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

……

……

當百官們魚貫進入太和殿的時候,程遠道依然是寒着一張臉,心中已經把趙俊臣的譏諷視爲自己的奇恥大辱;李成儒則是表情變幻不定,顯然是兩種想法正在相互衝突,讓他猶豫不決。

見到程遠道與李成儒的這般表現,百官們愈發是好奇趙俊臣剛纔究竟是講了些什麼,但還不等他們私下打探,德慶皇帝就已經駕到了。

德慶皇帝駕臨太和殿的時候,可謂是腳步輕快、滿臉笑意,顯然是心情極佳,等到百官們山呼萬歲之後,就馬上哈哈大笑道:“衆位愛卿,都快快起身吧!朕這裡有一個大好消息告訴你們!”

再等到百官們紛紛起身,德慶皇帝臉上笑意更盛,揚聲道:“就在剛纔,樑輔臣樑閣老傳來了一個大好消息!說是朝廷大軍在河套境內又迎來了一次大捷!不僅是擊退了蒙古大軍近一個月以來最猛烈的一次反撲,更還重創了蒙古軍隊的主力,蒙古各大部落的傷亡高達萬餘,而我軍將士的傷亡僅只有五千左右!大捷啊!這是一場大捷!樑輔臣沒有辜負朕的厚望!前線將士們也沒有辜負朕的厚望!”

聽到德慶皇帝的解釋之後,衆位大臣也再次山呼萬歲,又紛紛表示這一切都是德慶皇帝知人善用、調度有方的功勞。

聽到百官的恭賀,德慶皇帝愈發是興致高昂,也大膽做出了預言:“哈哈,依朕來看,河套之戰已是連戰連捷,北疆氣候也是日漸寒冷,蒙古各部亦是愈發力竭,距離朝廷徹底收復河套之日已然不遠,應該就在這段時間了!再等到捷報傳來京城,就正好是可以趕上新年與朕的壽辰!到了那個時候,可謂是三喜臨門,朕與衆位愛卿、以及百姓們當是普天同慶!”

見到德慶皇帝這般興高采烈,百官們自然是不會放過溜鬚拍馬的機會,又紛紛表示德慶皇帝德比三皇、功蓋五帝、實乃是千古未有之聖君云云。

這些話固然是過度誇張了,但百官們完全可以面不改色的說出來,德慶皇帝聽在耳中也覺得很是受用。

就在德慶皇帝在百官們的馬屁聲中陶陶然的眉開眼笑、太和殿內的氣氛也是一片喜慶祥和的時候,趙俊臣則是一言不發、陷入了沉思之中。

“樑輔臣能夠率領朝廷軍隊擊退蒙古聯軍的再一次反撲,固然也算是一場勝仗了,但前線的戰況卻是未必就像樑輔臣所表示的那般順利!依照陝甘三邊的慣例,除非是遇到了像是渭水大捷那種原本就很誇張的戰捷,否則守城戰的捷報一般都要把戰果誇大兩倍以上,野外作戰的捷報更是要把戰果誇大三倍以上!這般情況,關係到十餘萬前線將士的軍功封賞,即使是樑輔臣也不敢反對!

根據樑輔臣的捷報,朝廷大軍這一次殺敵近萬人,自身傷亡則是五千人左右,看似是戰果輝煌,但若是擠幹水分的話,那就是殺敵兩三千人、自損五千以上,就變成了一場處於劣勢明顯的苦戰了!

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河套地區乃是一片廣闊平原,原本就有利於蒙古騎兵發揮實力,而且蒙古人急於奪回家園,戰意也要遠比朝廷軍隊更爲高昂!還有,朝廷一直是盼望着天寒之後蒙古聯軍會主動退軍,但實際上漢人軍隊遠要比蒙古軍隊更爲不耐苦寒……這一切都讓朝廷大軍處於明顯劣勢!不過,朝廷大軍終究是佔了兵多將廣、後勤補給的優勢,只要是耐心防守、與蒙古聯軍慢慢磨耗,遲早都會拿下最終的勝利!

