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殺一儆百,帝幸冀州!

洛陽城,大漢皇宮的太極殿內,氣氛凝重得近乎窒息。

殿內雕樑畫棟,金碧輝煌,然而此刻,卻無法驅散瀰漫在空氣中的忿怒與壓抑。

大漢天子劉禪,身着明黃色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龍椅之上,臉色鐵青,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一封快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他手中微微顫抖。

快報上的字跡,彷彿化作了尖銳的針,刺痛着他的雙眼。

“劉封被刺,度田民冊被燒!”

這幾個字,在他腦海中不斷迴響,讓他怒不可遏。

“簡直是無法無天!”劉禪猛地站起身來,雙手用力將快報狠狠地摔在地上,怒聲吼道。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迴盪,震得殿內的大臣們紛紛低下頭,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陛下息怒。”一位年邁的大臣,身着緋紅色朝服,鬍鬚花白,戰戰兢兢地出列,拱手說道。

他的聲音帶着一絲顫抖,顯然被劉禪的怒火所震懾。

“當務之急,是儘快派人前往鄴城,徹查此事,安撫民心,重新恢復度田與編戶齊民之事。”劉禪深吸一口氣,努力壓制着心中的怒火,眼神中透着堅定與決絕。

他緩緩掃視着殿下的大臣們,一字一頓地說道:“傳朕旨意,派得力官員即刻前往鄴城,務必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不管是誰,膽敢阻撓度田,一律嚴懲不貸!”

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彷彿在向那些黑暗中的勢力發出最嚴厲的警告。

然而,此時的鄴城,早已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如今彷彿被一層陰霾所籠罩,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

在鄴城的街頭巷尾,人們三五成羣,議論紛紛。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佝僂着身軀,拄着一根破舊的柺杖,滿臉憂愁地搖頭嘆息。

他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滄桑,渾濁的雙眼透露出深深的迷茫。

“這可怎麼辦啊?劉封將軍一死,度田的事也沒了,我們的日子又要回到從前了。”

老人的聲音沙啞而無力,彷彿被抽去了所有的精氣神。

旁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劍眉倒豎,雙眼通紅,憤怒地揮舞着拳頭。

他的臉龐因爲憤怒而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

“肯定是那些士族乾的好事,他們不甘心利益受損,才下此毒手。這些黑心的傢伙,只想着自己的私利,全然不顧我們百姓的死活!”

小夥子的聲音充滿了憤怒與不甘,在街頭回蕩。

新晉士族和地主們的府邸內,表面上一片哀傷。

他們身着素服,臉上做出悲痛的神情,然而,在那低垂的眼眸中,卻不時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與竊喜。

在一座豪華的府邸中,幾個士族老爺圍坐在一張巨大的檀木桌旁,桌上擺滿了美酒佳餚,然而他們卻無心享用。

“那劉封一死,度田之事便夭折了,我們的好日子又回來了。”

一位身材肥胖的士族老爺,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輕聲說道。

他的臉上肥肉隨着笑容一顫一顫,顯得格外油膩。

“是啊,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洛陽那邊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另一位身着綢緞的中年男子,眼神中透着狡黠,提醒道。

他一邊說着,一邊輕輕轉動着手中的酒杯,彷彿在盤算着什麼。

“怕什麼,只要我們做得乾淨,他們能奈我們何?”肥胖的士族老爺滿不在乎地說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而在鄴城的百姓家中,瀰漫着一片絕望的氣息。

百姓們坐在昏暗的屋內,看着空蕩蕩的米缸,心中充滿了憂慮。

他們不知道,未來的生活該如何繼續,失去了度田帶來的希望,他們彷彿迷失在了黑暗之中。

街道上行人寥寥,偶爾有幾個人走過,也是神色匆匆,滿臉愁容。

城門口,士兵們手持長槍,神色警惕地站崗。然而,他們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絲迷茫。

