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洛陽暴君,大漢聖君!

洛陽城在春風的輕撫下,逐漸褪去了冬日的沉寂,換上了春的衣裳。

城外,一片片枯黃被新生的嫩綠悄然取代,彷彿是大自然最細膩的筆觸,在廣袤的大地上鉤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

洛水悠悠,波光粼粼,兩岸的百姓已開始了春耕的忙碌,他們或揮汗如雨,或驅牛扶犁,將希望的種子深埋於這片肥沃的土地中,期待着秋日的豐收。

空氣中瀰漫着泥土與青草的清新氣息,一切都顯得那麼和諧而充滿生機。

然而,在這座城市的心臟——洛陽皇城之內,氣氛卻與外界的明媚春光截然不同。

高大的城牆隔絕了外界的喧囂,也囚禁了無數人的心。

宮牆之內,無論是內官還是宮女,皆步履輕盈,小心翼翼,連腳步聲都似乎被刻意壓制,生怕驚擾了什麼。

他們的臉上寫滿了謹慎與恐懼,眼神中閃爍着不安的光芒,彷彿每一步都踏在薄冰之上,稍有不慎便會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這日,隨着一陣不祥的沉寂,太極宮中又擡出了一具冰冷的屍體,那是一名太監,他的身體僵硬地躺在擔架上,臉色蒼白如紙,雙眼緊閉,嘴角還殘留着一絲未乾的血跡。

宮人們見到這一幕,無不心頭一緊,臉上浮現出難以掩飾的悲慼與恐懼。

這樣的場景,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每一次都如同一把無形的利刃,深深割裂着他們內心對未來的期許。

“唉,這又是何苦呢?”一位年長的宮女低聲嘆息,她的聲音雖輕,卻在這寂靜的宮道中顯得格外清晰。

她的眼神中既有對逝者的同情,也有對現狀的無奈。

周圍的人聞言,只是默默地對視一眼,眼神中交流着彼此的心照不宣,然後迅速散開,各自回到崗位上,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只有那逐漸遠去的擔架,提醒着這一切並非幻夢。

太極殿內,皇帝端坐於高高的龍椅之上,他的面容被陰影半掩,顯得格外陰晴不定。

那雙深邃的眼眸時而閃爍着冷冽的光芒,時而又陷入沉思,彷彿整個世界的命運都在他的一念之間。

他的心情,就像這春日的天氣,時而溫暖和煦,時而狂風驟雨,讓人難以捉摸。

而每當他心情不佳時,便會有無辜之人成爲他怒火的犧牲品,這使得宮中的每一個人都如履薄冰,生怕自己成爲下一個目標。

“陛下,請用茶。”一名侍女小心翼翼地端着茶盤上前,她的雙手微微顫抖,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觸怒了這位喜怒無常的君主。

皇帝接過茶杯,輕輕吹散熱氣,目光卻未曾離開手中的奏摺。

他的手指輕輕摩挲着杯沿,似乎在思考着什麼重大的決定。

魏國的疆域如同風雨中的浮萍,時而擴張,時而縮減,而青州的收復,本是魏國皇帝曹叡心中的一抹亮色,象徵着帝國版圖的再次穩固。

然而,這份喜悅並未持續太久,如同春日裡的短暫暖陽,很快就被連綿的陰霾所取代。

幽州,那片曾經屬於魏國的土地,如今卻落入了漢軍之手;幷州,亦在不經意間,悄然脫離了魏國的掌控。

短短一年之間,魏國竟痛失了數千裡江山,這對於一位志在統一天下的帝王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

皇帝曹叡,此刻正端坐在太極殿的龍椅之上,他的面容憔悴,呼吸急促,眼中閃爍着難以掩飾的焦慮與憤怒。

那面頰上失去了往日的紅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病態的蒼白,雙眼佈滿了血絲,黑眼圈深重,彷彿夜不能寐的煎熬已經持續了無數個日夜。

