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

光德坊王宅,這一夜是年輕才俊雲集一堂,作爲主人的反而全都靠邊站了。前頭那些閒談之後,杜士儀聽四個人輪流將所知情形一一告知,因夜禁已到,索性就請人問過主人王卿蘭之後,把人都留了下來。儘管他這日夜疾馳從洛陽趕到長安,已經是疲累交加,可這會兒也顧不得這些,連夜商量對策,分派任務,尤其是平日懶散不太樂意管事的王翰,以及更好詩酒美人的崔顥,也都被他拉上了。

作爲奉旨而來安撫的特使,無論是王怡還是杜士儀,都極其苦命地沒能睡上一個囫圇覺。這邊廂談到大半夜方纔睏倦上來抵足而眠,那邊廂大理寺中,同樣是趕路時就已經有些支撐不住的王怡,亦秉燭夜審,直到眼中已經血絲密佈,腦袋隱隱作痛,他方纔在親隨地輪番勸解下,上牀和衣睡下。

大清早的,杜士儀迷迷糊糊聽到了一陣響亮的異聲。睜開眼睛四處一瞧,他便發現自己正靠內睡在一張羅漢榻上,外頭則是崔顥正在不管不顧打着呼嚕,一旁坐牀上,王翰正睡得香甜,倒是他那無論到何處都盡顯一絲不苟的三師兄裴寧,眼下彷彿似睡非睡,閉着眼睛盤膝坐着,面上一片寧靜,簡直和靜坐的和尚沒什麼兩樣。即使還想再睡個回籠覺,對於外頭這不絕於耳的呼嚕聲,他也着實沒那個能耐,不得不小心翼翼站起身跨過人下了羅漢榻,可下地趿拉了鞋子時,他就看到裴寧突然醒了似的睜開了眼睛。

“三師兄……”

微微點了點頭,裴寧便悄悄起身,言簡意賅地說道:“外頭說話。”

河南尹王怡抵達長安並不高調,可是,當他高調從京兆府廨提了犯人,然後又是張貼榜文令人首告逆黨,又是連夜審理之後,長安城中的震動不但沒有停歇,反而更加惶惶不安了起來。那榜文之下釘着的銅箱子,在次日清早就多了好些首告的匿名信,當送到王怡手中時,他一面吩咐所帶的精幹部屬前去京兆府廨和長安萬年二縣廨調人偵緝,一面把昨日審理的案卷一一整理,緊跟着……這位河南尹可謂是雷霆萬鈞,一口氣就又抓了整整二十三個人!

這二十三個人中,除了平民之外,尚有權家子弟三人,李家老少五人,此外尚牽連到長安各官宦之家統共六家。一時間,長安城上下一片譁然,竟是人人自危,杜士儀那尚未回去過的宣陽坊私宅,亦是好些人等在那裡陳情。而依照王怡的吩咐,清早就出了王宅帶着人滿城巡查,搜尋逃脫的屯營兵的杜士儀,當從人口中得知如此內情,亦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連忙快馬加鞭地趕回了太極宮。

然而,他在大理寺門前,卻是被人攔住了。面對那小吏滿臉肅然,但左右就是王大尹正在審案期間,不會外人的解釋時,他終於爲之火冒三丈,當即厲聲喝道:“王大尹縱然是奉旨前來安撫長安官民,我亦是奉旨相從,雖官職有高下,職責卻無輕重!倘若爾再敢攔阻,我便立時命人將你拿下,參奏你藐視天使之罪!”

那年輕小吏本是初到大理寺的流外吏員,得了王怡心腹從者的囑咐,從昨天到今天,狐假虎威也不知道攔阻了多少高官顯宦,那些人雖惱怒,可誰都不敢和他翻臉,一時他頗覺志得意滿。可此時此刻杜士儀這一喝,他登時消了三分氣勢。正要擠出笑容再解釋兩句,他便只看見杜士儀徑直走到他身前,冷冷說道:“秉公辦事是應當的,可也先分清楚人!”

