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3章.密信.

……

……

藉以協助查案的名義,鄭以誠很快就受到了太子朱和堉的接見。

其實,朱和堉這個時候正忙着整理朱和增所留下的那一箱子證據,並沒有太多的閒餘時間,原本也不打算浪費時間與鄭以誠見面。

然而,鄭以誠主動表態想要積極配合朱和堉做事,這般態度對於目前已是孤家寡人的朱和堉而言,卻無疑是一件意外之喜。

畢竟,鄭以誠乃是洛陽府的父母官,若是有了他的全力協助,許多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

更何況,鄭以誠從前對待朱和堉的態度一向是敬而遠之,如今則是主動表態配合,這般變化可謂是來之不易,不啻於千金馬骨。

所以,朱和堉不僅是百忙之中刻意抽出時間與鄭以誠見面,相見之後也是態度親近,又發現鄭以誠想要與自己秘密談話之後,他只是稍稍猶豫一下,就揮手屏退了身邊的廠衛。

朱和堉身邊的這些廠衛,大多是德慶皇帝與七皇子朱和堅所安插的耳目,他們離開房間之際,雖然也會好奇朱和堉與鄭以誠的談話內容,但受限於人手不足,眼下還要專注於調查福王長子朱和增的毒殺案,這個時候也就無暇顧及更多事情了。

最終,等到房間內再無他人之後,鄭以誠也是開門見山,直接就把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引見給了太子朱和堉。

另一邊,聽到鄭以誠的介紹之後,朱和堉不由是表情微變。

朱和堉很清楚,他這次大肆彈劾藩宗的做法,已經很大程度上干擾了趙俊臣的未來計劃,雖然他也有自己的原因與想法,但這種做法無疑會引發趙俊臣的強烈不滿。

所以,朱和堉見到趙俊臣的使者來訪之後,難免是心中發虛。

以趙俊臣今時今日的地位權勢,以朱和堉今時今日的艱難處境,朱和堉還真就承受不起趙俊臣與他翻臉的代價。

不過,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並沒有任何要興師問罪的意思,行禮問安之際依然是態度謙卑,只是向朱和堉轉交了趙俊臣的一封密信。

這封密信,乃是昨天傍晚時候纔剛剛送抵洛陽的,即使是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也沒有看過其中內容。

估算一下時間,趙俊臣寫這封信的時候,已經從德慶皇帝那裡看過了朱和堉的那封密疏,也已經猜到了朱和堉的真實想法,但當時德慶皇帝還沒有重新召開朝會,也還沒有任命王佑倫作爲新的欽差大臣、奔赴洛陽接替太子朱和堉,所以這封密信裡的消息也就存有一定的滯後性。

朱和堉不敢怠慢,連忙是表情嚴肅的拆開信件、仔細閱讀。

但很快,朱和堉原本是緊張肅穆的表情已是逐漸緩和,隱約間還顯露出了一絲輕鬆與欣喜之意。

很顯然,趙俊臣已經在密信之中告訴朱和堉,他的計劃確實是發揮了積極效果,德慶皇帝很是感動朱和堉的犧牲,對於朱和堉的看法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

當然,趙俊臣的這封密信足是寫滿了三張紙,這些內容顯然不會是全部消息,趙俊臣必然還在密信之中叮囑了許多別的事情。

詳細讀過了密信之中的所有內容之後,朱和堉就把密信折起來收入懷中,接下來則是擺出一張笑臉,對待李傳文與肖文軒的態度也是格外溫和親近。

“我早就聽說,趙閣臣的手下人才濟濟,而兩位先生乃是趙閣臣府中的核心幕僚,也必然是胸懷大才,趙閣臣如今安排兩位先生趕來洛陽協助於我,我亦是深爲感激,今後必將是引爲臂助,還望兩位先生能夠不吝賜教!”

恩……關於趙閣臣的這封密信,我已經認真看過了,趙閣臣的看法可謂是高瞻遠矚、用意深遠,我也是深以爲然、受益頗深,卻不知兩位先生有何高見?”

