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

炎興四年。

長安的天空被鉛雲壓得低沉,細密的雨絲裹着寒意,將東宮太極殿的飛檐染成青灰色。

太子劉嗣斜倚在蟠龍榻上,案頭堆滿了各州郡呈遞的度田奏摺,竹簡上密密麻麻的數字在燭火下泛着冷光。

殿內銅鶴香爐中升起嫋嫋青煙,混着墨跡與薰香,愈發顯得沉悶壓抑。

“殿下,洛陽傳來急報!”黃門侍郎王景匆匆入殿,袍角還沾着雨水,手中的密函被油紙層層包裹。

他跪在青磚上,聲音微微發顫:“二皇子劉璿已被陛下敕封爲秦王,食邑長安以西三郡,許其開府建牙,自置官吏。”

殿內驟然安靜,惟有漏壺滴水聲清晰可聞。

劉嗣手中握着的狼毫筆懸在半空,墨汁滴落在最新的度田奏疏上,暈開深色的斑點。

他垂眸望着洇染的字跡,藏在廣袖中的右手悄然握拳,指甲深深掐進掌心,卻在擡頭時,已換上一抹溫和的笑意:“孤也爲二弟開心。西域平定,絲路重開,此乃大功,理當重賞。”

王景偷瞄着太子的神色,只見對方玄色錦袍上的金線蟠龍紋在燭火下泛着冷光,白玉冠束起的長髮一絲不亂,可眼底那轉瞬即逝的陰翳,卻比窗外的秋雨更涼。

他不敢多言,將密函放在案几上,便躬身退下。

殿門關閉的剎那,劉嗣的笑容瞬間凝固。他猛地起身,錦袍掃落案上幾卷竹簡,噼裡啪啦的聲響驚得樑間棲息的燕雀撲棱棱亂飛。

“開府建牙……”他低聲重複着,聲音裡帶着連自己都未察覺的森冷。指尖撫過腰間的螭紋玉佩,那是母后臨終前塞給他的,此刻觸手生涼,彷彿在提醒着他儲君之位的岌岌可危。

記憶如潮水般涌來。

一年前,二弟劉璿請命西征時,不過是個鮮少露面的皇子。那時的劉嗣正忙於處理朝政,將西域的亂局視作燙手山芋,卻不想這個平日裡沉默寡言的弟弟,竟帶着三千甲士,在短短數月內平定諸國,打通絲綢之路。如今那道冊封詔書,不僅是對軍功的嘉獎,更像是一柄懸在他頭頂的利劍。

“來人!”劉嗣突然喚道,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

片刻後,東宮屬官李昭匆匆趕來。此人跟隨太子多年,最善察言觀色,一見滿地狼藉,心中便已瞭然。

“殿下,可是爲秦王之事憂慮?”李昭低聲問道,目光掃過案上的度田奏摺。

“如今殿下主理度田,這纔是重中之重。只要將天下田畝釐清,充盈國庫,陛下定會更加倚重……”

“夠了!”

劉嗣打斷他的話,袖中的拳頭又緊了緊。

“度田推行半年,各州郡陽奉陰違,世家大族暗中抵制。若不是二弟在西域立下不世之功,陛下豈會如此着急給他封王?”

他來回踱步,靴底踏過竹簡發出清脆的聲響。

“你可知?秦王開府,意味着什麼?他可以招攬人才,組建自己的班底,從此與我……”話未說完,卻已足夠明瞭。

李昭沉吟片刻,湊近一步:“殿下,當務之急,是要讓陛下看到您的能力。度田雖難,但若能在此事上有所突破,必能穩固儲君之位。再者……”

他壓低聲音。

“殿下可暗中結交朝中重臣,培植自己的勢力。”

劉嗣停下腳步,目光落在窗外的雨幕上。

遠處的宮牆在雨霧中若隱若現,宛如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

他想起幼時,父皇抱着他坐在龍椅上,教他辨認輿圖上的大漢疆土,那時的他以爲,儲君之位便是板上釘釘。

可如今,二弟的崛起,讓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危機。

“傳我的令。”

劉嗣轉身,眼神重新變得銳利,“明日召集各州刺史,就度田之事再議。若有推諉塞責者,嚴懲不貸!”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另外,暗中派人盯着秦王府,他招攬了哪些人,做了什麼事,都要一一報來。”