當王怡得知,此前自己還嘉賞過的那個能夠卻人於門外的小吏,這會兒卻讓杜士儀徑直闖了進來,他登時面如嚴霜。當杜士儀昂首直入之際,他強壓下心頭的不快,冷冷說道:“杜拾遺莫非是拿到了那些漏網之魚?”

“漏網之魚固然重要,可如今長安城中上下官民人心惶惶,王大尹可知道?”

“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又有何畏懼之處?”

“身正不怕影子斜,此話固然不假,可王大尹令人張貼榜文鼓勵首告,更設銅箱令人投書,便形同當年風聞奏事,因而捕風捉影者有之,泄憤誣告者有之,至於真正有線索的,十不存一。且如今王大尹是奉命前來安撫長安官民的,試問屬下可用者幾人,可信者幾人,能夠應付得了多少投書,能夠查證得了多少首告?而一日之間捕拿長安城中官民二十三人,且並無隻言片語對外說明,王大尹難道不知,如今外頭流言蜚語四起?”

杜士儀當着四周圍那些大理寺官員,以及自己屬下的面,竟是這般絲毫不留情面,王怡登時勃然色變:“你是奉旨相從本府前來長安安撫官民,此案如何查證,乃是本府一人之責!流言蜚語四起,那是你的職責,本府豈能一處一處前去見人安撫?你既然如此說,本府責你立時出外,平息流言,安撫民心,若是還有敢於背地裡議論誹謗者,本府唯你是問!夠了,眼下本府還另外有人犯要審,你出去吧!”

見王怡一臉不容置疑的決然之色,杜士儀知道多說無益,長揖行禮後便轉身出了正堂。等到出了大理寺,他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外出宮,卻是也不歸家,而是徑直到了自己此前曾經任官大半年的萬年縣廨,把王怡原話當着韋拯的面說與了所有縣丞主簿縣尉聽,又轉去了長安縣廨如是辦理,最後則是去了一趟京兆府廨。等到這一路忙活完,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宣陽坊私宅。

待見門前車馬不絕,他一駐馬,那些衣着光鮮的豪奴管事一流蜂擁而上,他立時叱喝一聲,等赤畢等人擋在左右高聲吆喝肅靜,四周圍漸漸安靜了下來,他方纔清了清嗓子。

“各位所請,我已經見過王大尹。然則王大尹乃是奉旨辦案,絕不會輕易放過一個逆黨,也絕不會冤枉了一個好人。所以,各位若是有親友不慎與案子有涉,不妨留下相應姓名官職文書,回去安心等着,我也一定會諫勸王大尹。”

聽到杜士儀竟然這麼說,顯然是在王怡那裡碰了個硬釘子,衆人你眼望我眼,一時全都失望之極。有想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慌忙去預備筆墨寫下文狀,而那些本就求見王怡未果,想到杜士儀這裡碰碰運氣的,自然也就不費那個事了,回去另想辦法。須臾,這宣陽坊杜宅門口那條本來堵得嚴嚴實實的十字橫街,這會兒就漸漸冷清了下來。

一連兩天兩夜沒怎麼好好休息的杜士儀踏入了自己家門,長長吐出一口氣就疲憊不堪地說道:“關門,誰來都不見!”