如今我最爲擔心的事情,就是德慶皇帝他一心想要趕在自己壽辰之前徹底奪下河套,打算用一場收復疆土的顯赫功績爲自己賀壽,所以就屢屢的催促樑輔臣主動求戰、速戰速決,若是樑輔臣因此做出了錯誤決策……只怕是勝負局勢就要生變了!

恩,等到今天早朝結束之後,我就要儘快給陝甘邊軍的各個緊要人物傳去一封密信,告訴他們務必要穩住,若是樑輔臣想要速戰速決的話,就一定要設法拖延時機,無論如何也絕不能主動求戰!”

就在趙俊臣心中暗自做出決定之際,德慶皇帝的目光也轉向了趙俊臣。

德慶皇帝的笑意不減,道:“哈哈,趙愛卿爲何是一言不發?這場大捷也有你的一份功勞!若不是因爲你的謀劃與佈局,朝廷收復河套也不會像是今天這般順利!也怪朕催你返京太急,若是你現在還留在陝甘的話,這場大捷也能讓你再分到一份軍功封賞!不過,朝廷中樞有許多事情也確實離不開你,你若是辦好了也同樣有功!至於河套戰事,還是交給樑輔臣好了,他同樣做得很好。”

德慶皇帝的這一番話,既是安撫、也是敲打!

只看表面,德慶皇帝是惋惜趙俊臣少了一份軍功,又強調趙俊臣處理好了廟堂中樞的事情也同樣有功,但暗中深意則是樑輔臣在陝甘三邊所發揮的作用完全可以取代趙俊臣,趙俊臣對於朝廷的作用並非是不可或缺,讓趙俊臣千萬不要得意忘形。

趙俊臣自然是可以聽明白德慶皇帝的深意,但也沒有反駁,只是態度恭順的說道:“陛下,臣之所以沉默不言,並非是責怪陛下催臣返京太急,而是考慮着……臣獻給陛下的賀禮!今歲的陛下壽辰,三喜臨門可謂是千古少有之幸事,臣原本是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賀壽之禮,但如今看來這個賀禮實在是太輕了,這般普天同慶之際也有些拿不出手,所以就緊忙想着彌補之策!”

聽到趙俊臣這般說法,德慶皇帝依然是大笑,道:“區區賀壽之禮,有一份心意就好,朕又豈會介意賀禮之輕重?趙愛卿你只要幫朕處理好了朝廷政務,就是最好的賀禮了!”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了一些,又說道:“樑輔臣的捷報固然是振奮士氣,但朝廷的目前重點並不是河套戰事,而是漕運的堵塞不暢!趙愛卿你應該也聽說了,漕運突然被堵住了,各地的漕糧與秋稅皆是無法及時運入京城,但戶部錢糧已然見底,就連河工銀子也發不出來!若是再這樣下去,朝野必然就要亂套!所以,朕纔會硬着心腸、徵召你帶病參加朝議,就是想要讓你再次坐鎮戶、工二部,幫着朝廷解決漕運的難題!”

趙俊臣一臉的義不容辭,信心滿滿的說道:“爲陛下分憂,臣自然是義不容辭!臣向陛下保證,三天之內,就可以籌到足夠的河工銀子!十天之內,工部與各地衙門就可以動工疏通漕運!二十天之內,第一批漕運錢糧就可以抵達京城!”

隨着趙俊臣的誇下海口,頓時是讓朝堂皆驚,引來了百官們的紛紛側目!

聽到趙俊臣的這番保證,許多官員的第一反應就是絕無可能,想要開口反駁!

不過,再想到誇下海口之人是趙俊臣,又想道趙俊臣從前的諸多手筆,百官們即使是心中不信也只能沉默不語,不敢是當衆提出質疑!

