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

送走了孫化龍,黃陽上前詢問要不要派人跟着,王爭擺擺手道是不必,方纔話已經說到那個地步了,孫化龍要是還不明白怎麼做才能自保,那他這麼多年的登州知府可算白當了。

其實孫化龍來之前王爭召集衆將,就是在商量登州水營的事情,現在水軍雖說還是六個營的建制,但大家都知道登州水營就是個空殼,都加起來人數還不到一個營該有的人數。

況且水營兵士那日的表現讓王爭十分失望,居然被一門葡萄牙貿易船打得城樓都不敢站,所以裁撤重建勢在必行。

不過人選無須擔心,登州別的不多,水性好的人大把大把,招募足額應該不是問題,現在王爭關心的是到底要招多少人。

若是將六個水營全部招滿,加上需要採買的大小船隻和餉銀,自己可供不起這麼多。

這些天以來,王爭仔細瞭解過如今登州水營的現狀,令人堪憂。

佛朗機炮用實心彈雖然威力強勁,但還不至於能一炮轟塌城樓,那日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效果,完全是因爲蓬萊水城年久失修。

從左營手裡接納的那些流民不久前已經入冊完畢,大多數人都有了該做的事情,分到了田畝種籽。

一些地痞無賴最開始還想着能混跡過關,現在都被巡檢司的鹽丁扔到牢裡,有些嚴重的斬首示衆,其餘發配到各地的鹽場鹽田幹苦力“勞改”。

剩下那些老實巴交的百姓中有人曾經在衛所做過修繕城牆的活計,王爭命人找來那些年長,手藝經驗豐富的匠戶,讓他們帶着,準備修繕翻新蓬萊水城。

這不查不知道,一查暴露出的問題可就太多了。

不僅僅是城牆年久失修,城牆上的大多數炮架都成了擺設,需要拆除重裝,但是王爭現在手裡根本沒有什麼好炮,那四門小型佛朗機自然要充入登州營,今後作戰可能用得着。

那一門中型佛朗機炮帶着還是有些笨重,所以王爭打算將這門佛朗機炮安置在蓬萊水城上。

不過蓬萊水城那麼大,就這一門佛朗機炮和沒有一個樣,王爭當即行文登萊巡撫衙門要炮,行文就讓軍議司參謀處的顧君恩來寫。

行文很快就到了位於掖縣的登萊撫治,不過現在的登萊巡撫不再是楊文嶽而是徐人龍,登萊總兵也不是吳惟忠,換成韓大虎了。

楊文嶽和吳惟忠在數月前就已經動身,前往河南赴任,鎮壓流寇。

本來王爭還擔心這新到的登萊巡撫不會和楊文嶽一樣好說話,畢竟楊文嶽那頭有吳惟忠幫襯,他也是明白人自然好說話。

登萊巡撫衙門的效率這次出奇得高,行文剛送進去,沒幾天就是發了回來,半個月不到,第一批的大小銅炮已經運到蓬萊。

一同運來的還有拖欠許久的登州府水營餉銀與水兵的衣甲兵器,這倒是讓王爭覺得稀奇,當下便派人到處打聽一番。

新任的登萊巡撫徐人龍是上虞人,萬曆年進士,萬曆年曾擔任工部主事,督學湖南,當年政績考評優異,朝廷升其爲蘇鬆兵備道兼按察使副使。

單論起才學能力,徐人龍不下於楊文嶽,從政多有作爲且考評幾乎全佳,世人評其“義信忠勇”,先後出任五昌道參政、督察院右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戶部尚書、工部尚書等職。

不過有一件事徐人龍的確讓王爭驚豔了一把,他就任登萊巡撫才幾個月,巡撫衙門幾乎換了一批人。

不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素來行事如此,已經雷厲風行的裁撤併更換了一批毫無作爲的官吏。