說話間,朱和堉的表情間滿是認同與欽佩,但他並沒有向衆人轉述這封密信的內容,只是言辭含糊的向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詢問意見。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說完,朱和堉還刻意起身向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拱手行禮,就好似他已經完全信任了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也完全不認爲他們二人的此時出現,或許還暗含着趙俊臣的監視之意。

見到朱和堉的這般姿態,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不由皆是受寵若驚,只認爲他們這次出面輔佐太子朱和堉之事,或許要比想象之中容易得多。

也正是因爲如此,李傳文稍稍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實話實說,道:“啓稟太子殿下,趙閣臣的這封密信乃是昨天傍晚時候才送到了洛陽城,因爲沒有趙閣臣的授意,我等也不敢私自拆開密信查看,也就全然不知密信裡的內容,對於趙閣臣的深意也是霧裡看花,如今只是遵循趙閣臣的安排,出面協助太子殿下您做事罷了……所以,尚未知曉詳細情況之前,我等也不敢隨意表明見解。”

李傳文的言下之意,就是希望朱和堉能夠向他們分享一下趙俊臣這封密信裡的詳細內容,然後他們纔可以根據趙俊臣的思路發揮作用。

然而,當朱和堉發現李傳文等人並不清楚這封密信的詳細內容之後,眼神中卻是閃過了一絲輕鬆之意。

接着,朱和堉緩緩點頭,道:“這封密信之中,確實有許多機密消息不能讓太多人知曉,也難怪趙閣臣他會刻意瞞着幾位……不過,有些消息還是可以講的,那就是朝廷很快就會安排一位新的欽差大臣趕來洛陽城接替於我,等到這位新的欽差抵達洛陽之後,我就再也無權主持大局了,所以趙閣臣他提醒我,一定要趕在新欽差抵達洛陽之前,收拾好自己這段時間所有事情的首尾,不能留下任何破綻與把柄……我如今已是四面樹敵,不能再讓人尋到攻訐理由了!”

說到後面,朱和堉也是自嘲一笑。

但接下來,朱和堉的話鋒一轉,又說道:“然而,洛陽局勢變化太快,趙閣臣寫這封密信的時候,自然是無法知曉福王長子朱和增受人投毒暗害的事情,這顯然是一個極大的變數,既是一個威脅,卻也是一個扭轉乾坤的機會……只要利用好這件事情,就足以讓藩宗亂政違紀的罪行蓋棺定論,到了那個時候,藩宗勢力就會受到嚴重挫敗,再也無力報復於我,而我則會成爲清除朝廷積弊的功臣,朝野風評也會回升,如今四面楚歌的艱難境地,也可以大爲緩解!……所以,這般良機,實在是不容錯過,我決定要放手一搏,還希望兩位先生與鄭知府能夠全力助我成事!”

說完,朱和堉再次起身,完全沒有顧及自己的尊貴身份,向着面前幾人深深躬身行禮。

見到朱和堉的這般姿態,不論是李傳文、肖文軒、還是鄭以誠,皆是愈發的受寵若驚,連忙是起身回禮。

不過,對於朱和堉這般禮賢下士的姿態,李傳文固然是心中感動,但又隱隱覺得不對勁,總覺得朱和堉應該是刻意隱瞞了一些事情。

譬如說,趙俊臣的那封密信之中,必然是寫有許多關鍵內容,但朱和堉只是挑揀了一條最爲無關緊要的消息告知於衆人,難免是有避重就輕之嫌,更還隱瞞了趙俊臣對於洛陽局勢的真實態度。

想到這裡,李傳文忍不住提出質疑,問道:“太子殿下的這般想法,固然是極好的,但想要順利實現只怕是很不容易,我朝的藩宗勢力可謂是根深蒂固,如今更還聯手與太子殿下爲敵,而且朝廷一旦是任命了新欽差之後,新欽差必然是快馬加鞭、星夜兼程,很快就會抵達洛陽,留給咱們的時間並不多,在這般短的時間內,咱們又如何才能一舉擊敗藩宗勢力、爲他們的罪行蓋棺定論?只怕是機會渺茫啊……太子殿下,依老夫的看法,咱們這個時候還是一靜不如一動就好,首要之務還是不能給人留下把柄……”

然而,朱和堉這個時候則是再次展現出了自己的固執一面,並沒有理會李傳文的勸誡,反倒是胸有成竹的擺手打斷了李傳文的話語,沉聲道:“若是沒有把握,我自然也不會冒險行事!