他們不知道,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會給鄴城帶來怎樣的未來。

鄴城的天空,陰沉沉的,烏雲密佈,彷彿隨時都會有一場暴風雨降臨。

街道上的石板路,溼漉漉的,彷彿在爲這座城市的遭遇而哭泣。

街邊的樹木,枝葉低垂,毫無生氣。

在這片混亂與迷茫之中,洛陽派來的官員,正馬不停蹄地朝着鄴城趕來。

他們肩負着皇帝的重託,懷揣着揭開真相、恢復秩序的使命,然而,等待他們的,將是重重的困難與挑戰。

當官員們踏入鄴城的那一刻,他們便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異樣。

城門口,百姓們用複雜的眼神看着他們,有期待,有懷疑,也有恐懼。

官員們深知,要想重新恢復度田與編戶齊民之事,要想讓鄴城重新走上正軌,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鄴城的一座臨時府邸內,官員們聚集在一起,商討着應對之策。

“這鄴城的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糟糕,百姓人心惶惶,士族們又在暗中搞鬼。”

一位官員皺着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

“不管有多困難,我們都不能退縮。這是陛下的旨意,也是爲了鄴城的百姓,爲了大漢。”

另一位官員堅定地說道。

然而,他們清楚,要想打破這重重困境,絕非易事。

度田與編戶齊民,這個本應給鄴城帶來希望的政策,如今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未來的路,充滿了荊棘與坎坷,變得更加艱難和迷茫。

洛陽皇宮,陽光透過琉璃窗灑在金磚地上,映出一片金黃。

然而,劉禪的心情卻如同陰霾籠罩,絲毫感受不到這陽光的溫暖。

自從劉封被刺殺後,鄴城的度田事宜便陷入了泥沼,進展緩慢,幾乎停滯。

作爲冀州的州府之地,鄴城的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如今它的度田受阻,冀州其他地方紛紛觀望,這無疑給大漢在冀州的度田大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

劉禪坐在御書房內,手中的毛筆在紙上無意識地划動着,紙上滿是凌亂的線條,正如他此刻紛亂的思緒。

他眉頭緊鎖,眼神中透着焦慮與憤怒。“來人,宣甄宓。”

劉禪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書房內的寂靜。

不多時,一道身影從長廊的盡頭緩緩走來。

那便是甄宓,她身姿婀娜,步履輕盈,每一步都彷彿踏在時光的琴絃上,奏響一曲無聲的旋律。

雖已徐娘半老,但歲月似乎格外眷顧她,並未在她身上留下過多的痕跡。

她的面容依舊姣好,肌膚如雪般細膩光滑,在陽光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澤,宛如羊脂玉般溫潤。雙眸明亮而深邃,猶如夜空中閃爍的寒星,藏着無盡的智慧與柔情,彷彿能洞悉世間萬物。

她身着一襲淡紫色的宮裝,這顏色恰到好處地襯托出她優雅的氣質。

宮裝的裙襬隨着她的走動輕輕搖曳,宛如一朵盛開的紫羅蘭,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裙襬上繡着精緻的花紋,皆是用金線細細勾勒而成,在陽光下閃爍着璀璨的光芒,彰顯着皇家的尊貴與奢華。

甄宓微微擡起頭,目光望向御書房的方向,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她深知陛下此番宣她前來,定是爲了鄴城度田之事。

這度田一事,關乎國家興衰,卻在鄴城遭遇了重重阻礙,如今局勢複雜,陛下想必也是焦頭爛額。

想到此處,甄宓輕輕嘆了口氣,心中默默祈禱,希望自己能爲陛下排憂解難。

來到御書房門前,甄宓停下腳步,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讓自己的神色看起來更加從容。

她微微欠身,輕聲說道:“陛下,臣妾拜見。”

聲音輕柔悅耳,如同春日裡的微風,輕輕拂過,帶着一絲安撫人心的力量。

劉禪擡起頭,看着甄宓,眼中閃過一絲期許。

“愛妃,如今鄴城度田之事陷入困境,朕不知該如何是好,你可有解決之道?”劉禪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疲憊與無奈。

甄宓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並沒有直接回答劉禪的問題。

她緩緩說道:“陛下,鄴城的人如此猖獗,皆因無人能鎮住他們。他們大多是功勳之後,自持功勞,便肆意妄爲。”

甄宓的聲音平靜,但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在劉禪的心上。

劉禪的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寒意。

“無人能鎮住他們?哼,那朕便親自前往鄴城,朕倒要看看,他們還敢不敢如此猖獗!”

