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

杜士儀既是突然發聲,將打算挑動事端的郭十三給壓了下去,剛剛險些被激得大怒的唐明,也終於深深吸了一口氣,冷靜了下來。等到杜士儀頷首示意,分明還是把主導權交給了自己,他定了定神,便鎮定自若地開了口。

“杜大帥既是解說了後半截,那你前半截的疑問,我也不妨於你剖白清楚。你剛纔說,不過是幾個老卒的殘破草屋,不過是射了幾支火箭,一不曾將其徹底焚燬,二又不曾謀奪任何財物,你以爲如此便可輕罪處置?須知永徽律疏中早有明文,但凡官府廨宇及私家舍宅,只要是放了火,不論屋舍大小,損毀財物多少,一律徒三年。之前爾等射出的火箭,曾經損毀張家菜地柴房,這就是坐實犯了此條。爾若不服,可向上申訴,但凡熟知律法者,都是同樣一個結果”

這一次,輪到從來不知道律例爲何物的郭十三面如土色了。而唐明既然重新抓到了主動權,自是又聲色俱厲地斥道:“再者,你說不過是幾個老卒的殘破草屋?老卒這兩個字,豈是你這等只知享樂的紈絝子弟可以輕視他們渾身披創浴血奮戰時,你在何處?這些屋舍,是他們親手一磚一瓦一木,辛辛苦苦建造起來的,卻險些毀於你這輕薄小兒之手,你不知悔改也就罷了,反而輕描淡寫意圖脫罪,你捫心自問,腔中這一顆心全都是民脂民膏,全無半點熱血忠勇”

說到這裡,唐明終於霍然起身,高聲說道:“杜大帥昔日於萬年尉時,曾主理藍田縣主私佔山澤水利之案,彼時秉公處斷,雖宗親亦不得免。我雖不敢與杜大帥比肩,然則今日郭氏這十餘人縱火罪證確鑿,當依律嚴判徒三年”

徒三年是什麼概念?唐律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徒刑是第三等,重於杖刑,而徒三年又是徒刑五等之中最重的一等。這三年帶着刑具苦役,可比杖刑一二百更加羞辱,更加難捱。因此,當聽到自己竟然要服徒刑三年的時候,剛剛捱過笞刑的一個郭氏子弟竟是一頭栽倒暈了過去,餘者亦是臉上殊無血色。而這時候,剛剛被杜士儀和唐明先後駁得體無完膚的郭十三突然彷彿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高聲嚷嚷了一句。

“徒刑不是可以贖銅嗎?我可以贖銅,不論多少我都出得起”

幾乎是郭十三開口嚷嚷的一刻,唐明便冷笑道:“贖銅?要用我大唐永徽律疏贖章中的條例,有條件若於。其一,你自身是九品以上官,八品九品皆可;其二,你之父母或祖父爲七品以上官,至於第三條,想來你家中尚未有資格享受議請特權的近親。我且問你,你有九品以上官?你之父母或祖父爲七品以上官?”

此話一出,下頭十幾個人中,有人如獲至寶,但大多數人都面如死灰。儘管郭知運當年鎮守鄯州爲隴右節度使之後,曾經大力提拔了一些郭家人在軍中任職,可軍功也不是能夠隨便亂送的,再加上開元之初,軍功審覈頗爲嚴格,除卻郭英又這樣一落地就享受了恩蔭官職的,餘者在七品以上官的郭家子弟還真是沒多少。至少,嚷嚷着贖銅的郭十三就只是家中稍稍殷實,父親不過是旅帥。

見郭十三整個人僵在了那兒,唐明方纔厲聲說道:“我唐律之中雖有議請減贖之法,可那乃是陛下體恤個爲官不易,爲尊者稍有疏失罪過時用以減刑,卻不是但凡有疏失便能夠藉此逃避刑責的倘若一有罪過便想着可贖,如今是徒刑,異日又犯流刑死刑者,便悔之莫及了”

當這一日的公審終於結束了之後,上上下下咀嚼着杜士儀和唐明這一前一後的話,一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尤其是郭氏衆人,因爲杜士儀打壓不法者,卻又提拔有能者,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兩種態度。一種是憤怒於杜士儀先攆走了郭英又,而後又拿郭家子弟出氣立威;另一種則是認爲郭家門風早就應該好好整頓,杜大帥提拔英才,又令郭建兼知行軍司馬,正表示了對郭家的看重。這兩派人彼此既是針尖對麥芒,登時讓昔日威震河隴的郭氏一族有些四分五裂的勢頭。

然而,杜士儀這樁案子辦得人證物證俱全,又佔據了道德制高點,再加上郭建不論是爲了自己在隴右節度使府的地位,還是爲了自己在郭氏一族中的地位,勢必都要幫助杜士儀把那幾個害羣之馬一擼到底,故而在宣傳上不得不加以酎合。一時間,自是讓此案得以秉公處斷的消息散佈了開來。至於姚峰這等本就不滿郭家獨霸鄯州鄰近各州的軍中世家子弟,少不得也幫着推波助瀾。如此一來,分成兩派的郭氏之中,當年依附郭英又最緊,如今跌得最重的那些人頓時舉步維艱。

在軍務人事上,藉着這麼一樁縱火未成的案子暫時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杜士儀不想太過急功近利,就暫且收了手。而對於重開的赤嶺互市,他就實行了一系列的措施。第一,嚴格控制絲絹易馬;第二,制定茶葉指導價,嚴控低價銷茶的行爲;至於第三,則是互市商人採取准入制度,徹查無有茶引者。

