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二王鬧京師(下)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奴婢實不敢虛言欺君啊,陛下,奴婢今日本不當差,正屋裡歇着,午時前族兄張徹讓人給奴婢傳了話,說是有要緊事,奴婢素與族兄善,左右無事,緊趕着也就去了宮門處,這一去,族兄便將事情轉告了奴婢,說是璐王殿下怕事情有失,就先去攔着了,讓奴婢趕緊將事情稟明陛下,由陛下聖裁之。”這一見高宗勃然發作將起來,張德凱登時便慌了神,一迭聲地告着饒,斷斷續續地將事情的大概經過說將出來。

“族兄?爾之族兄何許人,如何能知得此事?說!”李治一聽這話說得有鼻有眼,似有幾分真實之狀,倒也信了幾分,只是尚有些疑慮,這便斷喝了一聲,緊趕着追問道。

“啊,陛下明鑑,奴婢之族兄乃是璐王府書房管事,五年前與奴婢一道淨的身,奴婢分在了宮裡,族兄卻跟了璐王殿下,向得璐王殿下寵信,其所言事大,不像有假,奴婢自不敢怠慢,這便趕着來,驚擾了陛下午休,奴婢罪該萬死,罪該萬死。”張德凱能混到隨侍宦官的份上,自然是觀顏察色之能手,這一聽高宗話鋒轉了,心中立馬便稍安了下來,定了定神,絮絮叨叨地解釋了一番。

“哼!”

李治性格上雖是有缺陷,可人卻並不傻,只一聽便知曉面前這個小宦官話裡有着不實之言,也猜出了這小宦官十有八九便是璐王的耳目之一。對於自家兒子將眼線安排到了自個兒的眼皮底下,李治心裡頭難免有些子惱火,這便怒視了張德凱一眼,冷冷地哼了一聲,可也沒再糾纏此事,只因李治很清楚天家子弟都是這麼副德性,他自己當年還是皇子之時,雖無心去爭位,可也沒忘了交好太宗李世民身邊的使喚人,再說了,詔獄發生瞭如此大事,李治實也無心在此時追究張德凱充當璐王府眼線的小事情,沉吟了片刻之後,遲疑地開口問道:“你那族兄還有甚說的?此事如今可曾傳到……”

“回陛下話,族兄還說璐王殿下對上官大人事涉謀逆一案已有了新的線索,或能證實此案另有冤情,只是此事重大,璐王殿下不敢擅斷,更不敢傳之於市井,一旦攔阻此事後,當與周王殿下一道前來宮中回話,一切有待陛下聖裁。”李治的話雖只說了半截,可張德凱顯然聽得懂李治的未盡之言,知曉問的是此事是否已傳到了武后處,這便會意地搖了搖頭,款款地回答道。

“唔,竟有此事?”李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又側頭看了看懿德殿的方向,眼神複雜至極,臉色也由此變幻個不停,呆立了片刻之後,這才咬着牙,艱難無比地從牙縫裡擠出了句話來:“來人,更衣,擺駕太極殿!”

帝王擺駕自非小事,李治此令一下,武德殿中登時便亂了起來,無數宮女宦官們忙忙碌碌地張羅開了,四下裡忙作了一團……

終於開始了!轔轔向前而行的馬車廂中,李顯的一雙小手緊緊地握成了拳,尚帶着稚氣的小臉上滿是激動的紅潤,鼻息也因此微微重了起來,趁着這等無人在旁的當口,李顯無聲地宣泄着自身的情感,只因此事一起,蝴蝶的翅膀便算是開始扇動了,至於究竟能得到一個怎樣的結果,李顯如今也無法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來,概因內裡的變數着實太多了一些。

