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第44章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出來彈劾牛仙客的人,叫周子諒,長安本地出身。張九齡被拜相的時候,他被對方引薦,李隆基給了這位一個監察御史的官。

周子諒職位不高,但權柄卻不低,就連宰相都可以彈劾!唐代的御史臺官員,本身就是制度設計中,皇權用來制約相權的工具。

當然了,工具只能是工具,不能有自己獨立的想法,要跟“主人”的思維保持一致。

很顯然,周子諒並未清醒意識到,李隆基纔是他的主人,而張九齡並不是。

周子諒在這個節骨眼,彈劾他的“頂頭上司”李適之不作爲,其實就是變相的暗罵,舉薦牛仙客的官員,甚至是李隆基本人都在瞎JB胡搞。

可以說這波大招,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做賭注,去搏一個“孤臣”“直臣”的人設,以圖天子器重。

要不然,連頂頭上司李適之都得罪,難道事後不會被穿小鞋?

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換句話說,這波周子諒已經豁出去了!

這便是長安的官場,這裡有無數的名利,這裡有至高的權力可以給你攝取。

但也伴隨着無盡的風險。

作爲被彈劾對象的李適之,一臉驚愕,他完全不明白周子諒到底是哪根筋不對,按說自己平日裡好像也沒得罪他啊。

而作爲事件核心的牛仙客,則是臉上青一陣紅一陣,低着頭不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這種彈劾,不是說你人品不好作奸犯科,也不是說你功勞不夠資歷不夠。

就是能力不足以勝任!

就是這樣的主觀,尖刻,也不講什麼證據。

沒有朋黨支援,沒有參加過科舉,就這麼一路老老實實幹到中樞來的牛仙客無言以對。

說再多的話都是蒼白無力的,別人污衊伱偷吃了三碗涼粉,難道你就得剖開肚子給那些人看看,來證明自己麼?

“都散了吧,此事明日紫宸殿再議。”

李隆基一甩袖子,轉身就走,竟然沒有直接發作。

其他臣子在宴會廳內面面相覷,最後也都一言不發的離開了,就連牛仙客都黯然傷神的走了。只剩下周子諒與張九齡二人。

“你啊,你啊,唉!”

張九齡長嘆一聲,失望的走出宴會廳的大門。

他確實不待見牛仙客上位,覺得對方的能力肯定不能勝任六部尚書的職務,更別提宰相了。

但爲什麼要在這個節骨眼提出來呢?

周子諒是張九齡提攜的不假,可是他並沒有安排這個人給李隆基上眼藥啊!

……

回到勤政務本樓的書房裡,李隆基依舊是餘怒未消!

周子諒爲什麼敢出來彈劾牛仙客?那還用說麼,當然是張九齡指使的啊。

不然一個監察御史,怎麼敢這樣蹬鼻子上臉?

當然了,監察御史當面打臉皇帝也是有傳統的,貞觀時代的魏徵就是典型。公開場合可以打臉皇帝,私人場合也可以打臉皇帝,後面有很多人以此爲榜樣。

打臉皇帝,是不畏強權的象徵,歷來都被“輿論”所讚頌。周子諒的舉動,看似離譜,實則有其內在邏輯,並不是胡攪蠻纏亂出招。

“力士,你覺得,牛仙客可以擔任工部尚書這個官職麼?”

冷靜下來以後,李隆基忍不住詢問道。

無論是張九齡之前的頂撞之語也好,周子諒的大膽進諫也罷,核心都是牛仙客這個人到底能不能在中樞任職!

“牛仙客不過一小吏爾,如何能當朝堂的相公?”

高力士忍不住嘆息道。

嗯?

李隆基一愣,他萬萬沒想到高力士居然會說出這樣一句話來。

“怎麼你也跟張相公一個想法麼?”

李隆基好奇問道。

高力士的忠誠是沒問題的,李隆基想知道的是,他內心究竟是怎麼想的。

“牛仙客不足以勝任相公,那是因爲他在朝中沒有朋黨,沒有奧援,制定的新政肯定沒法一呼百應。

但朝廷何必要有兩個主見分明的宰相呢?那樣整日惡鬥,又要鬥到什麼時候?

