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大上海

再考慮到貿然變動行政體系,容易引起麻煩,比如說和上海有類似問題的,其實還有廣州呢,廣州可是一個府,而府城乃至省城其實也就是番禺縣城。

而番禺縣和周邊幾個縣的矛盾和衝突也是非常大。

如果上海這邊進行合併了,那麼廣州那邊是不是也要進行合併呢?

更關鍵的是,這種合併只是名義上的合併而已,對事情的解決並沒有用處。

考慮一番後,李軒直接批示“着松江府加大對各縣協調,合併一事押後再議!”

這基本上是同意了內閣方面的意見!

不過這麼批閱之後,他卻是覺得還應該再多說幾句,然後就是搖鈴,把外頭候着的秘書叫了進來,然後道:“擬旨,着陳立夫放開手對松江四縣進行協調,必要時候可進行各縣進行一定調整,務必讓松江府的工商業再上一個臺階!”

其實,直接批示就是可以的,但是李軒還是專門下了一個聖旨,這裡頭體現的是對松江府,對上海的重視,讓陳立夫知道,既然坐上了松江府知府這個位置,就要用心去做事。

此外,也是給陳立夫一定的權限,讓他進行細微的調整,用以更好的發展工商業。

因此,陳立夫的這份摺子,並沒有在帝國上層引起什麼波瀾,不過陳立夫接到了李軒的聖旨後,卻還是知道,自己雖然不能對三縣進行直接的合併,但是卻是在一定程度上進行調整,而這個調整也足夠了。

怎麼調整?聖天子沒有明說!

是對各縣的轄區進行調整?還是說對官員進行調整?又或者是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

聖天子沒有明說,陳立夫也就只能自己琢磨,然後想辦法了。

反正不管是聖天子還是他自己的目標,都是爲了發展松江府的工商業而已!

在這個前提下,做出一些必要的調整也是可行的。

直接對轄區進行調整,這是不可能的事,因爲轄區調整到最後還是要上報中央,而且大概率也是會被打回,不過官員調整,政策調整他還是有一定的權限的。

當即,他就是直接以松江府知府衙門召開了經濟會議,隨後迅速確定了沿江大道以及其他主幹道的延長計劃!

如今上海那邊的沿江大道,都是隻侷限在上海的北岸工業區、商貿區、老城區以及第一、第二工業區,如今陳立夫要做的事就是,對沿江大道進行南北延伸。

在北邊,一直延伸到嘉定那邊,而在南邊,則是延伸到華亭,當然了,並不是全部區域,而是隻有一段距離而已。

在華亭這邊,將會把沿江大道延伸到華亭開發區,從第二工業區開始,再到華亭開發區的最南端,一共大約七公里。

這七公里的延伸路段,施工標準將會和在上海內的沿江大道統一標準,一樣的寬度,同樣是採用硬化路面!

至於資金問題,在上海境內的路段,由上海財政獨自承擔,而華亭縣內的路段,則是華亭縣財政出資一小部分,大頭由松江府財政出。

嘉定那邊的也是同樣如此操作。

說白了就是,動用府級財政的資金,援助華亭和嘉定的基礎建設。

同時對於公共交通問題,陳立夫親自出面,約談上海公共馬車公司,然後又是約談了嘉定和華亭兩縣的官員,要求他們不管怎麼樣,都要拿出一個合作方案了。

而上海公共馬車公司,也是屬於國有資產企業,雖然是獨立商業運營,但是在這種時候,也是不可避免需要承擔一些政治性的任務,最後是捏着鼻子讓出了一部分的利益。

在陳立夫的牽頭下,由松江府府級財政出資,成立松江公共馬車公司,統一運營全府四縣的公共馬車業務,不過上海公共馬車公司依舊獨立運營,但是隻侷限於縣內的業務,同時成立華亭、嘉定、青浦三個分公司分別運營各自轄區內的業務。

而縣際公共馬車服務,則是由松江公共馬車公司負責協調運營。

不過,作爲補償,上海公共馬車公司在新公司裡,佔據了百分之絕大多數的股份。

當成立了松江公共馬車公司統一協調管理後,一直困擾三縣的公共交通問題也是得到了迅速的解決,迅速開通了多條公共馬車路線。

更加重要的是,軌道馬車也會從第二工業區延伸到華亭開發區。

如此,將會極大的解決目前居住在華庭開發區的數萬民衆前往第二工業區上班的交通問題。

雖然說其中只間隔了幾公里,但是沒有公共馬車,只是走路的話也是太遠了,而且沒有軌道馬車的話,只靠普通馬車,這票價也是太高,普通工人無法承受。

如果有了軌道馬車,依託運輸量大幅度上漲,運輸成本大幅度降低,到時候,這種軌道馬車的價格,哪怕是普通的工人也能夠坐得起。

目前上海那邊的軌道馬車,已經是開始規模化運營了!

