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洛陽之戰:甕中之鱉!

郭淮帶着殘部,一路跋涉,終於逃至軒轅關。

然而,當他擡頭望向那熟悉的關隘時,心中卻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心頭。

只見軒轅關上的魏國旗幟,不知何時已經悄然換下,取而代之的是漢國那飄揚的龍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彷彿在嘲笑着他的遲來與無奈。

郭淮的心瞬間沉入谷底,他這才恍然大悟,爲何漢軍在十日的時間裡,沒有加強北面的防守,原來他們早就料到自己會突圍至此,設下了這個天羅地網。

“呵哈哈哈~“

他苦笑不已,那笑容中充滿了苦澀與自嘲。

他環顧四周,看着自己的殘部,數百人個個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眼中滿是疲憊與絕望。

他們,是魏國最後的勇士,卻也是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軒轅關的城門大開,漢軍如潮水般源源不斷地涌出,他們的戰甲在陽光下閃爍着寒光,士氣高昂,與魏軍的殘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郭淮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涼,他深知,自己已經無路可走,魏國的江山,或許真的已經走到了盡頭。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追擊而來的漢軍在關平的率領下,已經趕到了軒轅關外。

關平,這位漢國的名將,身騎汗血馬,手持青龍偃月刀,英姿颯爽,威風凜凜。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與決絕,彷彿已經註定了郭淮的命運。

關平勒住馬繮,青龍偃月刀一橫,指着郭淮,聲音宏亮如鍾:“郭將軍,你已無路可逃,對魏國也算是盡忠了,投降吧!”

他的語氣中雖然帶着一絲惋惜,但更多的是對郭淮的尊重。

在關平的心中,郭淮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對手,他的忠誠與勇敢,即使身爲敵人,也讓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郭淮聞言,長嘆一口氣。

他的目光深邃而複雜,既有對現狀的無奈,也有對未來的絕望。

他的面容憔悴,鬍鬚雜亂無章,戰袍上佈滿了戰鬥的痕跡,顯得格外滄桑。

他深知,自己深受曹魏之恩,從一名普通的將士一步步走到今天,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與心血。

然而,如今的魏國,卻已經風雨飄搖,無力迴天。

郭淮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悲涼,他彷彿看到了魏國的未來,一片漆黑,沒有了希望。

他想起自己曾經的誓言,要爲魏國守土開疆,要爲魏國流盡最後一滴血。

然而,現在,他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魏國的江山一點點落入漢軍的手中。

關平見狀,再次勸道:“郭將軍,你何必如此固執?魏國已經大勢已去,你投降漢國,或許還能保住一命,何必爲了一個已經滅亡的國度而犧牲自己呢?”

他的語氣中充滿了誠意,希望郭淮能夠回心轉意。

然而,郭淮卻只是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他深知,自己的命運已經註定,無論投降與否,都無法改變魏國的命運。

他寧願選擇死亡,也不願意成爲漢國的俘虜,不願意看到自己的戰友和同胞在漢軍的鐵蹄下受辱。

郭淮深吸一口氣,挺直了脊樑,他的聲音雖然沙啞,但卻充滿了力量:“吾乃魏將,焉能偷生?吾之生死,早已與魏國綁定在一起。魏國亡,吾亦亡!”

說罷,他猛地拔出腰間的長劍,劍光一閃,向着自己的脖頸抹去。

關平見狀,大驚失色,他想要阻止,卻已經來不及了。

只見郭淮的身軀猛地一顫,鮮血如噴泉般涌出,染紅了他的戰袍,也染紅了軒轅關前的土地。

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解脫與釋然,彷彿終於擺脫了世間的紛擾與束縛。

魏軍的殘部們見狀,紛紛發出悲痛的呼喊聲,他們的眼淚奪眶而出,爲郭淮的英勇與忠誠而感動。

他們知道,郭淮的死亡,意味着魏國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已經破滅,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漢軍踏過他們的土地,奪走他們的家園。

關平默默地收起了青龍偃月刀,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敬佩與惋惜。

他深知,郭淮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即使身處絕境,也依然堅守着自己的信念與忠誠。

他對着郭淮的屍體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後命令漢軍繼續前進,去迎接屬於他們的勝利。

軒轅關前,風依舊在吹,旗依舊在飄。

然而,卻已經物是人非,魏國的輝煌已經成爲了過去,漢國的崛起已經成爲了不可阻擋的趨勢。

隨着郭淮的敗亡,洛陽八關,那曾經堅不可摧的防線,如今已全在漢國的手上了。

洛陽,這座昔日的繁華都城,此刻成了徹徹底底的一座孤城,宛如甕中之鱉,四面楚歌。

漢軍得勝歸來,將士們昂首挺胸,騎着高頭大馬,將郭淮的人頭高高舉起,那血淋淋的首級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刺眼。

