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

炎興七年的暮春,洛陽城的柳絮如白雪般紛飛,太極殿前的銅鶴香爐中升起嫋嫋青煙,與空中飄絮纏繞交織。

劉禪斜倚在龍榻之上,手指反覆摩挲着案頭泛黃的度田奏疏,十二章紋冕服下的身軀漸顯瘦削,惟有眼中跳動的火苗,仍舊壯志滿懷。

“啓稟陛下,太子殿下求見。”

黃門侍郎尖細的嗓音劃破殿內的寂靜。

劉嗣踏入殿門時,玄色朝服上的日月星辰紋在燭光中流轉,腰間玉帶扣的螭龍吞吐着東珠,與三年前相比,他的眉眼間多了幾分冷峻,模樣也愈發成熟,有了真正帝國太子的威儀。

“三年了”劉禪望着階下跪拜的太子,聲音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來的。

“十三州度田總算成了。”

看着自己的兒子,劉禪很是欣慰。

“雍州羌亂、荊州南蠻,你都硬生生扛下來了.”

皇太子劉嗣當即說道:“兒臣不辱使命。”

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目光掃過殿外隨風翻卷的漢旗。

“只是苦了天下百姓。”

回憶如潮水般涌來。

炎興四年隆冬,雍州大地被鉛灰色的雲層籠罩,渭水河畔凝結的冰棱足有半人高,在朔風中閃爍着冷冽的寒光。

漢軍陳倉大營的瞭望塔上,玄鐵甲冑碰撞的聲響混着呼嘯的風聲,劉嗣握緊腰間的螭紋劍柄,指節因用力過度泛起青白。

遠處的羌人部落篝火如點點鬼火,在漫天飛雪中明明滅滅,彷彿隨時會化作燎原之勢。

“報——”

一名渾身浴血的斥候跌撞着衝進塔樓,他的皮靴在結冰的臺階上打滑,腰間斷箭還在滲血。

“羌王迷吾集結三萬部衆,已過汧水,正向陳倉逼近!”

話音未落,一陣狂風捲着砂礫砸在瞭望塔的牛皮帷幕上,將後半句話撕成碎片。

劉嗣俯身查看斥候懷中的羊皮地圖,上面用硃砂標着密密麻麻的箭頭,宛如一張即將收緊的巨網。

他的目光掃過地圖邊緣潦草的字跡:“羌人戰馬皆披虎皮,夜間作戰如鬼魅。”

寒意順着脊椎爬上後頸,他想起三日前頒佈度田令時,雍州刺史曾憂心忡忡地說:“羌人視牧地如命,此番怕是要拼個魚死網破。”

“傳令下去。”

劉嗣猛地直起身,玄鐵甲上的吞口獸首在月光下泛着幽光,“全軍披掛,寅時三刻突襲羌營。”

他的聲音低沉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驚得塔樓裡懸掛的銅燈劇烈搖晃,燭淚滴落在地圖上,暈開一片暗紅。

裨將張嶷握緊腰間環首刀,刀刃與刀鞘摩擦出刺耳的聲響:“太子殿下,羌人三倍於我,且佔據地利.”

他的話被劉嗣擡手打斷。

月光透過瞭望塔的縫隙,在太子蒼白的臉上投下明暗交錯的陰影,那雙眼睛卻亮得驚人:“正是因爲敵衆我寡,纔要出其不意。今夜子時,渭水冰面將迎來最脆時刻。”

寅時的梆子聲穿透寒夜,五千輕騎悄然出營。

戰馬的馬蹄裹着厚厚的棉布,卻仍在冰面上發出細碎的咯吱聲。

劉嗣一馬當先,玄色披風被風掀起,露出內襯暗繡的龍紋。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羌營,那裡的篝火映紅了半邊天空,隱約傳來羌人飲酒高歌的聲音。

當馬蹄踏碎冰河的脆響驚破夜幕時,漢軍的喊殺聲與羌人的狼嚎聲瞬間交織在一起。

劉嗣的長槍如銀龍出淵,精準地挑飛一名羌人勇士的頭顱,溫熱的鮮血噴濺在他的護目鏡上,模糊了視線。

血腥味混着羌人營帳裡飄散的酥油味,刺激得他瞳孔驟縮。

“殺!”

他怒吼一聲,抖落槍尖的血珠,調轉馬頭再次衝入敵陣。

混戰中,一支狼牙箭擦着耳畔飛過,鋒利的箭頭削斷了他束髮的玉簪,漆黑的長髮頓時披散在肩頭,在風中狂舞如旌旗。

他卻渾然不覺,只盯着遠處那面繡着蒼狼圖騰的大纛——那是羌王迷吾的中軍所在。

“太子小心!”

