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

“哪份心?”

李巖話中有話,王爭也是微眯起眼睛,盯着他一字字的說道。

李巖回過身,仰頭道:

“將軍曾與李巖說過,想要開創一番大業,那就需要從根本上改變,僅僅是所有兵丁還不夠,要將治下的所有人或物,都徹底變成您的。”

說到這裡,李巖目光變得銳利起來。

“而這所謂的根本,就是‘百姓’。”

“唐太宗有云: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現如今的朝廷已是內憂外患,中原各地有着大批的水源等着將軍採用,決不能讓流寇佔了先機!”

王爭點點頭,這方面其實他早就在想,只不過手中只有一個管清天,而管清天擅長的只是出出小主意,幫忙處理政務之類。

事關重大,王爭苦於沒有通曉此理的人才,心中的想法也就一直不能和人去說。

李巖負手幾步走到地圖前,單手指向濟寧方向。

“將軍打通了濟寧的鹽路,何不趁此機會徹底打通寧海貫流山東的商路?這樣一來,使得整個山東的皮革、豬牛騾馬、鐵器、瓷器、衣物都可以運到登州府,貨物流通,則可帶來更廣闊的收益。”

管清天、黃陽兩人走進正堂,管清天朝王爭行禮後又是拱手道:“久聞杞縣李公子素有大才,今日一見,方知傳聞不虛。”

李巖也是禮節性的揖身道:“管師爺見笑了,作爲將軍的左膀右臂,您的能力自然毋庸置疑。”

管清天也被這話說的渾身輕飄飄的,確實,在李巖來到之前王爭幾乎所有的文案工作都是交給他去做,頭一號的文人。

李巖來到後雖然心下略有不爽,但也知道自己阻止不得,適應就好。

李巖並沒在意管清天想什麼,繼續有條不紊的說道:

“打通濟寧的商路還只是小錢,受益最大的是本地商戶而不是將軍。但這只是第一步,只有捧起商戶來壓制地主士紳,接下來李巖要說的,才能貫徹實施,將軍應該也明白,這是非做不可。”

王爭沉默片刻,沉吟道:“李公子繼續說,本將在聽。”

“現如今,山東經歷了這麼多的動亂,人口銳減,本身已經是非常的虛弱,即便是富庶的濟寧,市場消化也同八閩、江南等地差的太遠。”

說着,李巖轉頭看向王爭:

“將軍也清楚,山東的富戶人家主要集中在運河兩側,也便是濟寧、臨清、德州這些地方,距離登州府太遠了。”

“況且沿途不似登州府一般靖平無事,小盜小賊如皮癬一般祛之不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想要發展陸上生意,實是難如登天。既然難,何不換一種捷徑?”

李巖含笑看着王爭,王爭握緊手,忽然起身說道:“你是指水路?”

見得李巖點頭,管清天皺眉道:

“李公子,水路確是簡單高效,但鄭家那黃口小兒曾與將軍有嫌隙,怕不是那麼容易運出去的。”

李巖哦了一聲,他纔來一晚,這件事倒還真的沒聽過,看來稍後要仔細打聽一番了。

王爭揮手道:“好了,李公子說的本將心裡已經有了打算,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現在還不着急發展水路貨運,接着說說第二步。”

黃陽凝神看向李巖,這個人的思維簡直太過敏捷,就是他還有些跟不上,更別提董有銀、黑子與高亮那些老粗,來了怕也是一臉懵。

李巖也是這樣認爲,他方纔說起水路貨運一事也並沒有想現在實施,只是想讓王爭心裡有這個想法,這是很重要的。

李巖在地圖上花了幾個圈,說道:

“第一步若是順利,濟寧等地沿河的商路就會被打通,屆時,大量的貨物會流經登州府。所謂商戶如雲而來,流水而走,正是如此。”

李巖微微一笑,彷彿什麼事都考慮周全,侃侃說道:

“本地一蹶不振的商戶市場可以藉此時機趁勢而起,地主士紳也就多了個敵人。商戶自知,他們的利益與將軍的政令息息相關,則能成爲互相幫襯的朋友。到了那時,就可以順利的邁出第二步,這也是最爲重要的一環。”

黃陽一直在聽,忽然問道:

“既然如此,那些鄉紳怎麼會讓你如此安穩的打通商路,放任自己的第二個敵人做大?”

李巖看向黃陽,微笑道:“黃千總多慮了,此乃大勢所趨,僅憑寧海本地的鄉紳是擋不住這股浪潮的。”

黃陽凝思半晌,似是明白過來,說道:“敢問李公子這第二步,究竟是如何去做,在下也早做準備”

李巖在幾人的注目下,深吸幾口氣,徐徐說道:

“均田免賦。”

管清天反應很大,當下是叫出一聲。

“什麼?均田免賦!這這這,將軍,縱然是有些家當也不是這般花法,給百姓田地固然好,但是爲何要免去稅賦?這樣一來,將軍要替所有人交稅,得不償失啊!”

李巖仍是微笑看着王爭,好似對管清天有這般反應絲毫不奇怪。

“得可償失!此法於近可收登州府之民心,於遠可將天下民意盡握己手,如此簡單的法子就只是花了些銀兩,何樂而不爲呢?”

管清天也是緩緩點頭,說的是有那麼三分道理。

黃陽聽後更加仔細打量一番李巖,抱拳說道:

“將軍,卑職認爲,此法可行!”

均田免賦,這個想法王爭早在當千總的時候就有過,不過一直不知從何下手才擱置下來。

歷史上的李自成就是用了李巖的田賦之策才得以收攏天下民心盡歸已用,李自城都有那個氣魄,我王爭爲何就不能有?

王爭看向李巖,淡淡說道:

“李公子,把你的想法與大家說一說,在座的都是本將的左膀右臂了,說仔細些。”

李巖笑起來,他果真沒有看錯人,王爭果真是有爭霸天下的那份心,不然不可能接受這份提議。

“老舊的戶籍制度如同衛所軍制,早已千瘡百孔,根本不符合當下時局!所以,若是想推行均田免賦策,自當摒棄老舊之法,以新代舊。”

李巖的大致意思,就是把原來用年齡標定,用戶數分配田畝的規矩改成用每戶的實際人口丈量分配。

在三到七人之間的,劃分三十畝田地,其實這是比較合理的分配。

就如金山左地界的軍戶,按照這種方式劃分戶口,差不多能有一千多戶,每戶三十畝,基本上能夠保證每個正常家庭都能分得足量的田畝土地。

管清天仍是有些遲疑:

“以往都是按照戶數分配,這樣.......”

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
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十六章:請命徵兵拔頭籌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五十七章:籠絡人心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一百九十一章:一炮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五百零二章:妙齡十七,何罪之有第三百零九章:飛雷立功,巧計破伏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三百五十四章:遠處山頂的大火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一百八十六章:其實就是缺銀子了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五百六十六章:這要怎麼打?第二百八十九章:大變革的序幕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六十八章:迴歸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七十三章:山雨欲來第五百七十四章:多爾袞的新計劃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一百九十五章:知府有子狗洞逃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一百九十六章:孫知府登門(爲舵主都是不是哥加更!)第三百四十一章:內外合擊,騎兵顯威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四百七十九章:會師 立威 大宴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二十二章:處處不平第四百四十二章:捨不得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六十章: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第一百一十二章:兩心相悅終定情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一百六十一章:又想搶功?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百三十一章:火拼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三百三十六章:會師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一百四十七章:韃子需要用命來還!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七十章:橫生禍端第三百七十九章: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