當這顆首級被帶入洛陽城時,城中的氣氛瞬間凝固。

原本就低迷的士氣,更是如同跌入谷底,士兵們面面相覷,眼中滿是恐懼與絕望。

洛陽城內,街道兩旁,百姓們紛紛緊閉門窗,不敢出聲。

曾經熱鬧非凡的市集,如今只剩下寥寥幾人,匆匆而過,生怕被這場戰爭的陰霾所吞噬。

城中瀰漫着一種壓抑的氣氛,彷彿連空氣都凝固了。

魏國皇帝曹叡坐在太極殿中,當郭淮的首級被呈上來時,他猛地一愣,隨即眼中閃過一絲悲痛。

他顫抖着雙手接過首級,仔細端詳着那曾經忠勇無比的將領,如今卻只剩下這顆孤零零的頭顱。

曹叡的眼眶溼潤了,淚水在眼眶裡打轉,終於忍不住奪眶而出。

他在殿中痛哭不已,那聲音中帶着無盡的哀傷與不甘。

然而,哭歸哭,但要讓曹叡放棄抵抗,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他深知,作爲一國之君,他肩負着魏國的未來和百姓的安危。

他不能倒下,更不能投降。

曹叡紅着眼,擦乾淚水,目光堅定地看向陳羣,聲音沙啞地問道:“漢軍可有糧盡之像?”

陳羣站在殿下,心中五味雜陳。

此刻的魏國已經處於絕境,但爲了讓皇上保持信心,也爲了穩定軍心,他不得不撒謊。

陳羣深吸一口氣,故作鎮定地說道:“已經一個月了,漢軍後勤補給開始斷斷續續了。他們的糧草恐怕支撐不了多久了。”

曹叡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希望的光芒。

他站起身來,雙手揹負身後,在殿中來回踱步,彷彿已經看到了漢軍退兵的那一天。

他轉過身,對着羣臣大聲說道:“只要我們繼續堅持下去,漢軍必退。屆時,你們都是大魏的功臣,朕定當重重賞賜!”

然而,羣臣的迴應卻不如何熱烈。

他們有的低頭沉默,有的面露苦色,有的眼神中閃爍着猶豫與不安。

人心啊,已經慢慢消散了。

這場戰爭持續太久,魏國的國力已經耗盡,百姓們疲憊不堪,士兵們士氣低落。

大家都明白,繼續抵抗下去,只怕是徒勞無功。

曹叡看着羣臣的反應,心中不禁一沉。

他深知,此刻的魏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但他不能表現出來,他必須保持鎮定,必須給羣臣和士兵們樹立信心。

曹叡深吸一口氣,努力調整着自己的情緒。

他走到殿前,雙手扶着欄杆,眺望着遠方的天際。

那眼神中既有堅定,又有無奈。

他輕聲說道:“朕知道,你們心中都有疑慮。但朕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過不去的坎。魏國,是我們的家,是我們的根。我們絕不能輕易放棄。”

說完,曹叡轉過身,再次看向羣臣。

他的眼神中閃爍着決絕的光芒,彷彿已經做好了與洛陽城共存亡的準備。

他大聲說道:“朕意已決,繼續抵抗漢軍。誰若敢言降者,立斬不赦!”

羣臣聞言,皆是一驚。

他們知道,皇上已經下了決心,再勸也無濟於事。

於是,紛紛跪倒在地,齊聲說道:“臣等遵旨。”

然而,儘管羣臣表面上遵從了曹叡的命令,但心中卻充滿了擔憂和不安。

曹叡看着羣臣的反應,心中明白他們的擔憂。

但他又能如何呢?

