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同濟廟(祝大家中秋快樂).

隨着趙俊臣病倒的消息傳開,朝野之間,自是一陣混亂。

不說那廟堂之上的諸般爭奪,單說一些清流書生以及民間百姓,因爲趙俊臣病倒的消息,竟頗有不少人奔走相告,鳴鞭慶祝,街頭巷尾間,彈冠相賀者,撫掌大笑者,聚衆歡呼者,屢屢可見。

趙俊臣在京城中的聲名狼藉,由此可見一斑。

這般情況,雖在趙俊臣意料之中,但也讓趙俊臣哭笑不得。

不過,對於這般情況,趙俊臣並不在意,想要扭轉京城百姓對他的印象,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何況,自來到這個世界後,趙俊臣也確實沒做過多少好事。

雖說近些日子以來《潞安府滅蝗實錄》傳播漸廣,但對京城人而言,可信度終究成疑。

只是,趙俊臣雖然並不在意,但並不代表着趙俊臣的身邊人不在意。

“這羣刁民!!”

方茹坐在馬車之中,突然聽到不遠處鞭炮連響,又隱隱有歡呼聲傳來,不由貝齒輕咬,嫵媚的雙眼中,冷色連閃。

如今京中百姓的情緒想法,方茹也心中有數,自然明白這些鞭聲與歡呼意味着什麼。

伺候在一旁的隨身婢子小碧,見到方茹這般咬牙切齒的模樣,不由有些害怕,猶豫片刻後,終於還是勸慰道:“夫人,這些事情,老爺都不在意,您又何必與那些人置氣?氣壞了身子,可不值當。”

方茹雖只是趙府侍妾,卻最喜歡讓人稱呼她爲“夫人”,每次聽到這般稱呼,方茹都會心情好轉。

但這一次,方茹卻依舊不見開心,輕哼一聲後,說道:“老爺是做大事的,自然胸懷寬廣,我只是一個小女子,心胸小些又如何?如今老爺病了,竟有人大肆慶賀,我沒去找他們的麻煩,就已是強自忍耐了,難道抱怨兩句都不成了?”

聽方茹這麼說,小碧終究不敢再勸。

別看方茹在趙俊臣面前千依百順,一幅小女人的模樣,但也僅限於趙俊臣罷了,在其他人面前,方茹卻是潑辣嚴厲,手段決絕,許慶彥一直敵視方茹,卻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小碧雖然不敢再說話,但方茹卻也不在意,只是坐在那裡喃喃自語道:“不過,正如老爺所說,如今老爺在民間的聲名,確實也需要扭轉一下了,否則長此下去,終有不便。”

喃喃自語間,方茹眼中露出深思之色:“這同濟廟雖只是老爺當初隨手押注的一顆暗子,但或許也能起些作用,罷了,先看看這同濟廟如今的規模如何了吧。”

………

原來,方茹此次離府,卻是爲了前往同濟廟。

對外,方茹去同濟廟的原因,是爲了給趙俊臣納善祈福,但實際上,方茹此行卻是爲了代趙俊臣視察同濟廟的發展情況,並按照趙俊臣的意思,向同濟廟指示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自方茹重新得到了趙俊臣的信任後,趙俊臣的許多佈置,也不再向方茹隱瞞,而當初在趙俊臣的扶持下,由潞安府來到京城發展的張道全,以及他所主持的同濟廟,正是趙俊臣的暗子之一。

而如今,對於這顆閒置已久的暗子,趙俊臣卻是要打算用一用了。

就方茹暗思之間,所乘的馬車已是來到了同濟廟所在的城南方向。

隨着馬車漸漸靠近同濟廟,方茹掀開車廂上的窗簾,向外看去,卻見同濟廟附近頗爲熱鬧,人來人往,其中有不少都是前去同濟廟燒香拜神的信徒,而且越是往同濟廟的方向走,信徒就是越多,顯然這些日子以來,經過趙俊臣傳授的那些手段,以及暗中的諸般支持,已是讓同濟廟在京城之中漸漸產生了影響。