另一邊,德慶皇帝則是大喜,點頭道:“好,趙愛卿果然是不負朕望!有了愛卿的這番保證,朕也就安心了!”

見趙俊臣這般出力,德慶皇帝也是投桃報李,目光在太和殿內尋了一圈,問道:“李成儒可在?”

李成儒被罷免了官職之後,如今尚是白丁身份,這個時候自然是站在百官隊伍之末,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之後,連忙是出列向前,道:“罪臣在!”

德慶皇帝打量了李成儒一眼,說道:“自從趙愛卿入閣輔政之後,這戶部尚書的位置就空了下來,遲遲都沒有找到合適人選,也造成了戶部衙門的亂象紛呈,朕向趙愛卿徵詢了意見之後,趙愛卿第一時間就向朕舉薦了你,認爲你的戶部經驗豐富、也正值壯年精力充沛,從前雖有過一些過錯但已是充分悔改,正是戶部尚書的最佳人選!李成儒,朕且問你,你可有信心管好戶部?”

李成儒毫無猶豫,連忙答道:“臣一定竭盡全力,不敢辜負陛下的聖望!”

“很好!這樣的話,朕就再次委任你爲戶部尚書!今天朝議結束之後,你就前往戶部上任吧!這段時間,趙閣臣會在戶部衙門坐鎮,你暫時是一切以趙閣臣爲主!馬侍郎、洪侍郎,你們二人今後也一定要認真輔佐李尚書!”

“臣遵旨!”

隨着德慶皇帝的話聲落下,李成儒、馬森、洪正朔等等戶部官員紛紛出列領命。

就這樣,李成儒成爲了新任的戶部尚書!

不過,德慶皇帝當衆表示了趙俊臣舉薦李成儒成爲戶部尚書的事情,看似是想要讓李成儒對趙俊臣感恩戴德,但實際上則是給趙俊臣招來了許多麻煩。

隨着德慶皇帝的任命,趙俊臣分明能夠感受到,許多“趙黨”官員投向自己的哀怨目光。

在“趙黨”官員看來,趙俊臣把戶部尚書的肥差交到外人手裡簡直就是不可理喻!

注意到“趙黨”衆人的情緒變化,趙俊臣心中苦笑一聲,只覺得德慶皇帝的這些小手段實在是煩不勝煩!

不過,終究只是一些不上臺面的小手段,趙俊臣很容易就可以解決。

趙俊臣只是把目光轉向了出列領旨的幾位戶部官員,皆是這段時間以來各派系安插進入戶部的異己之輩!目光波動之間,趙俊臣已經在心中給自己安排好了今後幾天的工作內容!

首先,自然是解決朝廷的漕運堵塞。

其次,儘快把李成儒收買爲己用!

最後,則是出手整頓戶部衙門,把馬森、洪正朔等等不屬於自己親信的官員全部趕出戶部!