然而,我這裡有一個關鍵消息,兩位先生與鄭知府還不知道,那就是……福王長子朱和增受害之前看似是站在藩宗那一邊,但實際上早已是暗中決定要大義滅親,他原本是想要等到關鍵時候站出來向朝廷舉證藩宗們的罪行,可惜還不等他發揮作用,就已經受人毒害了!

不過,他事前已經預料到了自己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就提前準備好了他所掌握的全部證據,如今這些證據已經落於我的手中,我粗略看過一遍,不僅是包含了‘八王船行’與福王府內庫的賬冊副本,更還包括了他本人多年來與各地藩宗的聯絡書信!有了這些證據,只要操作得當,想要給藩宗們的罪行蓋棺定論,也並不是毫無機會!”

朱和堉的身邊如今只有一羣立場存疑的廠衛,確實是缺少可靠的幕僚與幫手,有些事情只能依靠自己一人,難免是有些力不從心。

所以,他這個時候並沒有太多猶豫,直接就把自己最關鍵的底牌透露給了李傳文等人,就是希望李傳文他們能夠協助自己,共同把朱和增所留下的這些證據全部梳理一遍,讓這些證據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另一邊,李傳文、肖文軒、鄭以誠三人聽到朱和堉的解釋之後,不由皆是一驚,沒想到朱和堉手裡還真有扭轉乾坤的底牌。

眼見到李傳文等人滿是不可思議的表情,朱和堉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直接把三人領到自己的房間,讓他們親眼見到朱和增所留下的那一箱子賬冊與書信。

親眼見到這些證據之後,李傳文等人終於相信了朱和堉的說法,也認爲朱和堉確實有可能趕在新欽差抵達洛陽之前,一舉贏得這場與藩宗勢力的較量。

再加上,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如今並沒有收到趙俊臣的明確指示,擁有一定的自主行事之權,所以他們二人輕聲商議了片刻之後,最終還是在朱和堉殷切盼望的目光之下,決定就按照朱和堉的想法做事——也就是趕在新欽差抵達洛陽之前放手一搏,利用福王長子朱和增所留下的這些證據,徹底確定藩宗勢力的罪行,讓藩宗勢力今後再也無力翻盤與抵抗!

*

“我等原本就是受到趙閣臣的授意,趕來洛陽輔佐太子殿下做事,如今既然是太子殿下胸有成竹,我等自然是全力相助!”

做出決定之後,李傳文與肖文軒、鄭以誠三人一同向朱和堉拱手做出保證。

其中,肖文軒一直都把李傳文視爲老師,自然是唯李傳文馬首是瞻,李傳文說什麼他就做什麼,但鄭以誠這個時候則是腦子有些暈乎乎的,不知道自己明明是打算投靠趙俊臣,爲何就突然變成要爲太子朱和堉做事了,但局面變成如今這般情況,他已經無法退出,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朱和堉得到了李傳文的承諾之後,也頓時是大喜過望,再次擺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態度,連連向李傳文等人表示感謝、並承諾自己會在事後回報。

接下來,因爲時間緊迫的關係——誰也不知道朝廷的新欽差會在何時抵達洛陽——朱和堉與李傳文等人並沒有耽擱任何時間,做出決定之後立刻就行動了起來,開始整理朱和增所留下的諸多證據。

在整整一箱子證據之中,哪些證據可以直接發揮作用?哪些證據還不夠完善、還需要進一步尋找佐證?哪些證據因爲牽連太廣的緣故,並不能輕易公示於衆?哪些證據足夠關鍵、必須要重點關注?

根據不同情況,衆人把這些證據分門別類的進行歸納,在此期間也大抵摸清了這些證據的具體情況。對於未來的局勢發展也有了大概的評估。

總而言之,朱和堉的想法還真有可能成功!