王怡這是鐵了心要把事情鬧大,他可不想真的愣頭青似的眼下就與其對着幹,到頭來卻像嚇死的王志愔這般,拼一個過勞死須不划算!要知道,裴寧對他的囑咐,可是深得他心。

昨夜雖商量不少,但都是陽謀,早上師兄弟二人從王宅那偏廳中出來時,裴寧便低聲說道:“王怡進了洛陽後,我便使人去查過他從前的爲官案卷。此人極其強項,最初頗有剛正不阿的名聲,甚至爲人稱作是治理州縣路不拾遺,然則治獄素來嚴苛,鄉間豪強但有犯法立時窮究,而即便是子弟犯有小錯,也往往嚴懲不容情,商人之流就更不用說了,但凡民告,必重罪論處。久而久之官做大了,拿來立威的人也就越來越非同小可,對此有人送了他一個綽號,破家王。”

杜士儀登時醒悟到這王怡還真是名聲在外的人,源乾曜和孟溫禮王卿蘭的擔心,恐怕全都是因爲此人的經歷而來。於是,深深感受到肩膀上那重擔的他不由得苦笑道:“看來,這次我還真是扛上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

“不要死扛,那樣萬一沒建樹的話,別人是不會感激你的。”裴寧此話說得聲音極輕,縱使四周圍就算有悄悄偷聽的人物,也難以聽清楚他這細微的言語,“只消擺出一個態度,讓人知道你已經盡力了,卻被王怡強勢所阻。然後,讓該吃苦頭的人吃些苦頭。或許大多數人確實是和權楚璧等逆黨無涉,但敲山震虎,本就是聖人樂見其成的。等到這王怡收不了手,再用最後一計。”

“先雞蛋碰石頭,然後示敵以弱,敵進我退,最後待驕兵之計用到極致的時候,再圖窮匕見?”

“顯擺你活學活用不成?不過……你說對了!”

回憶着這番對話,此刻才換下那身風塵僕僕的衣衫,舒舒服服泡在滿是熱水的浴桶中,杜士儀忍不住輕聲呢喃道:“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王大尹啊王大尹,即便這是捅了天的逆謀大案,但這等時刻,破家滅門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長安一亂,天下不安,這等淺顯的道理莫非都不明白?”

他自然不知道,當傍晚時分,之前熬了大半夜只睡了一個多時辰,這一整個白天又是連軸轉審人犯的王怡面對手中那一張寥寥數語的供詞,面上卻是流露出了說不出的振奮。

“有了這供詞,我看朝中還有誰敢覺得姜皎冤枉!”

光德坊王宅,這一夜是年輕才俊雲集一堂,作爲主人的反而全都靠邊站了。前頭那些閒談之後,杜士儀聽四個人輪流將所知情形一一告知,因夜禁已到,索性就請人問過主人王卿蘭之後,把人都留了下來。儘管他這日夜疾馳從洛陽趕到長安,已經是疲累交加,可這會兒也顧不得這些,連夜商量對策,分派任務,尤其是平日懶散不太樂意管事的王翰,以及更好詩酒美人的崔顥,也都被他拉上了。

作爲奉旨而來安撫的特使,無論是王怡還是杜士儀,都極其苦命地沒能睡上一個囫圇覺。這邊廂談到大半夜方纔睏倦上來抵足而眠,那邊廂大理寺中,同樣是趕路時就已經有些支撐不住的王怡,亦秉燭夜審,直到眼中已經血絲密佈,腦袋隱隱作痛,他方纔在親隨地輪番勸解下,上牀和衣睡下。

大清早的,杜士儀迷迷糊糊聽到了一陣響亮的異聲。睜開眼睛四處一瞧,他便發現自己正靠內睡在一張羅漢榻上,外頭則是崔顥正在不管不顧打着呼嚕,一旁坐牀上,王翰正睡得香甜,倒是他那無論到何處都盡顯一絲不苟的三師兄裴寧,眼下彷彿似睡非睡,閉着眼睛盤膝坐着,面上一片寧靜,簡直和靜坐的和尚沒什麼兩樣。即使還想再睡個回籠覺,對於外頭這不絕於耳的呼嚕聲,他也着實沒那個能耐,不得不小心翼翼站起身跨過人下了羅漢榻,可下地趿拉了鞋子時,他就看到裴寧突然醒了似的睜開了眼睛。

“三師兄……”

微微點了點頭,裴寧便悄悄起身,言簡意賅地說道:“外頭說話。”