他只能硬着頭皮堅持下去,希望奇蹟能夠出現。

他深深地嘆了口氣,轉身走回殿中。

那背影顯得既孤獨又堅定,彷彿已經做好了與命運抗爭到底的準備。

而此時的洛陽城,依舊被漢軍圍得水泄不通。

城中的百姓們過着提心吊膽的日子,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夜幕降臨,洛陽城中一片寂靜。

只有偶爾傳來的幾聲犬吠和遠處的馬蹄聲,纔打破了這份寧靜。

曹叡坐在殿中,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緒。

他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他知道,他必須堅持下去,爲了魏國,爲了百姓,也爲了自己。

就這樣,洛陽城在漢軍的圍攻下,依舊頑強地堅守着。

。。。

翌日。

又是新的一天。

洛陽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

城中百姓被徵發做民夫,日復一日地勞作在築城、修繕、搬運物資的繁重任務中。

他們的身影在塵土飛揚的街道上穿梭,汗水溼透了衣衫,臉上寫滿了疲憊與無奈。

嚴苛的刑罰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劍,讓每一個民夫都膽戰心驚。

稍有懈怠,鞭笞、杖責便如影隨形。

城中監工們手持皮鞭,眼神兇悍,不時地呵斥着、抽打着那些動作稍慢的民夫。

民夫們身上傷痕累累,怨氣在心中不斷累積,彷彿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

與此同時,漢國的間軍司在暗中攪動風雲。

他們化裝成普通百姓,散佈謠言,煽動情緒,讓洛陽城中的氛圍變得更加緊張。

一時間,城中生亂不斷,小規模的騷亂此起彼伏。

雖然魏軍每次都以血腥的手段進行鎮壓,但那股壓抑在心中的怨氣卻如同野草般頑強,春風一吹便又生生不息。

洛陽城的街道上,百姓們面黃肌瘦,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

他們聚在一起低聲議論,聲音中透露出對現狀的絕望和對未來的迷茫。

一位年邁的老者拄着柺杖,顫巍巍地說道:“這日子,何時纔是個頭啊?我們何時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旁邊的一位年輕婦人緊咬着嘴脣,眼中閃爍着淚光,卻不敢出聲,生怕引來監工的注意。

達官貴人們也未能倖免於這股慌亂之中。

他們雖然生活在相對優渥的環境中,但城中的動盪也讓他們感到不安。

在府邸中,他們聚在一起商討對策,臉上寫滿了憂慮。

一位身着華服的官員皺着眉頭說道:“這漢軍圍城已久,城中人心惶惶,再這樣下去,恐怕……”他話未說完,便搖了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魏軍士兵們同樣心緒不寧。

他們守在城牆上,目光警惕地掃視着城外的漢軍營地。

雖然他們身爲軍人,職責所在,但城中的動盪和士氣的低迷也讓他們感到沮喪。

一位年輕的士兵靠在城牆上,望着遠方的天空,心中充滿了迷茫。

他低聲對身旁的同僚說道:“這仗,我們還能打多久?城裡的人都快撐不住了。”

同袍嘆了口氣,沒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握緊了手中的兵器。

城外,漢軍的攻城已經暫時停了下來。

然而,這短暫的平靜卻讓洛陽城中的人想得更多。

他們開始猜測漢軍的意圖,是蓄勢待發還是另有陰謀?

這種不確定感讓城中的氛圍變得更加緊張。

在城中的一處茶館裡,幾個百姓圍坐在一起,低聲議論着城外的局勢。

一位中年漢子壓低聲音說道:“這漢軍停下來,恐怕是誅心之策啊!他們想讓我們自己亂起來,然後不戰而勝。”

旁邊的一位老者點了點頭,擔憂地說道:“是啊,這城中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再這樣下去,我們可就真的完了。”

漢軍的營地中,將領們正在密謀下一步的行動。

他們深知,洛陽城已經搖搖欲墜,只需再添一把火,就能讓這座巨城徹底崩潰。

一位漢軍將領冷笑着說道:“這洛陽城,已經是我們的囊中之物了。我們只需靜待時機,看着他們自己亂起來。”

洛陽城的夜晚,顯得格外寂靜。

街道上幾乎沒有人影。

在城中的一處民宅裡,一家老小圍坐在一起,燭光搖曳,映照出他們擔憂的臉龐。

孩子依偎在母親的懷裡,怯生生地問道:“娘,我們會不會死啊?”

母親緊咬着嘴脣,強忍住淚水,輕聲安慰道:“不會的,孩子。我們會沒事的。”

但她的眼神中卻透露出深深的不安。

魏軍的將領們也在夜晚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

他們深知,洛陽城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復。

一位魏軍將領沉聲說道:“我們必須穩定城中的人心,否則,我們真的就完了。”

另一位將領點了點頭,補充道:“對,我們要加強巡邏,防止漢軍的間諜煽動騷亂。同時,也要對百姓們進行安撫,讓他們知道,我們還在堅守。”

然而,儘管魏軍將領們想盡了辦法,但城中的動盪卻依舊難以平息。

百姓們的怨氣如同滾雪球般越滾越大,達官貴人們也人心惶惶,魏軍士兵們的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洛陽城如今如同一隻即將沉沒的巨輪,在風雨中飄搖不定。