變數,難以控制的變數!哪怕到目前爲止一切順遂,可李顯心裡頭卻無十足的必勝之把握,只因很多事情不是李顯所能控制得了的——詔獄乃是皇權的象徵,如此這般的一鬧,再加上李賢兄弟倆有意識地將此事在朝野中散佈開去,要想善了已無可能,這便是借勢,擒拿住上官福,有了爲上官儀翻案的可能,這是底牌,有了這兩手,再加上羣臣的配合,以及高宗的首肯,理應能夠暫時壓制住武后的野心,甚或趁勢給後黨一個沉重的打擊也並非不可能,然則問題恰恰就出在此處——首先,這些年來,羣臣們可是被武后給收拾怕了的,敢不敢在此時站出來爲李顯哥兩個撐腰尚難說得很,其次,李賢派進宮的人是否能在不驚動後黨的情況下,將事情稟明高宗亦尚未可知,第三,高宗是否贊同哥兩個的行爲尚是個謎,第四,高宗能否在下決斷之前瞞過武后尚不得而知,除了這四條之外,最令李顯頭疼的是難以推斷出武后會就此事作出何等之反應,正有着這五大變數在,李顯實不敢太過樂觀,一切的一切,都只能等到進宮面聖之後方能見個分曉!

“殿下,殿下。”

就在李顯想得出神之際,車簾子外傳來了高邈的輕喚聲,登時便將李顯從遐思裡驚醒了過來,下意識地掀開車簾子的一角一看,這才發覺馬車竟已停在了承天門前的小廣場上,隱約間還能聽到一陣陣細碎的交談聲,顯然廣場上有着不少的官員在,李顯自不敢怠慢,忙起了身,由着高邈等人侍候着走下了馬車,入眼便見前車的李賢也方纔剛剛下了地,忙疾步走將過去,安靜地站在李賢身後半步處。

“臣等參見璐王殿下,參見周王殿下。”

大理寺詔獄緊挨着皇城,位於西華門外不遠處,離着承天門其實不過只有一柱香的車程而已,只是因着雪天路滑,以及李賢哥倆個有意識地控制速度,以便能給聞訊趕來的朝臣們騰出些時間之故,這一路行來,足足花了近半個時辰,待得小哥倆個下了馬車,聚集在承天門前的羣臣已有四十餘位之多,當朝五大宰相中,除了在宮中當值的許敬宗之外,許圉師、李安期、郝處俊、戴至德皆已趕到,另有刑部尚書盧承慶、吏部尚書樂彥瑋等諸多重臣紛至迭來,一衆人等正議論紛紛間,突見二王車駕已至,全都涌了過去,各自問安不迭。

“諸公勿需多禮,小王來遲一步,累諸公久等,皆小王之過也。”李賢之所以參預詔獄一案,爲的就是在朝臣中豎立起賢明的形象,此際一見朝中重臣皆至,立馬興奮得小臉都就此漲紅了起來,好在還算是清醒,並未有甚失態的舉止,只是客氣地對着一衆大臣們作了個團團揖,謙遜地告了聲罪。

“璐王殿下,詔獄之事究竟如何還請殿下明言相告,須知此事關礙極大,非可輕易玩笑者。”衆人行禮剛畢,右相戴至德已迫不及待地出言追問了一句,語氣焦急,內裡的責備之意幾無掩飾——戴至德,字行之,又字碧護,相州安陽人氏,曾任江洲令、潭州刺史,戶部尚書,去歲接替被罷免的李義府爲右相,其爲人剛直,處事則一板一眼,向不講私情,縱使聖上有過,亦必諫之,今日恰逢荀假,戴至德本正在家中含飴弄孫,突聞璐王府侍衛通稟二王鬧詔獄之事,震驚萬分之餘,急匆匆地便趕到了承天門前,可等了良久,都不見李賢哥倆個露面,早就急壞了,此時見了李賢的面,自是顧不得再多講究甚禮數了的。