他的嘴脣發白,嘴角緊抿,透露出一種壓抑的憤怒與無奈。

這樣的他,與平日裡那個威嚴而冷靜的帝王形象大相徑庭,彷彿是被無形的重壓,一點點壓垮了精神的支柱。

“送十位美人過來,朕要享用!”曹叡的聲音突然響起,帶着不容置疑的決絕,彷彿是在用這種方式,試圖逃避那令人窒息的現實,尋找片刻的歡愉與麻醉。

大內官辟邪聞言,心頭一緊,他深知皇帝近來的放縱,卻也不得不硬着頭皮勸誡:“陛下,昨日方纔送來十人,今日又要送來十人?陛下需要保重龍體啊!”

辟邪的語氣中充滿了憂慮,他深知,這樣的放縱,對於已經身心俱疲的皇帝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曹叡卻只是瞪了他一眼。

“朕的身子朕知道,速去送來美人,其他的事情你別管。”

辟邪無奈,只得領命而去。

不久,十位姿色各異的絕色美人被帶入了太極殿。

她們或清麗脫俗,或嫵媚動人,每一個都像是從畫中走出的仙子,卻在此刻,成爲了皇帝尋求慰藉的工具。

曹叡看着她們,眼中閃過一絲癡迷,但很快,這癡迷就被更深的空虛所取代。

太極殿內,燭火搖曳,映照着這一場白日宣淫的荒誕。

曹叡與這十位美人,彷彿置身於另一個世界,暫時忘卻了外界的紛擾與壓力。

然而,這短暫的歡愉,卻如同毒藥一般,一點點侵蝕着他的意志與身體。

曹叡的心中,其實比任何人都清楚,這樣的放縱,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自己作爲一國之君,肩負着國家的未來與民族的希望。

但每當夜深人靜,那些關於失地的消息如同鬼魅一般,在他的耳邊迴盪,讓他無法入眠。

他憤怒,他焦慮,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

在這樣的心理狀態下,他選擇了逃避,選擇了用酒精與美色來麻痹自己。

不過,這種逃避,卻只是讓他陷入了更深的深淵。

他的身體日漸衰弱,精神也愈發萎靡,而那失地的陰影,卻如同跗骨之蛆,始終揮之不去。

在這場醉生夢死的狂歡中,曹叡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末路。

再這樣下去,他不僅會失去國家,更會失去自己。

然而,面對這無法逆轉的局勢,他又能做什麼呢?

他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希望有一天,能夠找到一條真正的出路,讓魏國重新煥發生機。

夜漸漸深了,太極殿內的燭火逐漸熄滅,只留下了一片寂靜與黑暗。

曹叡躺在牀上,望着天花板,心中充滿了無盡的迷茫與困惑。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也不知道魏國的未來在哪裡。

此刻。

太極殿外,夜色已深,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青石鋪就的地面上,泛起一層淡淡的銀輝。

一陣微風拂過,帶動了殿外兩側宮燈的輕輕搖曳,光影交錯間,一位身着華麗太后袍服的女子緩緩步入帶着一衆宮女到了太極殿外,她便是魏國的太后郭女王,郭照。

儘管已位居太后之尊,但歲月似乎對她格外寬容,三十多歲的她依舊風姿綽約,身姿豐腴,容顏更是絕色傾城,只是此刻,那黛眉緊皺,爲這寧靜的夜晚添上了一抹不易察覺的憂慮。

郭女王的步伐在太極殿門前被一位內監輕輕攔下,那內監面露難色,似乎不願,卻又不得不執行這令人爲難的任務。

就在這時,另一位身着大內官袍服的中年人匆匆走出,他便是皇帝身邊的紅人,辟邪。

辟邪對郭女王行了一禮,態度恭敬而又不失尊嚴,他深知這位太后的分量與威嚴。

“奴婢見過太后。”辟邪的聲音低沉而有禮,但眼中卻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郭女王的目光如炬,直視辟邪,語氣中帶着幾分責備:“本宮聽聞,陛下又召見十位美人入殿了?”

