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走鋼絲.

……

……

“哦?周首輔今天又有稟奏,倒是少見……還有什麼事,說吧!”

被周尚景算計了一次之後,德慶皇帝的語氣還算平靜,但他的面色則是愈發陰沉,眼神兇戾、充滿了警告之意。

“朕剛纔顧念大局,已經刻意忍了你一次,但你若是再敢得寸進尺、趁機要挾,就別怪朕不客氣翻臉了!”——德慶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他此時的眼神就是這個意思。

只可惜,周尚景一直垂着頭,謹守着自己身爲臣子應有的恭敬態度,並沒看到德慶皇帝的眼神警告。

不過,周尚景與德慶皇帝明爭暗鬥了這麼多年,以他的經驗與智慧,自然是明白德慶皇帝的底線在哪裡,也深諳見好就收的道理——理應如此。

所以,周尚景這次很是識趣,終於是談起了今天這場朝會的正題。

“陛下,據老臣所知,自從太子殿下出京調查各藩亂紀之事至今,與各地宗室屢有衝突,相互間彈劾不斷,前些日子還強令洛陽官府軟禁了福王府上下,中樞與地方皆是人心惶惶,長此以往只怕是就要朝綱大亂,還望陛下早做聖斷,以正視聽、以定人心!”

德慶皇帝的表情稍緩,點頭問道:“周首輔的所言有理,這件事情確實是不能再拖延了……只不過,朕看過太子與藩王們相互彈劾的奏疏之後,認爲他們所言各有道理,一時間也難以決斷!周首輔你是老臣了,卻不知你認爲這件事情究竟孰是孰非?又當是如何處置?”

周尚景的表情很是猶豫:“這個……此事涉及到了儲君與宗室之間的矛盾,性質也是極爲嚴重,老臣不敢妄言。”

德慶皇帝緩緩道:“既然是說‘不敢妄言’,就代表你心中已經有想法了?說吧,咱們君臣相處多年,以你今時今日的資歷與地位,又何須瞻前顧後。”

聽到德慶皇帝的催促,周尚景終於是擺出了一副下定決心的模樣:“老臣認爲,陛下您的想法完全沒錯,太子殿下與各地藩王這段時間的相互彈劾皆有道理!太子彈劾藩王們違紀亂政、欺壓百姓的事情是真的,藩王們彈劾太子他打壓宗室、故意波及也並非是假,所以,雙方皆有大錯!也皆是應該受到嚴懲、以儆效尤!”

隨着周尚景的話聲落下,滿朝百官頓時是一片譁然。

對於百官們而言,太子朱和堉與各地藩王這段時間以來的相互彈劾,無疑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站隊選擇的問題,必須要慎之又慎、只能押寶獲勝一方。

但與趙俊臣不同,百官們並不清楚德慶皇帝的真實心思,也猜不到德慶皇帝的立場偏向——德慶皇帝想要更換儲君的心思早已是路人皆知,但他對於藩王們的不滿也同樣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尤其是德慶皇帝前幾天在御書房召見衆位重臣議事的時候,態度就很是矛盾,一會兒是斥責太子朱和堉擾亂政局,一會兒是大罵藩王們無視朝綱,完全看不出他的真實想法。

這般情況下,百官們皆是態度謹慎,不敢輕易表態站隊——若是表態錯誤的話,不僅會引來德慶皇帝的心中不喜,還會徹底得罪太子與宗室的其中一方,只怕是後患無窮,事後斷送仕途都算是輕的。

今天上朝的時候,許多自詡精明的官員都已是暗暗打定了主意,只會發表一些模凌兩可的意見,兩邊都不得罪。

誰曾想,周尚景卻是再一次的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是沒有左右逢源、兩邊不得罪,反倒是公開表示太子與藩王雙方皆有過錯、也皆是該罰。

在百官眼中,周尚景的這般做法無疑是同時得罪了太子與藩王兩方,這場官司不論是最終哪一方獲勝,都會記恨周尚景,周尚景固然是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但今後只怕也會迎來一些麻煩。

哪怕是周尚景的那些心腹朋黨,也完全沒有想到周尚景會有這般表態,一時間皆是有些無措。

但百官們震驚於周尚景的“魯莽”表現之時,趙俊臣的心中卻是有些欽佩。

趙俊臣很清楚,周尚景的這般表態,卻是完全迎合了德慶皇帝此時的真實想法,那就是同時懲治太子與藩王雙方,趁機達成他更換儲君與打壓宗室的雙重目標!