張嶷的驚呼聲從身後傳來。

劉嗣本能地側身,一柄彎刀擦着他的肩頭劈下,削掉了玄甲上的一片龍鱗。

他反手一劍刺入偷襲者的胸膛,卻在抽劍時瞥見左側山坡上閃爍的寒光,那是羌人的弓箭手!

“盾牌手結陣!”

劉嗣的聲音被風雪撕扯得支離破碎。

漢軍迅速變換陣型,盾牌碰撞聲中,箭雨噼裡啪啦地砸在青銅盾面上。

他抹了把臉上的血污,看着被箭雨壓制的漢軍,心中涌起一股焦躁。

突然,他注意到羌人弓箭手的火把開始晃動。

是風!

“聽我號令!”劉嗣摘下腰間號角,深吸一口氣吹響。

蒼涼的號聲穿透戰場的喧囂,漢軍騎兵們心領神會,紛紛取出隨身攜帶的硫磺包。

當狂風再次呼嘯而過時,無數火把拋向羌人的營帳,乾燥的牛皮帳篷瞬間燃起熊熊大火。

火光中,劉嗣看到羌人開始慌亂奔逃。

他握緊長槍,對着張嶷大喊:“隨我直取中軍!”

玄色披風在烈焰中獵獵作響,他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在敵陣。

羌兵的彎刀砍在他的玄甲上,火星四濺,卻無法阻擋他前進的腳步。

當劉嗣終於衝到羌王大帳前時,迷吾正舉着青銅戰斧咆哮着指揮撤退。

這位羌王身材魁梧,頭戴虎皮頭盔,臉上畫着猙獰的圖騰。

“漢狗!”

他揮舞戰斧劈來,風聲呼嘯。

劉嗣側身躲過,長槍如毒蛇出洞,直取對方咽喉。

迷吾慌忙格擋,卻因戰馬受驚而失去平衡。

劉嗣趁機一躍而起,踩在對方的戰馬上,手中長槍抵住他的胸口:“降,或死!”

此時,東方已泛起魚肚白,雪原上橫七豎八地躺着兩千多具屍體,鮮血滲入白雪,染成觸目驚心的暗紅。

迷吾盯着眼前這個渾身浴血的漢人青年,看着他披散的長髮下那雙燃燒着火焰的眼睛,突然想起族中老薩滿的預言:“當狼遇到龍,羌人將迎來新的主人。”

他手中的戰斧“噹啷“落地,跪伏在劉嗣馬前。

羌人投降,雍州既定。

朝陽升起時,陳倉城頭的漢軍旗幟獵獵作響。

雍涼歲月崢嶸,荊州那邊,卻也值得追憶。

炎興五年盛夏,武陵羣山被濃稠如墨的瘴氣籠罩。

晨霧未散時,山道間的腐葉便蒸騰起黏膩的水汽,在漢軍將士的甲冑上凝成細密的水珠。

劉嗣立在青驄馬上,望着前方扭曲如蟒的棧道,玄色錦袍早已被汗水浸透,貼着脊背勾勒出嶙峋的輪廓。

忽有烏鴉撲棱棱掠過頭頂,嘶啞的叫聲驚破死寂,遠處枯樹上懸掛的人頭在霧中若隱若現。

“報!第五批度田官.” 斥候的聲音戛然而止。

劉嗣策馬向前,腐臭的氣息撲面而來。

七顆頭顱穿在鏽蝕的長矛上,脖頸處的斷口還在滴落黑血,其中一人尚未瞑目,眼窩裡爬滿蠕動的蛆蟲。

最前方的頭顱被剝去麪皮,露出森白的頭骨,髮髻間還彆着半支青玉簪,那是長安新來的主簿,出發前曾跪在東宮階下,捧着度田冊的手指都在發抖。

“狗賊!”

劉嗣的馬鞭狠狠抽在枯樹上,樹皮應聲炸裂。

他翻身下馬,玄靴踩進泥濘的腐葉堆,濺起渾濁的污水。

指甲深深掐進掌心,血腥味在齒間蔓延,年前在雍州平定羌亂的記憶突然翻涌:那時他面對的是明火執仗的敵軍,而此刻,南蠻用這般陰毒的手段,將大漢的尊嚴踩在泥裡。

“殿下息怒!”裨將馬忠慌忙扯住繮繩。

“蠻人熟悉山林,又善使毒箭,我們”

話音未落,山風送來隱隱約約的歌謠,夾雜着陶罐相碰的脆響。

劉嗣擡頭望去,霧氣深處的山坳裡升起裊裊炊煙,幾座吊腳樓的輪廓若隱若現,竹樓上飄着繪有蛇形圖騰的青布幡。

“傳我將令!”

