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強硬

很快,一封信件原路返回,送到了世家們的手中。新的內容很簡短,“按規行事,凡越界者,依律懲處。”

不是上報,不是無視,而是直接拒絕。這就是諸葛亮的選擇,也是諸葛亮的態度。

袁術讓他來,不是給世家當傳聲筒、和事佬的,而是管理世家的。雖然諸葛亮行事沉穩平和,但面對這種世家們集體挑釁的情況,他只能選擇強硬還擊。管理世家,就勢必要和世家們硬碰硬,得罪他們。若是一味地躲避,只會透露出自己的軟弱,最後只能一退再退。到時候,諸葛亮的前途就算盡毀了。

大楚的百官之首必須是一個原則性極強、做事公正、對待世家足夠強硬的人,一如現在的田豐。

在袁術麾下,田豐的能力雖然頂尖,但在謀士中卻算不上最好,真論起來連前五都難進。內政不如張昭張紘、大局觀不如魯肅、軍事方面更是遠不如賈詡郭嘉等人。作爲百官之首,田豐的能力只能說是優秀,其剛正的性格纔是袁術對他委以重任的原因。

百官之首必備的品質,就是公正、剛直,遇事不能退縮躲避。這也是袁術對諸葛亮的考驗,若是現在這種情況諸葛亮都不敢直面世家,將來諸葛亮執政就更不敢懲處世家了。

袁術對諸葛亮可是寄予了厚望。說句不該說的,諸葛亮現在才十六,將來待袁術西去之後,諸葛亮依然可能生龍活虎的活着。到時候他就是袁術的託孤大臣,延續袁術的計劃戰略,實現袁術最終的目標。

“你這麼做,袁公路應該會很欣慰吧!”看着諸葛亮言罷後直接揮毫寫下這一番剛柔並濟、不卑不亢的話,並毫不遲疑的直接讓人原路送回,荀悅語氣莫名的說道。

“陛下賞識信任之恩,亮沒齒難忘。既身在其位,亮自願爲我大楚、爲我漢人鞠躬盡瘁。”諸葛亮目露堅毅、語氣堅定的說道。

隨後諸葛亮忽的又看向了荀悅,微笑道:“荀師您應該也很欣慰吧!亮沒有讓您失望。”

荀悅聞言忽的一愣,看着諸葛亮那彷彿看穿了一切的眼神,淡淡一笑:“真不能小看你啊!被你稱爲師長,某真是有些羞愧。”

衆人皆醉我獨醒,從自己的思想成熟之後,荀悅基本就一直處於這個狀態。那種遺世而獨立、超凡卻又孤寂的冷清,荀悅都快習慣了。

他隱隱找到了一條新的道路,但卻無人理解、無人支持。可他不願放棄,哪怕他要背叛自己的階級、背叛自己的家族,他也想驗證自己的思想。

但他知曉,自己這種離經叛道的思想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沒有諸侯會接受。直到他發現了另一和自己一樣的“瘋子”,袁術。

在劉備麾下之時,他雖然也忠心效力於劉備,但卻掩飾不住對於袁術的認同和欣賞。那是一種志同道合、高山流水的感覺,令他感到沉迷。但自身的道德堅持令他無法與袁術探討共謀,忠臣不事二主,這是崇德的荀悅放不下的堅持。而諸葛亮就是他的寄託,也是他的延續。

仁善崇德的他不會逼迫諸葛亮,只能引導,將自己的一切教授給對方,由對方選擇自己的道路,雖然他一直期許着諸葛亮能如他一樣,走上這條與世家階級敵對的道路。結果諸葛亮沒有令他失望。

“你可要想清楚了,如此一來,你們諸葛家恐怕將來會有不少麻煩,你的父輩、兄長乃至子嗣後代都會受到一定的牽連。”荀悅語氣蕭索道。他孤身一人、沒有子嗣的部分原因就是他不願自己的後代也揹負這一切。

“有陛下護佑,沒有問題的。而且這一切也並非無法彌補,世家們對於陛下不亦是敬大於畏嗎?將來待亮成爲陛下心目中的那個角色,這些世家對亮亦會如此。”諸葛亮自信道。

“說的也是,以你的話,肯定沒問題的。”荀悅看着態度淡然的諸葛亮,微笑着道。

“貴霜如今的情況,荀師你已經有所瞭解了吧!”諸葛亮忽的說道。

“多方打探,已經知道個大概了,起碼不是兩眼一抹黑。”荀悅感嘆道:“真沒想到,當初小小的大月氏竟然發展到瞭如今之地步。若不是深加追查,真難想象貴霜竟然如此的強大。幸好袁公路早有提醒,否則貿然行動,恐怕會驚擾到他們,到時就糟了。”

