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第554章 與天下爲敵,值得!

十日後。

隴關外。

漢軍營寨。

龍帳之中,劉禪看着跪伏在地的辛秀,臉上當即露出笑容來了。

“辛公願撥亂反正,朕心甚慰,我看這隴西郡守之職,便很適合辛公來做。”

來投效的,劉禪自然是要給他一點好處了。

當然

這好處也不是白給的。

既然給了你隴西郡守的好差事,便是要你拋頭顱灑熱血的。

若在他要對隴西其他世家動手的時候,你可不能手軟!

而且

不僅不能手軟,還要下狠手!

辛秀明顯知道劉禪的言外之意,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

但他既然做好了投效的打算,這種心理準備,自然還是有的。

“臣下才具不足,恐難完成陛下重託。”

劉禪將辛秀攙扶起來,笑着說道:“隴西辛氏,世出人傑,辛公之才,朕豈非不知?還請辛公莫要推辭了。”

拒絕不成,辛秀只好順坡下驢。

他本就知道拒絕不了的,但拒絕不了是一回事,表明自己的態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臣下只能勉勵爲之,聽命陛下便是了。”

言外之意很清楚。

搞這種事,我肯定是不當主力的,這個主力你去做。

打打助攻這種事情,我做一做還差不多。

“上座。”

看辛秀到了左手首位之後,劉禪這才坐在主位之上,表情很是平靜。

對於辛秀能投靠過來,劉禪絲毫不驚訝。

畢竟隴西辛氏雖然在隴西有產業,但大房,已經是到外面發展了。

剩下在隴西的,大貓小貓三兩隻,與隴西彭氏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可不一樣。

也正是因爲如此,隴西辛氏的選擇,明顯就要更多了。

“不知辛公對朕有多少了解?”

對你有多少了解?

辛秀愣了一下,吹捧的話那是直接出來了。

“陛下揮師南征北討,歷經百戰而屢建奇功,所向披靡。南中之亂,陛下親政而平,荊州之地,亦由陛下之手收復。

昔日孟德之雄兵,皆敗於陛下之策略與威武之下,彼之驍將呂蒙,亦爲陛下所俘。吳國精銳,在陛下鐵蹄之下,皆成齏粉。汝南之土,亦歸陛下所有。

此蓋世之偉業,非陛下莫屬,當世無人能與之比肩。”

要麼說這些讀書人說話這麼好聽呢?

被這般吹捧,誰能不飄飄然呢?

好在劉禪定力十足,並不以爲然。

“朕問的事,朕的性情,你知曉多少?”

你的性情?

不是好人妻嗎?

辛秀差點將這句話吐出來,好在及時止住了。

他這話要是說出來,這得多尷尬?

咳咳。

憋得難受,辛秀咳嗽一聲,這才繼續說道:“陛下性情之佳,實乃天下所罕見。以臣所見,性情寬和,溫文爾雅,不驕不躁,待人以誠。

以臣所聞,陛下臨朝聽政,和顏悅色,對待臣子,仁慈而又明理。每遇大事,總能冷靜應對,泰然處之,不驚不乍,此等性情,真乃君子之風範,聖人之氣度。

陛下之爲人,溫文儒雅,寬洪大量,實爲我朝之福,萬民之幸。”

好吧!

全是彩虹屁。

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辛秀頂級的廢話文學,好像是回答了問題,但好像又沒有回答什麼。

“朕非聖人,你無須如此。”

繼續跟着辛秀太極打下去,怕是這一日都幹不了什麼事情了。

劉禪只好攤牌了。

“朕欲拿下隴西。”劉禪眼神閃爍,話語鏗鏘。

“此在陛下一念之間耳!”

劉禪搖頭,說道:“非如魏國一般名義上佔有隴西,朕要掌控隴西。”

掌控隴西?

辛秀沉默片刻,之後才說道:“難道陛下要將隴西的士族全部殺光嗎?”

“辛公何出此言?”

辛秀淡然說道:“若非如此,陛下必定掌控不了隴西。”

辛秀話語雖淡,但聽在劉禪耳中,卻是顯得有些刺耳。

“難道就要將士族殺完?”