所以,德慶皇帝當初在御書房召見各位重臣談及這件事情的時候,纔會是那般的態度矛盾,就是希望各位閣老與尚書們自行理解、各自選邊,讓一部分大臣選擇支持宗室攻擊太子、另一部分大臣則是選擇支持太子攻擊宗室,然後德慶皇帝就可以順水推舟、一箭雙鵰了。

而德慶皇帝的這般心思,滿朝上下卻也只有趙俊臣與周尚景二人猜到了。

但趙俊臣之所以是可以猜到德慶皇帝的這般心思,完全是因爲德慶皇帝希望趙俊臣配合行事,所以主動泄露了一些根底,而周尚景能夠推斷出德慶皇帝的真實心思,則是完全憑藉着他對於德慶皇帝與廟堂局勢的深刻理解,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

不過,趙俊臣暗暗欽佩周尚景的眼光老辣之餘,卻又隱隱覺得這件事情有哪裡不對,結合周尚景此前故意算計與激怒德慶皇帝的做法,趙俊臣只覺得周尚景的想法並不只是刻意迎合德慶皇帝這般簡單。

*

另一邊,德慶皇帝聽到周尚景的表態之後,心情很是複雜,暗暗感到滿意之餘,心中卻還有一股怒意暗暗滋長。

這是因爲,德慶皇帝發現周尚景再一次猜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最重要的是,德慶皇帝心中很是明白,周尚景如今之所以是選擇迎合自己的心思,完全是因爲他剛纔算計了自己一次,所以想要趁機修補他們君臣之間的關係。

實際上,這也是周尚景對付德慶皇帝的慣用手法,每當是他暗中算計了德慶皇帝一次之後,都會及時展現出自己的不可或缺、老成謀國的一面,協助德慶皇帝辦成另一件更爲重要的事情。

但這種“打一棒子給一甜棗”的手段,明明應該是皇帝敲打臣子的方法,而不應該是臣子對付皇帝的策略,周尚景使用這般手段對付德慶皇帝,對於德慶皇帝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無言的羞辱。

周尚景從前採用這般手段對付德慶皇帝的時候,總是很隱晦,儘量不讓德慶皇帝感到難受,並不似今天一般毫無遮掩,百官們或許是沒有察覺到任何跡象,但以德慶皇帝的帝王心術,這個時候自然是一眼看穿。

強行壓下了心中的複雜情緒,德慶皇帝再次問道:“周首輔倒是敢言,竟是認爲太子與藩王雙方皆有過錯……那麼,你認爲他們雙方應該如何懲處纔是妥當?”

德慶皇帝的語氣依然平靜,周尚景也依舊垂頭,但以周尚景對於德慶皇帝的瞭解,也大致可以猜到德慶皇帝的心態變化——他當然明白自己這個時候選擇刻意迎合德慶皇帝、只會讓德慶皇帝覺得自己受了羞辱,心中怒意只怕是已經快到極限了。

若是平常時候,德慶皇帝或許還會選擇隱忍、以大局爲重,但德慶皇帝這些天以來因爲太子與藩王的這場官司,原本就是心情極差,剛纔還被周尚景趁機算計了一把,此時又察覺到了周尚景的心機算計,只怕是就要控制不住做出一些衝動決定了。

周尚景很清楚,自己如今的做法就是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會讓德慶皇帝徹底撕破臉皮掀桌子,這般後果任誰也承受不住,但他有必須這樣做的理由。

於是,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之後,周尚景再次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陛下,老臣看過太子與藩王相互間的彈劾奏疏之後,卻發現在太子殿下的彈劾之中,就要以福王的罪名最爲嚴重,罪證亦是最爲齊全!

與此同時,各地宗室彈劾太子殿下的奏疏,也大都是追隨福王發聲,顯然福王他如今已經成爲衆位藩王之首,與各地宗室之間也有串聯跡象,這顯然是嚴重違反了朝廷綱紀!

所以,無論如何,陛下您都必須要嚴懲福王一脈,絕不能輕饒!

然後,還要從福王處查出那些與他相互串聯的宗室,也都是嚴懲不貸,方可殺雞儆猴、以儆效尤!”

聽到周尚景的這般建議,德慶皇帝輕輕點頭,認爲周尚景的這般說法與自己的想法大致相符。

然後,就見周尚景繼續說道:“但各地宗室乃是我朝國本,不可隨意動搖,若是牽涉太廣的話,就更不能手段過於強硬了!而且,如今各地宗室紛紛反彈,除了福王暗中串聯的原因之外,也是因爲太子殿下的手段過於激烈,與各地宗室之間早已是矛盾深種,各地宗室皆是認爲太子刻意欺壓他們,對於太子的調查審斷也皆是不服……

所以,若是要繼續調查福王與各地宗室,就不能再讓太子殿下負責了,臣認爲陛下您應該傳旨訓斥太子殿下,儘快把太子殿下召回京城,以是稍稍安撫宗室之心!但與此同時,還要另選一位各方都能接受的人選,繼續調查此事!

老臣認爲,七皇子殿下的聲譽好、能服衆,從前一直是抽身事外沒有利益關係,如今身體也已經康復,正是最佳人選!”

隨着周尚景的話聲落下,德慶皇帝不由是面色微變,百官也再次是一片譁然!