河南尹王怡抵達長安並不高調,可是,當他高調從京兆府廨提了犯人,然後又是張貼榜文令人首告逆黨,又是連夜審理之後,長安城中的震動不但沒有停歇,反而更加惶惶不安了起來。那榜文之下釘着的銅箱子,在次日清早就多了好些首告的匿名信,當送到王怡手中時,他一面吩咐所帶的精幹部屬前去京兆府廨和長安萬年二縣廨調人偵緝,一面把昨日審理的案卷一一整理,緊跟着……這位河南尹可謂是雷霆萬鈞,一口氣就又抓了整整二十三個人!

這二十三個人中,除了平民之外,尚有權家子弟三人,李家老少五人,此外尚牽連到長安各官宦之家統共六家。一時間,長安城上下一片譁然,竟是人人自危,杜士儀那尚未回去過的宣陽坊私宅,亦是好些人等在那裡陳情。而依照王怡的吩咐,清早就出了王宅帶着人滿城巡查,搜尋逃脫的屯營兵的杜士儀,當從人口中得知如此內情,亦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連忙快馬加鞭地趕回了太極宮。

然而,他在大理寺門前,卻是被人攔住了。面對那小吏滿臉肅然,但左右就是王大尹正在審案期間,不會外人的解釋時,他終於爲之火冒三丈,當即厲聲喝道:“王大尹縱然是奉旨前來安撫長安官民,我亦是奉旨相從,雖官職有高下,職責卻無輕重!倘若爾再敢攔阻,我便立時命人將你拿下,參奏你藐視天使之罪!”

那年輕小吏本是初到大理寺的流外吏員,得了王怡心腹從者的囑咐,從昨天到今天,狐假虎威也不知道攔阻了多少高官顯宦,那些人雖惱怒,可誰都不敢和他翻臉,一時他頗覺志得意滿。可此時此刻杜士儀這一喝,他登時消了三分氣勢。正要擠出笑容再解釋兩句,他便只看見杜士儀徑直走到他身前,冷冷說道:“秉公辦事是應當的,可也先分清楚人!”

當王怡得知,此前自己還嘉賞過的那個能夠卻人於門外的小吏,這會兒卻讓杜士儀徑直闖了進來,他登時面如嚴霜。當杜士儀昂首直入之際,他強壓下心頭的不快,冷冷說道:“杜拾遺莫非是拿到了那些漏網之魚?”

“漏網之魚固然重要,可如今長安城中上下官民人心惶惶,王大尹可知道?”

“只要行得正,坐得直,又有何畏懼之處?”

“身正不怕影子斜,此話固然不假,可王大尹令人張貼榜文鼓勵首告,更設銅箱令人投書,便形同當年風聞奏事,因而捕風捉影者有之,泄憤誣告者有之,至於真正有線索的,十不存一。且如今王大尹是奉命前來安撫長安官民的,試問屬下可用者幾人,可信者幾人,能夠應付得了多少投書,能夠查證得了多少首告?而一日之間捕拿長安城中官民二十三人,且並無隻言片語對外說明,王大尹難道不知,如今外頭流言蜚語四起?”

杜士儀當着四周圍那些大理寺官員,以及自己屬下的面,竟是這般絲毫不留情面,王怡登時勃然色變:“你是奉旨相從本府前來長安安撫官民,此案如何查證,乃是本府一人之責!流言蜚語四起,那是你的職責,本府豈能一處一處前去見人安撫?你既然如此說,本府責你立時出外,平息流言,安撫民心,若是還有敢於背地裡議論誹謗者,本府唯你是問!夠了,眼下本府還另外有人犯要審,你出去吧!”