一主一輔,相得益彰,豈不美哉?”

高力士談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李隆基忍不住點頭,張九齡被罷相後,確實需要一個弱勢的次相來幫助李林甫推行政令。這樣一來,朝廷就可以順利運轉,不會出現左相右相惡鬥的情況。

如果總是在惡鬥,最後還是需要李隆基出來調解,這樣的話,李隆基的全部精力,就被這些鬼事情給牽扯了,還怎麼甩開膀子玩樂呢?

李隆基認爲:

皇帝富有四海,是要用天下之人力物力去滿足皇帝一人之享樂的。

而不是一人之皇帝,累死累活馱着天下人的福祉。

奮鬥了一輩子,還不許享受享受麼?他都五十多歲了,還有多少年可以好活?

高力士果然很懂自己的想法。

李隆基忍不住想道。

“是啊,朝堂上只要有一個說一不二的宰相就可以了,要那麼多人鬥來鬥去又有什麼意思呢?”

李隆基頗有些感慨的嘆了口氣。

張九齡是留不得了,不如借這個機會,將其逐出朝堂吧。

正在這時,一個宦官走進書房通傳,左相李林甫求見。

“朕就知道哥奴一定會來的。”

聽到這個消息,李隆基哈哈大笑道。

李林甫想搞走張九齡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只不過一直在等待一錘定音的機會。如今,藉着周子諒這個“莽夫”,李林甫要對張九齡打出最後一擊了。

雖然這位大唐左相,哪怕什麼也不做,也能達到目的,張九齡如無意外,也一定會被趕出朝堂。

但是,既然可以直接幹掉政敵,爲什麼要把希望寄託在李隆基身上呢?被動挨打可不是李林甫的作風。

對於這一點,李隆基知之甚詳。張九齡很直,他要用;李林甫很奸,他也要用;牛仙客很弱,他還是要用。

這些人都是李隆基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便只有趁手與扎手的區別,沒有善惡之分。

心中盤算着一些雜事,李隆基讓人準備了一壺“春飲”,等着李林甫進來。

不一會,李林甫穿着紫色的官袍走了進來,根本就沒換掉身上的衣服,還是宴會上的那一身。

“哥奴是在宮外等了一會又折返回來了吧。”

李隆基忍不住調笑道。

“回聖人,確實如此。微臣想到一件事,不太妥當,特回來報與聖人。”

李林甫很是謹慎的說道。

“不就是攻訐張相公那點事嘛。”

李隆基不以爲意的調侃道。朝臣們互相背後說壞話嘛,都是老套路了。

張九齡還在他面前說牛仙客的壞話呢。

“並非如此,周子諒在宴會上彈劾李適之,其實針對的是牛仙客。但他敢這麼說,倒也並非是張相公的指使,而是背後有秘聞。明日聖人可當面問詢,必然爲真。”

李林甫一臉正色說道。

居然不說張九齡壞話了?

李隆基也開始嚴肅起來,收起了臉上的笑容。

“有本讖書上說: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兩角犢子,牛也!龍蛇相鬥,亂也!聖人明日逼問周子諒,他必然拿出這本書。”

李林甫從袖口摸出一本小冊子,這是某個“無名氏”寫的讖書,交給李隆基。

這本“禁書”在長安坊間流傳很久了,範圍也很廣。隨着雕版印刷的普及,私人刊印書籍已經沒有任何技術難度。這種“讖書”都是非法刊印的禁書,私人收藏、傳播、借閱都是違法行爲!

所謂讖書,就是那種胡言亂語的小冊子,裡面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暗示一些事情。在政治上,常常作爲發酵輿論之用。

受制於封建時代的闢謠難度太高與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低下,很多人都信類似的東西,有些甚至還傳得神乎其神

最出名的便是《推背圖》。

當然了,這本小冊子逼格可比《推背圖》低太多了。

表面上看這些只是無稽之談,但卻實實在在踩在李隆基的逆鱗上。

“好!好!明日朕便親自問問周子諒!”

