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皇宮。
秋日的餘輝傾灑而下,給整座宮殿蒙上了一層莊嚴肅穆的金色紗衣。
金黃的琉璃瓦熠熠生輝,似是無數顆璀璨的星辰鑲嵌其上,飛檐斗拱宛如靈動的祥鳥,正欲展翅翱翔天際,去傳遞大漢的輝煌。
硃紅色的宮牆高大且厚重,牆面的磚石歷經歲月的摩挲,每一道斑駁的痕跡,都彷彿在低聲訴說着往昔的風雲變幻與滄桑故事。
皇宮內的御花園,仿若一片五彩斑斕的夢幻之地,各色花卉爭奇鬥豔,紅的似火,燃燒着秋日的熱情;粉的如霞,暈染出一抹浪漫的溫柔;白的像雪,散發着淡雅的高潔氣息。
微風拂過,花枝搖曳,馥郁的芬芳瀰漫在空氣中,交織成一曲醉人的花香樂章。
然而,大漢天子劉禪卻對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視若無睹。
此刻,他的心被南洋經略一事填得滿滿當當,好似陷入了一片迷霧重重的迷宮,急切地探尋着出路。
西域那邊,二皇子劉璿已奔赴經略,劉禪每日都會仔細審閱來自西域的奏報,對劉璿在那邊的一舉一動都密切關注,心中滿懷期待,盼望着劉璿能在西域幹出一番大事業,爲大漢開拓新的疆土,帶來新的機遇。
而南洋,那片神秘且充滿無限可能的廣袤海域,如同一塊巨大的磁石,深深吸引着劉禪的目光,也讓他深知,必須選派一位得力皇子前去開拓,爲大漢在海洋上開闢出一條嶄新的繁榮之路。
殖民全球,將大漢的光輝,撒播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劉禪獨自坐在御書房內,書房中瀰漫着一股淡淡的墨香。
他眉頭緊鎖,額頭上隱隱浮現出幾道皺紋,那是他內心糾結與思索的痕跡。
他的手指無意識地輕輕敲擊着案几,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在寂靜的書房內迴盪,彷彿是他內心焦慮的外在體現。
“南洋廣袤無垠,資源豐富得如同無盡的寶藏,商貿往來更是繁榮昌盛。若能妥善經略,必能爲我大漢帶來源源不斷的財富。”
劉禪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在空曠的御書房內幽幽飄蕩。
“可這人選……究竟該選誰呢?”他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猶豫與思索,彷彿在腦海中不斷權衡着兩個難以抉擇的天平砝碼。
在他心中,皇三子劉昭和皇四子劉驤,宛如兩顆閃耀的星辰,各有其獨特的光芒與優勢,可究竟該將經略南洋這一重任託付給誰,一時間,他實在難以決斷。
劉禪深深明白,此次選派皇子經略南洋,絕非一件普通的差事,其意義之重大,猶如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會激起千層浪。
這不僅緊密關乎南洋未來的發展走向,更是與大漢的國運興衰緊緊相連。
他靠在那張雕龍畫鳳的龍椅上,微微閉上眼睛,試圖在黑暗中尋找一絲清晰的思路。
在他的腦海中,緩緩浮現出兩位皇子的模樣,就像放映着一場無聲的電影。
劉昭,性格溫文爾雅,仿若春日裡徐徐吹拂的微風,輕柔而舒緩。
他喜好詩書禮樂,平日裡常與文人雅士們相聚一堂,談詩論道,吟風弄月,在那充滿墨香與文雅氣息的氛圍中,享受着精神的盛宴。
劉驤,則性格果敢,恰似一把出鞘的利刃,鋒芒畢露。他思維敏捷,猶如閃電劃過夜空,瞬間便能洞察關鍵。
對軍事謀略,他更是有着濃厚的興趣,時常在宮中與侍衛們切磋武藝,一招一式,盡顯英武之氣,彷彿在模擬着未來戰場上的風雲變幻。
“劉昭心思細膩,猶如春日裡精心雕琢花朵的工匠,或許能在南洋的商貿往來中長袖善舞,憑藉他的智慧與才情,與南洋諸國建立起深厚且穩固的貿易關係,爲大漢的財富寶庫源源不斷地輸送珍寶。”
劉禪在心中細細思量着。
“劉驤則有勇有謀,宛如戰場上指揮若定的將軍,在應對南洋複雜多變的局勢時,或許能憑藉他的果敢與謀略,更果斷地做出決策,衝破重重艱難險阻,爲大漢在南洋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想到這裡,劉禪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的糾結如同亂麻,愈發強烈。
“可南洋之路,簡直就是一條佈滿荊棘與暗礁的艱難征途,不僅要直面惡劣的海況,狂風巨浪隨時可能將船隻吞沒;還要與南洋諸國巧妙周旋,那些國家各懷心思,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外交的泥沼。這對皇子的意志和能力而言,無疑是一場極爲嚴峻的考驗。”
他在心中暗暗嘆息,感覺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個十字路口,面臨着艱難的抉擇。
然而,劉禪的猶豫僅僅只是一瞬而已。