當夜,雨勢漸大,東宮的燈火在雨幕中顯得格外孤寂。

劉嗣坐在案前,重新拿起被墨汁染污的度田奏摺。

燭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長,投在牆上,宛如一隻蓄勢待發的猛獸。他握緊毛筆,在奏摺上重重寫下幾個字,筆尖劃破竹簡,發出刺耳的聲響。

而在洛陽城的另一端,新封的秦王劉璿正在王府中設宴。

觥籌交錯間,他望着滿座賓客,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關平舉着酒碗大笑:“殿下如今封王,可別忘了帶我們再立戰功!”

劉璿笑着舉杯,心中卻想起臨行前父皇的叮囑:“莫要忘了,你的兄長還在長安。”

這場兄弟間的暗戰,纔剛剛拉開序幕。

長安的雨依舊淅淅瀝瀝,沖刷着太極殿的青磚,也沖刷着儲君心中的不安。

而在這風雨飄搖的局勢中,兩個同樣優秀的皇子,都在爲了各自的未來,奮力前行。

……

炎興四年夏。

洛陽城被一場早雪覆蓋。秦王府內的紅牆碧瓦蒙着薄薄霜色,前日婚宴上的紅綢在寒風中簌簌作響,與廊下懸掛的冰凌碰撞出細碎聲響。

張婉容站在暖閣窗前,望着庭院裡被積雪壓彎的梅枝,指尖無意識地摩挲着嫁衣上殘留的金線繡紋——那百鳥朝鳳的圖案,此刻卻像囚困的飛鳥,掙不脫錦緞的束縛。

“王妃,王爺在書房等您。”春桃的聲音帶着小心翼翼的顫意。張婉容轉身時,銅鏡映出她蒼白的面容,鳳冠早已換成素銀簪子,卻仍難掩眉眼間未褪的憔悴。

自新婚次日起,她便看着劉璿整日與秦王府屬官閉門議事,沙盤上的西域地圖被指痕磨得發亮,那些用小旗標註的城池,像懸在她心頭的利刃。

書房內,炭火燒得正旺,卻驅不散滿室肅殺之氣。劉璿身着玄甲,腰間螭紋玉佩與劍穗相互碰撞,發出清冷聲響。

他擡頭時,目光掠過張婉容單薄的身影,喉結動了動,終究沒說什麼,只是將一卷羊皮地圖推到她面前:“鮮卑單于新徵兩萬騎兵,屯兵蒲類海。貴霜帝國的戰象軍團已至大月氏邊境。”

張婉容的指尖按在地圖上“龜茲”二字,那裡還殘留着幾滴乾涸的墨跡,像是未愈的傷口。她想起婚宴那日,劉璿牽着她的手敬酒時,掌心的繭子磨得她生疼——那是握慣了長劍的手。

“帶我一起去。”她忽然開口,聲音不高,卻帶着不容置疑的堅定。

“我學過《孫子兵法》,能幫你出謀劃策。”

話音落下,屋內陷入死寂。

秦王府司馬握着鐵戟的手發出關節響動,長史低頭擦拭佩劍的動作頓了頓。

劉璿起身時,玄甲摩擦的聲音格外刺耳,他走到張婉容面前,伸手想要觸碰她的臉,卻在半空僵住:“西域不是洛陽的花園,戰場上流矢不認人。”

“我不怕!”張婉容抓住他的手腕,冰涼的甲片刺痛掌心。

“你以爲關家女兒都是深閨弱質?我六歲學騎射,十二歲通讀兵書,父親常說……”

她的聲音突然哽咽,想起出徵前父親將家傳軟劍塞進她包袱時的眼神。

“父親說,上陣殺敵,不分男女。”

ωωω ⊙тTk Λn ⊙℃ O

劉璿的目光落在她泛紅的眼眶上,恍惚間又看到大婚那日,她半揭紅蓋頭時眼波流轉的模樣。

此刻那雙眼睛裡,卻燃燒着與他如出一轍的倔強。他輕嘆一聲,將她摟入懷中,鐵甲的寒氣混着硝煙味撲面而來:“等我徹底平定西域,將貴霜打敗,讓鮮卑匈奴臣服,就把你風風光光接過去。到那時,我們一起看大漠落日,守絲路駝鈴。”

