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

一艘船上,那名領頭商人已經說不出什麼話來,畏畏縮縮的靠在一邊,和周圍幾個縴夫、水手模樣的人面面相抵。

這下幾乎所有人都能明白了,爲什麼王爭管一個鹽務,除了山東鹽幫以外,又設置了緝鹽署。

並不是多此一舉,這兩個走的是兩個極端,山東鹽幫的首領範若海以販私鹽起家,領頭的幾乎也都是各地鹽販子,沒有那麼狠。

但緝鹽署不同,他們的前身是登州巡檢司。

現在朝廷的巡檢司成了空殼子,設卡緝查的事,完全都落到保安司緝鹽署的肩上,他們可一點都不斯文。

山東軍本地的嫡系正兵,大部分都要從緝鹽署選嫡系鹽丁充入,本就是刀頭舔血的鹽丁,由於沒有官面身份的那層顧慮,再加上爲了進入山東軍贏得機會,殺起人來根本不會眨一下眼睛。

山東鹽幫的一再退讓,再加上緝鹽署的雷厲風行,遇到什麼情況都會遊刃有餘。

利用這些商人鼓譟叫罵,吸引碼頭上大多數船隻和商人聚過來,再過段的下重手立威,並且爲了效果,專門找那些自恃有依靠的人下手。

這種做派,明顯就是不怕你報復,無論當朝閣老周延儒的貨,還是什麼南直隸衆臣勳戚的船,幾乎都被扣押住。

至於那船上的貨,自然是別想再討要回去,一件件全都入了王爭的荷包。

......

這天晚上,各處鹽幫檢點的書辦和緝鹽署鹽丁頭目聚在司署裡面,對端坐在大堂上的範若海逐一彙報出來。

這件事範若海相當重視,王爭率戰兵入主徐州,把後面這麼大的事情交給自己,那就是信任。

說起來,上次的事情自己已經是辦砸,這次若再不辦的明明白白,範若海怕也沒那個臉面站在歷城的軍議大堂上了。

到時候還有什麼資格混在鹽道上,趁早讓位算了。

這次的厘金抽稅,由山東鹽幫和保安司緝鹽署配合行動,事先範若海和緝鹽署的鹽丁總頭目昌尤通了氣,準備的十分充分。

直到這個時候,範若海才忽悠一下子明白過來王爭讓緝鹽署配合自己行動的良苦用心,那是怕自己再犯上次的錯誤,一時心軟辦不成事。

所以他也下了狠心,這漕運收厘金可是大事,當天的鼓譟作亂絕對不能少了。

山東軍方面爲了配合這件事,甚至還調動了李青山等幾個正兵營在附近,形成威懾的同時,隨時準備出動平亂。

範若海在鹽道上混跡許久,各種貨物在市面上的價值都很瞭解,這邊聽着各處書辦點檢貨物,那邊直接下記下去,順便一手拿着算盤飛快的算出來。

書辦們檢點完畢不久,範若海松了口氣,說道:

“這一日的行動,還多虧了緝鹽署方面配合,收穫不小啊。”

緝鹽署的鹽丁頭目昌尤很驚訝,範若海剛纔手的動作好像是在飛,根本看不清動作,但鹽幫書辦卻習以爲常,面色沒什麼變化。

山東鹽幫的統領,現下也算是整個大明最大的官面鹽販子了,要是連這點能耐都沒有,怎麼在強者如雲的山東軍底下爬上來。

堂上站着濟寧商行的郝掌櫃,聽到範若海報出銀子的數目後卻是愣了一愣,對方不僅算賬的速度很快,這價格也十分公允。

不過他還是有些納悶,從管家手邊取過銀票,一邊說道:

“這貨,絲綢、粗細瓷、香料...一共八船,濟寧商行這邊可以出四萬六千兩紋銀,不過還有三船的硝石和火藥,範管事怎麼不開個價?”