他猛地睜開眼睛,眼神中透着堅定的光芒,那光芒彷彿能穿透眼前的迷霧,照亮前行的道路。
“來人!”他高聲喊道,聲音洪亮而有力,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御書房內久久迴盪。
“陛下有何吩咐?”一位年邁的太監,身形微微佝僂,腳步卻極爲輕快,如同一隻敏捷的狸貓,迅速走進御書房,然後恭敬地跪地,頭低得幾乎貼到了地面,聲音謙卑地問道。
“傳朕旨意,讓妃嬪周徹與大喬將皇三子劉昭和皇四子劉驤即刻叫來。”劉禪的聲音沉穩而堅定,一字一句,彷彿是刻在石碑上的銘文,清晰而有力。
“遵旨!”老太監領命後,如同接到了一項神聖的使命,匆匆退下。
他的腳步急促而慌亂,顯然是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懈怠。
不多時,兩位身着華麗宮裝的大美人,便如同兩朵盛開在宮廷花園中的嬌豔花朵,嫋嫋婷婷地帶着自己的皇子前來了。
周徹,身姿婀娜,仿若春日裡隨風飄舞的柳枝,輕盈而柔美。
她面容姣好,恰似那初升的明月,皎潔而動人,一雙丹鳳眼顧盼生情,仿若兩汪深邃的清泉,流轉間便能勾人心魄。
身着一襲淡藍色的宮裝,那宮裝宛如一片靜謐的藍色海洋,又似一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的藍色妖姬,散發着迷人的魅力。
大喬,同樣傾國傾城,她面容端莊,猶如那巍峨的高山,沉穩而大氣,氣質高雅,仿若天上的仙子下凡,不沾染一絲人間煙火氣息。
她身着一襲粉色宮裝,那粉色恰似春日裡綻放的桃花,嬌豔欲滴,又似天邊的一抹絢麗雲霞,光彩奪目。
兩位美人並肩走在一起,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她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
劉昭和劉驤跟在各自母親的身後,兩人年紀相仿,都不過十來歲,正是天真爛漫卻又充滿朝氣的年紀。
劉昭身着一襲白色錦袍,那錦袍潔白如雪,彷彿是冬日裡最純淨的雪花織就,上面繡着精緻的花紋,每一針每一線都盡顯皇家的尊貴與奢華。
他頭戴一頂小巧的冠冕,冠冕上鑲嵌着璀璨的寶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着迷人的光芒。他面容清秀,恰似春日裡盛開的花朵,清新脫俗,眼神中透着一股濃濃的書卷氣,彷彿在他的眼中,整個世界都充滿了詩意與文雅。看起來文縐縐的他,彷彿是從詩畫中走出來的翩翩少年。
劉驤則身着一襲黑色勁裝,那勁裝如同夜空般深邃,彰顯着他的果敢與堅毅。
腰間繫着一條鑲嵌着寶石的腰帶,每一顆寶石都閃耀着獨特的光芒,彷彿是夜空中的星辰匯聚於此。
整個人顯得精神抖擻,仿若一隻即將展翅高飛的雄鷹,面露精幹之色,小小的身軀裡彷彿蘊含着無窮無盡的力量,隨時準備在廣闊的天空中翱翔。
“臣妾參見陛下。”周徹和大喬走到劉禪面前,身姿輕盈地盈盈下拜,動作優雅而嫺熟,聲音清脆悅耳,仿若黃鶯出谷,在御書房內迴盪。
“兒臣拜見父皇。”劉昭和劉驤也跟着行禮,他們的聲音稚嫩卻充滿了朝氣,彷彿春日裡破土而出的新芽,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那聲音中帶着對父親的敬畏,更帶着少年特有的蓬勃氣息。
劉禪看着眼前的兩位美人與皇子,心中那如緊繃琴絃般的緊張與糾結,彷彿被一陣輕柔的春風輕輕拂過,稍稍緩解了一些。
他微微擡手,臉上露出一絲慈愛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而柔和。
“都起來吧。”
他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慈愛,彷彿是一位普通的父親在關愛着自己的孩子,讓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
周徹和大喬站起身來,靜靜地站在一旁,眼神中滿是關切地看着劉禪。
她們的眼神中,既有對丈夫的關心,又有對兒子命運的擔憂。
劉昭和劉驤則好奇地打量着御書房,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
御書房中那琳琅滿目的書籍,那懸掛在牆上的珍貴字畫,那擺放整齊的文房四寶,都讓他們感到新奇與興奮,彷彿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昭兒,驤兒,今日叫你們來,是有一件至關重要的大事相商。”
劉禪看着兩位皇子,神色變得嚴肅起來,那嚴肅的神情彷彿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讓人感受到事情的重大。
“如今我大漢欲開拓南洋,那片神秘而充滿機遇的海域,正等待着我大漢的勇士去探索。朕有意選派一位皇子前去經略,你們可有何想法?”