辛秀重重點頭。

“隴西各郡,從上到下,爲官者皆爲隴西士族出身,便是里正,鄉中三老,亦是如此。陛下要想徹底掌控隴西各郡,這些人也要殺了,但殺了這些人,誰替陛下治理隴西?”

見劉禪沉默不語,辛秀趕忙在一邊說道:“魏武之所以能成事,擊敗袁紹,便是因爲在於重用士族。”

見劉禪不爲所動,辛秀咬了咬牙,決定冒險一下。

他繼續勸道:“陛下,自古帝王之業,非一人之力所能成,皆需英才輔佐。

昔曹操以才用人,不拘一格,故能統一北方;先皇劉備,亦因重視人才,得諸葛亮等賢士之助,方能創立蜀漢基業。孫權在江東,亦因得周瑜、陸遜等士族之才,而能穩固東吳。

此三人者,皆因重視士族人才而成功。陛下當以此爲鑑,重視人才之道,方能振興漢室。

今陛下對士族抱有敵意,實非明智之舉。

應廣納賢才,不分士庶,唯纔是舉,則漢室可興矣。”

劉禪知曉,辛秀很大程度上,說的是真話。

曹操剛起步的時候,就得到了家族的有力支持,夏侯氏的夏侯敦、夏侯淵;曹氏的曹仁、曹洪,曹真和曹休也來投奔。

最初之際,曹操僅有小快根據地,兵微將寡,而曹操出身於爲世人所不齒的宦官家族;爲了充分發現、利用人才,曹操在自己隊伍中發掘人才的同時打破當時的門第觀念,提拔重用出身於社會下層的文人武士,爭取中小地主階層的支持,並儘量利用投降過來的敵方人才。

雖然當時發生了陳宮不滿曹操殺邊讓而勾結呂布叛亂的事件,可並沒有讓曹操放棄“唯纔是舉”的方針。

196年,曹操迎漢帝,成爲東漢政府的代言人,有了政治上無與倫比的政治優勢,士人不論是爲了曹操而來還是爲了恢復漢室而來,都不得不爲曹操服務。

建安十五年,曹操頒佈《求賢令》,十九年再次下令,二十二年第三次頒佈,故能得天下大半英才,雄踞中原之地,打下魏國堅實的基礎。 劉備出身於沒落的皇族,已經淪落到不得不靠編草蓆爲生,家族已經沒什麼人才可言。

起兵之初,劉備遠沒有袁紹、曹操那樣雄厚的家族基礎,他的皇族身份在初期也沒有給他帶來政治優勢。

由於劉備本身認識有限,對士人的重視程度不夠,不難發現劉備早期的人才中,基本沒什麼大才的文人謀士。

相反,劉備十分重視將領,他不但得到了關羽、張飛的忠實支持,還得到了公孫瓚手下勇將趙雲的垂青。

但由於缺乏戰略上和政治上的正確主張,劉備雖然擁有良將,卻不得不面對多次失敗的教訓。

在荊洲投靠劉表期間,劉備終於認清了士人謀士的重要作用,先後得到了荊洲一帶士人徐庶、諸葛亮、龐統、馬氏兄弟等人的支持,事業上開始走上上升路,尤其是諸葛亮和龐統,在奪取荊州四郡中立下很大的功勞。

