢小覷。僅僅一個諸葛亮,就足以保證諸葛家族百年內的昌盛。

作爲諸葛亮的兄長,也是諸葛家族當代的家主,諸葛瑾的位置擺的很正,與賈詡田豐等元老的關係都很不錯。

賈詡等人也樂於見得。畢竟待諸葛亮挑起大梁之時,他們這些老人也基本都要讓位了。江山代有人才出,那時周瑜、司馬懿、陸遜、法正等人也該上位了,接下來的數十年是他們的時代。

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三章 認主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
第七百零二章 消耗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天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恐怖的陷陣營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一百七十一章 董卓之死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李儒的決定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爭和商人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三百零九章 瘟疫來襲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六十九章 殺袁第五百七十九章 外遷第四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蠻之王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三章 認主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三百七十九章 僵持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七百七十一章 調人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商人與世家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六百零三章 白馬悲鳴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六百七十章 決意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九百五十五章 抉擇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橫掃倭國第五百四十六章 歸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五十一章 壓制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三百三十四章 殘酷的西涼第四百零一章 甲士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一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九百零八章 抵達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八百八十二章 氣運加身第六百七十一章 察覺第五百零七章 西涼諸將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磨刀石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六百一十七章 划水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六百九十五章 噩夢第二百七十一章 高順之威第六百五十四章 僞裝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三百二十八章 司馬懿之謀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二十章 遠航第二百七十六章 徵兵制度第八百八十章 相遇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二百五十七章 曹操之怒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鹿門書院第五百二十四章 敗露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第六百三十七章 得白馬第七百五十九章 調虎離山第九百一十四章 試探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