劉嗣突然轉身,玄袍下襬掃過沾滿血污的枯草。

“凡抵抗度田者,男丁充軍,女眷爲奴,老幼發配朔方!”

他的聲音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來的,驚得樹梢夜梟撲棱棱亂飛。

馬忠看着太子緊繃的下頜線,喉結滾動了一下,自出徵以來,他從未見過劉嗣這般森然的神色,彷彿連眼瞳都結了冰。

當夜,漢軍營地燃起三十六堆篝火。

劉嗣蹲在沙盤前,手指蘸着茶水在粗麻布上勾勒地形。

燭火搖曳中,他瞥見自己映在帳幕上的影子,肩背弓成繃緊的弦。

“這裡。”

他的指尖重重按在武陵溪谷的位置。

“南蠻的糧倉必然藏在瘴氣最濃的蛇蟠澗。”

三更梆子響過,三百死士揹着浸油的茅草摸上山坡。

他們的草鞋裹着厚厚的苔蘚,在溼滑的巖壁上無聲攀爬。

劉嗣親自坐鎮中軍,望着天空中閃爍的北斗星,掌心的汗浸溼了虎符。

忽然,西南方向騰起一片火光,映得雲層都泛起詭異的橙紅。

“放箭!”

隨着令旗揮下,萬支火箭劃破夜空。

茅草屋在火舌中轟然倒塌,火光照亮了蠻人驚恐的面孔。

叔泄蠻赤着上身衝出竹樓,他的胸口繪着猙獰的刺青,手中青銅刀還滴着昨夜劫掠來的人血。

“漢狗!”

他發出野獸般的咆哮,卻被突如其來的箭雨射成了刺蝟。

火勢藉着風勢迅速蔓延,慘叫聲與兵器碰撞聲混作一團。

南蠻首領揮舞着鐵蒺藜骨朵殺出重圍,這位南蠻勇士的豹皮披風在火中獵獵作響,額間的骨飾隨着動作叮噹作響。

“弓箭手,集火逆賊!“劉嗣摘下腰間號角,吹出尖銳的長音。

漢軍陣型瞬間變換,盾牌如牆般豎起,箭雨織成密不透風的死亡之網。

南蠻首領的坐騎被射中眼睛,人立而起將他掀翻在地。

當他掙扎着爬起時,三支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溫熱的血濺在身後燃燒的吊腳樓上,將圖騰旗幟染成暗紅。

三日後,武陵城頭的血腥味仍未散去。

劉嗣手扶雉堞,看着鐵鏈相連的蠻人俘虜被驅趕着走向北方。

他們的赤腳踩過滾燙的石板路,身後留下串串血印。

一名老嫗突然掙脫束縛,衝向城頭,卻被漢軍長矛攔住。

她仰頭咒罵,露出牙齦盡脫的嘴,污言穢語混着唾沫噴在劉嗣的靴面上。

“記住。”

劉嗣彎腰拾起老嫗掉落的骨簪,在手中輕輕把玩。

“你們的血,將成爲大漢田畝裡的肥料。”

他直起身時,山風捲起袍角,內襯暗繡的“漢“字在陽光下一閃而逝。

遠處,新立的界碑上“武陵郡度田司”七個大字還帶着未乾的硃砂,與天邊翻涌的火燒雲融爲一體。

在血與火中,荊州完成度田。

而其餘地方的度田,皆靠血火鑄就。

“如今賦稅充盈,該是北伐的時候了。”

劉禪的話將劉嗣拉回現實。

大漢天子坐直身子,冕旒劇烈晃動。

“匈奴、鮮卑這些豺狼,在邊境騷擾太久了”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劉嗣點頭稱是,心中卻早已謀劃多時。

三年的度田,不僅充實了國庫,更重要的是摸清了各州的人口、田畝和兵源。

他從袖中取出一卷羊皮輿圖,在案上緩緩展開:“兒臣提議,分三路北伐。西路出玉門關,直取鮮卑王庭;中路從雲中郡出擊,截斷匈奴退路;東路渡黃河,直驅匈奴王庭。”

