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

成都城城牆之上,兩個並肩而立的身影俯視着遠處黃忠大軍的大營,顯得十分蕭索。

“公義,我等已被袁術大軍圍困近一月了,你還能撐多久?”吳懿頗爲敬畏的看着身旁這個看似平凡、面色威嚴的漢子,語氣平靜道。

亂世出英雄,逆境出猛將。在劉焉都覺得大勢已去的時候,張任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將卻在防守成都的戰鬥中脫穎而出,而且力挽狂瀾,一舉穩住了局面,令黃忠大軍的數次進攻鎩羽而歸,穩住了成都的人心。

張任展現的能力就是吳懿這個大將軍都爲之側目,然而這等良將之前竟然只是擔任百人將一職!吳懿真的不明白領兵的那羣將領是什麼情況?傻子嗎?

劉焉在這種絕境之下,爆發出了驚人的膽氣,一向懦弱的他竟然站上了戰場,在城牆之上督戰。而正是因爲如此,張任這員良將才被劉焉發現。

沒辦法,任誰看到戰場上己方士卒被壓制的一邊倒,只有一支不過百人的部隊在一名猛將的領導之下卻是勇猛無比,不斷地左突右衝援助友軍,都會明白此人必是有良將。

張任雖然長相平凡、氣質一般,但能力可是實打實的。作爲趙雲的師兄,縱使張任擅長的是領兵而非武藝,但他二流水平的武藝依然不是益州這羣弱雞將領能夠比得上的,在戰場上其武藝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劉焉現在就彷彿快要溺死的人,一發現張任這根救命稻草就死死的抓住了他。當天戰場結束之後就封他爲驃騎將軍,統領成都城內的四萬餘大軍。

劉焉不是隻剩下兩萬大軍了嗎?這四萬餘大軍是怎麼來的呢?

自然是劉焉再次從世家那裡坑來的。自從城外的大軍全軍覆沒之後,劉焉是徹底的被逼上絕路了,再次故技重施,逼迫世家提供更多的兵力。他知道世家肯定還有藏私,所以做的更加果決。上來直接夷滅了幾個看不順眼的小型世家。

從中得到了近萬的大軍,然後剩下的世家在劉焉的威懾之下七拼八湊又湊出來了一萬多的大軍,就這樣湊足了現在的班底。

“只要主公不放棄,我就能一直撐下去。”張任堅定道。

士爲知己者死,劉焉面臨絕境之下草率而瘋狂的舉動卻依然讓張任感動異常,從一介小將直接被提拔成驃騎將軍,這是多麼大的信任啊!張任現在頗有種願意爲劉焉赴湯蹈火的決心。

吳懿漫不經心的瞟了張任一眼:“如今我軍已經死傷大半,剩下的士卒恐怕不足以再支撐多少時日了吧!”

他何嘗看不出來如今的張任已經接近了極限,能撐到現在不過是靠着過人的意志罷了。這一個月來黃忠晝夜不分的攻城,雖然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但雙方大軍實力的差距使得成都遭受的損失實在太過嚴重,張任這個月來一直都沒下城牆,大部分時間都在指揮着戰鬥,而且還要時不時的自己親自出馬前去救火,已經精疲力盡了。

張任面對吳懿的詢問沉默不語,他何嘗看不出來現在的形勢?縱使他再勇猛,但就益州這羣疏於訓練的士卒,以及世家的那些雜兵,能夠守住成都一月已經是極限了。現在每場戰鬥都有全軍潰敗的危險,要不是靠他的武力時常支援,成都早就易主了。

“若是成都城破,你打算怎麼辦?”發現張任沉默不語,吳懿追問道。

“帶着陛下殺出重圍!”張任平靜道。

“那若是陛下不肯走呢?”吳懿清楚現在的局勢,更清楚劉焉的性格,這種情況下的劉焉根本不可能選擇灰溜溜的逃跑,也跑不掉。最大的可能就是帶着麾下的世家一起玉石俱焚。

張任再度沉默了,雙眸微沉看向手邊的劉字大旗,眼中閃現出無數複雜的情感。他何嘗沒有想過這件事?只不過一直沒有繼續想下去罷了,他不想看到這一幕。

“陛下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但他還有牽掛。世家和太子!驃騎將軍若是忠心於陛下,爲何不幫陛下了卻這最後的心願?”吳懿直視着張任道。

“大將軍此言何意?”張任心中一凜,反問道。

“將軍並非粗莽之人,應當明白陛下之心吧!”吳懿面不改色的說道。

“陛下最恨者並非袁術,諸侯相爭本無可厚非,但世家做的實在太過了。想必將軍也明白吧!”