待到了同濟廟門外,更是熱鬧,許多信徒們正衝着一些半埋在土裡的神像磕頭請願,讓許多不知情者頗爲驚異。

據傳,當初張道全來到京城後,盤下了一座小廟改爲同濟廟,共拜天下神佛,由於教義略顯荒誕,所以信徒寥寥,只有一些從潞安府跟來的信徒能撐些場面。

而張道全對此卻毫不在意,只是讓人在同濟廟的周圍,每日灑上一些清水和一些香灰。

接下來,讓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那些每日灑下香灰與清水的地方,竟然慢慢的有大量神佛的石像裂土而出,雖然同濟廟並沒有刻意宣傳此時,但依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被信徒們視爲神蹟,再加上同濟廟裡又時有着神光、神音等諸般奇蹟,沒過多久後已是聲勢大漲。

按照張道全給趙俊臣送來的暗信,自稱如今的同濟廟已是有了信徒近兩萬人。

對於這般數字,方茹原本還有些懷疑,但如今看同濟廟周圍的熱鬧,卻也不由的信了。

看了一眼那些正在叩拜神佛石像的一衆信徒,方茹合上了簾子,但眼中卻有不屑與譏諷之色一閃而過。

同濟廟的這些招數,本就是趙俊臣傳授,方茹自也是心知肚明,所謂神佛石像裂土,只是石像下面埋着大量的黃豆罷了,每次灑下的香灰只是掩飾,灑下清水纔是目的,黃豆吸水後,裂爲豆芽,膨脹之下,自然會把預先埋好的石像拱起。

至於同濟廟裡的所謂“神光”、“神音”,也都是弄虛作假,不過是光芒折射、視覺錯覺以及一些機關作怪罷了。

“不過,雖只是弄虛作假,但如今同濟廟也算是聲勢漸成,倒也可以用一用了,這同濟廟依仗着老爺傳授的手段和銀錢,有了如今的成就,希望他們能可堪一用,莫要讓老爺失望纔是。”

暗思之間,馬車已是進入了同濟廟的外院,在那裡,早已得到消息的同濟廟上下,在張道全的帶領下,已是等待多時。

下了馬車之後,見張道全已是把無關的信徒全部支開,留下的都是親近之人,方茹也不多作態,對着張道全微微點頭示意後,就已是向着同濟廟的正殿走去,張道全不敢怠慢,亦是連忙跟上。

“見過夫人,夫人萬福。”

來到正殿後,不待方茹說話,張道全已是搶着向方茹行禮道。

行禮之間,張道全面色自如,動作不急不緩,頗有些得道高人的樣子,然而眼神中的諂媚,卻又是那般分明。

僅此一點,方茹已是知道了張道全的品行爲人如何,所以也沒有客氣,一邊打量着眼前正殿,一邊似乎漫不經心的說道:“張道長無需多禮,我看你這同濟廟頗爲熱鬧,影響已成,但這一切都是誰帶給你的,想來張道長你也心中有數。”

見方茹突然直切正題,張道全不由一愣,但還是連連點頭,賠笑道:“小人自然明白,這一切全是趙大人的擡舉,沒有趙大人,小人如今不過是偏遠之地的一個神棍罷了。趙大人的恩德,小人銘記心中,絲毫不敢忘記。”

方茹一笑,媚態自然而生,即使張道全見多識廣,也不由剎那失神,但方茹口中的話語,卻突然變得冰冷:“沒想到張道長還是一個知恩之人,倒是難得,但依我看來,知不知恩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知恩後要圖報,若是知恩不圖報,反而百般糊弄應付,面上一套心裡一套,這般爲人,就沒什麼可取之處了,沒有了可取之處,也就沒必要再留着了,張道長你說是不是?”