劉禪的目光在劉昭和劉驤的臉上來回掃視,那目光猶如一把銳利的寶劍,試圖穿透他們的內心,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出一些端倪,洞察他們的真實想法。
劉昭微微皺眉,那眉頭皺起的弧度,彷彿是他思考的標誌。
他思索了片刻後,擡起頭,眼神中透着自信的光芒。
“父皇,兒臣以爲,南洋之地,可爲我大漢聚財。若能與諸國建立良好的貿易關係,必能爲我大漢帶來豐厚的財富,讓我大漢的國庫充盈,百姓富足。兒臣願憑藉所學,爲我大漢在南洋開闢一片新天地,讓大漢的商隊在南洋的海域上暢通無阻,讓大漢的貨物在南洋的土地上備受歡迎。”
劉昭的聲音清脆,猶如山間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語氣中帶着一絲自信,那自信彷彿是他內心力量的源泉。
劉驤則上前一步,腳步堅定而有力,彷彿在向世界宣告他的決心。
“父皇,南洋之路,艱險重重,猶如一條佈滿荊棘與陷阱的崎嶇山路。不僅有惡劣的海況,狂風呼嘯,巨浪滔天,隨時可能將船隻掀翻;還有可能遭遇海盜的襲擊,那些海盜兇狠殘暴,如同惡狼一般;以及南洋諸國的刁難,他們各懷心思,可能會設置重重障礙。
兒臣雖年幼,但自幼喜好武藝和謀略,在宮中與侍衛們的切磋中,已積累了一些兵法戰術,憑藉此處,可爲我大漢在南洋闖出一條血路,讓大漢的旗幟在南洋的土地上高高飄揚。”
劉驤的眼神中透着堅定與果敢,小小的身軀裡彷彿蘊含着無窮的力量,那力量彷彿能衝破一切艱難險阻,開闢出一條光明的道路。
劉禪聽着兩位皇子的話,心中暗自點頭。
他對兩位皇子的回答都十分滿意,這也讓他原本艱難的抉擇變得更加困難,彷彿是在兩座同樣高聳入雲的山峰之間,難以決定攀登哪一座。
他微微閉上眼睛,再次陷入了沉思。
此刻,他的內心就像一片波濤洶涌的大海,各種思緒在其中翻涌。
關乎兩位皇子的命運的選擇,必須慎之又慎。
此時,御書房內一片寂靜,彷彿時間都停止了流動。所有人都屏氣斂息,大氣都不敢出,靜靜地等待着劉禪的決定。
周徹和大喬緊張地看着劉禪,她們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擔憂。
她們都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得到劉禪的青睞,承擔起經略南洋這一重任,爲自己的兒子開啓一段輝煌的人生旅程。
甚至能夠成爲進位的資本。
過了片刻,劉禪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絲無奈與堅定。
無奈的是,他必須在兩位優秀的兒子中做出選擇;堅定的是,他相信無論選擇誰,都能爲大漢的南洋經略事業帶來新的希望。
他看着劉昭和劉驤,緩緩說道:“昭兒,驤兒,你們都是朕的好兒子,所言都甚合朕意。但此次經略南洋,責任重大如山,關乎我大漢的國運興衰,朕需慎重考慮。你們且先回去,等候朕的旨意。”
劉禪的聲音平穩,卻帶着一絲難以察覺的猶豫,那猶豫就像隱藏在平靜湖面下的暗流,雖不明顯,卻真實存在。
“兒臣遵旨。”劉昭和劉驤齊聲說道,雖然心中有些失落,就像期待已久的禮物未能立刻到手,但他們都明白,父皇的決定關乎國家大事,必須慎重。
他們的聲音中帶着一絲失落,卻也透着對父親的理解與尊重。
周徹和大喬帶着劉昭和劉驤,緩緩退出了御書房。
她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門口,劉禪的目光卻久久地停留在那裡。
皇權啊!
看來,每個人都希冀着,都抱有些許渺小的希望。
太子,是該要好好操練操練了!
日後要掌控如此國家,平衡各方勢力,沒有足夠的能力,如何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