聽到荀悅屢次直呼袁術之名,諸葛亮嘴角苦笑,但也無可奈何。選擇性的將之忽視了後,諸葛亮道:“這也是陛下一直不允許世家們動身毒的原因之一。面對這種強敵,尤其是敵在明我在暗的情況下,打草驚蛇絕不可取。待到我大楚統一天下之時,準備充足後再突然襲擊、以雷霆萬鈞之勢直接將之拿下才是上策。”

“距離如此之遠,又是如此一個偌大的帝國,想要以雷霆之勢將之直接拿下,怕是不可能吧。”荀悅可沒諸葛亮這麼樂觀,謹慎道:“想要拿下如此龐大的帝國,起碼也要花費數年的時間,更何況貴霜帝國西面可還有個安息帝國虎視眈眈呢,可不能讓他們摘了桃子。”

“也並非不可能,要知道貴霜如今可是在走下坡路。而且這個國家本身就屬於逆來順受,沒什麼抵抗精神,只要展現出足夠強大的攻勢,讓他們絕望,令其投降也並非不可。”諸葛亮說道。

佔據益州這麼多年了,袁術怎麼可能不對貴霜進行滲透?郭嘉和賈詡得探子早就潛了過去,基本把貴霜的底摸的差不多了。諸葛亮在如此敏感的地方擔任一方大吏,一些他該知道的事情袁術早就告訴他了,就連一些現在還不該他知道事情袁術都告訴他不少。對於貴霜的瞭解,他可遠比荀悅要深刻得多。

貴霜帝國,前身大月氏,可不是一個硬骨頭,甚至可以稱之爲軟弱。當年被張騫擊敗以後,直接選擇求和,自此年年向東漢王朝貢獻。而大漢準備消滅北匈奴時,也曾招呼過這個同病相憐、過去被匈奴一直欺負着的小兄弟,但這廝慫的直接不敢參戰,完全忘記了曾經的仇恨。

就現在其內部而言,也是動亂不斷。看似貴霜是一個統一穩定的帝國,但實際上和漢末一般戰亂不斷,幾乎每幾十年內部王朝就要更迭一次,但不同於漢末的割據,由於他們反抗心理比較弱,統一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外部一直維持着貴霜帝國的稱號,但實際上統治者一直在不斷地更換之中。

而現在,正值胡毗色伽二世在位,貴霜已經開始衰落。現在沒有把握拿下貴霜的情況下,袁術可不願與對方有太多接觸,以免引起對方的警惕和變動。萬一得知身邊有一個龐然大物即將取代大漢出現,而且對外侵略性極強、對於他們虎視眈眈,這個一向沒什麼脾氣的帝國被逼急了驟然爆發了怎麼辦。

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七章 道歉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九百六十八章 得失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
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二十六章 甄宓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三百三十一章 皇商風浪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一百八十章 商人的平衡第七章 道歉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九百一十八章 生存和毀滅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六章 迷茫的趙雲第九百六十章 通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五百二十一章 主動權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四十六章 政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八百零七章 司馬懿第九百五十八章 桀驁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賈詡的定位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一百四十六章 計劃八百零一章 天命之子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六百六十九章 反應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人滅口第四百零三章 攻關第三百零六章 分封制與擴張第七百一十章 和談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二百一十九章 被逼急了的劉焉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第四百九十章 破釜沉舟第五百六十七章 改革第三十九章 貧富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九百零五章 半島局勢第八百六十八章 下場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七百二十二章 分蛋糕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謀算劉備第一百九十六章 法正對楊修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三百零二章 民族自豪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五十七章 大壽第八百零三章 妥協第九百六十八章 得失第一百零九章 荊州世家第三百二十七章 隱藏着的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雪恨第七百五十一章 死志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九百四十一章 誘敵深入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八百零五章 河北之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擊掌爲誓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二百四十六章 生路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四十四章 財富循環第四百五十四章 詔書第四百六十六章 佈置第六百三十章 離殤第二百零四章 心狠還是袁紹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