聽方茹話語之間威脅明顯,不留絲毫餘地,張道全不由身體一顫,只覺得方茹要比之前負責與他聯絡的許慶彥難對付的多,連忙說道:“夫人,您說的可是前順天府治中魏平的事情?夫人,這件事小人當真用心去查了啊,在順天府任職的信徒,我都想方設法的試探過,但當真沒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方茹冷哼一聲,道:“你究竟有沒有用心去查,你心裡明白,怕是當時魏平剛被毒死,六扇門查的緊,你擔心惹上麻煩,所以才應付了事吧?你當真以爲趙大人不知道你的小算盤?你在順天府任職的信徒,總共只有四人,但這四人之中,有一人乃是通判,已經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沒來你這同濟廟焚香祈福了,其他三人那裡,你有沒有去打探,我並不清楚,但我卻知道,那順天府通判,你從未主動聯絡過。就這樣,你還算是用心打探過了?”

張道全連忙解釋道:“那通判和六扇門多有聯繫,若是從他那裡入手,我擔心……”

話沒說完,方茹已是揮手打算,冷聲道:“擔心什麼?擔心自己惹上麻煩?”

不待張道全再說什麼,方茹突然一指同濟廟外,冷笑道:“張道長,你說,若是我派人把你這裡的神像裂土、神像神光、神像神音之類的把戲一一拆穿,外面那些敬你如神明的信徒,會怎麼對你?若是我家老爺去道錄司隨便說幾句,沒了人來給你撐腰,你說京城的佛寺道觀會怎麼對你?”