辟邪輕輕點頭,臉上浮現出一抹無奈。

事實上,即便站在這裡,也能隱約聽到從殿內傳出的男女歡愛之聲,那聲音在這寂靜的夜晚裡顯得格外刺耳,讓人不禁心生遐想。

辟邪低聲道:“奴婢勸誡過了,但是陛下不聽。”

郭女王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她的心中充滿了憂慮與失望。

皇帝曹叡近來的行爲愈發放縱,沉迷於酒色之中,這不僅是對他自身身體的極大傷害,更是對魏國未來的不負責任。

作爲太后,她有責任,也有義務去阻止這一切。

“本宮要進去!”

郭女王的聲音堅定而決絕,她邁開腳步,似乎要直接闖入那扇緊閉的大門。

辟邪見狀,連忙上前阻攔,他的語氣中帶着幾分懇求:“太后,裡面場景不堪,您還是不要進去爲好。等陛下事後,再行勸誡,奴婢相信,陛下會聽進您的話的。”

郭女王停下腳步,目光深邃地看向辟邪,辟邪說的不無道理。

作爲一國太后,她的確不適合直接目睹那些不堪的場面,但這並不代表她能對此視而不見。

她的心中充滿了矛盾與掙扎,既想立刻制止皇帝的這種行爲,又不想破壞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形象。

“唉……”郭女王輕嘆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無奈與疲憊、

“你說的對,本宮不能這樣進去。但,陛下他……他怎麼能這樣?大魏的未來,還要靠他,陛下可不能倒了。”

辟邪聞言,心中也是五味雜陳。

皇帝的行爲不僅影響着個人的健康,更關乎國家的穩定與未來。

但作爲臣子,他能做的,也只是儘量勸誡,而無法直接改變皇帝的決定。

“太后放心,奴婢會時刻關注陛下的情況,一旦有機會,定會向陛下進言。”

郭女王微微點頭,辟邪雖然是皇帝身邊的人,但一直以來都對她恭敬有加,也時常爲她傳遞宮中的消息。

在這樣的時刻,她能夠信任的,也只有辟邪了。

“如今,便要靠大內官多加勸慰了。”

夜色漸濃,太極殿外的宮燈依舊搖曳生姿,但那份寧靜之下,卻隱藏着無數不爲人知的暗流涌動。

。。。

千里之外。

春光正好,萬物復甦,大漢天子劉禪踏上了北巡的征途。

與遠在洛陽的曹叡選擇以酒色來逃避現實不同,劉禪選擇了一條更爲積極且務實的道路。

他的隊伍緩緩行進在河東的大地上,春風拂面,帶來的是泥土的芬芳和新生的氣息。

沿途,每一處都彷彿是天下大勢所趨的縮影,士族們紛紛前來拜見,他們帶着敬畏與期盼,獻上自家的精英子弟,希望能在天子麾下效力,爲家族爭光,也爲國家出力。

財帛糧草如同流水般匯聚而來,彰顯着大漢天子的威望與號召力。

當劉禪的隊伍抵達晉陽時,迎接他的不僅有當地的官員,還有世家們精心挑選的三十位美人。

這些美人,個個容貌傾城,身姿綽約,她們不僅有着如花似玉的外貌,更是多才多藝,精通琴棋書畫,彷彿是從古畫中走出的仙子,令人一見難忘。

Wωω●ttκǎ n●co 後世所傳的“西湖瘦馬”,與之相比,也不過如此。

劉禪望着這些美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豔,但很快,這份驚豔就被更深的思考所取代。

不過,享用美人是生活的一種調劑,作爲一國之君,他有着更爲重要的職責。

於是,在享受了片刻的歡愉之後,劉禪便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治理國家、穩定民心的正事之中。