劉禪的聲音堅定而決絕,彷彿下了某種不可動搖的決心。

甄宓聽了這話,心中一驚,連忙說道:“陛下不可!他們連劉封都敢刺殺,自然也敢對陛下不利。陛下乃一國之君,萬金之軀,怎能輕易涉險?”

甄宓的眼中滿是擔憂,聲音也微微顫抖。

劉禪微微搖頭,說道:“愛妃,朕意已決。度田之事關乎我大漢的興衰,如今鄴城受阻,冀州觀望,朕若不出面,如何能讓度田順利推行?朕身爲天子,理應爲百姓謀福祉,若連這點風險都不敢承擔,何以服衆?”

劉禪的眼神中透着堅定與執着,讓甄宓一時語塞。

當日,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夕。

劉禪身着龍袍,頭戴冕旒,端坐在龍椅之上,面容嚴肅。

殿下,一衆大臣整齊排列,神色恭敬。

“今日,朕有一事要宣佈。”劉禪的聲音在殿內迴盪。

“朕決定北巡冀州,前往鄴城,親自督促度田之事。”

劉禪的話一出口,朝堂上頓時一片譁然。

“陛下不可啊!”一位年邁的大臣,身着緋紅色朝服,鬍鬚花白,率先出列,雙手抱拳,一臉焦急地說道。

“鄴城局勢複雜,危機四伏,陛下萬金之軀,怎能輕易涉險?請陛下三思啊!”

老臣的聲音略帶顫抖,滿是擔憂。

“是啊,陛下。劉封將軍乃勇猛之士,尚且遭遇不測,陛下若前往鄴城,恐有性命之憂。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爲重,莫要衝動。”

另一位大臣也站出來,言辭懇切地勸阻道。

一時間,大臣們紛紛跪地,齊聲勸阻:“請陛下收回成命!”

聲音此起彼伏,在殿內迴響。

劉禪看着跪地的大臣們,眼神中透着一絲無奈,但更多的是堅定。

“諸位愛卿的心意,朕明白。但度田之事,關乎我大漢的未來。如今鄴城受阻,冀州觀望,朕若不出面,度田之事恐將功虧一簣。朕身爲天子,當爲百姓謀福祉,爲社稷謀長遠。鄴城雖險,朕亦無所畏懼。”

劉禪的聲音堅定有力,如同洪鐘般響亮。

“陛下,臣以爲可派得力干將前往鄴城,代替陛下督促度田。陛下只需在洛陽坐鎮,遙控指揮即可。如此,既能保證度田之事的推進,又能確保陛下的安全。”

一位年輕的官員出列,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劉禪微微搖頭,說道:“朕意已決,無需再勸。朕此去鄴城,定會做好周全的安排,確保自身安全。諸位愛卿,只需做好本職工作,爲度田之事提供支持即可。”

劉禪的語氣不容置疑,大臣們見狀,知道再勸也無用,只能無奈地起身。

退朝後,劉禪回到寢宮,開始着手準備北巡之事。

他坐在書桌前,仔細地審閱着一份份關於鄴城局勢的奏章,眼神專注而堅定。

他深知,此去鄴城,必將面臨諸多挑戰,但他毫不退縮,決心要爲度田之事開闢一條道路。

幾日後,洛陽城外,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整齊排列。

隊伍前方,一面面旗幟迎風飄揚,上面繡着大漢的圖騰與象徵皇權的圖案。

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車簾輕輕飄動,隱約可見車內端坐着的正是劉禪。

他身着一襲黑色的龍袍,面容莊重,眼神中透着堅定與自信。

在隊伍的護衛下,劉禪踏上了前往鄴城的道路。

一路上,他望着車窗外的景色,心中古井無波,希望此行能夠順利解決鄴城的問題,讓度田之事在冀州乃至整個大漢順利推行下去。

只有徹底度田,才能釋放大漢的實力,纔能有實力將大漢的影響力,撒播到整個世界!