張婉容將臉埋在他胸前,聽着他劇烈的心跳聲。

她知道,這是劉璿能給出的最溫柔承諾。

裘衣上的珍珠硌着胸口,讓她想起昨夜繡在他披風內襯的平安符——用的是母親留下的最後半匹蜀錦,針腳裡藏着密密麻麻的“平安”二字。

三日後的清晨,秦王府門前的積水已經乾涸。

張婉容看着劉璿翻身上馬。

西域寶馬的嘶鳴驚起樹梢的寒鴉,他回頭望向她的瞬間,玄色披風被風吹起,露出內襯一角的緋紅——那是她偷偷縫上的並蒂蓮。

“等我。”

他的聲音被寒風扯碎,卻清晰地落進她耳中。

張婉容舉起手中的錦帕,上面用金線繡着西域的山川河流,在陽光下泛着微光。

西征的隊伍漸漸遠去,她仍站在原地,直到漫天風雪模糊了視線,手中的錦帕已被淚水浸得發皺。

當夜,張婉容獨坐書房,展開劉璿留下的西域輿圖。

燭光搖曳中,她用硃砂筆在龜茲附近標註新的防禦工事,筆尖在“蒲類海”三字上懸了許久。春桃捧着熱湯進來時,見她盯着地圖喃喃自語:“若在疏勒河設伏,借地形之利……”

丫鬟忍不住紅了眼眶——這哪是王府裡的嬌弱王妃,分明是關家虎女再世。

……

炎興三年深秋,蕭瑟的北風裹挾着沙塵,將長安城外的黃土官道染成一片昏黃。

三百玄甲鐵騎踏碎滿地枯葉,馬蹄聲由遠及近,驚起城樓上的寒鴉。秦王劉璿身披玄色大氅端坐馬上,披風上凝結的鹽霜在陽光下泛着白芒,腰間螭紋玉佩隨着顛簸輕輕撞擊,發出清越聲響。

“報——秦王殿下已至朱雀門!”

守門士卒的吶喊穿透呼嘯的風聲。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啓,吱呀聲中,劉璿望着熟悉又陌生的城樓。

朱漆剝落的門楣上。

“長樂未央“的匾額在風中搖晃,彷彿在訴說着王朝的興衰。他記得十二歲隨父皇出巡時,也是從這扇門踏入皇城,那時兄長劉嗣牽着他的手,說要帶他去看太液池的錦鯉。

“殿下,是否先回秦王府休整?“副將蘇烈勒住馬繮,甲冑上的獸首吞口隨着動作發出咔嗒輕響。劉璿搖了搖頭,目光掃過街道兩側緊閉的商鋪——與三年前的繁華相比,如今的長安多了幾分蕭索。