雖然一開始投入的成本巨大,但是運載量那是沒的說的,只需要兩匹馬,就能夠拖動載客數十人的馬車,而且速度還更快,乘坐起來舒適性也更高。

如今這種軌道馬車交通系統,已經是開始承擔上海城市交通的主要運力了!

只是這種軌道馬車投入巨大,目前能夠有這個財力大規模發展的,也就只有上海了,就算是在金陵城那邊,目前也只是搞了一條實驗性的軌道馬車路線而已,而且還不是爲載客服務,而是爲了運貨服務的,說白了就是把原來的港口貨運專線延長了幾公里而已。

類似的還有廣州,那邊也是開始小規模的搞。

只不過還是沒辦法和上海這樣,直接大規模的搞軌道馬車,甚至是要覆蓋全城。

到目前爲止,上海這邊已經是完成了大約五十公里長度的軌道路線,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軌道路線,有半數都是去年開工建設的,由此可見發展速度之快。

原本在宣平十七年裡,上海那邊本來就規劃了有大概四十公里的軌道路線,準備徹底把覆蓋全部主要城區,如今又是加上了連接華亭和嘉定的線路,還得額外再加上大約十五公里的路線。

上述所有路線建成後,等到宣平十八年的時候,上海以及周邊地區的軌道公共交通線路,長度就會達到一百公里以上,承擔城區內的載客,貨運的主要任務。

這發展起來,比可單純的鐵路要更加的快速!

這是因爲,城區軌道交通,只直接沿着各大公路鋪設的,有着堅實的陸基,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平整,壓實路面,然後鋪上鐵軌就行了,而且設計的運載量並不算大,對路基和鐵軌的要求並不高。

但是真正的鐵路建設起來可就難多了,真正的鐵路建設,都是在荒郊野外的,需要開山,挖隧道,架橋,而且設計的標準也是非常高,因爲這並不是簡單爲了現有的馬拉軌道車而準備的,而是爲了真正的蒸汽動力的火車準備的,因此設計標準是非常高的。

如今京鎮鐵路施工也有幾年了,但是依舊還沒有完工,樂觀估計,要在宣平十八年秋天才能夠徹底建成通車。

不過李軒對此也不着急,反正高壓蒸汽機也沒有搞出來,高壓蒸汽機不出來,火車就出不來,只是用馬車的話,雖然效果也不錯,但是到底還是不如真正的火車。

陳立夫通過打通上海到華亭、嘉定兩地的陸地交通,這纔是初步整合三地的資源。

隨後,他又是動用府財政支援華亭開發區建設碼頭!

這一系列的措施,那麼就可以看成是陳立夫在松江府的施政政策,不再是繼續用全府的力量支持上海的發展,反而是支持華亭和嘉定的發展。

但是,這種支持,其實反過來也是支持上海的發展!

因爲陳立夫的施政政策裡,還是以上海爲核心,讓嘉定、華亭、青浦三地爲上海進行配套發展。

比如說,讓嘉定發展造船業,嘉定的黃浦江沿岸面積其實更大,而且條件更好,在此地發展造船業以及部分重工業,可以讓上海保留寶貴的土地資源,但是同時也能夠得到重工業的各種配套資源。

而在華亭,則是從事一些零配件等輔助性的配套產業,通過接受中小企業的落戶,從而爲第一工業區和第二工業區裡的大量企業進行配套。

爲了吸引企業落戶華亭開發區,陳立夫拍板,取消對上海的部分財政補貼,然後轉移到華庭開發區來,當然了,這些財政補貼只侷限於松江府自身的財政補貼,江南道的財政補貼和中央的財政補貼,陳立夫是沒權利去動的。

至於青浦,這個不太好搞,暫時只能是給上海做一些農業配套了,搞糧食加工、貿易之類的,上海是一個龐大的城市,每天都需要消費大量的農產品,青浦就近提供各類農產品,搞農業的還是有前途的。

陳立夫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就是爲了讓企業從扎堆上海,變成圍繞着上海遍地開花!

