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踏平泉州鄭氏

南直隸濰州府城,原本大明朝的玄鳥旗幟旁邊,正高高立着另外一杆“王”字的藍底黃龍大旗。

半月之前,大將董有銀統帥其麾下西部軍抵達濰州城下,圍城五日,兵不血刃克其城,繼而分兵佔領濰州府全境。

西部軍是臨時成立的編制,主力是董有銀麾下的戰兵尖刀營,從附者還有原明廷總兵黃得功、齊秦等人,總計六萬餘人。

山東軍在佔領南京之後,王爭一樣是寸刻不停,經過連夜精密的籌劃,先後成立了三支臨時編制的分軍,用以掃除朝廷在南直隸的其它城鎮。

這三路兵馬,分別是以董有銀爲主將,黃得功爲副將,尖刀營爲主力的西部軍;以高亮爲主將,振威營爲主力,舟山總兵翁之琪爲副將的東部軍;還有邱武爲主將,以淮安兵爲主力,原南都京營提督盧久德爲協督的南部軍。

西部軍、南部軍以及東部軍,戰兵人數約有三萬,總計則接近三十萬,其中大部分是原歸附明軍改編裁撤後,重新招募補充的外系兵馬。

從崇禎十六年七月份山東軍佔領南京開始,到現在崇禎十七年的二月底,山東軍分三路南下的南直隸會戰,以董有銀之西部軍佔領濰州府城而宣告結束。

山東軍侯爺府邸遷移至南京皇城內,佔領南直隸全境,山東全境以及河南全境,其餘省份雖然未被全境佔領,但每天都有各地州府的明朝文臣武將上表歸附。

所以山東軍兵馬每日都是頻頻調動,奔赴各地將原明軍進行改編裁撤,爲了防止這些人作亂,王爭將他們重新入冊,約法三章,有家有室的給予銀錢和土地遣返回家。

剩下那孑然一身的兵勇,則會被安排到各地不斷建立起來的聚耕農莊、採礦場、鹽場鹽田等地幫工,沒有去處的人最初被安置在當地的集中房。

若是不出意外,這些人每月所獲的銀錢足夠他們在一年之後添置一個新家,繼而娶妻生子建立家庭,這些事情幕僚府的臣工們都考慮到。

三月中的一天夜裡,一名來自南京城候標營的騎兵手持鐵令,飛奔入城,剛一進營內,就給董有銀下了一道殺機頓現的命令。

“董有銀接令!”

董有銀與周圍戰將正在議事,看見來人身上衣甲還有手中的令牌,頓時就明白是南京方面派來傳令的,當下都是停住議題,互相竊竊私語。

衆人對視一眼,覺察到候標營這名騎兵臉上的嚴肅,都從各自的面上看見疑惑和莫名的興奮。

董有銀不敢怠慢,行了道軍禮,抱拳大聲喊道:

“末將率西部軍衆將,謹遵侯爺軍令。”

“鄭氏張狂,悍然攻我蘇州水城,竟在安平大肆聚集私軍,鼓譟作亂,此藐視朝廷、爲禍地方,且大逆不道之舉,當人人得而誅之!自接令即刻起,西部軍整編南下,會師南部軍、東部軍,踏平泉州鄭氏!”

踏平泉州鄭氏......

這最後六個字在衆人耳中“嗡嗡”的迴盪半晌,許多人有些不明白,鄭氏不一向都是山東軍在買賣上的合作伙伴嗎,怎麼突然間,侯爺毫無徵兆的發了這道軍令。

可儘管心中不明不白,但衆人亦不會去多說什麼,安東候的軍令不容置疑,山東軍內軍令如山,等級森嚴,安東候軍令一發,必然是三軍齊動的大戰。

原本平靜的濰州城內,卻忽然間變得十分嘈雜,人喊馬嘶,不斷有兵士抱着刀槍和衣甲開始拔營,西部軍近十萬人馬連夜開出濰州城。

原本朝廷在濰州的支付呂大器看了一眼兵馬調動的方向,聯想到最開始那名自北方的騎兵,皺眉道:

“小五,就有大事要發生了...去叫韓守備過來,就說本府有事要和他商量。”

那位呂大器口中的韓守備,全名韓曠原本是城內的百總,因爲開門迎山東軍入城,所以被提拔爲守備,眼下掌管着濰州城防外系營,但還不是濰州府的主將。

僕人聽着外面紛亂的腳步聲遠遠而去,也知道應該是發生了大事,不然西部軍怎麼會如此急切的調動南行,趕緊去叫人。

不多時,披掛整齊的守備韓曠來到呂府,還沒等他說出什麼,就聽負手站在窗前的濰州知府呂大器靜靜說道:

“韓守戎,本府有件美差,能讓你再立大功,你做不做?”

韓曠一愣,凝神半晌,方發問:

“那還要看呂知府要說的是什麼美差,要知道,眼下你我可同屬山東軍下轄,不再是朝廷的人了。”

呂大器忽然回頭看他一眼,韓曠以爲他要發難,習慣性的腰身一側,卻陡然聽到一聲大笑。

“這個本府自然知曉,不然怕早就和那些亂兵一同被埋在城外了,哪裡還會同韓守戎在這裡高談闊論?”