茶引制度推行至今已經有八九年,無論在西南蜀中,還是在東南,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雖然也有商人偷逃茶引的行爲,但在邊境大宗茶葉交易的地方,也是茶葉交易查得最嚴格的地方。儘管河隴之地多有鋌而走險的人,當杜士儀直接把五百府衛作爲查禁的主力軍,而錄事參軍唐明親自領銜徹查,自是一時讓私茶商人爲之銷聲匿跡。

轉眼月餘,之前隨回河西的王忠嗣前往涼州一遊的李白王之渙和孟浩然結伴歸來。風塵僕僕的三個人甚至來不及回房去換一身衣服,就徑直闖進了鎮羌齋。王之渙更是一見面連個招呼都不打就嚷嚷道:“君禮,河西出事了。王忠嗣被長安一個御史參了一本,似乎是他底下的軍士舉發他曾有殺俘以及冒功之事,說是聖人大爲震怒,已經有令命他回長安質辯,看樣子事情似乎很不小。

杜士儀還正想着如今自己鎮守鄯州,是不是應該想個法子,從牛仙客那兒把王忠嗣弄過來,如此他在軍務上就能有一個最最可靠的幫手,誰曾想這主意還沒實行,竟然就遭遇到了這樣的變故。爲之色變的他立刻問道:“牛大帥就不曾力保王忠嗣?”

“牛大帥說,上書彈劾的那位侍御史皇甫惟明在御史臺之中名聲不小,而且王忠嗣殺俘確有其事,倒是冒功未必,牛大帥在朝中根基淺薄,與其貿然據理力爭,還不如把事情始末奏報清楚,而且也已經寫信給蕭相國了。”之前同行一路,李白對於性情豪爽的王忠嗣頗爲敬服,此刻說起牛仙客的軟弱,他不禁有些不滿,“身爲河西節度使,這麼大的事情只是奏報清楚,而不是迴護功勳彪炳的屬下,牛大帥未免謹慎太過了”

就連一貫較爲恬淡的孟浩然,說起牛仙客也有些不以爲然:“之前王忠嗣引薦,我們三個也拜見了牛大帥。他對我三人倒是客客氣氣,但一來二去便話不投機,所以我們三個很快就辭出來了。都說牛大帥忠厚,可忠厚之人也不能一點脾氣都沒有,到底是不讀書無底氣之過”

就連只是白身的孟浩然,都這麼評判牛仙客,而李白和王之渙一臉的贊同,杜士儀不禁暗歎,這年頭讀書的士人和流外吏員出身的胥吏,確實是有一條天生的鴻溝,哪怕已經官至節度使的牛仙客都不能避免。儘管三人分明都不太瞭然長安那邊告了王忠嗣黑狀的皇甫惟明究竟是何方神聖,但之前杜士儀和王忠嗣深談過,心中不得不感慨王忠嗣還真是把此人給開罪了。

不過,這皇甫惟明也真心好本事,竟然能夠直接把這位號稱天子養子的青年勇將拉下馬

要知道,據高力士私底下對他開玩笑說,之前李隆基心急火燎把王忠嗣從雲州調到河西去,也是因爲他杜士儀初到雲州時太過行險,而王忠嗣又是同樣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前那雲州大捷固然令人振奮,可出一點差錯就興許是天大的禍事,所以,李隆基畢竟還偏愛王忠嗣這名將苗子,於脆如蕭嵩所願把人調往了河西。

“君禮,這事情你管不管?”王之渙是個直爽人,直來直去問出了一句話

李白寒微之時和杜士儀相識,對於杜士儀的性情自不免多幾分認識:“如果君禮不介意,我回長安打探打探?”

要是你去打探,萬一鬧出一怒殺人的事,那就麻煩大了

杜士儀不等最後一個孟浩然開口,當機立斷地說道:“王將軍的事情,絕不是那麼簡單,你們不用急,我會立時三刻派文申回京辦理此事。他乃是京兆萬年人,儘管當初其父的事情,他們母子曾經一度和宇文族中鬧僵,但如今宇文融追贈台州刺史,他的人脈自然比你們更廣。”

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1196章 翻臉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094章 孺慕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4章 司馬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647章 雁門賦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66章 出宮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445章 全勝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433章 萬歲池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886章 第一名將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368章 翻臉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44章 盛氣凌人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
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048章 兩樁婚事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第423章 道不同,驟見血第789章 天下寒士盡歡顏第1196章 翻臉第1084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965章 老驥伏櫪,夫妻依依第917章 塵泥之下慕青雲第1094章 孺慕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990章 異域團圓第4章 司馬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647章 雁門賦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129章 名利雙收動京華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56章 胡騰舞后胡騰詩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71章 龍飛鳳舞書酒籌第66章 出宮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100章 紅袖添香更添亂第579章 城頭冰場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241章 烽煙不絕,誰人良配?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743章 用人的信號第535章 會錯聖心第1146章 人心渙散的逃命之路第445章 全勝第1053章 厚此薄彼第126章 寒光撩人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396章 飄零四海覓知音第236章 殺威,告急第433章 萬歲池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601章 吾兒廣元,採煤供幽州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969章 雛鳥放飛時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1220章 非戰之罪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第646章 名士雲集第886章 第一名將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570章 招兵買馬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368章 翻臉第1233章 存亡之秋第1169章 巨敗之後鞭文武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449章 悲劇的那囊氏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1086章 人走茶涼,結盟約對敵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1180章 人心散了的大燕朝第250章 不求貪歡,護短師兄第809章 東宮唾手可得第877章 一波更比一波高第44章 盛氣凌人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628章 巡行雁門,代州三虎第256章 知合孫吳,可以運籌帷幄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