劉備一直依靠世家大族的勢力,早在徐州代替陶謙家族取得統治地位時就和當地的鉅富糜家建立了親戚關係,得到了糜家在經濟上、人力上的大力支持。

在荊州期間,取得了當地大族馬、習、龐家的支持;奪取川中後,也得到了四川豪強的有利支持,法正、李嚴、孟達等人就是其中代表。

川中在曹操奪取漢中時沒有發生大亂,與曹操逐鹿漢中時後方一直很穩定,與得到了有強大勢力的豪強支持是分不開的。

孫堅和劉備一樣,很重視將領而不大看重文人謀士,但孫堅自己有一定的戰略目光,更有傑出的軍事指揮才華,以作戰勇猛、指揮靈活聞名於世。

在前期孫堅基本沒有遇到強勁對手,故孫堅得以橫掃荊南。

但即便是孫堅迎娶江東大家吳氏姐妹爲妻,依然得不到大族的認可。

因爲當時孫堅手底下的人才組成,主要是以中下階層爲主,世家子並不多納於其中。

孫策吸取了其父孫堅不重視文人謀士的教訓,早在其起義兵時就“與周瑜相友,收合士大夫”。

孫策向袁術討回千餘孫堅舊兵,同時得到舅舅吳景的幫助。

由於吳景在江東的影響,孫策於是得到了呂範、孫河、張昭等人家族的支持。

孫策繼承了父親作戰勇猛、迅速的優點,在初平江東後,得到了張昭、秦鬆、陳端等江東著名文人謀士支持,前途一片光明。

可惜孫策也繼承父親孫堅過於勇猛而輕佻果躁,終於給人伏殺而死。

由於得到了舅舅吳景的支持和他的影響,以及孫策自己的努力,人才中大族開始佔有一席之地,也是孫家依靠大族的開始。

孫權接替孫策成爲江東統治者後,依靠江東大族的勢力,也取得了與曹操抗衡的實力。

孫權對文人的重視比孫策更高,上任之初就“招延俊秀,聘求名士”,在拉攏原有人才程普、周瑜等人的同時也開始實行和世家大族互相利用的政策。

用人上主要依靠江東大族,如陸遜父子、朱治、潘睿等人;同時孫家宗親也開始拋頭露面。

孫權認爲“能用衆力,則無敵於天下;能用衆智,則無畏於聖人矣”。

同時他也藉口曹操爲“漢賊”,要“清君則”而大量收攬人才、訓練軍隊。

並且,孫權十分善於聽取衆人意見,採取其中好的意見,還十分注重人才的羣體優勢,克服“非正統”的名分,使勢力逐漸增長,敢於和曹魏長期對抗。

三國三方,說實話,都是因爲招攬了世家人才,方纔能起勢的。

像是諸葛家,在三方都有投資,魏國在施用九品中正制之後,世家的地位比之前還要高了。

你劉禪要想掌控隴西,便是要將隴西的士族全部根除乾淨。

你是能殺。

但殺完了,誰給你管理隴西?

世家如今正處於上升期,你一個人,即便是皇帝,當真能擋住大勢嗎?

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這傢伙,倒是會說話。

劉禪眼神閃爍,眉頭微皺。

見劉禪似乎意動了,辛秀在後面加了一句。

“若陛下執迷不悟,恐怕莽之殷鑑,不遠矣!”

王莽就是開了歷史倒車,便是九五之尊,依然落了個功敗垂成,兵敗被殺的下場。

陛下你不要學他們啊!

你好我好大家好。

大家和和美美的一起統治萬方,不很好嗎?

見火候還有些不夠,辛秀在後面再添了一把柴:

“若陛下重視人才,未嘗不可重現文景之時的盛世。”

一個大棒一顆棗。

不得不說,這辛秀,當真是長了一張利嘴。

然而劉禪若是被他三言兩語說動,那他還是劉公嗣?

“士族爲家不爲國,佔據資源,而不爲民用,難時作亂,兼併土地,朕豈能容之?”

劉禪嗤笑一聲,再說道:“辛公方纔言之過矣!里正與族中三老,雖然有些出身士族,但他們還是士族嗎?便是,朕殺了又如何?遷關中世家子弟入內便是了,即便數十年後,他們會變成新的隴西士族,但那也是幾十年後的事情,辛公你說是也不是?”

劉禪現在確實還離不開世家的幫助。

他需要有人來幫他治理國家。

除了士族子弟,他別無選擇。

畢竟那些百姓,基本上大字不識一個,如何能夠治理地方?

至於培養人才

那需要時間。

至少要有個十年的時間,甚至更久,方纔能夠在普通百姓中,培養出人才來。

而且

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除非劉禪能一直維持這個人才產出的途徑,否則世家坐大的局面,便無法遏制。

士族不是一成不變的,原來的寒素,甚至是泥腿子老百姓,也有可能變成士族。

一旦這個途徑斷絕了,已經上了岸的,便會漸漸的變成新的士族。

劉禪要對付的敵人從來不是幾個世家,而是整個天下。

從這方面來說,辛秀所言而未言的話語,與天下爲敵,也並非是沒有道理的。

他劉禪,當真是在與天下爲敵。

辛秀沒想到劉禪殺意這麼重,而且一下子切到了隴西士族的命門,不由得暗自吞嚥了一口唾沫。

要管理地方?