“戴相教訓得是,小王孟浪了些,然小王實有不得已之苦衷,概因事起突然,小王得知有奸佞假借聖旨之名欲謀上官大人性命之消息已是遲了,孤又勢不能坐看上官大人就此含冤而喪,迫不得已,也只能強自爲之,其間多有違制處,待得此事了後,小王自會上表請罪,只是當下之急乃是面見父皇,以明辨是非,救上官大人滿門於水火之中,還望戴相及諸位大人助小王一臂之力!”李賢既打算借詔獄一案崛起於朝堂,自不會去計較戴至德的態度不佳,先是恭敬地行了個禮,而後慷慨激昂地說了一大通,極盡鼓動之能事。

“殿下可有甚憑證麼?”戴至德早前雖曾從前來報信的璐王府侍衛處大體上了解了些情形,然則並不清楚李賢哥倆個如此魯莽行事的根底何在,自不會因李賢的鼓動性言語而動,微皺着眉頭,神情肅然地追問了一句道。

“好叫戴相得知,小王已將誣陷上官大人的賤奴拿下,並已搜出其誣告上官大人之實據,已可證明上官大人事涉謀逆乃子虛烏有之事也,小王此來便是要面見父皇,爲上官大人討個公道!”李賢如今手中有牌,心中自是不慌,面對着戴至德的追問,自信地一笑,斬釘截鐵地回答道。

“啊……”

“這,這,這如何可能?”

“竟有此事?荒謬,荒謬!”

……

李賢此言着實驚人得很,一衆朝臣們全都被震得不輕,好一陣子沉默之後,盡皆譁然了起來,羣情洶洶,疑惑者有之,狂喜者有之,搖頭嘆息不已者也有之,雖都不曾當場說甚表態的話語,可言語間大體上都暗示了將在面聖時站在李賢的一邊,直聽得李賢的小臉都興奮得跟紅蘋果一般,頗有些子大勢在握之軒昂。

“太子殿下到!”

就在李賢顧盼自得之際,一聲尖細的嗓音突然響了起來,硬是讓李賢的好心情被猛然攪了一把,只一側臉,便見一輛金鉻車已緩緩地停在了諸臣的身旁。

太子乃是半君,他這麼一駕到,衆人又豈敢怠慢,緊趕着按各自的品階排好了隊列,準備接駕,李賢兄弟倆自也無法例外,只是於排列的當口,小哥倆飛快地交換了個眼神,從彼此的眼中都瞧見了些許的不快與躊躇……

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493章 大海濤聲(二)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4章 生死兩重天(下)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15章 勝敗不明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32章 考驗(下)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104章 麻煩終於來了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249章 明槍暗箭(三)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16章 家的感覺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270章 狠狠打壓(中)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180章 離人淚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275章 就藩風波(一)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0章 考驗(上)第520章 伏牛川之戰(五)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675章 殺明(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161章 搭上話了
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112章 武后臨朝(中)第493章 大海濤聲(二)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4章 生死兩重天(下)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702章 殺戮之樂章(四)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492章 大海濤聲(一)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15章 勝敗不明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第412章 連捎帶打(四)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192章 不服?打到你服!(三)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577章 當雄會戰(一)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第738章 推波助瀾(二)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582章 直搗邏些(上)第32章 考驗(下)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97章 伏擊與反伏擊(三)第450章 驛站之血夜(四)第104章 麻煩終於來了第267章 當頭一棒(中)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268章 當頭一棒(下)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152章 無毒不丈夫(一)第249章 明槍暗箭(三)第209章 突圍,突圍!(五)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593章 高宗的心思第16章 家的感覺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742章 東宮盛宴(中)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270章 狠狠打壓(中)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57章 推銷的藝術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124章 太子的反擊(一)第180章 離人淚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244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下)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173章 宿敵現身第275章 就藩風波(一)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639章 激爭連連(上)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23章 迷津復迷津第805章 決戰洛陽宮!(五)第30章 考驗(上)第520章 伏牛川之戰(五)第571章 英雄末路(六)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532章 乾字計劃(六)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735章 越王的抉擇第138章 二王斷案(四)第631章 惡人先告狀(四)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675章 殺明(上)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161章 搭上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