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軟硬兼施,帝王權道

“林圭呢,人呢!怎麼會跑了?”

漆黑的夜晚中,忽然響起一聲憤怒的咆哮,鄧黑子拿着刀,看着面前一排瑟瑟發抖的僕人和女眷,實在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是齊王交待的任務,抓個人居然都抓不住。

可無論他怎麼問,面前這些人也只是一臉害怕的求饒,看來並沒有人知道林圭的去向,說來也是,既然想要帶着家人逃跑,林圭又怎麼會將這個消息告訴普通的僕人呢。

“稟將軍,府中都搜遍了,沒有發現林圭的身影,其它東西都沒動,卑職摸了摸書房的座椅,上面留有餘溫,看來還沒有走遠。”

聽這千總說完,鄧黑子再次看了一眼這些僕人和女眷,惡狠狠道:

“李尤,你帶着本哨的人看住林府,都看押在這裡,跑了一個,老子拿你是問,明白了嗎?”

聞言,禁軍哨官李尤渾身一震,連忙抱拳說道:

“將軍放心,跑了一個,卑職提頭來見!”

鄧黑子明白殺這個人對北京城內的作用,心急如焚,李尤話音才落,就帶着大部分的兵士呼啦啦跑出去,出林府之後,分出不少標兵飛奔往各門傳令。

李尤就是原來在徐州王爭親自收服的那個礦民,這些礦民自打進入山東軍後,憑藉着一股狠勁,很快就越爬越高,其中最出衆還要是這個李尤。

別的不說,他在滅鄭的安平之戰中,便是普通兵士裡面第一個登上城牆的那個,也鄭氏因爲那次的一等功,才能讓李尤結功升任禁軍哨官。

其實也正是因爲這些礦民戰鬥起來如同瘋子一樣,他們的傷亡也是最迅速的,幾百人到現在就只剩下五十人不到。

不過能活到現在的,全部都進入了禁軍系統,一般人幾年才能完成的進程,他們卻只用了一年多,這實在是很少見。

看着鄧黑子離開,李尤暗自鬆了一口氣,但他身後那些僕人可就不這麼想,方纔那位將軍雖然一臉怒色,但最起碼是個大將,很懂得剋制自己。

現在這位,只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哨官,生的一副張飛相,要是他利用職權便利做出什麼不可描述的事情,他們也是毫無反抗之力。

但沒多久他們就發現自己錯了,這禁軍的哨官不但沒有做什麼出格的事情,而且還下令,說是隻要他們將知道的消息都講出來,就可以逃得一死。

僕人們如蒙大赦,連道軍爺仁慈心腸,但他們這個馬屁卻拍到柱子上了,李尤只是冷哼一聲,頭也不回的道:

“要謝你們就要謝齊王,沒有王爺的令旨,老子第一個砍了你們!”

聽到這話,僕人們都是一驚,紛紛山呼齊王千歲,這次他們是打心底在慶幸,如果是那李闖來下令,今日怕就不會是這般結局。

......

“齊王令旨,上街者,可抓則抓,不可抓則斬!”

“齊王令旨,清查全城!”

“齊王令旨,林府出逃者,一個不留!”

一時間,原本清淨的大街上充滿了齊軍的兵士和文吏,他們挨家挨戶的敲門覈對前些日子入冊的人數,一旦裡面有不明不白的人混進來,直接不分青紅皁白的開始拿人。

“什麼,你說自己是四川逃難來的,但爲什麼操着一口京官話?”一家客棧裡面,齊軍哨官瞪眼看着那面露恐懼的男子,總覺得十分不對勁。

他問出這句話後,那男子並沒有回答上來,支支吾吾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又連續問了幾句也是一樣。

不過哨官還沒有輕易下結論,去問客棧掌櫃、夥計還有周圍的食客,所有人都稱這個人是今天才忽然來的,表示之前並沒有見到過。

這種時候,即便是傻子都明白該怎麼做,哨官將手一揮,大聲道:

“來人,拿下!”

“不要啊,我是冤枉的,我是冤枉的啊......”

客棧裡面的人紛紛對這一側指指點點,看着一羣如狼似虎的兵士衝進來將這些不明來歷的人看押出去,都是感到後怕。

客棧隔着一條街的宅子,門外站着一羣齊軍兵士,爲首的什長不斷敲門,但裡面並沒有傳出來任何聲音。

什長眉頭一皺,自語道:

“怕不是跑了,給我踹開!”

