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四爺,紫蘭軒上下都搜遍,沒有發現叛將李開蹤跡。”韓宇的乾兒子不,義子千乘臉色難看的回稟,
“九弟,你的動作可真快。”韓宇轉頭道,
“四哥在說什麼,我怎麼一句都沒聽懂。”韓非故作一頭霧水,又無辜道,
韓宇笑容不變,藏在袖裡拳頭微微捏緊,對義子千乘吩咐道:“人一定沒走遠,分頭找一里內,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人找到,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是!”千乘堅定地答道,
千乘奉命離開,盔甲兵刃聲也隨之遠去,
“四公子,清者自清,我說紫蘭軒不會窩藏罪犯,現在搜查過你也放心,只是我生意要因四公子此行大受影響了。”紫女目光中流露出一絲淡淡的冰冷。
“紫女姑娘真是抱歉,宇也是負王命在身,協助九弟追查此案,心急魯莽之處,還望紫女姑娘多加海涵。”韓宇手指向上面,意思自己是奉王命重託,才如此行事,
“是呀,紫女姑娘,四哥的確是身不由己,驚擾紫蘭軒也並非他本意。”韓非在一旁開解,
“算了,算了,公子們都沒錯,錯的是紫蘭軒,錯的是我們這些小女子,到哪都是受欺負。”紫女泫然欲泣,
韓宇:“這...”
韓非暗自好笑,
厲害了,紫女姑娘。
“九弟,我就先過去看看,你留在這好好向紫女姑娘解釋一番,我等下就回。”韓宇言罷,便快步離開,
“紫女姑娘,真有你一套,終於把我這煩人的四哥趕跑了,在下佩服,佩服!”望着韓宇消失的背影,韓非對紫女敬佩不已,
紫女對他嫣然一笑,趁其呆滯,
然後,猛地用力將他手往後一扭,成扇形按在背上,捏着手腕便向上擡。
“啊!!”
叫聲響破天際,
日落時分的公子府,
千乘回來稟報,臉色凝重:“屍體找到了,就在離紫蘭軒不遠,一間荒廢無人居住的地板下,屍體腐爛,經過初步辨認確定是李開。”
“初步辨認?”韓宇眉目微微皺起。
“屍體面部腐爛有些嚴重,無法準確辨認。”千乘想起仵作的話,不甘心地道,
“哈哈,這就是老九給我的答案,既要將真相從泥沼中打撈出來,也不想髒了自己的鞋。”韓宇哈哈一笑,眼中閃過一道冰冷的光芒。
老九真有你的,這件事情,四哥我記下了。
“那,怎麼向王上交代?”千乘有些憂慮,
“交代什麼?李開的屍體不是已經交代了一切嗎,與百越叛逆起衝突,在混亂中被殺死,屍體被百越叛逆藏在地板下,這不就是我們今天所調查的,你忘記了?”韓宇幽幽道。
光線偏暗的屋內,聲音讓人有些不寒而慄,
千乘嚥下口水,“是!”
……
星夜被青磚牆夾住的夜狹窄,幽深。
魏無羨三人回到紫蘭軒,流沙四人組又再次匯合,
“你們是沒看見韓宇,搜遍紫蘭軒也沒有找到李開,那張臉有多臭,還要保持翩翩公子的風度。”紫女想起白天,韓宇在門口的樣子,就別提多好笑。
“咳咳,紫女姑娘,你就少說兩句吧,那畢竟是我四哥,我這次能順利脫身還多虧他。”韓非苦笑道。
“哼,你以爲他是看在你面子上嗎?明明是子房用人情換他出手,他還巴不得你和姬無夜鬥得你死我活,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紫女沒好氣道。
“我能順利脫身,也多虧了子房,來!子房,我敬你一杯。”韓非舉杯道,
“韓兄,你知道的,我不喝酒。”張良搖頭拒絕,
“那你就以茶代酒,我先敬你一杯!”咕嚕一聲,韓非酒已嚥下肚。
紫女秀眉一橫,搶起酒壺說道:“我看你是自己想喝酒解悶,非要扯上子房陪你,你個酒鬼,是這幾天被軟禁在行宮裡憋壞了吧。”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紫女也!”韓非晃悠着頭,
“算了,先讓他喝。”衛莊終於看不下去幾人的打鬧,出手制止紫女,讓韓非喝夠。
“嘿嘿,還是衛莊兄最懂我!”韓非故意朝紫女眨眼,笑道。
應該說他最愛你吧,
魏無羨撇撇嘴,心底不禁嘟囔。
一旁看熱鬧的典慶也連連贊同公子想法,
張良沒有參與幾人的打鬧,反而走到窗邊,將窗戶推開,
望着漆黑的夜,四周的一切都顯得十分平靜。
“怎麼,子房有心事?”魏無羨也來到窗邊,看着外面問道,
“無羨兄,在大暴雨來臨的前夕,好像也如現在這樣,一片安靜,
我總有點心緒不寧,覺得韓國,將來會發生很多事情,但我沒有任何頭緒。”張良靜靜地望着窗外,沒回頭也沒轉身。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子房。
子房呀,子房,你的直覺真準,
魏無羨感嘆,不愧後來被稱謀聖三傑之一,
得你,如天下三分,已得其一矣!
“韓國乃七雄最弱,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傷到它,它卻又夾在強國腋下致命的位置,君不見鄭國,以鄭莊公之強仍不過小霸,其餘皆被捱打,直至滅國於韓。”
“四害之地,何以圖強?”魏無羨歎氣道。
“韓國雖弱小,但它卻是我們的國家。”韓非也來到窗邊,目光堅定地道,
“齊楚燕趙魏韓秦,本爲華夏同宗,卻爲各種原因相繼廝殺數百年,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心終歸要思安定,既然都對自己文化有執念,誰也說服不了誰,
那就讓現存的所有國家都流進滾滾歷史洪流之中,選一個全新的國家,共同全新的稱呼,不再有齊人,楚人,燕人,趙人,魏人,韓人,秦人之分,不會再有地域之偏見,消除肆意妄爲的腐敗舊權貴,
新的國家,新的時代,新的人,重鑄天下九州,九州歸於一統,不再有戰爭,不會有人凌駕於法規之上,江湖遊俠,諸子百家皆受於法。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百姓安居樂業,百行各歸其職,讀書習字聲遍佈天下,四海安定,這纔是我輩應該做的,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