李傳文擁有極強的工筆能力與訴訟經驗,肖文軒則是學識極佳、思維敏捷,鄭以誠身爲洛陽知府,不僅是政治眼光不俗,對於洛陽本地的情況也是知根知底,朱和堉得到了他們三人的協助之後,整理與梳理這些證據的進度自然也是大爲加快。

當然,這些進展只是最初步的成果,後續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們去做。

但若不是因爲有李傳文等人的協助,朱和堉想要獨力完成這些事情,至少也需要三五天時間,還必然會出現許多疏漏。

忙碌之際時間總是飛快,等到這一切工作暫且告一段落,已是晚上亥時,窗外夜色沉沉、彎月懸掛,衆人也皆是感到心神疲乏。

眼見到李傳文等人的疲態,朱和堉則依然是精神振奮,也再次發揮了自己禮賢下士的一面,親自安排人手爲李傳文等人準備夜宵,再等到衆人一同食用夜宵之際,朱和堉更是刻意放下身段與衆人同桌而餐、拉近關係,還不斷誇讚衆人的能力與作用。

這樣一來,李傳文等人雖然是心神疲乏,卻也是極爲受用,哪怕是原本有些不情不願的鄭以誠,這個時候也不由是消解了一部分抗拒心理。

最終,衆人吃完夜宵之後,李傳文與肖文軒二人就告別了太子朱和堉、跟着鄭以誠一同離開了福王府,相約明天清晨時候再次相聚商議下一步的計劃,朱和堉也是親自相送,就好似他已經把李傳文等人視爲心腹了。

*

卻說,當李傳文、肖文軒二人隨着鄭以誠返回了洛陽知府衙門之後,鄭以誠很快就爲他們安排好了房間,然後就相互告別回房休息了。

只不過,當李傳文返回自己的房間之後,表情則是再次嚴肅了起來,仔細觀察房間周圍無人監視之後,就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件、拆開查看。

原來,昨天傍晚的時候,趙俊臣的信使送到洛陽城的密信,並不是只有一封,而是有兩封!

第一封密信,也就是轉交給太子朱和堉的那一封,李傳文並沒有權限查看。

而第二封密信的存在,不僅是太子朱和堉不知情,就連肖文軒也不知情,乃是趙俊臣的信使暗中交給李傳文一個人的,按照那位信使的說法,這封密信的內容只允許李傳文一人查看,而且必須要等到李傳文與太子朱和堉見面之後纔可以拆開查看。

這件事情,顯然是涉及到了趙俊臣的機密計劃,所以李傳文也一直是守口如瓶、不動聲色,完全沒有泄露任何跡象,一直等到房間裡只有自己一人的時候,才迫不及待的拆開信件查看內容。

然而,李傳文雖然是早有猜測,認爲這封密信必然是涉及到了趙俊臣的某些機密計劃,趙俊臣的機密計劃也必然是不同凡響,他本人這些年來也算是見慣了大風大浪,但當他看過這封密信的內容之後,依然是忍不住表情大變,眼神不住閃爍着,面色也有些蒼白。

“怪不得趙閣臣要讓我見過太子殿下之後,才能拆開這封密信查看內容……原來,這就是趙閣臣的真實想法!趙閣臣的用心之深、設計之恨……當真是讓人……難以評價……”

