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吐蕃異動

伏俟,古鮮卑語中,乃是王者之城的意思,實際上,在吐谷渾尚未滅國之前,坐落於青海湖西側十五里處的伏俟城正是吐谷渾的王都,該城分內外兩重,外城南北長三裡,東西寬兩裡,面積說起來並不算大,也就是中原一縣城的規模而已,可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東連鄯州(今西寧),蘭州,南下可達益州(今四川成都),西通鄯善(今新疆婼羌),乃是扼守絲綢之路東路上的一座要塞式城堡,其內城爲正方形,長寬皆七十丈,爲昔日吐谷渾王宮之所在,而今,吐谷渾已滅,其王宮便成了吐蕃副相噶爾?欽陵的府宅,因着噶爾?欽陵集吐蕃東、北兩面軍政大權於一身之故,其府宅自然也就成了吐蕃軍政中心之一,往日裡總是人來人往地喧鬧着,可這幾日舊王宮裡卻是一片肅殺的安靜,便是連服役的下人們走起路來,也全都是一派小心翼翼的樣子,別說大聲喧譁了,便是連談笑都不敢,這一切的一切只因噶爾?欽陵正在爲其幼弟守靈。

祈天殿,舊王宮的主殿,昔日乃是吐谷渾歷代國王大會羣臣之地,而今卻是一片黑與白的海洋,白的是絹花,黑的是經幡,香菸繚繞中,梵唱陣陣,居中而設的香案上數盞油燈明滅不定地燃着,香案下是一副黑色的靈柩,於靈柩前有一壯碩的漢子正盤腿端坐着,但見其鼻直口方,鬍鬚有如虯髯,雙眼開合間,精光閃爍,不怒而自威,這人正是有着吐蕃第一軍神之稱的噶爾?欽陵。

三天了,已經三天了,自打噶爾?勃論斷成兩截的殘屍被送回來起,噶爾?欽陵便已在這靈堂上不言不語地盤坐了整整三天,不管是手下大將們的勸諫還是緊急軍情的稟報,都不見噶爾?欽陵有絲毫的反應,整個人就有如一尊木雕泥塑一般,若不是其飲食尚算正常,衆人只怕要去請大師們爲其驅邪了的,饒是如此,焦慮於戰場態勢的諸將們卻已是再也等不下去了,這不,一羣萬戶長們簇擁着噶爾?欽陵之三弟、吐蕃東路軍主帥噶爾?贊婆擠擠挨挨地來到了靈堂外,試圖羣諫上一回,只是諸將皆畏於噶爾?欽陵的威嚴,人都已到了靈堂外,卻無人敢徑直上堂去,便是噶爾?贊婆也一樣畏首畏尾地不敢上前驚擾其兄,只是彼此推搡地在殿外瞎叨咕個不停。

“爾等都進來罷。”

沒等諸將們謙讓出個頭緒,盤腿端坐於靈柩前的噶爾?欽陵突地發出了一聲長嘆,聲音嘶啞地開了口。

“二哥,小弟的死是令人痛心不已,可,啊,可如今戰事緊急,二哥您看……”

一聽噶爾?欽陵開了口,諸將們自是不敢怠慢,彼此互視了一番之後,也只能是硬着頭皮走進了殿中,一陣彼此推讓之下,身份地位最高的噶爾?贊婆不得不站了出來,躬着身子出言進諫道。

“嗯,都坐下罷。”

噶爾?欽陵沒有理會其弟的進諫,而是面色平靜地壓了壓手,語氣平淡地吩咐了一句。

“謝副相!”

諸將們實在是搞不懂噶爾?欽陵的心思何在,可積威之下,卻也無人敢胡亂出言,只能是各自躬身遜謝了一句之後,各自盤腿坐在了殿中。

“諸公的來意,某已知曉,不必再說,某心中自有分寸。”

待得諸將落坐之後,噶爾?欽陵睜着遍佈血絲的雙眼環視了一下衆人,聲音暗啞地說了一句道。

“二哥,您說,我等皆聽着便是了。”

噶爾?贊婆怕的便是自家兄長沉迷於喪弟之痛中不可自拔,這一聽噶爾?欽陵所言似乎已有了對敵之策,自是興奮了起來,這便緊趕着追問了一句道。

“前番大非川一戰中,我軍本可於六月結束此戰,諸公可知某爲何拖至八月麼?”

