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

“下官,下官是臨清的知州王之然,總鎮麾下軍兵,真乃個個虎威啊——”

見到王爭以及一干的登州營將官走來,王之然本來到嘴邊的“本官”說出去卻變成“下官”,無論前世今生,這位臨清的一把手都是頭一次對一名武夫露出這般謙恭的嘴臉。

不過王爭好像並不理睬,只是淡淡的點點頭,就連王之然身後的那些士紳老爺們都沒看,徑直越過人羣走到一羣互相攙扶的兵士身前。

衆人詫異的看過去,只見那邊的城牆邊上橫七豎八的躺靠着一羣互相攙扶的兵士。

眼下還能勉強挪動身子的臨清兵只剩下幾百人,臨清守備見到來人便知道是那勇冠三軍的王爭王總鎮,當下也是咬牙上前,抱拳道:

“卑職臨清守備岑繼祖,參見總鎮!”

王爭趕緊趕上幾步將岑繼祖低下的身子扶住,環視周圍,見到那些臨清兵身上個個帶着傷,面色動容的說道:

“岑守備不必如此多禮,眼下登州營全殲革裡眼所部流寇,若沒有臨清官軍的配合也是難以做到,你們功不可沒!”

說到這裡,王爭高聲道:

“臨清守備岑繼祖,今日你立有大功,任遊擊將軍,仍駐守臨清,所部就地入籍爲登州營正兵,你等可願意?”

聽到王爭這慷鏘有力的話,臨清兵士們都是不可置信的互相對視,寂靜了半晌後,忽然爆發出一陣猛烈的歡呼聲。

“願意!”

“我等願爲總鎮效死!”

岑繼祖也沒想到,這可是聞名天下的登州營,這可是在遼東斬首建奴三百,俘獲老奴酋家眷遺孀的登州營啊!

儘管他還不是個戰兵將軍,但是他終究是成爲登州營的一員了,岑繼祖當着衆人的面,面色激動的朝王爭跪地而拜,抱拳大聲道:

“末將願爲總鎮效死!!”

岑繼祖和他手下那些倖存的臨清兵,搖身一變都成了登州營的人,原本只是個小小守備的岑繼祖本人直接原地晉升,成爲實鎮一方的遊擊將軍。

對待武夫都這般,文官們想當然的認爲王爭會更加拉攏自己,但他們卻失望了,王爭對於文官和士紳並沒有絲毫的表示,這種落差讓他們十分失落。

王爭一步一步走到臨清知州王之然的眼前,隨意的說道:

“本鎮來之前已經有所瞭解,知州大人在任上兢兢業業了數年,也是勞苦功高,如今既然登州營駐守在臨清,一些不該管的事情,就該放放權了。”

“在這臨清頤養天年也好!”

說着,王爭利劍一般的眸子緊緊盯住這位知州,方纔他已經從兵士口中聽說了來龍去脈,臨清兵迫於知州和士紳的壓力,幾乎是與家人訣別後棄城出戰。

若不是自己率軍及時趕到,岑繼祖等幾百名驍勇敢戰的臨清勇士,怕就要戰死在城外,這種事情王爭絕不容許在自己的地盤上發生。

聽到這番赤裸裸的話,王之然儘管心中又驚又懼,但也知道事情的不可爲,忽然轉念一想,或許能在城中安安穩穩的享福也挺好的。

想到這裡,王之然上前幾步,拱手賠笑道:

“總鎮所言極是,下官也該享享清福了。”

聞言,王爭滿意的笑了笑,帶着一衆的將官大搖大擺走進臨清州城。

......

崇禎十二年夏,革左五營聚衆萬餘連破廣平府數縣,明軍無不望風而逃,轉入山東境內後,革裡眼所部更是隻用了一天就攻破東昌府之門戶邱縣,遠近震動。

新任山東總兵王爭率登州營疾馳往援,最終雙方臨清州城大戰,登州營強勢擊敗革左五營,聚殲賊寇達四千之衆,斬賊首革裡眼賀一龍。

捷報傳至北直隸,崇禎皇帝大喜下旨嘉勉,經內閣諸臣商榷,議升王爭爲五軍都督府右都督,位居山東武將之首,將賀一龍首級懸掛西市,以此彰顯朝廷天威。

自從張獻忠、羅汝纔等人復起後,流寇各路遙相呼應,官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各地州縣接連失陷,但卻在這時傳出這樣一場大勝。

朝廷上下都是將登州營的再次勝利通檄各地,加大力度宣傳,一些文官藉機揮灑筆墨寫出錦繡文章,有言是流寇大勢已去,官軍即將全面清剿。

五省總督熊文燦得知張獻忠谷城又反的消息,立即調令已經潰散的左良玉和山西總兵羅岱領兵進剿,可問題是張獻忠在谷城厲兵秣馬一年有餘,此時復起定然是準備充分。

相比之下,官軍則是倉促成軍,其中人數最多的左營更是被張獻忠打的喪膽,張獻忠在房縣以西的羅睺山設伏,派一支小隊引官軍如山。

羅岱奮勇有餘而沉穩不足,以爲賊軍大敗,領山西兵窮追猛打,衝進山中後流寇四面忽起,山西兵一萬多人全部被打散,就連總兵羅岱都被生擒。

左良玉跑的倒是一如既往的快,左營按兵不動,等內中傳來殺聲後,左良玉派人查看情況,見到成羣的流寇從山中衝出來,左營立刻一鬨而散。

由此,足見左營素質之低。

消息快馬加鞭傳到京師,崇禎皇帝大怒,下旨撤熊文燦五省總督之職,派錦衣衛逮捕入京斬首,相比熊文燦的身死名裂,左良玉接連大敗卻處罰甚輕。

最後只是降職三級,仍舊戴罪立功,這戴罪立功的字眼也不知道出現在左良玉身上多少次。

聽到中原再起戰火,朝堂上一時間也是風雲變色,接連幾日朝議都沒有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但是這個時候兵部尚書楊嗣昌卻再也坐不住了,其實自從清兵入塞後他就承受朝堂上巨大的壓力,今年四月,言官李希伉、王志舉上疏彈劾楊嗣昌。

崇禎皇帝嚴厲斥責了這兩個言官,並且予以降級罰俸處罰,對楊嗣昌的信任之情再次顯露無疑,但眼下已經不是四月份了。

熊文燦這個五省總督還是楊嗣昌向崇禎皇帝舉薦的,已經就撫的張獻忠、羅汝才、等人再次叛亂,致使崇禎大怒,逮殺熊文燦。

若是追究起來,楊嗣昌自知,他顯然也難以逃脫干係。

朝廷仍舊是混亂異常,不是這個彈劾那個,就是某某官員被憤怒的崇禎皇帝免職入獄,快一個月下來了,依舊沒有人能拿出任何剿賊的方案來。

明廷自顧不暇的時候,李自成卻從商洛山中悄悄潛出來,帶着十八騎回到他的河南老本營繼續招兵買馬,醞釀一場更大的變亂。

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
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四十六章:納級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二十六章:衝突第十一章:狗仗人勢義井難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五百五十五章:國姓齊王,統領天下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五十二章:阿巴泰的人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一百零三章:只需靜觀其變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一百一十四章:收復養馬島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二百零七章:請旨渡海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五百二十章:太子少保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六百零一章:三軍雲集,帝國開篇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十三章:董成平赴宴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