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自古紅顏多薄命

醉香樓,是蘇州城內乃至蘇杭都比較有名氣的青樓,只因爲這裡出了一個據說不遜色秦淮八豔的花魁娘子,芳名王月生。

王爭聽到後委實驚歎了一番,這女子竟然也姓“王”,五百年前和自己是一家,自然要見見,不過這種見不是大搖大擺用身份去見。

以現下王爭的身份,要是來到這醉香樓,那肯定是所有人都圍着轉,還有什麼興趣可言,當然也看不見自己想要看的東西,所以一行人穿街過市都是儘量低調行事。

王爭長相也並不是那麼出衆,並且也沒有那麼多人見到過,這一低調還真沒人能認得出來是位手握天下強軍的統帥。

說起來,大多數人對明代的青樓骨子裡印象還是妓院,非常庸俗。

後世電視劇害人不淺,無論什麼朝代裡都常常出現“回春閣”、“尋花樓”,這種看似有才但卻十分露骨的名字。

有明一代,這種名字就算是青樓中也根本不會取用。

而那些衣着暴露的女人站在門口,手拿絲巾吆五喝六的情況就更是家常便飯,一提起妓院,那基本都逃不掉這個場景。

但是這種行爲在就連明代的青樓女子都有所不齒,正相反,她們很高雅,有才又有傲骨,根本不會拿着絲巾出去像站街女一樣揮手。

那什麼是高雅?(沒錯,書寫文字的我,就顯得很高雅。)

首先,這些青樓女子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勾欄”,也有人叫做勾闌或構欄,這些是地方文化的差異。

如果你要是直接說自己在找妓院,大部分江南人士都會說你孤陋寡聞,並且有辱斯文,一輩子都會是爛俗命。

大概唐宋的時候,專業的娛樂場所就已經遍佈神州的大城小鎮,它們設有欄杆以作舞臺,所以在彼時,勾欄還只與歌舞有關。

大“詩人”李商隱曾放聲吟唱:“簾輕幕重金勾欄”。

當時間的刻刀在落到明朝的標尺時,被一些提倡“嫖娼有素質”的文人士子稱呼爲“勾欄院”,反正就算是嫖娼也要找個含蓄的名字。

士子們說的嫖娼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嫖娼,大部分人都是想與那些名豔名芳吟詩作賦,賣弄文采,剩下的則是去聽青樓女子唱曲,看她們歌舞,品味人生百態。

說白了,依然逃不掉附庸風雅四個字。

天下間最著名的勾欄院不是秦淮八豔發跡的任何一個,而是處在北京城的教坊司,沒其它原因,只因爲這所勾勾欄院是國營,後臺雄厚,哪家青樓也別想爭。

在這裡從事工作的人員,基本上都有非常顯赫的身世,都是那些大明曆朝黨爭、政爭、兵變的犧牲品。

比如洪武初年,元朝來不及逃走的貴族子女,還有和朱元璋爭天下被幹掉其它勢力的家眷後人,以及各個皇帝突然一變臉殺掉的大臣妻妾、子女,云云此類。

總之,這些人,男的世代龜公,女的世代娼妓,他們比普通妓女還有不如,因爲這些人都被皇命釘死,無論世道怎麼變,永遠都不會有從良做妾的那一天。

民營的勾欄院,其實在穩定的時候很少出現不明少女被惡少賣入妓院的現象,這些倒不是因爲百姓們的淳樸,而是因爲制度。

洪武皇帝爺早在大明開朝之初就想到這個問題,規定從事這一行業的女子必須要有地方司衙的文書證明,還有當地官府的承認。

沒有?不好意思,逼良爲娼的代價可不是鬧着玩的。

直到現在的崇禎年間,從上到下所有規矩基本都成了鬧着玩,很多家庭就連父母都活不下去,子女就更是無依無靠,與活活餓死或者被人糟踐死的那些相比,被老鴇看上買進青樓培養的,還算是落個好結局。

不過被老鴇看上也不一定會活下去,這些老妓女個個都是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的主兒,要是實在不聽話或者太笨的,將女童活活虐待致死,最後拋屍河中的其實並不少見。