這種政策一施行,就是收到了部分的效果,陸續有二十多家中小企業開始落戶華亭開發區,但是總體數量還是不夠多,而且這些企業規模都比較小。

如今各大企業,對華亭和嘉定的顧慮還是比較大的!

嘉定那邊,除了需要大量佔地面積的造船廠、鋼鐵、化工、機械等典型重工業外,基本上上也沒有其他企業去投資落戶了,而華亭這邊,也只有少量沒啥實力,在上海感到壓力山大的中小企業纔會考慮遷移到華亭來。

而且只侷限於工廠,至於公司總部什麼的,那是不用說的,清一色的都是留在上海。

如江南造船廠這樣的大企業,其主要造船基地實際上是建設嘉定的,但是其公司總部卻是在商貿區,類似這·江南造船廠這樣的企業,實際上就更多了。

沒辦法,大家都扎堆在上海,你要是把公司總部設在其他地方,人家談生意都懶得去,哪有在上海方便,在商貿區的沿江大道里走一圈,基本上就能夠找到所有類型的大型企業總部或者分公司駐地。

在這方圓一千米之內,是沒有什麼生意做不來的,哪怕是幾十萬幾百萬的大生意,也是能夠搞定。

不過好說好歹,總算是把上海和周邊的三個縣聯繫起來,由此達成的效果實際上和之前陳立夫所設想的大上海縣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也就是名字不同而已!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陳立夫入值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正義從不會缺席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後裝線膛炮突破第六百五十章 願她們找個老實男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學而優則仕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絕對不可能第六十五章 千鈞一刻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慘烈的價格廝殺戰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陳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董立羣赴紅海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科研大佬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第四百二十四章 豬都比他們強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論證萬噸鉅艦第二千一百六十九章 領土太多也是個麻煩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李春景的‘小冒險’第兩百四十四章 賣國奸商第九百八十八章 張嶽亡命狂奔第兩百七十七章 數量驚人的俘虜第三百四十二章 驚恐的董家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僵持的印度洋戰局第七百零一章 進攻南昌第四百五十章 李軒是一個好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俺答汗的孝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從三品知府第六百零六章 直撲秦淮河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沒有誰是無辜的第八百一十九章 水米之鄉,養人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自甘墮落的海軍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心滿滿的宋知府第一千二百章 時不待我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爲了黃金必須殖民美洲第二千一十章 一點也不帝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麼體現逼格?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全民企業第六百四十九章 膠着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爲了人類早婚第七百八十六章 決戰爆發!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得天獨厚的美洲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他陳立夫來了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軍方福利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電報公司第三百四十一章 以戰養戰第一百四十章 大人英明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好惹的賊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不服,一炮打過去!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風氣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想要繼承皇位,首先要活得久第八百零八章 奢華高調有內涵第五百九十二章 陸海生死大決戰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北海省徹底本土化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一億六千萬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陸軍也窮第五百四十章 潯州院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僞唐賊首名錄第兩百五十九章 把朕的意大利炮拉過來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聖駕返京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海軍護航第兩百七十三章 擲彈兵準備第九百七十六章 荊州總攻第九百零三章 紹武帝的悔恨第六百零二章 炮聲隆隆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不是鄙夷只是怕死第九百三十九章 軍中轎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爲國操勞第一百一十六章 明軍來襲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海軍誓死不從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陳立夫的野心第三百五十章 誓師伐明第九百五十五章 風暴的旋渦中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地位的象徵,尊貴的體現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順義王大唐見聞(一)第六百零五章 損失慘重的第二艦隊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種田放牧挺好的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忙到崩潰的太子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瀝青公路第十四章 你們懂個屁第二千一十一章 家家戶戶有馬車第九百四十章 老子就是比你更牛逼第八百九十八章 讀書人就要有一身正氣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去扶桑剿匪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大唐的報復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意外的戰爭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爆炸的水泥產業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巴庫協議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臨金陵城第五百五十章 蔡二虎當將軍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身穿板甲的大唐運動員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一百毫米前裝線膛炮第一章 豬腳他爹是皇帝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呂家兩代人的夢想第五百三十一章 靖江王智鬥桂林官員第七百六十七章 借錢過日子的大唐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 汽車元年第七百四十五章 格德斯覲見記第三百二十六章 奔襲興泉府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這個人啊,喜歡搞事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煤氣機掀開的內燃機時代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飢渴的單身狗最有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