“去東宮。“他的聲音低沉而堅定,調轉馬頭時,玄色披風揚起,露出內襯暗繡的雲雷紋。

東宮前的青銅麒麟獸首含着銅鈴,隨着馬蹄聲叮噹作響。

劉璿翻身下馬,靴底踩碎臺階上的薄冰,發出清脆的破裂聲。宮門前的侍衛齊刷刷行禮,紅纓槍在寒風中紋絲不動,卻讓他想起西域戰場上士兵們挺拔的身姿。

“秦王殿下駕到——“黃門侍郎尖細的嗓音穿透迴廊。劉璿步入正殿,檀木薰爐中燃燒的安息香混着潮溼的黴味撲面而來。

殿內燭火昏黃,十二盞青銅雁魚燈將光影投在蟠龍柱上,忽明忽暗。

“二弟!“爽朗的笑聲從屏風後傳來。

太子劉嗣身着明黃龍紋袍,頭戴通天冠,腰間玉帶扣上的螭龍紋與他的冕旒遙相呼應。

他快步上前,袍角掃過青磚,帶起一陣風。劉璿注意到兄長鬢角新添的白髮,卻在對方伸手擁抱時,聞到了龍涎香中混雜的藥味。

“皇兄安好。“劉璿單膝跪地,行君臣大禮。

劉嗣連忙將他扶起,掌心的溫度透過繡金線的袖口傳來。

“都是自家兄弟,何須如此多禮?“他的目光掃過劉璿甲冑上未擦淨的血跡。

“聽聞賢弟在西域殺得鮮卑人丟盔棄甲,真是我大漢的棟樑!“

劉璿起身時,不經意間與兄長對視。

記憶中那雙清澈的眸子,此刻藏在珠簾後,讓人看不清深處的情緒。他想起年前,正是這個兄長親自爲他斟酒送行,說“等你凱旋,我們再痛飲三百杯“。

而如今,殿外的風掠過檐角銅鈴,發出幽咽的聲響,彷彿在嘲笑這份虛假的兄弟情。

“全賴父皇洪福,將士用命。“劉璿垂眸答道,餘光瞥見案上未收起的竹簡,字跡間隱約可見“西域屯田“字樣。

看來自己在西域的一舉一動,都早已傳入東宮。

劉嗣拍着他的肩膀,將他引到主位旁的胡牀上坐下。侍女奉上的茶湯冒着熱氣,卻驅不散空氣中的寒意。

“賢弟如今封王,食邑三郡。“劉嗣端起茶盞,輕吹浮沫。

“往後這天下,還要靠你我兄弟攜手啊。“

“皇兄所言極是。西域雖平,但匈奴、鮮卑仍在邊境虎視眈眈,唯有兄弟齊心,才能保我大漢基業。“

殿外突然傳來一聲驚雷,震得窗櫺嗡嗡作響。

劉嗣的臉色微微一變,隨即又恢復如常。他放下茶盞,取出一方錦盒。

“這是父皇特意命人從南海運來的明珠,說是要給弟妹做嫁妝。“

打開錦盒,圓潤的東珠在燭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澤,卻讓劉璿想起龜茲王王冠上被自己挑落的那顆藍寶石。

“勞煩皇兄費心。”

