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幽州論策,龍船開海!

洛陽城。

此刻,秋日的陽光灑在古老的城牆上,給那厚重的磚石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色。

皇宮內,紅牆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莊重,然而,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之下,卻隱藏着一絲不安的氣息。

時間悄然流逝,又過去了三個月。

然而,從幽州傳來的消息,卻如同一把把沉重的鐵錘,重重地砸在大漢天子劉禪的心頭。

幽州的度田,依舊沒有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反而局勢愈發嚴峻。

一封封奏報如雪片般飛至劉禪的案前,每一封都記錄着令人憂心的狀況。

殺官的現象時有發生,那些前往幽州執行度田任務的官員們,人人自危,心有慼慼。

他們在那片動盪的土地上,艱難地前行,卻屢屢遭受挫折。

劉禪端坐在御書房內,身姿挺拔,卻難掩臉上的疲憊。

他身着一襲明黃色的龍袍,那龍袍上繡着的金色巨龍,在燭光的映照下彷彿也失去了往日的威嚴。

劉禪的面容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透着憂慮與沉思。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着案几,發出有節奏的聲響,在寂靜的御書房內迴盪。

“陛下,這是幽州最新的奏報。”一位老太監,彎着腰,雙手捧着奏章,小心翼翼地走進御書房,輕聲說道。他的聲音微微顫抖,似乎也感受到了這壓抑的氣氛。

劉禪微微擡起頭,目光落在老太監手中的奏章上。

他輕輕嘆了口氣,伸出手,接過奏章。展開奏章,他的眼神迅速掃過上面的文字,眉頭越皺越緊。

“這些亂臣賊子,簡直無法無天!”劉禪低聲怒道,聲音中帶着忿怒與無奈。

此時,御書房外,秋風輕輕拂過,吹得庭院中的樹葉沙沙作響。

天色漸暗,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劉禪的身上,勾勒出他孤獨而堅毅的身影。

隨着秋天的臨近,冬日的腳步也越來越近。

若是到了冬日,那原本就不安分的鮮卑人、匈奴人恐怕都會南下。

他們一旦合流,幽州的局勢將更加危急,對度田之事的影響也將更加巨大。

劉禪深知這一點,心中的憂慮如同潮水般涌來。

“陛下莫要過分操勞,以身體爲重。”

一個溫柔的聲音從門口傳來。

劉禪擡起頭,只見皇后張氏端着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邁着輕盈的步伐走進御書房。

張氏踏入御書房的瞬間,彷彿攜着一縷馥郁芬芳,瞬間驅散了房中凝重的氣息。

她身着一襲雍容華貴的宮裝,那料子是從蜀地精選的蜀錦,織工精巧絕倫,細膩的觸感仿若流淌的月光。

錦緞之上,繡着栩栩如生的鳳凰,每一根羽毛皆用五彩絲線精心勾勒,在燭光的輕撫下,閃爍着靈動的光澤,恰似鳳凰即將振翅高飛。寬大的衣袖隨風輕揚,袖口處鑲着一圈潔白如雪的狐毛,柔軟蓬鬆,更襯得她的肌膚如羊脂玉般溫潤細膩。

她的面容,宛如精心雕琢的美玉,明豔動人卻不失端莊。彎彎的柳眉下,雙眸猶如一泓清泉,清澈見底,滿含着對劉禪深深的關切。

那眼眸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顧盼之間,流露出無盡的溫柔與聰慧。

鼻樑挺直而小巧,恰到好處地鑲嵌在這張絕美的面龐上。

嘴脣不點而朱,恰似春日裡綻放的嬌豔桃花,微微上揚的嘴角,彷彿隨時都能綻放出令人心醉的笑容。

她的髮髻高高挽起,上面插着一支通體碧綠的翡翠簪子,簪頭雕琢成嬌豔欲滴的牡丹模樣,翡翠的翠綠與牡丹的華貴相得益彰,更凸顯出她身份的尊貴。

幾縷髮絲俏皮地垂落在臉頰兩側,爲她增添了幾分婉約的韻味。

行走間,她步伐輕盈,每一步都踏得極爲優雅,蓮步輕移,裙襬微微飄動,好似一朵盛開在宮廷之中的嬌豔花朵,又仿若天邊飄來的一片絢麗雲霞,儀態萬千,風華絕代。

她的周身散發着一種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讓人在驚歎她美貌的同時,又不禁心生敬畏。她就這般靜靜地站在那裡,宛如一幅絕美的畫卷,爲這略顯壓抑的御書房帶來了如春日暖陽般的融融暖意,讓劉禪原本緊繃的心絃,也不自覺地舒緩了幾分。