地圖上密密麻麻的紅點標記着漢軍的屯兵處,藍線則勾勒出鮮卑、匈奴的勢力範圍。

君臣二人商討至深夜,殿外的更鼓聲已敲過三更。

劉嗣離開時,望着宮牆上方的殘月,想起這三年間無數個這樣的夜晚,在雍州的軍帳裡研究羌人習性,在荊州的雨中查看屯田進度,在長安的書房裡與謀士徹夜長談。

每一步都走得艱難,卻又不得不走。

回到東宮,案頭放着秦王劉璿從西域送來的戰報。

看着弟弟在西域開疆拓土的功績,劉嗣的嘴角微微上揚,又很快歸於平靜。

權力的道路上,他們既是兄弟,也是對手。

但此刻,他的目光越過宮牆,投向北方的蒼穹——那裡,將是新的戰場。

炎興七年深秋,當第一支北伐大軍的旗幟在雲中郡升起時,洛陽城的百姓們站在城牆上,望着浩浩蕩蕩的隊伍消失在地平線。

寒風中,傳來將士們蒼涼的歌聲:“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聲音,彷彿穿越了時空,與數百年前的大漢鐵騎遙相呼應。

而在這場關乎王朝命運的北伐背後,是太子劉嗣三年來鐵血手腕下的度田成果,是無數百姓的血汗,更是一個帝國崛起的前奏。(本章完)

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298章 誰是孤島?誰是飛地?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533.第528章 御下之道,帝王心術!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729章 天下大勢,歸魏歸漢?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第823章 退而爲進,兵不厭詐!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793章 牆倒衆推,滿地漢臣!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49章 秋收餘糧,門閥自私!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9章 蘭娘玉娘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第404章 校長授劍,微服私訪!第106章 婚前禮,定荊策!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45章 各方雲動第265章 不搶回甄宓,誓不爲人!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742章 漢人皇帝,草原大汗!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219章 堂中大戲,王侯基業須命賭!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506.第501章 劉備再出山,誘敵來攻!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396章 犧牲王后又何妨?第779章 死中求活,刀頭劍首!第168章 夫人,今宵可願與我同席共枕否?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311章 五秒真男人,魏國風波定!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43章 白衣陸遜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566.第561章 公若不棄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第437章 火燒連營!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第669章 內憂外患,鮮卑兇囂!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132章 劉禪妙計擒魏將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
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298章 誰是孤島?誰是飛地?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533.第528章 御下之道,帝王心術!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729章 天下大勢,歸魏歸漢?第133章 我的志向是星辰大海!497.第492章 關中震怖!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582.第577章 太子 王后 棋子!第228章 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第823章 退而爲進,兵不厭詐!第427章 甩不開的狗皮膏藥!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793章 牆倒衆推,滿地漢臣!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769章 野戰破敵,退而求次!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126章 強勢的劉禪:談不攏?那就別談了!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49章 秋收餘糧,門閥自私!第131章 魔關公大戰龐令明!第370章 美人在懷,劉禪不早朝!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836章 敲骨吸髓,聖君昏君!第9章 蘭娘玉娘第727章 攻其必救,撥亂反正!第49章 提前佈局南中四郡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699章 乾坤扭轉,誰是主人?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501.第496章 無妄之災與魏軍決策!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888章 陰結蠻夷,以抗天命!第404章 校長授劍,微服私訪!第106章 婚前禮,定荊策!第908章 太子大婚,鳳闕良緣!第45章 各方雲動第265章 不搶回甄宓,誓不爲人!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747章 大澤之戰,漢戚魏戚?第742章 漢人皇帝,草原大汗!第37章 美人恩重(求追讀!)第219章 堂中大戲,王侯基業須命賭!第812章 魏有錚骨,龍戰於野!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506.第501章 劉備再出山,誘敵來攻!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396章 犧牲王后又何妨?第779章 死中求活,刀頭劍首!第168章 夫人,今宵可願與我同席共枕否?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311章 五秒真男人,魏國風波定!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第182章 兄弟鬩牆,殘暴本性!558.第553章 加強皇權的嘗試,由隴西始!第615章 凜寒變奏,侵略入火!第276章 爆士族金幣,挖魏國牆角!(一百月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804章 弒君重罪,不可饒恕!第43章 白衣陸遜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491.第486章 間軍司的威力,現在投降來得及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484.第479章 萬騎內患,劉禪的決策!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566.第561章 公若不棄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第437章 火燒連營!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521.第516章 關中定,選秀女!第476章 重泉落,英雄鬥!第669章 內憂外患,鮮卑兇囂!第682章 苦肉用計?將計就計!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132章 劉禪妙計擒魏將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