聽見這話,韓曠這纔有些放心,將按在刀柄上的手緩緩放下來,做了個請的姿勢,說道:

“願聞其詳。”

......

自從三月四日開始,山東軍下轄的西部軍、南部軍、東部軍忽然從駐地調動出來,繞過江西和浙江中部,呈三面合圍之勢逼近福建泉州。

三月七日,是王爭與鄭芝龍越好的商談時間,地點就在山東軍與鄭氏起摩擦的蘇州城,不過王爭早在三月五日,就已經來到蘇州城中。

“蘇鬆常,杭嘉湖。”

這些膾炙人口的佳話都源自江南,四大書院有三個位於江南,四大名樓則全部都在江南,而蘇州更是江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王爭漫步在蘇州城中的牌樓街,身側只跟着幾名親兵。

其實王爭已經很久未曾再外出散步,到了如今這等地位,自己的命就是整個山東軍集團所有人的根子,尋常要是外出,雖然和皇帝出巡比不上,但前呼後擁,到處佈滿兵將巡防還是免不了的。

下屬也是在做自己的分內之事,這些王爭都明白,但這麼一來,原本想要看看這大美繁華的晚明江南這種想法就不再成立。

街道上的百姓在王爭出來的前一個時辰就被保安司的人攔在兩邊,沿途要經過的地方,無論商旅貨運,還是小攤販賣都被強制停止,哪裡還能看到什麼自然而然的繁華景象。

這次和鄭芝龍約商蘇州,王爭提前來幾天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只是想在蘇州好好轉一轉,從繁忙的事務中抽出空子看看自己鎮守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街上轉悠許久,王爭想到已經在前往南京路上的玉兒,心中興奮異常,蹲下來頗有興致的在地攤上左挑右撿。

不久之後,王爭便是融入到這蘇州城的集市中,在地攤上找到好幾樣十分中意的首飾,後頭親兵見了,低聲說道:

“侯——,公子,這些地攤貨色要來幹什麼用,都是普通農婦穿戴的,想必夫人不會喜歡。”

王爭則是笑着搖搖頭,說道:

“你不懂,對了,醉香樓到了嗎?”

“回公子,過這條街就到了。”

王爭點點頭,心道這蘇州城比起南京也不算遜色,簡直又大又熱鬧。

幾名親兵確實是不懂,看王爭手裡拿着精挑細選的幾件首飾在認真思考,有一個親兵上前幾步,說道:

“公子,這髮簪我看就不錯。”

“哦?”王爭笑了一聲,回頭問道:

“老六,你怎麼看出來的。”

吳小六子見周圍弟兄都笑着看過來,當下是臉色一紅,撓撓頭,不好意思的說道:

“咱從前追婆娘的時候,用的就是髮簪,據說女人都喜歡情郎親手爲她們戴上髮簪,說這才顯得爺們對她們有真情實意...咱也不懂這些女人心裡是咋想的...”

這時候的王爭,少了尋常那種雷厲風行的壓迫感,倒是讓周圍那些多年以來出生入死的親兵們覺得親近不少,衆人都有些輕鬆下來,開始你一句我一語的“出謀劃策”。

聽了吳小六子的話,王爭一下自就想起玉兒多年以來和自己的同甘共苦,最後買了一支髮簪,放在懷裡美滋滋的想着到時候回南京親手爲玉兒戴上。

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
第三百三十三章:闖塌天劉國能第四百章:殺千刀的忠烈伯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二百二十五章:清軍出關第一百四十六章:自給自足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二百六十章:勇擒江義第三百九十八章:神助攻第二百二十二章:山東告急第一百六十九章:鄭克雲,踏平寧海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一百五十八章:王氏船隊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八十二章:誓師襄陽,劍指南京第二百五十四章:巾幗傑女——紅娘子第三百七十四章:斬釘截鐵第一百四十五章:天網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三百四十七章:招安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三十九章:三人成虎捍寧海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七十三章:半月內必克襄陽第四百九十六章:汝寧大捷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一百八十章:一十二金牌鐵律第二百九十八章:各方人物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一百四十四章:循序漸進三步走第四百七十七章:一道命令平睢州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一百四十九章:孤注一擲的劉澤清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三百六十九章:“鬆錦大捷”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五百九十三章:天遂我願,克復盛京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十五章:王爭獻計剿巨匪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零三章:努力跟上時代的腳步第三百五十二章:馬步爭馳,將帥夜逃第一百二十五章:宵小不軌心第四十二章:漢家代有英傑出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三十章:溫水煮青蛙第二百七十四章:缺陷與短處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三十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五十五章:會戰萊州第五十五章:凌晨訓兵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戰後諸事第三十四章:軍民同心拒悍匪第一百三十三章:濟寧 碼頭第五百八十九章:修繕皇陵,善始善終第一百三十一章:發財大計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三百五十七章:一死一傷第四百零三章:懦弱聖公第三百四十章:馳援開封,山東鐵軍明神宗平倭詔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五百六十五章:闖王泄憤殺吳襄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七十八章:替天行道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二百六十四章:劉澤清之死(完)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二百五十九章:暗箭難防第四十八章:爭巡檢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三百三十九章:嗣昌伏法,王爭失信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五百九十六章:落難帝后,體制之外第二百七十七章:革裡眼進逼臨清第六百零八章:李自成想求和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一百八十三章: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