李隆基的火氣又上來了。

目的已然達到,李林甫毫不拖泥帶水,躬身行禮後退下。

這一刀,便能將張九齡與周子諒一起送走了。

李林甫靜待明日的狂風暴雨。

……

開元二十五年春的一次朝會上。

李隆基當面告知監察御史周子諒,說牛仙客在河西任勞任怨,功勞足以拜相,如果沒有其他的理由,牛仙客必定會被朝廷任命爲工部尚書。

周子諒不知是計,直接搬出那本讖書上說的“兩角犢子自狂顛,龍蛇相鬥血成川”,對李隆基辯解說:本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不應該將牛仙客安排在中樞當六部尚書,而是應該將其安置在地方爲官。

李隆基大怒,命人將周子諒杖斃於大明宮紫宸殿上!又因爲周子諒是由張九齡所引薦的,根據朝廷的相關規則,出了大事宰相要承擔連帶責任,而且張九齡亦是難逃指使的嫌疑。

於是李隆基因爲周子諒這件事,亦是罷免了張九齡的宰相之職,將其貶爲荊州刺史。

中書令的職務由李林甫暫時兼任,同時還任命牛仙客爲工部尚書,即刻上任。

至於鄭叔清關注的戶部侍郎之職應該由誰接替,則提都沒有人去提。

這天李林甫剛剛下朝,從大明宮回到自家所在的平康坊,就看到鄭叔清早就在門外等候,態度甚爲謙卑。

李林甫就喜歡跟這種聽話的狗腿子打交道,連忙招呼鄭叔清入府詳談。

二人在書房落座之後,鄭叔清從袖口裡拿出一張清單,遞給對方說道:“戶部侍郎理財,不過是爲了河西前線軍需。屬下對河西的情況不甚瞭解,有些賬冊之類的物件需要查看一下,方有應對之道,請李相成全。”

聽到這話,李林甫接過鄭叔清遞過來的那張紙,看了又看。

這張清單,涵蓋了河西四州(涼州、肅州、甘州、瓜州)各地的戶口分佈,駐軍分佈,交通要道分佈,水利設施分佈,各地特產分佈等等。

當然,只是提出需求。

“你去夔州一趟,頗有長進。本相原本覺得將戶部侍郎之位交給你不太放心,如今看來,你足以勝任,只不過……”

李林甫微微一笑,又陷入沉思之中。

“李相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之處麼?”

鄭叔清疑惑問道。

“確有不妥,不過倒不是你做的事情不妥。”

李林甫嘆了口氣,繼續說道:

“朝廷案牘管理森嚴,本相若是派人拿出幾份回來給你查閱,倒也無傷大雅。

可你需要的東西太多,且不說能不能看完,就算能看完,本相也不能拿那麼多關於河西事物的案牘出來。

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本相不能滿足你這個要求。當然了,如果你現在已經在六部任職,去存放案牘的地方查閱是沒有問題的。”

方重勇有件事情沒有料到,就是唐朝中樞,其實把權責分得很細。李林甫固然權重,可他哪怕再大也大不過李隆基。

在潛規則裡面,李林甫利用職權從儲藏檔案的地方拿幾份出來帶回家看是可以的,大唐右相不至於這點權力都沒有。

但李林甫要是命人拖着一大車的文案書籍回家讓鄭叔清去查,那像什麼樣子?

想明白這一茬,鄭叔清在心中大罵方重勇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居然連這樣的常識都沒有考慮到。

當然,他自己也是個蠢人,沒想過這一茬。

“不過嘛,此事倒也不難解決。”

李林甫慢悠悠的說道,他今日心情大好,終於把政敵張九齡打發去荊襄釣魚了,自然不介意跟鄭叔清多說兩句。

“請李相示下!”

