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

席間,紅衣女子嬌喘一聲,隨即滿滿斟上一杯,跪呈黃得功面前道:

“小女子錦娘,敬贈大帥一杯。這一杯,祝大帥洪福齊天,堪比日月。”

黃得功有些尷尬,看一眼內室幾人,王爭知其意在詢問,遂是舉杯笑道:

“黃帥莫要見外,今日盟誓,你我已成兄弟,盡興就好!”

聽見安東候這番話,黃得功身後親兵也是一陣大笑,連聲催促。

“好,我喝,我喝!”

哈哈一笑,黃得功當下接過,一飲而盡。

那錦娘未曾遲疑,又斟第二杯,嬌滴滴說道:“這一杯,錦娘祝大帥、高將軍新得兄弟,永結親情。”

黃得功顯得高興異常,董有銀接過酒杯衝他喊道:

“這一杯也喝得,喝得!”

錦娘微微一笑,再斟第三杯,環顧內室幾人,緩緩道:

“這一杯,錦娘要敬安東候、黃大帥、盧大人、袁大人、越監軍、董將軍,以及各位好漢。惟願此行,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各部將士開懷大笑,將帥們連稱錦娘知書達理,紛紛舉杯,王爭側目看了一眼錦娘,心下歡喜,起身環視堂內,中氣十足的說道:

“來,這一杯,本候先乾爲敬!”

事後,王爭派親兵到睢州城內的衣香樓,把只賣藝不賣身的錦娘贖出來,充當貼身使喚的丫鬟。

崇禎十六年六月,山東軍抵達睢州城外,同鳳陽總兵黃得功、劉良佐、南都京營提督盧久德,還有舟山總兵翁之琪等將帥會師。

當天劉良佐發難,於睢州作亂,山東軍瞬息平之,擊斬亂兵數千,梟首城上,以儆效尤。

當天夜裡,安東候於袁尚書府內設大宴爲諸軍將帥接風洗塵。

南都京營接受明威軍整編,裁撤老弱兩千餘人先行遣返南京,鳳陽總兵黃得功、舟山總兵翁之琪等部亦於接下來的幾日內陸續整編,入冊山東外系。

衆人奉安東候王爭爲首,稱在滁州境內有革左四營、竄天猴等部賊寇流竄,威脅南都安全。

六月二十一日,官軍各部在睢州城誓師南下,直奔滁州。

就在安東候統帶各部官軍離開後不久,河南總兵陳永福、副總兵劉國能,山東軍參將刑一刀等部,分別進入南陽、歸德、鳳陽一帶。

......

襄陽自古即爲交通要塞,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

自洪武年起,歷朝皆爲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乃是中原地區少有的經濟中心,地理優越,交通便捷。

襄陽西接川陝,東臨江漢,南通湘粵,北達中原,是鄂、豫、渝、陝、四省毗鄰。

新順軍師牛金星先前便極力規勸李自成一定要奪取襄陽,楊嗣昌督師的時候,襄陽幾乎是整個中原官軍的大本營,無數糧草、軍械,還有衣甲兵器都聚在此地。

“以天下言之,則其重在襄陽,是爲天下腰腎,若成基業,必先取此地。”

李自成對牛金星的話,還有宋獻策的卦言深信不疑,趁着明朝和滿清在關外爭奪鬆錦,腹地空虛,輕易奪取襄陽。

在那之後的幾個月中,新順枝開葉散,連陷當州、葉縣、舒城、亳州等地,府庫席捲一空,官軍一瀉千里。

至於殺人屠城,焚燬城牆等事一樣沒有少做,就連一些結寨自保的百姓也免不了這席捲半個天下的災難。

睢州一戰,順將李過潛伏葬崗數日,忽率大隊精騎奔出,一舉擊敗山東軍駐睢州守備陳璜部,梟首三千,一戰而揚名天下。

新順王李自成封李過爲權將軍,同賀錦並列。

不過好景不長,山東明威軍在徐州放出狠話,要在三日內收復襄陽,並且佔據西安的左良玉部也在蠢蠢欲動。

官軍來勢洶洶,大有掀起第三次圍剿的情形,順軍上下一片驚惶,不得已,新順王李自成接連召開大會,商討如何抵抗山東軍。

半個月,天知道王爭是誇下海口,還是因爲睢州一事耿耿於懷,想要徹底和李自成拉開架勢決戰。

對方不是一般的官軍,這種時候,不知怎的,從各處農民軍中出現不少風言風語。

“若不是那李過招惹了山東那隻猛虎,又怎麼會有今日天下官軍圍剿襄陽之事?”

