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

……

……

其實,這些南京官員此時的沉默不語,本身就是一種反對態度。

然而,朱和堅卻硬要說南京官員們的沉默表現乃是“不反對”的意思,這簡直就是混淆黑白、指鹿爲馬了,若是真讓他趁機總攬南京大權,說是一場政變也不爲過。

但就算是明知道朱和堅的這般做法不合適,南京百官卻依然不敢直接反對,只能繼續用沉默來回應。

畢竟,朱和堅乃是衆所周知的準太子,“新太.子黨”也是朝廷中樞勢力最盛的三大派系之一,又因爲“周黨”這段時間以來的暗中捧殺,朱和堅在南京各界人士之中的聲望更是如日中天,這般情況下除非是遇到生死存亡之際,否則任何人都不敢直接站出來表態反對。

所以,就這樣,在一片沉默不語的尷尬氛圍之中,朱和堅名不正、言不順的接掌了南京大權。

就像是趙俊臣當初在陝甘三邊的做法一樣。

然而,朱和堅的狠辣決絕還要明顯更強於趙俊臣,南京百官們也是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很快就要大難臨頭了。

*

“現在,本皇子宣佈三項命令,所有人皆是不可違背,否則就以抗命論處!”

隨着朱和堅的話聲落下,又經過了短暫時間的沉默之後,在南京都察院擔任左副都御史馬森與南京戶部侍郎曹文斌這兩人的領頭之下,陸續有南京官員表態自己會聽候朱和堅的命令。

但絕大多數南京官員,此時還是沉默不語。

見到這些南京官員的表現,朱和堅眼中閃過了一絲冷笑與譏諷,依然是毫不在乎,只是大聲宣佈道:“其一,以我的名義傳令於南京守軍,立刻封鎖城門、同時封鎖南京城內的各處主要路口!

但必須要向他們強調一點,那就是他們的任務只是封鎖,限制這場民亂的範圍與規模,但絕不能與百姓們發生衝突!

若是百姓們衝擊封鎖,就讓他們用身體硬扛着,告訴所有南京守軍,只要他們能做到這一點,我事後就會親自向朝廷爲他們請功!

其二,派人設法與南京民間各界的領袖人物進行聯繫,讓他們出面協助官府平息這場民亂、約束各自的門生、族人、以及下屬!

等到這場民亂平息之後,他們不論是有任何不滿、心存任何怨氣,只要是合理訴求,本皇子都願意與他們談、也願意爲他們解決!

還有,立刻調查清楚今天這場民亂究竟是由哪些人領導,也同樣向他們傳達本皇子的這般態度,向他們說清楚,只要他們立刻收手、協助朝廷平息亂象,本皇子事後將會視情況減免他們的罪責!”

聽到朱和堅的前兩項命令,絕大多數南京官員皆是不由一愣,沒想到朱和堅雖然是迅速傳令南京守軍出兵,但並不是爲了鎮壓暴民,而只是爲了限制這場民亂的規模與範圍,更沒想到朱和堅竟是想要與亂民們進行談判。

在一部分南京官員看來,這般態度顯然是過於軟弱了、也過於天真了,恐怕很難迅速見到成效。

不過,既然朱和堅已是主動接掌了所有權力,決策之際也沒有與任何人商議,事後若是計劃失敗,自然也要承擔全部責任。

許多南京官員甚至還在心中暗暗期盼着朱和堅的計劃失敗,因爲一旦是朱和堅的計劃遭遇失敗,他就不能再像是現在這般一言而絕,必須要借重於南京百官的力量來控制南京局勢,到時候朱和堅就會有求於他們,許多事情就好說了。

更有甚者,有幾名膽大妄爲的南京官員,這個時候還想着自己應該暗中出手、設法破壞朱和堅的計劃,逼着朱和堅不得不倚重他們。

就這樣,出於各種各樣的想法,再加上他們這個時候也確實沒辦法違抗朱和堅,所以這一次南京百官並沒有沉默太久,很快就陸陸續續的表示領命。

但所有人皆是沒有想到,對待亂民態度軟弱的朱和堅,下一刻就衝着他們這些南京官員重拳出擊了。

只見朱和堅冷冷掃視了在場所有南京官員一眼,語氣也變得愈發冷厲,又說道:“其三,考慮到這場民亂主要是因爲百姓們對於南京六部衙門積怨已久,本皇子來到南京城之後,也屢次聽聞過南京六部衙門的倒行逆施、昏聵暴政,爲了平息民怨、也爲了溯本求源、更是爲了朝廷綱紀……

錦衣衛聽令,除了南京兵部以外,立刻把的所有南京六部官員盡數監押,等待本皇子的親自審問!