在晉陽,劉禪設立了講武堂。

他大招幷州子弟,不僅傳授武藝,更傳授兵法與治國之道,希望他們能成爲未來大漢的棟樑。

同時也能夠穩住幷州士族之心。

另外,他還召見了當地的德高望重者,賜予他們官職,以此穩定人心,彰顯大漢天子的仁德與智慧。

開府庫,招納流民,是劉禪另一項重要的舉措。

百姓是國家的根本,只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因此,他打開府庫,用糧食和銀兩救濟那些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百姓,給他們提供土地,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以安百姓之心。

春耕之事,亦是劉禪此次北巡的重中之重。

農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只有確保春耕的順利進行,才能保障全年的糧食供應。

劉禪親自督戰春耕,鼓勵百姓積極耕種,同時還派遣官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百姓科學種植,提高產量。

在劉禪的治理下,原本稍有動盪的太原河東地區,很快就變得如同磐石一般穩固。

百姓們對這位年輕的天子充滿了敬仰與感激,他們稱他爲“大漢聖君”,認爲他是上天派來的救星,是帶領他們走向繁榮昌盛的聖人。

劉禪聞此言,也只是輕輕笑了笑罷了。

聖君暴君

只要你一統天下,作爲最後的勝利者,你就是聖君!

反之

你屢戰屢敗,再是賢能,也只能是暴君。

一如現在的洛陽暴君一般。

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372章 大喬:殿下一次就好第29章 鹽鐵校尉第238章 雲動下邳,治亂之策!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248章 變故橫生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20章 御下之道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801章 進退自若,無疾而終!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108章 孫權的選擇,歷史的分叉路口!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151章 江陵,江陵!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145章 平定南陽,欲謀甄宓!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154章 猛將無雙,孫權驚懼!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886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903章 虛以爲蛇,致命一擊!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377章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119章 公子有名將之風,神人之資!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434章 幽怨美人,吳國下大棋!第705章 滅魏之議,攘外安內!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第474章 豪強流民,隱患自生!(加更!求保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715章 鹽湖之利,中條之險!559.第554章 與天下爲敵,值得!第474章 豪強流民,隱患自生!(加更!求保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678章 新朝班底,君威滔滔!
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372章 大喬:殿下一次就好第29章 鹽鐵校尉第238章 雲動下邳,治亂之策!528.第523章 太后吳氏,血脈子嗣!第248章 變故橫生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20章 御下之道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801章 進退自若,無疾而終!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179章 諸葛亮定平關中策!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108章 孫權的選擇,歷史的分叉路口!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564.第559章 諸葛亮VS司馬懿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第151章 江陵,江陵!571.第566章 王師所到之處,民衆竭誠歡迎!第402章 簽訂和約,魏國新態!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145章 平定南陽,欲謀甄宓!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13章 舉兵伐魏,御駕親征!第15章 公子有龍氣第47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575.第570章 魏國認慫,築城玉璧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第44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585.第580章 三國第一攪屎棍!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154章 猛將無雙,孫權驚懼!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828章 驕兵必敗,圍魏救趙!(新年快樂!)第886章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第285章 三個月後又三月,子龍夜襲又破城!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第384章 原來我等都只是棋子而已?第903章 虛以爲蛇,致命一擊!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377章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330章 劉備以病居幕後,太子臺前監國事!第119章 公子有名將之風,神人之資!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152章 求和 後院諸女 約戰!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275章 搶我女人,還要搶我江山?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647章 虎落平陽,寬撫孫氏!第434章 幽怨美人,吳國下大棋!第705章 滅魏之議,攘外安內!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882章 冀州度田,利誘威逼!507.第502章 難唸的經!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134章 水淹七軍,劉禪將擒(求訂閱!)第31章 公子真神人!(求追讀~)第474章 豪強流民,隱患自生!(加更!求保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465章 玄德遲暮,勝利曙光!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717章 幷州五部,匈奴中郎!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第383章 巴人盡做漢人奴!第802章 進退維谷,洛陽糧盡!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307章 喪家之犬,後續安排!第715章 鹽湖之利,中條之險!559.第554章 與天下爲敵,值得!第474章 豪強流民,隱患自生!(加更!求保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第678章 新朝班底,君威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