“兄弟說的不錯,依俺看,全然是那李過虛榮之心在作祟,害咱們新順同明威軍死磕。”

由於山東各方面造成的壓迫,順軍中自從小袁營投奔山東之後,不少農民軍臨陣倒戈,前往歸德和開封一帶歸附山東軍。

這種趨勢制止不住,甚至一度出現了,不殺李過不足以定人心的言論,當然了,李自成對說出這些話的人都是直接砍頭。

眼下,權將軍賀錦率部數萬人駐紮在襄陽城外,李過領老營精騎在城內享福,餘者十數萬,盡在外圍的棗陽、宜城一帶駐紮。

說起來,順軍在襄陽各地的兵力,少說也要有二十萬,就算王爭集合了南直隸鳳陽府一帶的朝廷官軍合力圍剿,頂多也就算是有個平手,又有什麼好怕。

可事態不同,往常得了“畏李症”的左良玉,這次卻好像打了雞血,五日前探子來報,說這廝已經親自率二十萬左軍自西安出發。

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消息一經傳出,就已經在襄陽的各部農民軍首領中掀起軒然大波。

大家跟着你李自成是來喝湯吃肉的,可不是爲了被朝廷圍剿,把性命丟在這的。

此時在襄陽城內的王府大堂上,新順王李自成會同各路農民軍首領、還有新順的權制將軍們商討對策。

李自成的臉色不好,可以說是非常難看。

前不久,河南的陳永福和劉國能率部收復汝州,李自成只好增派高一功率八萬餘人增防南陽。

緊跟着,刑一刀進入歸德修繕睢州,孔巒和刑一刀合兵,眼看着就要從德安進入湖廣。

不得已,李自成又派袁宗第領六萬餘人前往德安府守備。

這一下子更不得了,左良玉率二十餘萬兵馬自西安北上,這可是二十多萬哪,在這些人慣性的思維中,順軍若想抵禦,人數根本不能比對方少。

但是自從稱王以來,李自成對原來那些義軍首領調遣多,商量行事越來越少,這次有急事纔想起他們,不知道這些人私下裡都是怎麼去想。

實在是要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不然李自成不會在王府召開這種全軍各部首領都能參加的大會。

順軍這大會規格實在很低,大大小小的頭領和順軍嫡系將領齊聚一堂,乍一看好像人才濟濟,但內中卻是一盤散沙,哄哄鬧鬧,十分混亂。

這些義軍首領,像是一斗谷、鎮天王這些頗有名氣的,早已經對李自成心存不滿,只是見順軍嫡系勢大,這才一直敢怒不敢言。

小袁營歸山東後,被整編進入外系,而且聽說袁時中在駐地混的風生水起,拉起一支兩千多人的精兵,是正兒八經的山東軍外系,更讓這些義軍首領氣不打一處來。

今日,是走還是打,到時候議一議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
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三百一十七章:總兵擊鼓,力克通許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四十四章:破京滅明,崇禎殉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六百二十四章:滅清 雅克薩條約第四百八十九章:中都 遇刺 滁州第三百八十六章:兵兇戰危第二百一十三章:登州營不放棄能救下的每一個人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十七章:餓殍遍地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二百八十六章:六府歸一第三百四十五章:李青山起義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六十章:一環扣一環第二章:鹽狗擋路鬥智勇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七十章:循序漸進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百三十六章:生死兩條路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二百四十六章:化敵爲友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三百零七章:兵將一心,不敗之地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五百四十一章:蘇州會晤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三百章:總兵知事,討價還價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二百八十章:分割 殲滅第一章:魂穿明末成軍戶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八十五章:無言退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四十章:文登銳卒逆乾坤第三百五十五章:釜底抽薪第三十五章:甕中捉鱉斬龍王第三百一十六章:錐陣破敵,兩虎相爭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五百七十五章:雄踞草原的土默特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騷動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九十六章:啼笑皆非第四百三十七章:“多爾袞”奇襲嵫陽城第一百二十四章:擴招 足額第二百二十七章:欣喜若狂的顏繼祖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一百九十二章:這不是海盜!第二百四十七章: 兩個人選第二百零四章:“如虎”全卓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五百六十八章:步騎聯合,道義爲先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五百三十四章:整軍紀,圍安平第十二章 : 峰迴路轉王爭歸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三百二十八章:賊寇走了,官軍卻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抵達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三百九十二章:我讓他今日死,他便活不到明日第一百八十五章:左良玉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