楊文嶽在任時也就是盡力維持,倒不是不想做,因爲這麼去做牽扯太多,而他一直都想進京,但徐人龍初來乍到一心向做實事,顯然沒有顧得上這點。

據說徐人龍裁撤官吏後緊跟着就帶一批巡撫衙門的新官員親自出門“督查”,前往萊州府各地實地考察,對於一些年久失修的墩衛就地督造,從不避諱與軍將討論兵事。

徐人龍如此上心,但各地的軍將可就麻煩了,他們向來得過且過、混吃混喝,萊州府兵備廢弛已不是一月甚至幾月了,那是持續很多年的事了。

登萊巡撫徐人龍到各地去走,頓時愁壞了文武官員們,軍將們趕緊拉攏流民入伍充數,派人修繕城牆做樣子,文官們則是忙着到處跑,疏通門路打點關係。

簡言之,現在的萊州府上下可是忙得很。

對於徐人龍來回的走訪,王爭一點慌張都沒有,只是對這人愈發的好奇起來。

軍餉從掖縣發下來的時候也不算少,要有三千多兩,但到蓬萊的時候就只剩下了八百多兩,看着這點銀子,王爭不知道是該生氣還是該欣慰。

那些衣甲兵器也不怎麼樣,老舊皮甲三百頂副,腰刀三百餘柄,董有銀試了試腰刀,說是這破玩意砍死豬都費勁,拿着上陣就是找死。

這些東西質量差,王爭是不可能給登州營發下去的。

不過就這麼都扔了也很可惜,所以王爭吩咐巡檢司的掌事範若海,說是內庫裡破爛的衣甲兵器堆了不少,讓他再出去走走,找其他部分的官軍賣了換流民。

王爭發話,範若海只好苦着臉答應下來。

反正這事情他乾的不少,早就是輕車熟路,第二天往濟寧那邊走了一趟,沒待幾天又往北去了...

炮的質量還不錯,運來四百多門大小銅鐵炮,經過匠戶檢驗,雖說都有些老舊,但至少有七成都是能用的。

還有些意外驚喜,徐人龍居然給自己運來六門將軍炮!

這可是萬曆年的重炮,雖說射程威力遠遠不及當時聞名的紅夷炮,也是老舊版本,邊鎮的軍兵早就淘汰,但是對於王爭來說現在已經夠用了。

六門將軍炮和幾百門大小銅鐵炮被安置到蓬萊水城上後,匠戶們便開始進行翻新工作。

王爭給的待遇極好,匠戶們自然對蓬萊水城的翻新上心,一些主要匠頭商議幾天,熟悉構造後來找王爭。

說是要想徹底翻新水城,就連蓬萊內外城都要動工,有些連接點需要拆了重建,這可是個大工程。

不過王爭在這方面絲毫不吝惜錢財,發下話來,動員軍民,官兵和百姓一齊動手,各地駐守官兵抽調三成輪換幫工,其餘照常守城操訓。

至於流民和已經定居在登州府的百姓,凡是幫忙建城的一日兩頓飯都是管飽,而且工錢日結,分複雜程度他們能拿到的銀子還不一樣。

比如你什麼都不會就只是幫着搬運材料自然最少,但是你要是會點手藝能拿到的銀子就多了,期間乾的活計越複雜,拿到手的銀子就越多。

如果你幹好了,更可能被元帥府看中,去下轄的鐵匠鋪、瓷器鋪等一些地方做幫工。

到那時待遇更好,聽聞不僅銀錢月結,官軍幫你蓋房子,更可以分到多餘的田地。

蓬萊城內外迎來一次打大動工,城內城外幾乎都是來回搬運材料的軍民,“叮叮噹噹”的一天一個變化。

話說回來,這種賺銀子的好機會那些商人自然不會放過,什麼賺錢就進什麼貨。

來往商隊運送的貨物四成都變成翻新材料,青石、玉板、各種木材等等源源不斷的往蓬萊城內運送。

這樣一來,翻新建城的進度是加快不少,但王爭手裡的銀子卻流水般的花出去。

所幸掙的多存的也多,建個城倒不至於傷筋動骨。

第三更遲了。

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十章:意外
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三十八章:黑魚立杆五文河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五百零九章:崇德已去,建元順治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三十二章:步步連環第五百八十七章:林大人,借你的腦袋一用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一百五十九章:空空島大捷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二百五十三章:千鈞一髮——董有銀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三百五十九章:硬碰硬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西洋探險家傑姆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二十六章:相送西門情誼深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三章:致命風寒不致命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十章: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