劉禪看着張氏,心中的煩躁稍稍減輕了一些。

他微微點頭,說道:“皇后有心了。”

劉禪的聲音中帶着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對張氏的感激。

張氏走到劉禪身邊,將湯碗輕輕放在案几上。

她的手指纖細而白皙,動作輕柔而嫺熟。“陛下,這是臣妾特意爲您熬製的湯,喝了可以滋補身體。”

張氏微笑着說道,笑容如春日的花朵般燦爛。

劉禪端起湯碗,輕輕抿了一口。熱湯順着喉嚨流下,溫暖了他的身體,也溫暖了他的心。

“嗯,味道不錯。”劉禪說道,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

“陛下,天下之事,千頭萬緒,陛下不必過於煩惱。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張氏輕聲寬慰道,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彷彿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能驅散世間所有的陰霾。

劉禪放下湯碗,微微嘆了口氣,說道:“皇后,天下安定許久,可這度田之事卻遲遲沒有進展。朕心中煩惱,也是正常的。度田關乎我大漢的根基,關乎百姓的福祉,朕怎能不憂慮?”

劉禪的眼神中透着無奈與堅定,他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重大。

張氏輕輕握住劉禪的手,說道:“陛下心繫天下,臣妾深感敬佩。但陛下也要注意身體,只有陛下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治理天下。”

張氏的眼神中充滿了關切與愛意,她緊緊握着劉禪的手,彷彿要將自己的力量傳遞給劉禪。

劉禪看着張氏,心中充滿了感動。

他輕輕拍了拍張氏的手,說道:“皇后放心,朕會注意身體的。”

劉禪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溫暖。

張氏微微點頭,說道:“那臣妾便不打擾陛下了。陛下若有需要,隨時吩咐臣妾。”

張氏說着,緩緩站起身來,向劉禪行了一禮,然後轉身,邁着輕盈的步伐,默默退去。

劉禪看着張氏離去的背影,心中的思緒卻愈發紛亂。幽州的度田之事,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劉禪再次拿起案几上的奏章,仔細研讀起來。他的眼神堅定而專注,彷彿要從這密密麻麻的文字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御書房內,燭光搖曳,劉禪的身影在牆上投下長長的影子,顯得格外孤獨而堅毅。

而此刻。

皇宮大殿前的廣場寬闊而平整,地面由巨大的青石鋪就,此刻,被劉禪召見而來的丞相諸葛亮,以及九卿中的費禕、董允,正快步朝着大殿走去。

諸葛亮身着一襲素色長袍,頭戴綸巾,雖然年紀不輕了,但身姿依舊挺拔,面容清瘦卻精神矍鑠,眼神中透着睿智與沉穩。

費禕身形修長,面容和藹,身着藍色官服,步伐輕快,盡顯幹練。

董允則稍顯富態,臉上帶着幾分嚴肅,一身黑色官袍更襯出他的莊重。

三人神色匆匆,顯然知曉此次被召見,定是爲了幽州度田這一棘手之事。

進入大殿,三人整齊地跪地行禮,聲音洪亮而整齊:“臣等拜見陛下!”