而在洛陽的朝堂上,大臣們依舊憂心忡忡,他們不知道,天子的這一決定,將會給大漢帶來怎樣的影響。

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93章 劉禪的軟肋,美人的覺悟!第911章 敕封秦王,漢有大志!第631章 太想進步,投名之狀!第125章 血濺堂中:叛徒的下場!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248章 變故橫生第789章 多手準備,各方突破!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第45章 各方雲動第17章 講武堂一期第878章 流血衝突,與民爭利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666章 金湯久持,奇兵出擊!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19章 龍山飄雪,天兵已至!589.第584章 敗亡!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90章 庲降都督第667章 縱橫北海,龍定山東!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693章 皇莊府兵,草原政策!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790章 陝縣城破,函谷危急!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455章 長安震怖!第776章 揣奸把猾,滅魏主力!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470章 世家獻美,各有特色!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646章 策反胡遵,微服私訪!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244章 聖王之位,有德者居之!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893章 皇宮刺殺,山雨欲來!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578.第573章第619章 龍山飄雪,天兵已至!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27章 拜見公子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
第755章 大漢天兵,冀州歸心!第365章 巴地暗流已涌動!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112章 荊州危局:太子劉禪計定荊襄!(求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720章 鮮卑南下,公孫反骨!第335章 早晨做運動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483.第478章 下潼關,魏軍的末日!534.第529章 關中變化,曹真困局!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93章 劉禪的軟肋,美人的覺悟!第911章 敕封秦王,漢有大志!第631章 太想進步,投名之狀!第125章 血濺堂中:叛徒的下場!第799章 困守尤鬥,美人侍奉!第248章 變故橫生第789章 多手準備,各方突破!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724章 合縱連橫,無上可汗!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第129章 降將?曹孟德用人不疑!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第45章 各方雲動第17章 講武堂一期第878章 流血衝突,與民爭利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757章 鄴城危機,黃鬚勸降!第26章 一號技師關銀屏第658章 帝駕北來,壽春震顫!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39章 好男兒建功立業,便在今日!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666章 金湯久持,奇兵出擊!547.第542章 司馬計生,必先予之!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19章 龍山飄雪,天兵已至!589.第584章 敗亡!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90章 庲降都督第667章 縱橫北海,龍定山東!第240章 收心汝南士族的關鍵!第775章 世家本性,冷血權術!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860章 科舉初選,暗流涌動!第430章 伐吳開端,國際觀瞻!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第218章 三方合盟,生機!勝機!527.第522章 斂財之術,後宮嬪妃!(6300大第693章 皇莊府兵,草原政策!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252章 天下爲局第790章 陝縣城破,函谷危急!第633章 吳王太弟,刺聖王駕!第788章 河內盡破,孟津南渡!第455章 長安震怖!第776章 揣奸把猾,滅魏主力!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470章 世家獻美,各有特色!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646章 策反胡遵,微服私訪!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752章 冀北歸附,司馬夜奔!第597章 龍山麗人,父慈子孝!第244章 聖王之位,有德者居之!第714章 天兵十萬,何懼一戰!500.第495章 大魏欲與世家共天下!第893章 皇宮刺殺,山雨欲來!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400章 傀儡有好處,備胎沒人權!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409章 百里加急,玄德決斷!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531.第526章 侍講經筵,話語權之爭!第194章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578.第573章第619章 龍山飄雪,天兵已至!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27章 拜見公子第77章 想瞌睡送枕頭(求追讀!)第768章 流民爲矛,四州軍來!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