噶爾?欽陵並沒有急着闡述具體戰略,而是平淡地問出了個蹊蹺的問題來。

“這個……,兄長不是曾言唐賊外無援兵,內無糧草,久後必自亂,趁亂而擊之,當可全勝麼?”

噶爾?贊婆雖也號稱智謀之將,可卻自知其兵法韜略遠不及自家二哥,此時聽噶爾?欽陵如此問法,不禁暗自納悶不已,遲疑了一下之後,這纔不確定地回答道。

“嗯,那只是一個原因罷了,今我吐蕃崛起之勢已成,唐賊向來驕橫,豈能容我,自今而始,戰事必繁矣,我吐蕃雖不懼,然準備尚未停當,強自與其爭,必處頹勢無疑,若能容得一、兩年之整頓,則我吐蕃無敵矣,某前番之所以將戰事延後至八月,又於全勝後,屈尊與唐賊媾和,正是爲緩得這一、兩年之休整,奈何唐賊亡我之心不死,竟去而復來,今之戰,勝亦是敗,敗亦是敗,我軍先天不利也。”噶爾?欽陵緩緩地搖了搖頭,面色凝重無比地解說着,滿是血絲的眼中不時有遺憾的光芒在閃爍。

“啊,這,這該如何是好?”

“不至於罷。”

“大帥,您就下令罷,某等當拼死一戰!”

……

噶爾?欽陵這番話着實是驚人至極,一衆吐蕃將領全都聽得傻了眼,好一陣子沉默之後,突地全都嚷嚷了起來,羣情激憤不已。

“夠了!”

噶爾?欽陵只是默默地聽着衆將之言,面上絲毫表情皆無,可噶爾?贊婆卻是忍耐不住,一揮手,毫不客氣地斷喝了一嗓子,強行將衆將的議論聲壓制了下去,而後滿臉期盼之色地看着噶爾?欽陵,斟酌了下口氣道:“二哥,如今唐賊異動連連,高偘聚兵鄯州,李謹行兵出玉門,而阿史那道真也於天山蠢蠢欲動,似有趁亂取高昌之勢,我周邊戰火將起,卻又有周王李顯禍亂我腹地,若不早做籌謀,勢必危殆,懇請二哥趕緊拿個準主意罷。”

“嗯。”噶爾?欽陵擡手壓了壓,示意噶爾?贊婆不必再進言,而後猛然坐直了身子,一雙豹環眼中精光閃爍不已,凝視着東方的天空,緩緩地開口道:“唐賊諸路皆是虛兵,唯安西四鎮方是唐賊之目的,然,李顯小兒妄造殺戮,欲毀我根本,其罪難恕,當擒之,看那唐皇和是不和!”

“二哥……”

一聽噶爾?欽陵此言似有放棄安西四鎮之心,噶爾?贊婆可就急了,霍然而起,便要出言進諫一番。

“不必多說,安西四鎮雖要緊,土谷渾纔是我吐蕃之根本,安西之地失了便失了,但消我根本不失,何時去奪都不難,再者,唐賊也休想輕鬆取安西,傳本相之令,安西之兵盡皆退守于闐﹑疏勒二城,只許堅守,不可與敵戰,待開春之後,本相自提大軍前去剿滅唐賊各部,另,查胡所部即刻馳援鄯州一線,務必擋住其兵鋒一月;旺日贊所部即刻馳援鄯善,聯合于闐各部,纏住李謹行,吐渾次所部直取八寶川,限十日內擊破該處唐賊,堵住李顯小兒之歸路;贊婆,爾甩精兵兩萬從西向東打,赫茨贊,本相令爾率精兵一萬五從東向西趕,務必將李顯小兒逼至青海子,某自率中軍爲接應,務求生擒李顯小賊!”噶爾?欽陵壓根兒就不去聽其弟的進諫,一揚手,接連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是,末將等遵命!”