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他身着明黃色龍袍,袍上繡着的金色巨龍栩栩如生,彷彿隨時都會騰空而起。

劉禪面容冷峻,眼神中透着憂慮與思索,看着下方的三位重臣,微微擡手:“衆愛卿平身。”

聲音沉穩卻難掩疲憊。

三人起身,站定,目光都望向了劉禪。

劉禪微微前傾身體,神色凝重地問道:“幽州度田的情況,你們怎麼看?”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盪,帶着一絲急切。

諸葛亮微微皺眉,向前踏出一步,雙手抱拳,說道:“陛下,幽州度田受阻,臣以爲,乃地方豪強與異族勢力相互勾結所致。這些人妄圖維護自身利益,抗拒朝廷政令。當務之急,需派遣得力將領,率領精銳之師前往幽州,以武力震懾,同時安撫百姓,分化瓦解敵方勢力,雙管齊下,或許能打開局面。”

諸葛亮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帶着深思熟慮後的堅定。

費禕接着說道:“陛下,臣贊同丞相所言。此外,對於那些前往幽州度田的官員,需給予更多激勵與保障。如今官員們心有慼慼,士氣低落,若能許以重賞,承諾保障其安全,想必能鼓舞他們的鬥志,讓度田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費禕面帶微笑,語氣平和,話語中卻透着務實的考量。

董允也上前一步,神色嚴肅地說:“陛下,幽州局勢複雜,不僅要應對地方勢力,還要防範鮮卑、匈奴等異族趁亂南下。臣建議,加強幽州邊境的防禦工事,增派兵力駐守,以防外敵入侵,爲度田工作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

董允的聲音低沉,眼神中透着憂慮,顯然對幽州的局勢充滿擔憂。

劉禪靜靜地聽着,臉上沒有太多表情變化,只是微微點頭,示意他們繼續說下去。

待三人發言完畢,劉禪靠回龍椅,微微閉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大殿內一時安靜下來,衆人都屏氣斂息,等待着劉禪的迴應。

過了片刻,劉禪睜開眼睛,卻並未立刻給出迴應。

就在這時,丞相諸葛亮再次開口:“陛下,之前爲了征伐魏國,我大漢建造了不少海船。如今魏國已滅,這些海船如今在海港中閒置無用,維護費用卻極爲高昂。臣以爲,是否要將海船販賣給商賈用作商船之用,如此既能減輕朝廷負擔,又能促進商貿發展。不然,長期維護這些海船,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諸葛亮目光誠懇地望着劉禪,等待着他的答覆。

劉禪聞言,當即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這些海船,朕有大用。南下南洋,沒有船怎麼行?我大漢不能只侷限於陸地,海洋同樣是我大漢未來發展的方向。南洋有廣闊的土地與資源,朕要讓我大漢的威名遠揚四海,這些海船便是朕的依仗。”

劉禪站起身來,雙手背在身後,在大殿內踱步,聲音激昂,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諸葛亮微微一愣,隨即露出欣慰的笑容:“陛下高瞻遠矚,臣不及也。陛下既有如此宏偉規劃,臣等定當全力輔佐。”

諸葛亮的聲音中帶着敬佩,他深知劉禪心中有着更爲遠大的抱負。

費禕和董允也紛紛附和:“陛下聖明,我等願爲陛下效犬馬之勞。”

兩人的聲音堅定有力,眼神中充滿了對劉禪的忠誠。

劉禪停下腳步,看着三位重臣,臉上露出一絲微笑:“有衆愛卿相助,乃我大漢之幸。幽州度田一事,還需諸位愛卿繼續出謀劃策,早日解決。至於海船之事,朕會安排專人負責,做好維護與規劃。”

接下來,衆人又就幽州度田的具體細節,以及海船的後續規劃進行了深入討論。

大殿內,衆人各抒己見,氣氛熱烈而緊張。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戶灑在大殿內,照亮了衆人嚴肅而專注的臉龐。

在討論幽州度田的兵力調配時,諸葛亮建議:“陛下,可從涼州抽調一部分精銳騎兵,他們熟悉北方地形與異族作戰方式,定能在幽州發揮重要作用。”

諸葛亮一邊說着,一邊在手中的地圖上指出涼州與幽州的位置關係。

劉禪微微點頭,說道:“丞相所言極是。不過,涼州地處邊疆,抽調兵力後,需加強當地的防禦。此事需謹慎安排,切不可顧此失彼。”劉禪的眼神中透着謹慎,他深知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着國家的安危。

