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

正如陳羣所想,在劉備親自邀請的誠意之下,隱居潁川的荀悅還是出山了。當然,這其中荀家也做了不少的思想工作。

潁川荀家一直以來都是天下世家中的翹楚,而且能人輩出。上一代的荀氏八龍就不用說了,這一代的傳人:荀彧、荀攸、荀諶、荀衍、荀悅等,無一不是頂尖的謀士。

擁有如此多的優秀後輩也是一個幸福的的煩惱,那就是家主之位的問題。

荀家當代家主索性任由這些人出去擇主,誰能協助自己的主公一統天下,誰就是家主。

底蘊深厚的荀家乾的比袁家還要絕,能被他們看上的袁紹袁術曹操和劉備都想摻一手。不管誰贏,荀家都不會太虧。

當然這樣廣泛撒網也會導致袁紹等人的不滿,雖說日後應該不會特別針對荀家,但重點扶持是不可能了。

不過荀家也不靠這些。一朝天子一朝臣,得寵失寵又如何?幾代之後還不是得看才能?

荀家最不缺的就是優秀的人才,論起勢力人脈可能不及袁家,但要論及傳人的優秀,荀家可以說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統治者治國依靠的是外儒內法,而荀家的老祖宗荀子就是外儒內法的祖師爺。所以說比起治國和內政能力,基本沒有幾個能和荀家後人相提並論。

實力派的荀家從來不害怕失寵。想想歷史上,荀彧後期和曹操硬剛,想要阻止曹操稱魏公,而荀攸卻支持曹操。結果呢,荀彧死了,荀攸和荀家毛事沒有。

後來因爲荀彧的兒子與曹植交好,曹丕對荀家很不爽,甚至是恨。但是有陳羣這個荀彧妹夫的存在,荀家還是屹立不倒。

再往後,司馬家篡位,荀彧六子荀顗果斷臨陣倒戈,轉投奔司馬家。結果位至三公,死後皇太子司馬炎親自爲其弔喪。

任由朝代更迭,荀家一直屹立不倒,蒸蒸日上。若不是後來荀家太過強盛,把持了朝政。後人一個個忘記了自己家的立足之本是能力,只注重政治鬥爭,恐怕荀家還真能成爲昌盛千年的世家。

荀家的行爲告訴了天下世傢什麼叫做實力派,什麼叫穩!只要你有實力、有節操、有眼力,就是呈騎牆之勢也不會怎麼樣。

到處押注,怎麼都不會輸,但也不會贏,只是保全自己。可是就靠着自身的實力,荀家穩穩的登上了世家巔峰。

但就是賢德如荀家,最後也墮落了。晉之後,荀家開始腐化墮落。荀顗“無質直之操”,荀勖把持朝政,排擠政敵,荀愷居高位而無所事事。荀家自此逐漸湮沒在歷史之中。

只依靠世家們的節操去管理國家是不可取的。即使是荀家這樣歷史悠久、以賢德著稱的世家都腐化的如此快。

登上巔峰後不過數代就一個個的開始追求名利,尸位素餐。就是因爲政治完全被世家把持,寒門難以上位,世家們纔會如此快的墮落腐蝕,變得只重視政治鬥爭。

所以說單靠道德素質是不可行的,還需要合理的制度去封堵投機取巧的道路,從而使得所有人儘量公平的憑藉能力去競爭。世家是必不可少的,但世家是必須要受到監督和限制的。

出身荀家的荀悅也看清了這個道理,他所想的打擊土地兼併和嚴明法律雖說對世家是不利的,但從長遠來看未必不是有利於世家。

若是荀家後來的權利沒有那麼大,上層階級不是那麼的不受限制,或許荀家雖然不會在東晉如日中天,但很有可能更加長久的昌盛下去。

這也是荀家能夠容忍荀悅這樣的異類,甚至是支持的原因。身爲頂尖世家,荀家在爲自己找尋各種出路。畢竟漢末亂世的誕生,世家的問題可不小。

身爲頂尖世家,他們最渴求的是自己的家族能夠長久的流傳下去,而不是盛極一時,隨後衰亡。盛極必衰,但誰能夠忍住不讓自己的家族盛極一時呢?若是沒有外力的監督和壓制,滅亡是必然。