除此之外,其餘各衙門的南京官員,必然也有許多人爲虎作倀,接下來這段時間同樣是不可隨意行動,除了少數任務在身的官員,其餘官員儘速前往奉先殿等候進一步調查!”

隨着朱和堅的話聲落下,周圍的錦衣衛們沒有絲毫猶豫、立刻行動了起來,就像是虎入羊羣一般闖入了南京百官的隊伍之中,開始抓捕除了南京兵部之外的所有南京六部官員,現場頓時是一陣大亂。

現場的錦衣衛數量並不多,只有幾十人罷了,但數量再少的錦衣衛也是錦衣衛,當這些錦衣衛出手抓人之際,根本沒有任何人敢反抗,除了疾聲大呼、表達抗議之外,南京官員們根本做不了任何事情。

“七皇子殿下,您絕不能這樣做,我等皆是朝廷任命的官員,您也不是正式的儲君太子,您無權這般處置我等!”

“殿下三思!三思啊!若是南京百官皆是受到關押與監禁,接下來又要由誰來輔佐您平息民亂?還望殿下以大局爲重啊!”

聽到南京衆位官員的疾呼與抗議,朱和堅這一刻也終於是徹底展現了自己果決強硬的一面。

只見朱和堅表情愈發冰冷,凝聲道:“本皇子自然是沒資格關押與監禁你們,所以你們若是心有不滿,大可以向朝廷中樞上呈奏疏彈劾本皇子,本皇子絕不攔着!

還有,千萬不要以爲朝廷做事離不開你們!朝廷的根基從來都不是你們這些官員,甚至也不是我這樣的皇子皇孫,而是道統與民心!”

說完,朱和堅已是轉身離開,再也沒有理會南京官員們的抗議與哭嚎。

接下來,朱和堅必須要儘快處理民亂之事,根本沒功夫與他們糾纏下去。

只不過,朱和堅轉身之前,還隱晦的瞥了“周黨”馬森、以及“趙黨”曹文斌一眼。

此時的馬森與曹文斌二人,也皆是滿臉震驚,還有些懵愣無措。

在此之前,就在南京百官紛紛沉默之際,唯有馬森與曹文斌二人主動表態支持朱和堅主掌大權,雖然他們的支持態度只是出於各自幕後靠山的指示,並不是真心實意,但他們也萬萬沒想到,朱和堅竟然是這般快就翻臉無情、過河拆橋,把他們二人也同樣抓捕與監禁了起來。

作爲“周黨”與“趙黨”安插在南京官場的內應,他們原本還在摩拳擦掌、打算趁機爲各自派系建功立業呢,卻沒想到朱和堅竟是直接就根絕了他們渾水摸魚的機會。

見到馬森與曹文斌的這般反應之後,朱和堅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得計的譏諷。

從某方面而言,朱和堅突然命令錦衣衛們關押與監禁南京百官,主要就是爲了針對於馬森、曹文斌這些“周黨”與“趙黨”所安排的棋子,防止他們趁機在暗中搗亂,其餘的南京官員固然是有各種各樣的罪責需要追究,但現在就遭到關押與監禁,很大程度上只是受到牽連罷了。

*

卻說,在錦衣衛出場抓人之際,在場的衆多官員之中,依然有許多人並未受到波及。

比如說禮部侍郎鮑文傑、太僕寺監正劉冶等人,他們皆是朝廷中樞的官員,只是跟着朱和堅來到南京協助祭祖之事而已,南京官員們受到監禁與關押之事,自然是與他們毫無關係。

與此同時,太子太師王保仁如今同樣是朝廷中樞的官員,只是因爲各種原因一直滯留在南京城內罷了,也同樣沒有受到牽連。

所以,當朱和堅轉身離開之際,王保仁、鮑文傑、劉冶三人也紛紛跟上。

朱和堅面對這三人的時候,也迅速收斂了此前的強硬與獨斷,再次恢復了一貫以來的謙遜與溫和,但朱和堅的態度與語氣,卻依然是雷厲風行、擔當果決。

只見朱和堅一邊是向着孝陵之外快步走去,一邊是向鮑文傑與劉冶二人快聲吩咐道:“其實,剛纔那些南京官員的說法並沒有錯,把他們盡數監禁關押之後,我身邊確實是缺少人手協助,可謂是獨木難支……所以,鮑大人、劉大人,不論你們二位是否認同我今日的所作所爲,我接下來都必須要倚重兩位出力才行。”