聽方茹這麼說,張道全不由冷汗直流。

“做人不能忘本。”方茹冷冷的盯着張道全,一字一頓道:“因爲,當初有人既然能把你擡起來,就能把你摔下去!擡的越高,你就死的越慘!”

~~~~~~~~~~~~~~~~~~~~~~~~~~~~~~~~~~~~~~~~~~~~

ps:中秋之際,祝大家闔家歡樂。

第1097章.御馬監閒談.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二百三十四章.“兩敗俱傷”(下).第七百九十九章.戰前(十).第1270章.遼東劇變(二十).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1099章.德慶再微服(二).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五百三十七章.開始進攻!.第九百八十二章.曾經的稚嫩.第七百六十八章.方茹的私自決定.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九百二十三章.解散戰兵新軍(三).第六十七章.心思.第九百零五章.捷報傳天下(四).第一百七十章.趙山才初露鋒芒!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觸(下).第九百三十七章.衝突與立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軍的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趙俊臣的考慮.第1097章.御馬監閒談.第四百零一章.初始(中).第七十六章.考覈與人才收集.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十四章.秋闈弊案(中).二合一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進行中(六).第1352章.功成身退(一).第六百二十章.心機.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1404章.江正遇險.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同的底線(上).第六百九十九章.計劃進行中(完).第二百零七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下第三十四章.塵埃落定(上)四更第1433章.皆爲正義(二).第六百六十七章.我有一策.第六百四十五章.方茹與陳芷容(下).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七百二十九章.最壞與最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遠謀劃(下).第1140章.江正的驚人表現.第四百五十三章.各方的謀劃(三).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五百七十五章.朱和堅的動作.第996章已修改。第五百七十四章.太子朱和堉的體恤.第一百九十七章 .策反與收買.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1306章.在握(十五).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二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中).第三百零五章.陰差陽錯(上).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六百二十九章.抄家狂潮(四).第1310章.在握(十九).第六百八十章.家族.第五百八十八章.黃有容(中).第1076章.所謂“信任”.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九十章.同濟廟(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八十六章.德慶私訪(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1026章.準備之中.第四百六十七章.串聯(下).第1437章.皆爲正義(六).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1070章.各有所謀(完).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熱鬧的朝議(七).第一百零七章 .滅門慘案(中).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第1313章.錦州大營.第1296章.在握(五).第1254章.遼東劇變(四).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1054章.思索.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倫的建議.第1018章.河套戰事的結束.第五百七十六章.送君一程(上).第1143章.強迫(三).第1103章.路旁.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八百三十六章.哭訴.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四百九十八章.陰謀與圍捕(上).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三百七十九章.考覈(上).
第1097章.御馬監閒談.第1327章.恩義籠絡.第二百三十四章.“兩敗俱傷”(下).第七百九十九章.戰前(十).第1270章.遼東劇變(二十).第五百四十七章.寸步不讓(中).第1099章.德慶再微服(二).第1381章.布子收官.第五百三十七章.開始進攻!.第九百八十二章.曾經的稚嫩.第七百六十八章.方茹的私自決定.第七百零六章.八月初七.第七百七十七章.整合(三).第九百二十三章.解散戰兵新軍(三).第六十七章.心思.第九百零五章.捷報傳天下(四).第一百七十章.趙山才初露鋒芒!第1042章.心有萬一.第七百二十四章.真相(四).第四百六十一章.接觸(下).第九百三十七章.衝突與立場.第一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五十七章.顧慮(下).第1008章.重返廟堂(二).第1261章.遼東劇變(十一).第八百九十五章.戚斌新軍的消息.第九百六十四章.趙俊臣的考慮.第1097章.御馬監閒談.第四百零一章.初始(中).第七十六章.考覈與人才收集.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十四章.秋闈弊案(中).二合一第六百九十六章.計劃進行中(六).第1352章.功成身退(一).第六百二十章.心機.第二十三章.風暴伊始(中).二合一第1404章.江正遇險.第二百一十一章.不同的底線(上).第六百九十九章.計劃進行中(完).第二百零七章成爲最終勝者的可能性下第三十四章.塵埃落定(上)四更第1433章.皆爲正義(二).第六百六十七章.我有一策.第六百四十五章.方茹與陳芷容(下).第一百七十一章.五百年前是一家.第七百二十九章.最壞與最好.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遠謀劃(下).第1140章.江正的驚人表現.第四百五十三章.各方的謀劃(三).第九百七十六章.把他們全部趕出去!.第八百九十章.決戰.第五百七十五章.朱和堅的動作.第996章已修改。第五百七十四章.太子朱和堉的體恤.第一百九十七章 .策反與收買.第四百零七章.敗局?(中).第1306章.在握(十五).第1015章.入閣輔政初體驗(二).第二百三十三章.“兩敗俱傷”(中).第三百零五章.陰差陽錯(上).第九百九十章.深談(二).第六百二十九章.抄家狂潮(四).第1310章.在握(十九).第六百八十章.家族.第五百八十八章.黃有容(中).第1076章.所謂“信任”.第八百三十四章. 真作假時假亦真.第九十章.同濟廟(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四百四十八章.大朝議(八).第八十六章.德慶私訪(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黨爭(七)二更第六百零六章.喜悲.第1026章.準備之中.第四百六十七章.串聯(下).第1437章.皆爲正義(六).第二百六十七章.獎勵與懲罰.第1070章.各有所謀(完).第二百五十章 .虛僞的正義【還是萬字大章 】.第五百八十四章.熱鬧的朝議(七).第一百零七章 .滅門慘案(中).第四百七十一章.暗棋(上).第1313章.錦州大營.第1296章.在握(五).第1254章.遼東劇變(四).第五百九十一章.同行.第1054章.思索.第九百八十九章.深談(一).第六百五十五章.李倫的建議.第1018章.河套戰事的結束.第五百七十六章.送君一程(上).第1143章.強迫(三).第1103章.路旁.第1021章.許慶彥的災難.第一百三十五章 .相互印象.第八百三十六章.哭訴.第1422章.赴宴途中.第1447章.大亂鬥(七).第四百九十八章.陰謀與圍捕(上).第1050章.各方的表演(完).第三百七十九章.考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