見王怡一臉不容置疑的決然之色,杜士儀知道多說無益,長揖行禮後便轉身出了正堂。等到出了大理寺,他頭也不回地徑直往外出宮,卻是也不歸家,而是徑直到了自己此前曾經任官大半年的萬年縣廨,把王怡原話當着韋拯的面說與了所有縣丞主簿縣尉聽,又轉去了長安縣廨如是辦理,最後則是去了一趟京兆府廨。等到這一路忙活完,他便回到了自己的宣陽坊私宅。

待見門前車馬不絕,他一駐馬,那些衣着光鮮的豪奴管事一流蜂擁而上,他立時叱喝一聲,等赤畢等人擋在左右高聲吆喝肅靜,四周圍漸漸安靜了下來,他方纔清了清嗓子。

“各位所請,我已經見過王大尹。然則王大尹乃是奉旨辦案,絕不會輕易放過一個逆黨,也絕不會冤枉了一個好人。所以,各位若是有親友不慎與案子有涉,不妨留下相應姓名官職文書,回去安心等着,我也一定會諫勸王大尹。”

聽到杜士儀竟然這麼說,顯然是在王怡那裡碰了個硬釘子,衆人你眼望我眼,一時全都失望之極。有想死馬當做活馬醫的,慌忙去預備筆墨寫下文狀,而那些本就求見王怡未果,想到杜士儀這裡碰碰運氣的,自然也就不費那個事了,回去另想辦法。須臾,這宣陽坊杜宅門口那條本來堵得嚴嚴實實的十字橫街,這會兒就漸漸冷清了下來。

一連兩天兩夜沒怎麼好好休息的杜士儀踏入了自己家門,長長吐出一口氣就疲憊不堪地說道:“關門,誰來都不見!”

王怡這是鐵了心要把事情鬧大,他可不想真的愣頭青似的眼下就與其對着幹,到頭來卻像嚇死的王志愔這般,拼一個過勞死須不划算!要知道,裴寧對他的囑咐,可是深得他心。

昨夜雖商量不少,但都是陽謀,早上師兄弟二人從王宅那偏廳中出來時,裴寧便低聲說道:“王怡進了洛陽後,我便使人去查過他從前的爲官案卷。此人極其強項,最初頗有剛正不阿的名聲,甚至爲人稱作是治理州縣路不拾遺,然則治獄素來嚴苛,鄉間豪強但有犯法立時窮究,而即便是子弟犯有小錯,也往往嚴懲不容情,商人之流就更不用說了,但凡民告,必重罪論處。久而久之官做大了,拿來立威的人也就越來越非同小可,對此有人送了他一個綽號,破家王。”

杜士儀登時醒悟到這王怡還真是名聲在外的人,源乾曜和孟溫禮王卿蘭的擔心,恐怕全都是因爲此人的經歷而來。於是,深深感受到肩膀上那重擔的他不由得苦笑道:“看來,這次我還真是扛上了一位不得了的人物。”

“不要死扛,那樣萬一沒建樹的話,別人是不會感激你的。”裴寧此話說得聲音極輕,縱使四周圍就算有悄悄偷聽的人物,也難以聽清楚他這細微的言語,“只消擺出一個態度,讓人知道你已經盡力了,卻被王怡強勢所阻。然後,讓該吃苦頭的人吃些苦頭。或許大多數人確實是和權楚璧等逆黨無涉,但敲山震虎,本就是聖人樂見其成的。等到這王怡收不了手,再用最後一計。”

“先雞蛋碰石頭,然後示敵以弱,敵進我退,最後待驕兵之計用到極致的時候,再圖窮匕見?”

“顯擺你活學活用不成?不過……你說對了!”

回憶着這番對話,此刻才換下那身風塵僕僕的衣衫,舒舒服服泡在滿是熱水的浴桶中,杜士儀忍不住輕聲呢喃道:“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王大尹啊王大尹,即便這是捅了天的逆謀大案,但這等時刻,破家滅門不是目的,只是手段,長安一亂,天下不安,這等淺顯的道理莫非都不明白?”