聽到朱和堅此言,鮑文傑與劉冶二人皆是連忙表示自己隨時都會聽候朱和堅的吩咐,並無更多異議。

其中,鮑文傑的表情有些複雜,他當初曾是跟隨趙俊臣一同前往陝甘三邊、親眼見證了趙俊臣當初的雷厲風行,而朱和堅的此時表現,與當初的趙俊臣頗爲相近,鮑文傑只覺得朱和堅與趙俊臣這二人在本質上有許多地方極爲相似,但又有某些地方截然相反。

但究竟是哪些地方相似、哪些地方相反,鮑文傑一時間卻是想不清楚。

與此同時,劉冶則是神色異常興奮,只覺得今天的這般情況乃是自己的莫大機遇,只要他能盡力協助朱和堅、完成朱和堅所交代的任務,將來必然是前途無量。

朱和堅似乎完全沒有看出鮑文傑與劉冶的表情變化,只是快聲吩咐道:“關於我剛纔的那三項命令,兩位大人也都聽到了,南京官場早就爛了,我並不放心把這些事情全部交由南京官員去做,所以與南京各界領袖人士進行聯繫之事,就由鮑大人全權負責,至於協調南京守軍行動之事,則是交由劉大人負責……現在局勢緊迫,還望兩位大人能夠抓緊時間,竭力而爲。”

聽到朱和堅的吩咐之後,鮑文傑與劉冶二人皆是表情嚴肅的領命保證,然後就迅速離開了。

這樣一來,朱和堅的身邊只剩下了太子太師王保仁。

在王保仁的面前,朱和堅的態度愈發謙遜,鋒芒也是愈發收斂,更不見了此前的急迫態度。

畢竟,這場民亂就是由王保仁與朱和堅二人暗中推動的,他們早就準備好了各種各樣的後備方案可以收拾亂局。

只見朱和堅逐漸放緩了腳步,表情間也多了一絲笑意,向王保仁請教道:“王太師,您覺得晚輩今天的表現如何?”

王保仁點頭讚許道:“可圈可點,就算是由老夫親自出面主持局勢,也不會比七皇子殿下表現得更好了,因爲七皇子殿下的這般手段,如今咱們不僅是沒了南京官員的拖後腿,也不必擔心‘周黨’與‘趙黨’的棋子們搗亂,少了這些後顧之憂,接下來就可以放手而爲了。”

讚許之際,王保仁還深深的打量了朱和堅一眼。

在老一輩權臣之中,王保仁的眼光手段僅次於周尚景,自然是擁有見微知著的本事。

自從朱和堅來到南京之後,王保仁就把自己定位爲一個關鍵時刻纔會出面力挽狂瀾的壓陣人物,爲了考驗朱和堅的秉性與能力,對於今天的種種事情,王保仁依然沒有過多指點,只是任由朱和堅自行發揮。

而朱和堅的表現,也遠遠超出了王保仁的預料,不僅是迅速控制了南京官場,還趁機展現了自己的強硬一面,更還順便破壞了“周黨”與“趙黨”的後續行動。

但也正是通過朱和堅的這般表現,讓王保仁略略窺探出了朱和堅的一部分真實性格。

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究竟如何,就算再是如何極力掩飾,依然能從他遇事之後的不同選擇看出端倪。

朱和堅今天把南京官員們盡數關押與監禁的做法,尤其是那種不顧後果也要根絕後患的作風,也就讓王保仁隱約間察覺到了朱和堅的真實一面。

不過,王保仁此時並不認爲朱和堅的這種秉性是一件壞事,作爲官場中人,性格決絕、不留後患從來都算是一種優點,只是認爲自己應該重新看待朱和堅、也要重新考慮與朱和堅的相處方式罷了。

聽到王保仁的這般讚許,朱和堅自然是就要謙遜一番。

然而,還不等朱和堅開口說話,就見到王保仁的一位幕僚匆匆跑到兩人身邊,低聲稟報道:“殿下、王太師,剛剛收到了呂公子的傳訊,說是他在觀察民亂局勢之際,偶然間遇到了大學士霍正源,而且他已是越權代表殿下與王太師兩位,邀請霍正源這幾天前往瞻園一敘!”