在大明,妓女也不好做。

洪武皇帝爺雖然是泥腿子出身,但這位同志就和王爭一樣,不學而有術,將天下民分爲“軍戶”、“匠戶”、“民戶”,硬性彼此不允許轉換。

這位老爺子特意規定了青樓女子的一切,據《明實錄》記載,大明洪武皇帝曾親自下詔:

“教坊司樂藝着卍字頂巾,系燈線褡膊,樂妓明角冠皁褙子,不許與民妻同。”

也就是說,青樓人等必須統一戴“萬字符”頭巾,腰間應系特製的“褡膊”,歌舞姬則着“角冠”,穿赤褐色的坎肩。

朱元璋身爲開國皇帝,頻頻親自下詔關心青樓女子的安居樂業,這種事竟然屢見不鮮,誰都看不懂,但也不敢多說。

比如朱元璋要求青樓女子及其家屬,只能穿毛豬皮鞋,要是某家某戶出了娼妓,男子則必須頭戴綠巾,上街只准在街道左右兩邊“靠邊走”。

聽到這些的王爭倒是大吃一驚,原來後世那人盡皆知的“綠帽子”竟然是老朱最先開始推廣的,有點意思。

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朱元璋則開闢了“一人淪落風塵,全家男丁都戴綠帽子”的奇聞軼事。

這裡麪包含的惡趣味,王爭每每想到時竟然也能理解,誰說洪武皇帝爺沒有自己的愛好,這老傢伙除了奪鼎天下,建立大明,盡殺貪官之外,私下裡有意思的事也不少。 щщщ☢ttκд n☢¢ ○

除了洪武和永樂朝之後,沒誰會再把老朱自己個兒的惡趣味搬出來當聖典,基本都是放着看看,其實無論老朱怎麼去規定,明代青樓女子形成一條產業鏈還是早晚的事。

這些苦命的女子在未及“豆蔻”的年歲便被老鴇憑藉自己多年的眼力挑選出來,再親自教習這些女子,從琴棋書畫到兵法、劍術、乃至舞蹈,一一研習。

雖然不一定全有,但基本能想到的都不會放過。

在老鴇看來,挑選和培養小女孩就像買彩票,只要苦心培養出來一個那麼像點樣的,賺到手的肯定比投入多,要是一不小心出了個名妓,靠着吃上一輩子也不用愁。

青樓女子的衣食住行盡皆按照世家之女,一言一動、一顰一笑,比之一般的大戶千金都毫不遜色,不然顯不出她們的專業。

秦淮八豔中的絕大部分,與東林官員談起政見時竟然滔滔不絕,論起詩詞足以讓江南士子汗顏,“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據說便是唐代名妓白牡丹的大作。

在一般的文人看來,這些青樓女子簡直比士子們更加有才。

可是,這些人基本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最好的也就是被人贖身嫁過去做妾,而且是很慘的妾。

要知道這些女子再怎麼有才,那也還是青樓女子,男人追着圖個挑戰性,但要是真正到手了,基本都不會把他們真正當回事,一高興是隨時都可能給別人的。

士子們也是同樣,追那些文采了得並且豔蓋大江南北的名芳,才能顯出自己文采和自身的本事,要說真正愛上的,其實很少。

所以說,自古紅顏多薄命,薄命如我可奈何。

第二更八點,推薦一本即將上架的新書《三國經銷商》,寫的還不錯,大家可以去支持支持。感謝大家!

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
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六十二章:怒闖王宅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五十八章:緝鹽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一百二十章:賺錢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稱雄山東第九十二章:看笑話與撿便宜第四百九十八章:名士薈萃,戰將雲集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四十八章:魯王的感懷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一百五十五章:夜襲空空島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四百八十三章:收服 盟誓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一百一十六章:直呈御案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一百六十五章:神秘的京師信件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三百五十八章:身先士卒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六十一章:進襲益都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五百八十六章:展現自己的機會到了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五百一十九章:大順皇帝李自成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二百二十九章:談笑間震懾羣小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六十九章:五隊嫡系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一百零四章:討餉第五十四章:震懾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六百零五章:鮮爲人知的殉國者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一百五十七章:百姓苦第五百九十九章:瞬息萬變,雲貴告急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二韃子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二百六十九章:開鎮山東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