聞言,範若海笑了笑,說道:

“這硝石和火藥,乃是鄭氏獨進,被扣下來的那人口口聲聲說不是,但細問他,卻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此事必有蹊蹺。”說到這裡,範若海拿起賬目翻了翻,繼續說道:

“鄭氏,素來是我們山東軍的朋友,硝石和火藥這些東西侯爺每年都有采購,這是正經的買賣,但這次要是擅自扣下了這批來歷不明的貨,若真是鄭氏的貨,傳出去不就成了我家侯爺毀約。”

“這後果,在下可承擔不起。”

郝掌櫃點點頭,表示明白他的意思,把銀票遞出去,又是有意無意的問道:

“那依着範管事的意思,這批貨就要送還鄭氏了?”

聽了他的話,範若海沒急着回答,把銀票推了回去,說道:

“郝掌櫃,咱們不收銀票,還麻煩您回去取現銀,畢竟,這世道,什麼都不如沉甸甸的銀子握在手裡,要來的安心。”

濟寧商行的小廝聽不出來範若海這話隱藏的意思,只覺得對方有意刁難,當下就要出口呵斥,卻被郝掌櫃拉下去。

他取回銀票,朝範若海拱了拱手,說道:

“是郝某不識大體了,這事本不該問,不過銀票兌成現銀需要些功夫,明日再行交付,範管事意下如何?”

這次範若海沒有絲毫猶豫,親自走下來把取貨的憑證放到郝掌櫃手中,笑着說道:

“行行行,都是老主顧了,哪能不信郝掌櫃,貨濟寧商行取走就是,這點主,在下還是做得。”

郝掌櫃也沒多說什麼,寒暄幾句,就帶着商行的小廝們出去取貨,等他離開,緝鹽署的大頭目昌尤總算是站不住腳。

“老範,你這不給錢就交貨,哪有這個道理啊?”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範若海負手站在門前,聽到昌尤有些急切的話,鎮靜的說道:

“知道侯爺爲什麼讓咱們兩人共同辦理漕運厘金的事嗎?”

昌尤嗨了一聲,說道:

“這還不簡單,就是怕單獨一個會吞了厘金唄。”

範若海促狹的笑了幾聲,微微一笑,說道:

“你啊,虧得曾是戰兵哨官,這買賣交融方面的事情,還是太嫩,侯爺這一招是真神了。”

現如今的山東軍哪是曾經可比,就連王爭都不再顧忌太多,這次拍板定下收取漕運厘金的事,就是一個開始轉變態度的信號。

既然敢把貨憑空交給濟寧商行,自然就有那個手段讓他們乖乖交銀子。

山東鹽幫和緝鹽署本身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背後站着的那個人,整個大明都要畏他三分!

山東軍又號明威軍,經過這麼多年不斷的南征北戰,已經到了讓不少人聽見名號,就瑟瑟發抖的地步。

這個時候,辦事也不該那麼小氣,要顯出強軍的氣魄來。

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
第三百三十七章:約法三章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四百一十一章:勞師動衆只爲鹽?第二百二十一章:什麼都不給韃子留下第五百二十八章:安平內議,約商蘇州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二百八十四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二十三章:眼皮子底下的禍亂第一百六十三章:均田令 免賦三年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三百八十七章:血戰拓城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一百一十八章:泛泛之輩第一百一十一章:陳子龍一見如故第二百零九章:深秋十月向遼東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三百六十二章:最後的遼東鐵軍第四百三十二章:後生庶子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四百六十九章:鳳陽守備第一百三十七章:紅娘子?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五百零七章:悔不當初第三百二十四章:欲蓋彌彰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零五章:霹靂手段,菩薩心腸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三百八十一章:亦正亦邪第二百六十六章:得子 斬首 欣欣向榮第七十七章:到底哪個纔是官府?第四百八十一章:小事 大局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五百零一章:兵臨城下,尤念太平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九十九章:倭寇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三百九十三章:“德才兼備”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四百零九章:門戶之變第四百七十章:誰的時機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三百五十六章:兩厥奴酋第四百四十六章:歷史的某些必然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三百二十一章:殺雞儆猴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六百一十四章:鳳凰山 驍騎摧鋒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十四章:初到文登顯飄零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三百九十一章:轉機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三百一十章:進退維谷,藉機發難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五百一十三章:分化瓦解,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