……

……

第六百六十章.無可奈何.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六百一十八章.書房內(下).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變化.第六百六十七章.我有一策.第1214章.聰明與愚蠢.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第五百四十四章.合縱連橫(中).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軍出動(一).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1052章.萬事如意李成儒.第一百零一章.反派角色(中).【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六十一章.貪官與肥豬.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一十三章.又一個新計劃.第1334章.貪婪短視.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五十四章. 鴆殺(下)三更第1290章.手腕(十六).第九百九十五章.把戲(一).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七百一十章.趙俊臣遭彈劾!.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二百一十五章.欲擒故縱.第六百二十七章.抄家狂潮(二).第1286章.手腕(十三).第九百七十章.爲國捨命.第1253章.遼東劇變(三).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斷.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1177章.朱和堅初掌大權(完).第1276章.手腕(三).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1440章.衆望所歸.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四百六十四章.特稟體質.第1360章.驚天變局.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1038章.德慶壽辰(一).地1152章.時機.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議(六).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1420章.最後通牒.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明察暗訪(中)第1037章.除夕夜(完).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六十七章.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敵友.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六百四十八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下).第1041章.德慶壽辰(四).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八十二章.國泰民安(下).第1346章.五本奏疏.第二百六十九章.下一個目標.第1090章.霍正源南下.第1110章.狗咬狗(四).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1157章.事端開啓(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七百五十五章.收服(完).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第六百一十一章.面聖.第1212章.離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六百四十四章.方茹與陳芷容(上).第1132章.理想主義者需要抱團取暖.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戲(二).第八十四章.內書堂劉清.第六百零七章.明暗.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1044章.又要上班了.第七百六十九章.七份公文.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1232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五).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九百三十五章.遇襲(二).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七百七十九章.整合(五).第一百四十五章.僅是本心.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十七章利誘威逼中
第六百六十章.無可奈何.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六百七十九章.牢房之中.第五百七十七章.送君一程(下).第六百一十八章.書房內(下).第五百零四章.周尚景的變化.第六百六十七章.我有一策.第1214章.聰明與愚蠢.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第五百四十四章.合縱連橫(中).第八百五十四章.戲與餌(三).第1120章.西北方向.第八百四十一章.大軍出動(一).第六百九十五章.計劃進行中(五).第1052章.萬事如意李成儒.第一百零一章.反派角色(中).【第二更】第五百九十八章.預兆(下).第六十一章.貪官與肥豬.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二百一十三章.又一個新計劃.第1334章.貪婪短視.第1166章.要給人留下一線生機.第五十四章. 鴆殺(下)三更第1290章.手腕(十六).第九百九十五章.把戲(一).第1382章.興州東部.第七百一十章.趙俊臣遭彈劾!.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八百二十一章.戰鞏昌(完).第二百一十五章.欲擒故縱.第六百二十七章.抄家狂潮(二).第1286章.手腕(十三).第九百七十章.爲國捨命.第1253章.遼東劇變(三).第六十八章.除夕瑣事.第六百二十四章.推斷.第六百五十章.方茹的提議.第1177章.朱和堅初掌大權(完).第1276章.手腕(三).第1189章.風雲際會(六).第六百四十七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中).第1440章.衆望所歸.第六百五十一章.投名狀.第四百六十四章.特稟體質.第1360章.驚天變局.第二百七十二章.殿試開始.第1038章.德慶壽辰(一).地1152章.時機.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議(六).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策.第1420章.最後通牒.第1364章.奔赴興州.第二百六十六章.流言與危機.第三百二十九章 .明察暗訪(中)第1037章.除夕夜(完).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六十七章.心思.第六百六十五章.敵友.第九百七十三章.趙俊臣病倒了(一).第六百四十八章.陳芷容的決絕手段(下).第1041章.德慶壽辰(四).第六百五十二章.陰影.第二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提議.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448章.大亂鬥(八).第八十二章.國泰民安(下).第1346章.五本奏疏.第二百六十九章.下一個目標.第1090章.霍正源南下.第1110章.狗咬狗(四).第六十章.勒索與說服.第1157章.事端開啓(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紈絝.第七百五十五章.收服(完).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俊臣的構想(上).第六百一十一章.面聖.第1212章.離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六百四十四章.方茹與陳芷容(上).第1132章.理想主義者需要抱團取暖.第九百九十六章.把戲(二).第八十四章.內書堂劉清.第六百零七章.明暗.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1044章.又要上班了.第七百六十九章.七份公文.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九百六十二章.御書房內的陰謀(二).第1232章.必須是,也只能是(五).第一百八十七章.黨爭(十)三更.第九百三十五章.遇襲(二).第十五章.秋闈弊案(下).第七百七十九章.整合(五).第一百四十五章.僅是本心.第五十九章.收心與敲打.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十七章利誘威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