鄭叔清躬身行禮道。

“今日,牛仙客被聖人任命爲工部尚書。他在朝中無依無靠,正是尋找盟友的時候。本相現在修書一封,你帶去給牛仙客,向他詢問河西民情即可。

牛仙客在河西從小吏幹起,數十年經營。案牘上有的他一定知道,案牘上沒有的,他很可能也知道。得牛仙客指點,你再寫一份疏奏給本相,這件事就穩妥了。”

李林甫微微點頭說道,摸了摸下巴上的長鬚。

別看李林甫現在兼任左相右相,但這只是臨時的。李隆基重新任命左相,只是時間問題。牛仙客這個工部尚書是當不長的。

李林甫打發鄭叔清去找牛仙客,可謂是一石二鳥!

一來給自己親信提供助力,二來拉近了跟牛仙客之間的關係。

等牛仙客入相以後,這個老實人不會妨礙自己的政令,如此一來,自己的舒服日子便來了。

“謝李相提點,屬下真是無以爲報!”

鄭叔清激動的要給李林甫行大禮。

“你稍候片刻,本相先寫信再說。”

李林甫笑着說道,那樣子很是親切。

(本章完)

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74章 西行記第737章 雨雪將至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第516章 將軍何苦插標賣首?第634章 送他一頂小綠帽第670章 驅虎吞狼還是抱薪救火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448章 二愣子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370章 劍指碎葉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635章 公開處刑第698章 猛虎掏心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第492章 臨陣換帥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第737章 雨雪將至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63.第147章 透心涼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660章 求仙問道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480章 時間差不多了哦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24章 上元夜(上)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第586章 貞潔烈女眼睛感染,請假一天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725章 海納百川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692章 弔民伐罪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第804章 番外1 虎死威尤在(1)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第548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第641章 風漸起第308章 一魚二吃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684章 也不是不行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805章 番外2 虎死威猶在(2)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609章 何爲忠奸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467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602章 天街再踏公卿骨第801章 郭橋兵變(上)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第317章 釣魚怎能不戴頭盔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第369章 十姓可汗戴帽耶?第374章 西行記第737章 雨雪將至140.第129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第461章 進擊的基哥第516章 將軍何苦插標賣首?第634章 送他一頂小綠帽第670章 驅虎吞狼還是抱薪救火318.第275章 長安的雨季第79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165.第149章 車門已經焊死第448章 二愣子第668章 節操值幾分錢?第370章 劍指碎葉256.第223章 神策十二都第556章 水入江河,沙落灘塗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635章 公開處刑第698章 猛虎掏心第577章 皇帝的新衣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115.第111章 國策之變第492章 臨陣換帥第101章 君臣佐使(下)148.第135章 帝王之怒,心證即可第737章 雨雪將至304.第264章 回首更疑天路近313.第271章 一代版本一代神第711章 人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163.第147章 透心涼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660章 求仙問道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331章 勾欄從來扮高雅第537章 扶風火牛陣我知道你們很急,但是先別急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480章 時間差不多了哦227.第199章 勇氣傳說239.第211章 什麼叫公平?第24章 上元夜(上)第375章 兔死狐悲第357章 當愛已成往事第503章 天不會塌下來第530章 以野獸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臟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651章 戰場如考場第527章 人心隔肚皮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623章 關中天龍人大老爺第59章 國事如兒戲第479章 得運河者得天下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559章 登州水,浪打浪第295章 晚唐行爲藝術第297章 九愚一智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787章 天子有德者居之第786章 態度是一個大問題第586章 貞潔烈女眼睛感染,請假一天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725章 海納百川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692章 弔民伐罪忠孝節義的絕唱:說顏真卿祭侄文稿背後的故第804章 番外1 虎死威尤在(1)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第548章 德不配位,必遭其咎第641章 風漸起第308章 一魚二吃221.第194章 龍武軍執戟郎第684章 也不是不行第96章 小人物有大文章300.第260章 太白山祥瑞第788章 送一場風光大葬164.第148章 我們是講道理的第805章 番外2 虎死威猶在(2)第93章 官場潛規則第609章 何爲忠奸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729章 那邊風景獨好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467章 亂世的序曲(本卷完)第565章 人與人的憂愁並不相同第546章 輕舟未過萬重山第544章 強者從不抱怨環境第602章 天街再踏公卿骨第801章 郭橋兵變(上)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第595章 雷霆萬鈞第478章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