聞言,立即有幾名兵士上前狠狠一踹。

“砰!”

隨着大門轟然倒塌,六七名齊軍兵士魚貫而入,進去之後卻看見一個身穿青色素衣的讀書人已經懸樑自盡,桌子上還留着一封書信。

齊軍的軍官都識得最基本的文字,這個規矩從歷城成軍的時候就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這什長拿起信就看了起來。

一目十行的看過之後,哨官臉上升起一抹濃重,拿出一份名單看了幾眼,轉身吩咐道:

“將這封信帶給光毅將軍看一看,剩下的人跟我走!”

“尊令!”

明面上看來,現在的北京城似乎和大順軍劫掠也差不了多少。

齊軍兵士手持刀槍到處破門而入,將一些不斷嚎叫,聲稱自己冤枉的人被生拉硬拽出來,往往直接扔到五城兵馬司的大牢裡面去。

不過要是有人抵抗過於激烈,齊軍的兵士們也並不會手軟,一般都是手起刀落,就地處斬,看起來北京城又是一片的雞飛狗跳。

但你要是仔細去觀察,就會發現,這些亂的地方都有一個共同點,被抓出來的人,要麼是前些日到處散步傳聞的士子,要麼就是一些李闖攻城時開門投降的前明官員。

當然了,還有極少數是連身份和目的都說不出來的獨行俠,不過爲了避免錯殺,齊軍的兵士們會在將這些人抓來後等待三天,要是能查出真實身份和目的,只要無罪都會釋放。

至於普通的百姓,家中是會有人去核對文冊的人數,但和外頭到處抓人的兵士不同,兩者態度一個蠻橫一個恭敬,可以說是截然不同,老老實實的民衆根本不會受到損害。

抓人的是正兵,前往百姓家中核對的卻是幕僚府下轄文吏,王爭明白,要是想讓北京城達到自己心中的樣子,必須從頭到尾徹底打碎重建。

這樣一來,亂子是避免不了的,但齊軍的優勢就在於軍紀嚴明,只要上面的命令點到即止,兵士們拿着名單抓人,很容易就可以把這個亂子控制在一個臨界點。

進城之後安定人心亦軟亦硬的手段王爭早就用的純熟,北京城雖然是世上少有的寬廣之地,但無非還是以士農工商四個階層爲主。

百姓們驚慌是一定的,但他們漸漸地就會發現,到處抓人的齊軍兵士對百姓仍然秋毫無犯,抓出來的都有確鑿罪證,一些被錯抓的人入冊後還會被釋放。

這樣看來,齊軍的行動反倒是維持治安的必要之舉。

沒多久,百姓們在家中閒談的話題就從誰誰又被抓出去,變成這個惡賊被抓走,那個造謠的士子被扔進大牢,臉色也是一變再變,從開始的蒼白逐漸紅潤起來,都是喜笑顏開。

......

深夜,一行車馬走在廣寧門外的女道上,都是行色匆匆,趕車的人聽着後面嘩啦啦不斷跑過的兵士還有嚎叫,面色更加驚慌起來。

“停下,什麼人?”

忽然間,一道喝聲從城上傳出來,趕車的管家聽到後嚇了一跳,差點沒從馬車上蹦起來,反應一會,才賠笑着說道:

“軍爺,咱們是出去趕商,行行好就放出去吧,你看,這裡面可全是貨物。”

一個戴着頭巾的僕人受到示意,上前幾步將一袋銀錠塞到城下的什長手裡,嘿嘿笑着道:

“軍爺,這是孝敬您的買酒錢,大家都不容易啊。”

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
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三十七章:問茶 品茶 小民第一百九十八章:大翻修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三百八十四章:攻城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一百二十九章:右東路參將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四十四章:入不敷出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八十七章:上下一心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三十五章:風潮 啓程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零六章:克定南京(下)第一百七十二章:劉澤清纔是閹黨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一百五十六章:中計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知不覺捅了個簍子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四百六十三章:夜逃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三十五章:一肩扛之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十七章:亂世知音莫相問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七十六章:剿匪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六十八章:迴歸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四十五章:三把手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二百七十八章:臨清武卒死不退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一百六十七章:鄭氏小兒鬧燈會第三十一章:欲擒故縱得江大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五百二十二章:直來直去的談話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