他自然不知道,當傍晚時分,之前熬了大半夜只睡了一個多時辰,這一整個白天又是連軸轉審人犯的王怡面對手中那一張寥寥數語的供詞,面上卻是流露出了說不出的振奮。

“有了這供詞,我看朝中還有誰敢覺得姜皎冤枉!”

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162.第1162章 該退位了19.第19章 打抱不平798.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46.第46章 全肉宴524.第524章 師徒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268.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122.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415.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1265.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1067.第1067章 經略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458.第458章 波瀾乍起975.第975章 瞞天過海122.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290.第290章 殺雞儆猴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25.第25章 盧門弟子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127.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1058.第1058章 一退再退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264.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45.第45章 針鋒相對902.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51.第51章 人心向背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176.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823.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513.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194.第1194章 譁衆取寵133.第133章 奪魁458.第458章 波瀾乍起194.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783.第783章 火藥1248.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763.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349.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551.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158.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1207.第1207章 不破之城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328.第328章 餘怒977.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77.第77章 珠聯璧合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867.第867章 從天而降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957.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938.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1107.第1107章 狗咬狗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745.第745章 鄯州老卒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1008.第1008章 故人已老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1055.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884.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526.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852.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11.第11章 印書740.第740章 隴右軍威387.第387章 輕鬆逆轉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1044.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1239.第1239章 成王敗寇533.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284.第284章 迎難而上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680.第680章 走馬上任86.第86章 翁婿or翁媳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287.第287章 狼狽而退328.第328章 餘怒
351.第351章 明察秋毫462.第462章 仗義者誰人1162.第1162章 該退位了19.第19章 打抱不平798.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46.第46章 全肉宴524.第524章 師徒1220.第1220章 非戰之罪268.第26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927.第927章 水越渾越好456.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1122.第1122章 一條道走到黑415.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758.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1265.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1067.第1067章 經略749.第749章 不遭人嫉是庸才458.第458章 波瀾乍起975.第975章 瞞天過海122.第122章 貴客盈門賀生辰1068.第1068章 令行禁止290.第290章 殺雞儆猴892.第892章 風雲變幻迷人眼721.第721章 捷足先登25.第25章 盧門弟子558.第558章 應對之策127.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1058.第1058章 一退再退864.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1229.第1229章 癡心妄想!264.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45.第45章 針鋒相對902.第902章 天下之大,興亡皆苦51.第51章 人心向背635.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176.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823.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513.第513章 惠妃邀遊園739.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194.第1194章 譁衆取寵133.第133章 奪魁458.第458章 波瀾乍起194.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783.第783章 火藥1248.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763.第763章 百事農爲本145.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場349.第349章 就是趕你走!551.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158.第158章 髒水和黑鍋675.第675章 送客茶後莫登門1207.第1207章 不破之城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328.第328章 餘怒977.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403.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77.第77章 珠聯璧合1070.第1070章 名將之決意811.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867.第867章 從天而降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1010.第1010章 各部來賀,巍巍氣象957.第957章 以利動之,間其腹心938.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1107.第1107章 狗咬狗1254.第1254章 比死多口氣745.第745章 鄯州老卒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1008.第1008章 故人已老1096.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1055.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861.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884.第884章 諫君寬仁,名士風流526.第526章 杜十九送聘,玉奴見貴主697.第697章 蕃將投效,羽翼漸豐852.第852章 成敗論英雄11.第11章 印書740.第740章 隴右軍威387.第387章 輕鬆逆轉803.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1044.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1045.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1239.第1239章 成王敗寇533.第533章 最毒婦人心364.第364章 宴集揚名,當堂鎖拿284.第284章 迎難而上517.第517章 宰相吵架,御前和稀泥680.第680章 走馬上任86.第86章 翁婿or翁媳839.第839章 僕固懷恩113.第113章 近鄉情怯1034.第1034章 軒然大波137.第137章 當頭棒喝287.第287章 狼狽而退328.第328章 餘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