……

……

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四百五十九章.接觸(上).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第九百二十三章.真相(三).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1147章.逼迫(七).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策反與收買.第四百八十章.邀請.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1311章.在握(完).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第九百三十八章.巧舌如簧.第三百二十八章 .明察暗訪(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趙俊臣的答案.第三十九章.被拋棄(下)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二百三十九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六十五章 .閹人惡毒.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1188章.風雲際會(五).第三百零一章.有趣的臨清知府.第三百六十章 .問答(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一百七十三章.趙家來人(中)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124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1400章.妥協退讓.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四十四章.天上人間(中)一更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1387章.滅門絕戶.第1297章.在握(六).第1028章.談判與交易.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下).第三十七章.被拋棄(上)二更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1420章.最後通牒.第七百六十章.趙俊臣的伏筆(一).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七百八十二章.戰兵新軍(二).第五百六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七章.羣臣羣相.第1088章.心頭之患.第1376章.動手準備.第1140章.江正的驚人表現.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1398章.生死之論.第1054章.思索.第十五章天才神棍下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議(六).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城此時(下).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一百章.反派角色(上).【第一更】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七百四十七章.兵變?.第1208章.猜與決.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四百零二章.初始(下).第七百八十七章.戰兵新軍(七).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一百三十二章 .佳宜?嘉怡?(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七百五十二章.收服(二).第六百七十六章.好運連連.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068章.各有所謀(六).第1281章.手腕(八).第十八章利誘威逼下第二百八十七章.南巡之前(中).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顛倒黑白.第1100章.德慶再微服(三).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1174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一).
第1032章.在握(十一).第七百五十八章.夜談(三).第四百五十九章.接觸(上).第七百八十六章.戰兵新軍(六).第五百九十七章.預兆(中).第九百二十三章.真相(三).第二十四章回京之前下第1322章.意外收穫.第1147章.逼迫(七).第1127章.朱和堉返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策反與收買.第四百八十章.邀請.第1402章.權臣遲暮.第1311章.在握(完).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一百六十七章.越奸邪、越赤忱(中).第九百三十八章.巧舌如簧.第三百二十八章 .明察暗訪(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趙俊臣的答案.第三十九章.被拋棄(下)一更第四百八十六章.崔倩雪的提問.第二百三十九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六十五章 .閹人惡毒.第九百一十一章.京城震動(四).第1188章.風雲際會(五).第三百零一章.有趣的臨清知府.第三百六十章 .問答(中).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四百三十四章.在京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聚寶商行(中).第一百七十三章.趙家來人(中)第1169章.南京民變(二).第1241章.必須是,也只能是(十三).第1400章.妥協退讓.第七十八章.權臣貪官們的聚宴(上).第四十四章.天上人間(中)一更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一百七十六章.那我也只能大義滅親了.第九百二十章.密信.第1387章.滅門絕戶.第1297章.在握(六).第1028章.談判與交易.第七百一十二章.出京之前(下).第三十七章.被拋棄(上)二更第1357章.功成身退(六).第1420章.最後通牒.第七百六十章.趙俊臣的伏筆(一).第1255章.遼東劇變(五).第七百八十二章.戰兵新軍(二).第五百六十一章.第八百七十七章.羣臣羣相.第1088章.心頭之患.第1376章.動手準備.第1140章.江正的驚人表現.第二百五十五章.宮宴(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歸鄉”(下).第1051章.相同的招數.第1403章.病因毒源.第1398章.生死之論.第1054章.思索.第十五章天才神棍下第四百四十六章.大朝議(六).第1176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三).第二百二十章 .機遇(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城此時(下).第三十三章.三大死罪(下)三更第二百四十三章.聚議.第七百四十八章.雷霆手段.第一百章.反派角色(上).【第一更】第1122章.顛倒黑白.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1340章.退兵停戰.第七百四十七章.兵變?.第1208章.猜與決.第四百六十章.接觸(中).第四百零二章.初始(下).第七百八十七章.戰兵新軍(七).第五百四十一章.德慶皇帝的鄙夷.第一百三十二章 .佳宜?嘉怡?(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越奸邪、越赤忱(下).第七百五十二章.收服(二).第六百七十六章.好運連連.第1102章.君入甕中.第1068章.各有所謀(六).第1281章.手腕(八).第十八章利誘威逼下第二百八十七章.南巡之前(中).第七百九十八章.戰前(九).第五百三十九章.下下之策.第二百三十九章 .顛倒黑白.第1100章.德慶再微服(三).第1064章.各方佈置(二).第六百一十五章.整治(下).第1438章.皆爲正義(七).第五百五十四章.各有圖謀、誰是漁翁?(下).第四百九十二章.風波(三).第五百九十三章.一個故事.第1174章.朱和堅初掌大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