第29章 鹽鐵校尉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第692章 長安月明,天命聖君!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784章 積重難返,雪融春來!請假條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569.第564章 帝后相惜,王師已成!第623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854章 洛陽之戰:王者落幕!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715章 鹽湖之利,中條之險!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292章 困敵之策,劉禪你如何破局?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692章 長安月明,天命聖君!第93章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581.第576章 逼宮 選秀 抉擇!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870章 昏君難當,魚滿收網第106章 婚前禮,定荊策!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843章 洛陽之戰:假援真攻!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821章 全力攻魏,親臨武德!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96章 孫權:劉禪小兒欺我太甚!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598.第593章 扶持新勢力,給你們開開眼!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114章 攻守易形:劉禪的條件!(求訂閱!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23章 漢中博弈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117章 雲長使計,襄陽酣戰(求訂閱!)第313章 謀劃篡漢(九月三百月票加更!)第603章 漢之孤忠,弘農月明!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876章 東西二都,皇后歸位!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568.第563章 帝御八女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424章 你們這樣合適嗎?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598.第593章 扶持新勢力,給你們開開眼!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74章 蠻族人不打蠻族人!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892章 宮中走水,危機頓生!第148章 破局點,國運之戰!第38章 擒王斬首591.第586章 遼東定,公孫遁!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487.第482章 謀武關,徐州破!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650章 太子監國,幽怨美人!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第29章 鹽鐵校尉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371章 流言漫天,劉禪真成昏君了?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725章 魏失幽州,拓跋力微!548.第543章 讓天下人重新認識!第419章 龍山再見尚香!第756章 誰人敢戰,誰救社稷?第602章 阪上走丸,剖決如流!第692章 長安月明,天命聖君!540.第535章 死不瞑目!第345章 大魏吳王與大漢吳王,孫吳太子孫登第649章 戰雲漸密,天下矚目!第784章 積重難返,雪融春來!請假條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569.第564章 帝后相惜,王師已成!第623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第786章 鉅艦破船,魏東遂平!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854章 洛陽之戰:王者落幕!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715章 鹽湖之利,中條之險!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第292章 困敵之策,劉禪你如何破局?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519.第514章 靈前登基,帝國新的掌舵手!第692章 長安月明,天命聖君!第93章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581.第576章 逼宮 選秀 抉擇!第14章 讖緯解黃龍第870章 昏君難當,魚滿收網第106章 婚前禮,定荊策!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843章 洛陽之戰:假援真攻!第127章 雙贏:指我贏兩次!第821章 全力攻魏,親臨武德!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36章 宛城鏖戰,劉禪閒棋定南陽!第96章 孫權:劉禪小兒欺我太甚!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565.第560章 諸葛顯威,禿髮壽闐!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598.第593章 扶持新勢力,給你們開開眼!第735章 田豫願降,幷州事定!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872章 士族三窟,流血漂櫓!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114章 攻守易形:劉禪的條件!(求訂閱!579.第574章 惠陵定,關公薨!第23章 漢中博弈第79章 醉生夢死再釣魚(求追讀!)第69章 試點雲南郡第117章 雲長使計,襄陽酣戰(求訂閱!)第313章 謀劃篡漢(九月三百月票加更!)第603章 漢之孤忠,弘農月明!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876章 東西二都,皇后歸位!第449章 你可真是我的好女婿!第304章 成都來信,劉備病重?568.第563章 帝御八女第460章 何不以禮來降,不失有封侯之位!第811章 關破將亡,進攻號角!第777章 世家末路,腹黑心冷!第257章 司馬懿:諸葛亮你中計矣!(250月票第122章 孫權選嫁女,江東小蘿莉!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第424章 你們這樣合適嗎?第56章 鏖戰鬥將(求追讀!)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366章 廩君蠻的弱點!598.第593章 扶持新勢力,給你們開開眼!第70章 殺出個朗朗乾坤!第74章 蠻族人不打蠻族人!第283章 抄家人蹤滅,聲東卻擊西!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856章 戰後處置,懷柔之策!第323章 劉備的政治考驗,劉禪的破局之道!第892章 宮中走水,危機頓生!第148章 破局點,國運之戰!第38章 擒王斬首591.第586章 遼東定,公孫遁!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487.第482章 謀武關,徐州破!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884章 狗急跳牆,毀於一旦!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650章 太子監國,幽怨美人!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第864章 存生保族,稚虎獠牙!第807章 死亡衝鋒,一潭死水!第664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