關中的士族子弟行不行?

益州的士族子弟行不行?

荊州的士族子弟行不行?

難道獨你隴西士族的子弟行?

辛秀嘴脣都在打顫,對於劉禪的手段,又有了新的認識。

好一招釜底抽薪。

但直到如今,辛秀還不願意認輸,還不願意屈服。

“陛下若真要如此做,怕是要花費個數年光景,靡耗錢帛巨億,死傷百姓軍士十萬計,方纔能夠成功,還只是換得幾十年對隴西的掌控,這值得嗎?”

“哈哈哈~”

劉禪仰天大笑一聲,說道:“人生有幾個數十年?對於朕來說,這數十年,足夠用了!”

有了這數十年,他便有足夠的時間改變這個世道了。

對於劉禪來說,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更不用說,隴西關乎他對西域的謀劃,此地,必是要完全掌握在手的!

第709章 殿前正刑,蕩盡奸邪!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97章 天子守國,魏不願亡!第700章 謀逆之罪,魏帝野望!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536.第531章 建章講武,掌控禁軍!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第381章 天羅地網,口袋張開!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28章 未雨綢繆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595.第59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第846章 洛陽之戰:千金馬骨!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619章 龍山飄雪,天兵已至!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413章 強國行霸道,弱國爲臣妾!(三千字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855章 洛陽之戰:帝國餘輝!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779章 死中求活,刀頭劍首!第83章 猛將歸心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657章 敢不從者,刺聖黨羽!第13章 莊園集會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662章 消耗降軍,高層苟且!第46章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251章 億手準備578.第573章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906章 父子同心,後繼有人!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738章 洛陽暴君,大漢聖君!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339章 漢室宗親欲殺漢獻帝!(月票兩百加第18章 武科文科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
第709章 殿前正刑,蕩盡奸邪!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97章 天子守國,魏不願亡!第700章 謀逆之罪,魏帝野望!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536.第531章 建章講武,掌控禁軍!第604章 強敵環伺,漢帝消息!第477章 陷陣營與漢軍神將!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第381章 天羅地網,口袋張開!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第683章 牛金歸漢,反常有妖!第41章 叟王臣服,越巂郡定第63章 我知美人心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250章 戰略成功第28章 未雨綢繆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428章 演得自己人都相信了!第758章 內憂外患,何來援兵?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494.第489章 我入關之後,自有大儒爲我辯經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435章 劉禪再戰步練師,東吳示敵以弱!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163章 泰山崩於前而不改色!595.第59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594.第589章 漢國見聞,兩宮之爭!第846章 洛陽之戰:千金馬骨!第386章 巴地的百年大計!第619章 龍山飄雪,天兵已至!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530.第525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897章 西域佈局,大有可爲!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413章 強國行霸道,弱國爲臣妾!(三千字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第855章 洛陽之戰:帝國餘輝!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779章 死中求活,刀頭劍首!第83章 猛將歸心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842章 洛陽之戰:百年王朝!(元宵快樂!)第657章 敢不從者,刺聖黨羽!第13章 莊園集會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662章 消耗降軍,高層苟且!第46章第847章 洛陽之戰:剪除羽翼!504.第499章 帝國大危機!第360章 水淹蠻寨,二喬終至!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251章 億手準備578.第573章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271章 要想生活過得去,頭上總得帶點綠!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第299章 一日轉戰百里,一人慾破五城!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906章 父子同心,後繼有人!第91章 孟獲消息 白眉馬良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353章 大喬小喬皆幽嘆,亂世女子如浮萍!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195章 一漢當五胡,蠻夷算個球!第738章 洛陽暴君,大漢聖君!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339章 漢室宗親欲殺漢獻帝!(月票兩百加第18章 武科文科第432章 拿我練兵?陸遜準備火燒連營!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385章 可持續性竭澤而漁!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