……

……

第1093章.摘桃子.第八十四章.內書堂劉清.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時的趙府.第1082章.言傳身教.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四百三十三章.敬畏.第八百三十一章.巴根的警覺.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三百一十四章.同遊.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八百六十五章.勢(三).第七百八十三章.戰兵新軍(三).第三百八十四章.誘惑.第三百三十七章 .深遠謀劃(上).第六百二十三章.反詩.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第1321章.掌控錦州.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三).第九百八十八章.尾聲與開始(二).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八百七十四章.內應.第1291章.手腕(完).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方應對.第1252章.遼東劇變(二).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一百五十二章.攻訐(中).第二十一章.勢力初成(下).二合一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1313章.錦州大營.第1295章.在握(四).第1052章.萬事如意李成儒.第四百二十二章.收服(上).第五百一十六章.開始了(上).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九百六十一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一).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八百二十四章.圍堵(二).第九十九章.決心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七百二十一章.真相(一).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1283章.手腕(十).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1183章.性格與命運.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七百五十六章.戰前(七).第1197章.放與收.第三百五十四章.決定(上).第二百七十五章.揚州趙家.第七百二十五章.欽差降臨(一).第1165章.五個疑問.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五百九十章.安排.第1441章.大亂鬥(一).第四百四十七章.大朝議(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儀式(中).第1271章.遼東劇變(二十一).第1134章.楊洵復仕.第六百七十五章.善意.第五十二章.鳩殺(上).求訂閱求月票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1177章.朱和堅初掌大權(完).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第1347章.故設難堪.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一百七十三章.趙家來人(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殿試結果.第五百七十六章.送君一程(上).第七百六十八章.方茹的私自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滅門慘案(中).第1032章.野心的滋長.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第1110章.狗咬狗(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1067章.各有所謀(五).第1157章.事端開啓(二).第五百六十章.第七百零二章.該結束了.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第1220章.決定.第七百七十四章.各方的反應(四).第八百三十一章.巴根的警覺.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
第1093章.摘桃子.第八十四章.內書堂劉清.第二百一十九章.對幕僚團隊的構想.第四百二十六章.此時的趙府.第1082章.言傳身教.第一百一十三章.小鬼難纏.第四百三十三章.敬畏.第八百三十一章.巴根的警覺.第三章 轉世貪官下第三百一十四章.同遊.第五百四十九章.廟堂大亂(上).第五百二十八章.博弈(四).第八百六十五章.勢(三).第七百八十三章.戰兵新軍(三).第三百八十四章.誘惑.第三百三十七章 .深遠謀劃(上).第六百二十三章.反詩.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第1321章.掌控錦州.第九百八十六章.被自殺(三).第九百八十八章.尾聲與開始(二).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八百零五章.狼煙起(三).第八百七十四章.內應.第1291章.手腕(完).第六百二十一章.“公正”(上).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一百一十八章 .各方應對.第1252章.遼東劇變(二).第七百五十九章.夜談(完).第一百五十二章.攻訐(中).第二十一章.勢力初成(下).二合一第七十章.德慶壽辰(中).第八百九十一章.請君入甕.第五百四十三章.合縱連橫(上).第1313章.錦州大營.第1295章.在握(四).第1052章.萬事如意李成儒.第四百二十二章.收服(上).第五百一十六章.開始了(上).第六百八十九章.將門之後.第九百六十一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一).第八百零四章.狼煙起(二).第一百五十四章.與德慶皇帝的第一次衝突(上).第八百二十四章.圍堵(二).第九十九章.決心第二十五章在路上上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七百二十一章.真相(一).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1283章.手腕(十).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1183章.性格與命運.第四百五十五章.情報彙總.第九百六十章.啓程.第七百五十六章.戰前(七).第1197章.放與收.第三百五十四章.決定(上).第二百七十五章.揚州趙家.第七百二十五章.欽差降臨(一).第1165章.五個疑問.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五百九十章.安排.第1441章.大亂鬥(一).第四百四十七章.大朝議(七).第三百六十四章 .儀式(中).第1271章.遼東劇變(二十一).第1134章.楊洵復仕.第六百七十五章.善意.第五十二章.鳩殺(上).求訂閱求月票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1177章.朱和堅初掌大權(完).第八百零二章.趙俊臣的佈局(三).第1347章.故設難堪.第1129章.引導輿論與製造流言的三種手段.第一百五十八章.趙俊臣的暗示第四百九十三章.風波(四).第一百七十三章.趙家來人(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服第二百八十一章 .殿試結果.第五百七十六章.送君一程(上).第七百六十八章.方茹的私自決定.第一百零七章 .滅門慘案(中).第1032章.野心的滋長.第六百八十二章.王保仁的決定.第1110章.狗咬狗(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九百九十九章.新格局.第1067章.各有所謀(五).第1157章.事端開啓(二).第五百六十章.第七百零二章.該結束了.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二百九十四章.“窮”與“達”.第1220章.決定.第七百七十四章.各方的反應(四).第八百三十一章.巴根的警覺.第三百零四章.微服私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