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京師紫禁城大內,例行朝會正在進行。

現任的內閣首輔傅冠早早帶着羣臣來到皇極殿,而身爲皇帝的崇禎比他們來的更早,羣臣進殿的時候就已經是安安穩穩的坐在龍椅上。

自成祖永樂皇帝以來,到如今的崇禎皇帝,這座龍椅上共坐過十六位皇帝。

它見證了大明朝從立國之初的百廢俱興,到“遠邁漢唐”的盛世相傳,再到如今的大廈將傾,雖然皇極殿威嚴依舊,卻難以掩飾這個國家的衰敗、落寞之感。

司禮監稟筆太監王承恩恭恭敬敬的立在御座旁,看向認真聽着臣子彙報的崇禎皇帝,卻是暗自嘆了口氣。

各部院大臣起先可能是有些懼怕崇禎皇帝,說的都是些無關痛癢的小事,崇禎聽得雖然不耐煩,但還是耐住性子一件件處理。

還是崇禎皇帝實在聽不下去了,軍情與各地情況一一詢問起來,他們纔是唯唯諾諾的低聲彙報。

“皇上,不好了!”

工科給事中劉璇正一板一眼的說陝西、山西、大同等地連續數年的大旱,還沒說一半就聽見殿外響起驚慌失措的聲音,遂是同一幫的臣工轉頭去看。

原來是一個御馬監的小太監邁着小碎步匆匆跑來,最後由於太過慌張,更是絆倒在大紅門檻上,連滾帶爬的跪在皇極殿內。

“不好了皇上,高陽,高陽出事了!”

崇禎皇帝其實聽見腳步聲就知道不會傳來什麼好消息,自打建奴入寇,每天的邸報崇禎是想看又不想看。

說想看,國家大事身爲皇帝的朱由檢怎麼能不過多詢問,不看他也放心不下,說不想看吧,那是不用看幾乎就能知道個大概。

每天傳來的消息,幾乎都是九邊各鎮的某個城池被攻陷,大明的軍隊接連潰敗,無數的將士與官員被殺,更多百姓流離失所,建奴所向披靡。

但是身爲皇帝的從崇禎又能怎麼樣呢,揮手派出雄兵百萬消滅建奴,中興大明,他比誰都想,這是他從登極之初就有的想法,但是時局如此艱難,能拖還是拖一拖吧。

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與兩省總督孫傳庭在搜捕李自成餘孽,一時無法脫身,盧象升雖說率勤王兵馬在北直隸,也不過是固守罷了,剩下那左良玉更是不能依靠,聽聞清軍入寇遠遠的跑到山西里去“剿匪”了。

崇禎雖然心裡明白各地的軍將都如同左營一樣是不想入援,但他也無可奈何,話說回來,崇禎的旨意就連京裡的言官御史們都不買賬,都只是陽奉陰違罷了,心裡都在盤算着什麼誰又能知曉。

這四支兵馬目前能動用來守衛京師的無非是盧象升,可是盧象升接連幾次上疏,說是建奴勢大不可硬拼,只能固守相耗,誓師出兵後目前也沒有同入寇的建奴主力接觸。

崇禎其實心裡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不知道盧象升帶着的那些所謂“勤王大軍”到底是多少人,還以爲是近十萬大軍,終究還是不能體會此刻盧象升的心情。

高陽雖然是個縣城,但裡面卻住着崇禎的老師,譽滿朝野的帝師——孫承宗,孫承宗可是現如今大明唯一的一個三朝元老,肱骨大員了。

崇禎聽到高陽這兩個字後立刻就是一驚,連忙起身,顫着手詢問道:

“高陽,高陽怎麼樣了,難道建奴打到高陽了?”