劉備佔領了豫州,只要他的手段不太粗暴,不侵犯世家們的利益,世家們也沒必要和劉備過不去。荀家現在也需要在劉備身邊有個能夠說得上話的人,要不然荀家在潁川還真不好混。

雖然荀悅並不是太看好劉備,但在家族的請求和劉備的誠意之下,還是出山了。

有了荀悅這麼一個紐帶,荀家和劉備的關係瞬間緩和了不少,連帶着整個豫州的世家們也跟着倒向了劉備。

畢竟這些人也不傻,袁紹在河北忙着呢!他們怎麼可能再聽袁紹的話?亂世之中兵權纔是一切。只要劉備施以善意,他們也很樂意暫時幫助劉備,保住自己在豫州的地位。

“仲豫,你覺得曹操此舉有何陰謀嗎?難道是單純的想要削弱袁術?”

陳羣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曹操這麼做有些奇怪。

要知道削弱袁術對於曹操來說並無好處,甚至由於對劉備和陶謙有利,相對來說對曹操有害無益。

袁術現在根基深厚但是並不算太過強大,完全沒有到讓曹操一上來就忌憚的地步,陳羣不明白曹操爲何要做這種不智的事。

荀悅旁觀者清,一下就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曹操如此做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曹操太過忌憚袁術,畢竟他們是從小的朋友。或許袁術的能力到了讓曹操都覺得恐懼的地步。”

陳羣略微思索了一下說道:“不可能,袁術過去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平平無奇,也就是這些年才異軍突起。荊揚二州雖強,但袁術現在也只能止步於此,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染指中原。而且袁術的兵力不足,曹操就算忌憚袁術也不會做這種不智之舉。”

荀悅點點頭,他也是這麼想的,不過還是把這種可能說出來供陳羣參詳,畢竟他確實不善於軍略。

“那麼只有第二種可能。曹操想讓我們消滅這支部隊,引起袁術和我們的交戰,藉機削弱我們雙方。”

陳羣皺着眉道:“不過是兩萬大軍而已,周瑜也只是一個新晉小將,袁公路總不至於爲此大動干戈吧!”

荀悅道:“袁公路有大志,應該不會太過意氣用事。但除了這兩種可能,我實在想不出曹孟德還有什麼打算。”

“對方不可能單純的針對我們。想要削弱我們,勢必要連帶着袁術一起削弱。否則曹操就是玩火自焚。”

陳羣輕嘆一口氣:“或許真的是我想多了吧!曹操可能只是單純的忌憚袁術而已。”

荀悅卻不似陳羣一般想的這麼多,笑着道:“無論如何都是袁公路挑釁在先,不管曹操有什麼心思,我們都得對付這支袁軍不是嗎?”

陳羣沉思了片刻後,點點頭。荀悅說的沒錯,無論如何他們都得對付這支袁軍。曹操的作爲無非是加強他們的勝率,使得他們能夠有機會全殲袁術的這支軍隊罷了。

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十章 資質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七百章 擋住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
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三百八十一章 潰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荀氏兄弟第四百三十二章 突圍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五百九十五章 瘋狂第七百七十五章 捕鯨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一百零七章 鯤鵬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淪陷第八百四十八章 舊日恩怨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八百九十二章 打蛇七寸第六百九十九章 危境第四十八章 世家異動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六百六十六章 不可避免第五百零八章 召見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一百四十三章 隱忍第四百五十七章 局勢第五十六章 陸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四百九十五章 劉備之怒第四百六十五章 來臨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十章 資質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六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無奈第二百八十四章 錢糧收支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三章 趕到第八百七十二章 割草第九百四十六章 轉守爲攻第七百六十六章 警告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五百九十九章 挑釁失敗第一百零五章 進擊的黃祖第四十九章 預謀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四百三十五章 變故第二十四章 郭嘉的禮物第七百六十七章 妥協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投降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請辭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九百五十章 崩潰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三十六章 金陵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四百九十三章 取消交易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五百六十八章 邊境關稅第九百一十五章 黑吃黑第六百四十九章 愚蠢第五百零二章 決斷第五百九十一章 底牌第三百九十章 結盟第六百六十二章 回收封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二百四十九章 分蛋糕第七百章 擋住第六百九十三章 全軍壓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恭迎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六十五章 爭吵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五百五十五章 入城第十四章 最強的天賦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一百四十九章 陳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