……

……

第1254章.遼東劇變(四).第1248章.各方決斷(一).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1265章.遼東劇變(十五).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八百七十九章.德慶皇帝的未雨綢繆.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忍野心.第三百六十章 .問答(中).第五百六十三章.世間之事總如此!(中).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1290章.手腕(十六).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九百七十九章.回府.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四百六十三章.揭密.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四百五十章.塵埃落定.第1276章.手腕(三).千層餅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五百四十二章.朕會給你撐腰.第九百一十三章.朱和堅的怒火.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1207章.亂與定.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九百二十二章.解散戰兵新軍(二).第1281章.手腕(八).第四十章.良莠不齊(上)二更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八百二十三章.圍堵(一).第六百三十九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中).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1002章.政治交易(一).第1005章.政治交易(四).第1288章.手腕(十五).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1010章.整頓戶部.第四百八十章.邀請.第六十四章.七皇子朱和堅.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五百一十七章.開始了(中).第七百九十五章.戰前(六).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五百七十九章.熱鬧的朝議(二).第七百五十六章.戰前(七).第七百九十五章.戰前(六).第1183章.性格與命運.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1286章.手腕(十三).第四百六十三章.揭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九百六十六章.京城之外.第八百一十五章.戰鞏昌(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三十八章.被拋棄(中)三更第1174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一).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五章.僅是本心.第1116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三).第三百二十四章.疑惑.第四百七十五章.砸場.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下).第1133章.誠.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五百七十四章.太子朱和堉的體恤.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五十七章.敵友變化(下).大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五百二十章.各派.第五十八章.這個世界需要貪官.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五百五十二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上).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與安撫.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1153章.南京碼頭.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九百五十一章.綢繆.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六百二十六章.抄家狂潮(一).第七十一章.德慶壽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六百五十九章.舌辯百官.第1423章.陽謀相爭.第九百零三章.捷報傳天下(二).第1399章.虛則實之.第三百三十章 .明察暗訪(下).第1196章.軟與硬.第九十六章.風暴伊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
第1254章.遼東劇變(四).第1248章.各方決斷(一).第八百五十一章.戰(六).第1265章.遼東劇變(十五).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八百七十九章.德慶皇帝的未雨綢繆.第一百九十八章 .容忍野心.第三百六十章 .問答(中).第五百六十三章.世間之事總如此!(中).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1290章.手腕(十六).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九百七十九章.回府.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四百六十三章.揭密.第二百一十七章.形勢比人強.第四百五十章.塵埃落定.第1276章.手腕(三).千層餅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堂兩三事.第五百四十二章.朕會給你撐腰.第九百一十三章.朱和堅的怒火.第三百一十七章.矛盾的思緒.第1207章.亂與定.第一百二十八章.小心應對.第九百二十二章.解散戰兵新軍(二).第1281章.手腕(八).第四十章.良莠不齊(上)二更第七十四章.猜測與做戲.第八百二十三章.圍堵(一).第六百三十九章.趙俊臣與周尚景(中).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九百一十四章.兄友弟恭.第五百七十章.狼與狗!第四百一十六章.來自京城的消息.第1002章.政治交易(一).第1005章.政治交易(四).第1288章.手腕(十五).第七百二十七章.審訊.第1010章.整頓戶部.第四百八十章.邀請.第六十四章.七皇子朱和堅.第一百一十四章.錦衣衛.第五百一十七章.開始了(中).第七百九十五章.戰前(六).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五百七十九章.熱鬧的朝議(二).第七百五十六章.戰前(七).第七百九十五章.戰前(六).第1183章.性格與命運.第三百六十五章.儀式(下).第1127章.誰是漁翁?.第1286章.手腕(十三).第四百六十三章.揭密.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九百六十六章.京城之外.第八百一十五章.戰鞏昌(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三十八章.被拋棄(中)三更第1174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一).第1336章.驅虎吞狼.第一百四十五章.僅是本心.第1116章. 畫餅是政客的必修技能(三).第三百二十四章.疑惑.第四百七十五章.砸場.第五百一十五章.成立(下).第1133章.誠.第三百五十二章.趙家的未來發展方向(中).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五百七十四章.太子朱和堉的體恤.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五十七章.敵友變化(下).大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尚景的打算(下).第五百二十章.各派.第五十八章.這個世界需要貪官.第1237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第五百五十二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上).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1326章.奔赴前線.第九百七十二章.差距與安撫.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1153章.南京碼頭.第一百三十八章.利用與探查第九百五十一章.綢繆.第三百六十三章.儀式(上).第六百二十六章.抄家狂潮(一).第七十一章.德慶壽辰(下).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六百五十九章.舌辯百官.第1423章.陽謀相爭.第九百零三章.捷報傳天下(二).第1399章.虛則實之.第三百三十章 .明察暗訪(下).第1196章.軟與硬.第九十六章.風暴伊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與圍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