那小太監小心翼翼的遞上一份邸報,聲音中帶着哭腔,頭都不敢擡的喊道:

“皇上您要節哀啊,高陽...高陽被建奴攻陷,全城被屠.......”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六日,和碩貝勒嶽託率所部正紅旗清軍進圍高陽城,沿途所過明軍村堡、城池守將眼看着清軍浩浩蕩蕩從城下經過,無一人敢阻截,致使嶽託順利圍攻高陽。

嶽託以八旗蒙古、八旗朝鮮、八旗漢軍數萬之衆攻城,親率鑲紅旗建州騎兵列陣城外,城門一破,立即潮水般的殺進城中,人畜不留。

八旗鐵蹄震撼全城,所過無一活口。

正在高陽城內的孫承宗,散盡家財招募義勇,老當益壯,率家人登城與城內百姓守軍死戰韃虜,最後城破孫承宗自縊,全家四十餘口壯烈犧牲。

崇禎皇帝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捂着頭頹然後退幾步,一屁股坐在龍椅上,呆住半晌後,卻又痛哭失聲。

崇禎只覺腦子一片空白,他想到會是個壞消息,卻沒料到居然是這樣“壞”的消息,孫承宗居然就這麼死在高陽了。

高陽陷落,三朝元老孫承宗全家死於國難,京師震動,內外譁然,崇禎皇帝在龍椅上呆坐半晌,忽的下了什麼決心,滿面潮紅起身揮袖道:

“傳朕旨意,令盧象升立即與建奴決戰,再拖,朕就撤了他的天下兵馬總督!!”

皇帝震怒,羣臣紛紛惶恐不安的伏跪在地,但卻沒有人面上真正有什麼悲傷之情,孫承宗的死,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印證了早就認定的道理罷了。

“若是沒什麼其它的事情,散朝吧...”

王承恩見崇禎捂住頭不住的揉,立刻上前尖聲說道,本來歷史上這次的朝議就會這樣草草結束,但又有一陣腳步聲傳過來。

當今內閣首輔傅冠與部員羣臣又是轉頭看過去,是一個御馬監的太監,這小太監臉上帶着極其欣喜的表情,沿途笑的都是合不攏嘴。

“皇上,大捷,大捷呀~!”

崇禎皇帝此刻一副心力交瘁的神情,強忍住揮退這太監的想法,好像是沒聽到,根本連頭也不擡。

王承恩看了一眼這小太監,聲音中帶着慍怒,問道:

“又有何事呈報。快些說,別吞吞吐吐的。”

這小太監趴在方纔那太監的右側,呈上一份塘報,十分歡喜的道:

“皇上,大捷,登州營大捷!”

“登萊副總兵王爭率領登州營深入到建州,於十月攻陷赫圖阿拉,斬首三千級,甚至將老奴酋努爾哈赤的女兒和遺孀們都給抓來了,他他他...”

這御馬監的小太監說着居然結巴起來,怎麼都說不出話來,最後憋的臉通紅,王承恩趕緊下玉階啪的扇了他一巴掌。

崇禎皇帝猛的站起身,又是滿面潮紅,顫身指着他道:

“你說的可都是實情?”

“若是有一句假話,朕立刻下旨殺你的頭!”

這小太監連連扣頭,大聲喊道:

“回皇上的話,奴婢怎麼敢欺君,登州營大捷,斬首建奴三千吶!!”

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
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四十九章:知州生辰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十三章:錚錚誓言合衆心第一百零六章:強軍的影子第四百五十六章:察金礦 悍將心第三百八十五章:見招拆招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五百七十九章:得早些去等着第一百一十七章:士子毒瘤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三百三十八章:內外斷絕,朝不逾夕第三百九十五章:劉宗敏之死第五百六十七章:華夏一體,只誅東虜第三百九十四章:無妄之災第三十二章:白鯉表心龍王怒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二章:虛僞的繁榮第三百四十八章:非無爲,實乃大勢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三百二十七章:諸軍雲集(感謝護法都是不是哥的大力支持!)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一百七十六章:霹靂手段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九十三章:征討養馬島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三百七十七章:寧陵兵變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一百一十章:王守備軍令如山第四百二十五章:晚明兵諫的序幕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三百六十五章:錦州解圍戰(下)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四十一章:螢燭敢爭日月輝(新發布,求推薦票!)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二百二十四章:登州營第四百六十五章:追與逃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四百四十八章:英雄的喜與愁第五百五十四章:夜襲(感謝楓林晚簫一萬起點幣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