“所以大將軍是想我?”張任可不是那麼好忽悠的,他可不是那種腦子不好使的武將。如果把四維數據化的話,張任的武力和智力都在八十以上,可以稱得上是有勇有謀。

張任不會這麼輕易地被吳懿忽悠過去。說一千道一萬,吳懿這麼說肯定是有他自己的小心思在的。

“既然張任將軍如此忠心於陛下,那麼我就明說了。”吳懿壓低了音量:“益州世家如今與陛下已經是死敵一樣的存在了。陛下也知如今大勢已去,所慮者乃是自己的後事,主要是太子殿下,所以除掉益州世家之事勢在必行。”

“此事需要任幫忙嗎?”張任猶豫道。即使是剛直無畏如他,亦明白世家的恐怖,得罪了世家寸步難行,不過念在劉焉對他的恩德,就是做此蠢事他也甘願。

“無需。”吳懿笑了笑:“將軍與我可是陛下的託孤之人,自然不能做此招人恨之事。”

“可是單靠主公?”張任擔心道。

吳懿一擺手:“公義你多慮了,爲君者的城府可不是我們能夠想象的。你真以爲主公如此放任世家,沒留什麼後手嗎?消滅世家之事主公自會解決,無需我等插手。”

“那麼大將軍你找我所爲何事?”

“太子劉璋!”吳懿嚴肅道。雖然他本來對於劉焉就不怎麼忠心,只不過是父輩關係不錯罷了。但沒辦法,如今外來益州的他只有兩條路,要麼陪着益州世家去死,要麼就得甘當劉焉的棋子。

“陛下自知此戰必敗,所以將太子託付與你我,需要我等在戰敗後投降江東,並且護佑太子一生。”

張任皺了皺眉:“大將軍玩笑了吧!江東怎麼可能能允許太子的存在?我等不若帶着太子殺出重圍,另尋他處。”

吳懿無奈的搖搖頭:“另尋他處?另尋何處?江東的強大你也看到了。漢中之路已被堵住,南蠻之地九死一生,將軍難不成要帶着太子投奔那些蠻夷小國?你認爲這樣會有生機嗎?”

“那也不能讓太子自尋死路啊!”張任怒目道:“我益州之將如何能夠卑躬屈膝、賣主求榮?”

“公義勿怒。”吳懿連忙左右看看,發現並無士卒在附近,這才鬆了口氣,悄聲道:“投奔江東並非自尋死路,相反是太子殿下唯一的生路。而這條生路,需要將軍來打通。”

“何意?”看到吳懿一臉鄭重,並非胡言的樣子,張任稍稍平復了心情問道。

“江東有密使送書信與陛下,若是城破之後將軍能投,只要主公和其家小不亂來,定不會動主公家小一根汗毛。”吳懿一臉凝重道,語氣中還有一絲苦澀。

“什麼?”張任瞪大了雙眼。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七百零四章 呂布參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十八章 借將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七章 道歉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七百零四章 呂布參戰
第二百六十五章 夏侯惇第五百五十一章 求援第六十六章 商會第六十八章 人口增加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四十三章 學院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五百零四章 民心民意第四百二十章 絕境第八百四十三章 定計夜戰第七百零四章 呂布參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十八章 借將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六百一十四章 袁紹撤軍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五百九十六章 顏良之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會合第八百零八章 袁家第九十五章 恐怖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七百三十九章 不解第五百八十七章 抉擇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四百一十章 詐關第五十八章 會稽太守第三十五章 官吏第三百四十章 狼狽爲奸第三百五十九章 逃跑第四百八十八章 埋伏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九十一章 謀劃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九百一十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七章 曹操謀兗州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七章 道歉第九百四十七章 不屑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五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宮之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四百四十七章 攪局第二百零三章 界橋之戰第五百六十五章 稱帝第七十二章 決然第七百九十五章 破軍弓第八百一十五章 吐槽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七百一十三章 缺人缺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堵門第五百九十三章 戰陣之威第一百零八章 弊端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曹操結盟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一百八十四章 劉焉稱帝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一百四十四章 倭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七百八十二章 妥協第三百一十章 君主不仁第七百七十六章 出血第三百六十章 龜縮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九百三十七章 開局第五百五十二章 動兵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一百零二章 補償第九十八章 貂蟬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科技第四百八十三章 冒進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七百三十七章 拒絕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五百八十四章 所謂資敵第四百八十章 青州狼煙第九百三十八章 試探第九百四十五章 血戰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七百零四章 呂布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