劉璿接過錦盒,觸到盒身的溫度——竟是溫熱的,顯然早有準備。他忽然想起兒時,兄長總愛把御膳房的點心藏在袖中,偷偷帶給他。那時的袖口,也是這般溫熱。

交談間,劉嗣不時詢問西域的風土人情,對鄯善的玉石礦、龜茲的灌溉渠瞭如指掌。

劉璿耐心作答,卻在說起漢軍新制的投石機時,看到兄長眼中閃過一絲警惕。兩人的對話看似家常,實則字字如刀,在你來我往中試探着對方的底線。

暮色漸濃,殿內燭火次第亮起。劉璿起身告辭時,劉嗣執意要送他到宮門口。

寒風捲起兩人的袍角,在青磚地上投下長長的影子。

“賢弟一路勞頓,今日好好休息。”劉嗣的聲音在空曠的迴廊中迴盪。

“臣弟遵命。“劉璿轉身時,目光掃過東宮斑駁的宮牆。牆縫裡鑽出的野蒿在風中搖曳,彷彿在訴說着皇家兄弟間的微妙關係。

曾經的兄友弟恭,早已隨着權力的更迭,化作鏡花水月。

而這場在長安宮闕中的會面,不過是暴風雨前的寧靜,真正的較量,纔剛剛開始。

回程的馬車上,劉璿望着車窗外如血的殘陽,手不自覺地按上腰間佩劍。長安的夜,比西域的戰場更讓人感到寒意徹骨。

他知道,從踏入朱雀門的那一刻起,他與兄長之間,便只剩下君臣之禮,再無兄弟之情。

而那方帶着餘溫的錦盒,既是示好,也是警告——在這權力的漩渦中,誰都無法獨善其身。

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139章 大魏將傾?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903章 虛以爲蛇,致命一擊!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705章 滅魏之議,攘外安內!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763章 紅粉骷髏,際會難測!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822章 牧馬北岸,戰略後撤!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111章 歷史變動,孫權提前出手!(求首訂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870章 昏君難當,魚滿收網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584.第579章 遼東 叔侄 野心!第895章 度田幽州,民風彪悍!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第220章 曹丕:我這一拳20年的功力你擋得住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642章 軍民歸心,猛將入甕!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763章 紅粉骷髏,際會難測!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150章 空城計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609章 帝王無情,本性難移!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912章 國本之爭,秦王大婚!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162章 孫權:我的夫人不對勁!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535.第530章 天下局勢之變!第671章 人心帝術,天下格局!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437章 火燒連營!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645章 仲達難眠,人心向漢!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67章 屠龍術597.第592章 在三國點亮科技樹!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290章 詐降?我劉禪今生最恨的就是詐騙犯第825章 破關陷城,兵貴神速!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390章 罪婦,官匪!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187章 後院諸美,合肥城下!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423章 輿論起,飆升的糧價!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513.第508章 曹丕被劉禪氣得吐血!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60章 兩美相爭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766章 性命擔保,存亡之戰!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
第698章 撥雲見日,蛇打七寸!第139章 大魏將傾?第267章 司馬毒計殺劉禪!第229章 那劉公嗣當真神機妙算如斯?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901章 政治考量,太子度幽!第903章 虛以爲蛇,致命一擊!第795章 自縛手腳,敖倉決勝!第792章 遠渡滄海,漢臨青徐!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546.第541章 星奔川騖,司馬爲帥!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705章 滅魏之議,攘外安內!第438章 間軍司百戶,劉禪想賺個大的!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763章 紅粉骷髏,際會難測!526.第521章 天命元年,昭武烈祖!第149章 殿下駕到!第354章 掌控閬中兵卒,太子駕到!第822章 牧馬北岸,戰略後撤!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111章 歷史變動,孫權提前出手!(求首訂第81章 南中無間道(爆更萬字求追讀!)第217章 劉禪暗手,曹丕苦不堪言!第870章 昏君難當,魚滿收網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584.第579章 遼東 叔侄 野心!第895章 度田幽州,民風彪悍!第637章 兔死狗烹,大帝無情!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767章 朝歌角力,漢魏交鋒!第211章 鎮壓蠻夷,荊南靖清!第220章 曹丕:我這一拳20年的功力你擋得住第827章 拉鋸攻防,毒蛇窺伺!第737章 天子北巡,大勢所趨!第622章 一潰千里,主力盡喪!第642章 軍民歸心,猛將入甕!第703章 宗室制衡,侵略入火!(中秋節快樂!)第300章 劉公嗣你不講武德,司馬懿他繃不住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第763章 紅粉骷髏,際會難測!第716章 佯攻真取,打通太原!第87章 壓倒曹孟德的最後一根稻草!第817章 亂軍重圍,中心開花!第150章 空城計第76章 新政出,風雲動!493.第488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609章 帝王無情,本性難移!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912章 國本之爭,秦王大婚!第270章 夫目前,敢殺我否?第625章 牛渚磯破,吳國投降!第382章 單騎殺破萬軍,一槍殺蠻王!第162章 孫權:我的夫人不對勁!第309章 龍山深夜上禮佛,荊楚之地尚瘡痍!520.第515章 張飛奔喪,託付後事!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535.第530章 天下局勢之變!第671章 人心帝術,天下格局!第72章 苦肉計與殺雞儆猴!第312章 曹丕的妥協與無奈!592.第587章 涼州歸附,天朝上國!第130章 劉禪親至前線,兵圍樊城!第437章 火燒連營!第48章 郡城齊心,因糧於敵!第645章 仲達難眠,人心向漢!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67章 屠龍術597.第592章 在三國點亮科技樹!第733章 爭分奪秒,風起涿郡!第290章 詐降?我劉禪今生最恨的就是詐騙犯第825章 破關陷城,兵貴神速!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905章 幽州風定,太子顯威!第390章 罪婦,官匪!539.第53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國版!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289章 諸葛亮vs賈詡!第187章 後院諸美,合肥城下!第443章 天下震動與御駕親征!(求月票!求第410章 十勝十敗,咆哮朝堂!第356章 水匪劫貴女,劉禪收夷王!第206章 孫尚香攤牌了?第748章 冀北防區,整飭四郡!第337章 仙人撫我頂,劉禪忽悠人!572.第567章 世家生存之道!第423章 輿論起,飆升的糧價!第128章 荊襄才俊,盡入吾彀中矣!513.第508章 曹丕被劉禪氣得吐血!第368章 司馬忽悠,廩君出動!第60章 兩美相爭第282章 士族送女,講武大比!第766章 性命擔保,存亡之戰!第165章 兵行險招,以身爲餌!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205章 漢中國與江東友好通商條約518.第513章 長安託孤,顧命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