噶爾?欽陵在吐蕃軍中威信極高,他既已下了令,諸將就算再有不解,也無人敢當場抗命,只能是各自高聲應諾不迭……

咸亨元年十月十二日,進入吐谷渾腹地已是第七天了,戰事依舊順暢無比,在唐軍強大的機動力面前,無論吐蕃各部落如何躲避,都逃不開唐軍的襲殺,僅僅七天下來,整個吐谷渾東部徹底成了李顯所部的獵場,大大小小二十餘部落被洗劫一空,死傷無算,戰果可謂累累,然則李顯不但沒因此而興奮不已,心中的憂慮卻一天比一天來得濃,只因時到今日,吐蕃各路大軍居然尚未有絲毫的異動,一派徹底放棄了吐谷渾東部之架勢,而這顯然不太正常!

沒錯,李顯是有着以自身充當誘餌的覺悟,可卻沒打算讓吐蕃人一口吞了,李顯要的只是撈取政治資本,而不是爲了勝利去自我獻身,真要是玩過火了,那後果可不是李顯所能承受得起的,故此,這一日李顯沒再似往常一般縱兵四下劫掠,而是收攏了手下的諸軍,駐紮在祁連山的一座支脈的山谷裡,而後向四面八方派出不少的偵騎,以探明吐蕃軍的動向,可這會兒天都將午時了,卻無一人回來報信,這令李顯心中警惕之意大起,正琢磨着是否該就此回師允吾城之際,卻見山谷外一騎哨探正瘋狂打馬衝來,李顯只瞄了一眼,便已發現那渾身是血的騎哨竟是劉子明,一股子不詳的預感瞬間便不可遏制地從心底裡狂涌而出,臉色立馬便嚴峻了起來,顧不得許多,展開身形便飛縱着迎上了前去……

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719章 勸進風波(六)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22章 新愁舊恨(下)第97章 妥協的藝術(五)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404章 搶權的來了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661章 密謀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37章 初見駱賓王(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229章 馴“明”記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504章 訓兒(上)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814章 完勝(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17章 急轉直下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435章 暗算(下)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171章 太平公主的劫難第505章 訓兒(下)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
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666章 驛站驚魂夜(下)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719章 勸進風波(六)第386章 廓州烽火(四)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175章 雪上加霜第567章 英雄末路(二)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210章 橫刀立馬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749章 艱難的和議(六)第590章 東都風雲亂(三)第153章 無毒不丈夫(二)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22章 新愁舊恨(下)第97章 妥協的藝術(五)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364章 戰幕拉開第699章 殺戮之樂章(一)第137章 二王斷案(三)第561章 風捲殘雲(三)第404章 搶權的來了第53章 必要的教訓(三)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704章 殺戮之樂章(六)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797章 東都風雲動(三)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804章 決戰洛陽宮!(四)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454章 王庚的選擇第661章 密謀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37章 初見駱賓王(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241章 反客爲主(下)第587章 紅山宮之約(下)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229章 馴“明”記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504章 訓兒(上)第512章 狩獵邊關(二)第68章 北門學士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475章 連兒灣之戰(六)第165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四)第298章 強硬碰撞第100章 各取所需(下)第419章 試點工程(上)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248章 明槍暗箭(二)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814章 完勝(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287章 齊人之福第45章 再度婉拒(下)第17章 急轉直下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621章 糧庫之戰(二)第227章 橫生枝節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632章 必爭之要職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50章 大計劃之啓動(四)第627章 糧庫之戰(八)第435章 暗算(下)四百零九章 連捎帶打一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619章 再下一城(下)第195章 突破大通河谷(下)第305章 變數出現第491章 手銃與考覈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768章 天荒山阻擊戰(七)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309章 彼此試探(四)第439章 獵殺與反獵殺(中)第734章 收服劉仁軌第220章 白馬寺遇襲(二)第597章 兄友弟恭(下)第278章 就藩風波(四)第171章 太平公主的劫難第505章 訓兒(下)第692章 西征第一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