費禕接着說:“陛下,對於幽州地方豪強,可採用分化策略。對於那些願意配合度田的,給予一定的獎勵與特權;對於冥頑不靈的,堅決予以打擊。如此,或許能瓦解他們的聯盟。”

費禕的眼神中透着精明,他提出的策略旨在從內部突破敵方防線。

董允也補充道:“陛下,在安撫百姓方面,可派遣一些有經驗的官員,深入民間,宣傳度田的好處,讓百姓真正理解朝廷的意圖,爭取他們的支持。”

董允的聲音中帶着關切,他深知百姓的支持對於度田工作的重要性。

關於海船的規劃,劉禪詳細詢問了海船的數量、性能等情況。

“這些海船,最大能承載多少貨物?最遠能航行多遠?”

劉禪目光炯炯地看着負責海船事務的官員。

官員連忙跪地回答:“陛下,這些海船皆是我大漢能工巧匠精心打造,最大的海船可承載數千石貨物,最遠能航行至南洋諸島。”官員的聲音中帶着自豪,這些海船代表着大漢先進的造船技術。

劉禪滿意地點點頭:“好,從即日起,組建專門的船隊管理機構,選拔精通航海的人才,對海船進行全面檢修與維護。同時,研究西域和南洋的航線,爲日後的遠航做好準備。”

劉禪的聲音堅定而有力,每一個指令都清晰明確。

隨着時間的推移,夕陽的餘暉漸漸灑進大殿,爲這場漫長的議事增添了一抹金黃的色彩。

劉禪與三位重臣在大殿內商議良久,終於對幽州度田和海船規劃有了初步的方案。

衆人起身,再次向劉禪行禮,然後緩緩退出大殿。

第722章 青州事定,北擊幽州!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21章 步入正軌597.第592章 在三國點亮科技樹!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86章 子龍世無雙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49章 孫吳‘刺奸屯’,取劉禪項上人頭!第666章 金湯久持,奇兵出擊!第890章 雙管齊下,絕不姑息!第278章 定汝南策與解決糧草問題(月票一百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第765章 天命十年,滅魏檄文!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99章 勸進稱王,太子劉禪!(求追讀!!六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245章 倒反天罡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861章 文舉武舉,箭在弦上!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第866章 天下棋局,執棋手誰?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138章 太子劉禪展神威,講武堂風采初現!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265章 不搶回甄宓,誓不爲人!第623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第461章 子龍顯神威!(四千字加更,求訂閱第175章 曹賊之樂,殺雞儆猴!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808章 君父臣民,天綱地常!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891章 定策安國,清剿不臣!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第392章 虎神化身,幽怨美人徹底豁出去了!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第269章 劉禪:這一次,讓我來保護趙子龍!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19章 公子有請第826章 敗不必餒,夏侯請戰!第697章 土地衝突,君爭民退?第46章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545.第540章 隴西士族,才女憲英!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404章 校長授劍,微服私訪!第137章 威震華夏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第883章 蛇鼠一窩,度田困局!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408章 北伐大戰略!489.第484章 靠友軍不如靠自己!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
第722章 青州事定,北擊幽州!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418章 江陵百姓竭誠歡迎,汝南的困境!第21章 步入正軌597.第592章 在三國點亮科技樹!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352章 江東二喬,釜底抽薪!第73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552.第547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841章 洛陽之戰:千年世家!第86章 子龍世無雙第286章 我本忠臣,何欲我做賊?485.第480章 大人,時代變了!第349章 孫吳‘刺奸屯’,取劉禪項上人頭!第666章 金湯久持,奇兵出擊!第890章 雙管齊下,絕不姑息!第278章 定汝南策與解決糧草問題(月票一百第696章 奴兒軍來,天無二日!第913章 龍闕暗影,帝位之重!第765章 天命十年,滅魏檄文!第380章 自即日起,山林之中再無成建制蠻軍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99章 勸進稱王,太子劉禪!(求追讀!!六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245章 倒反天罡第471章 病入膏肓,總攝國政!(加更月票投第121章 劉禪獻計,關羽服了!第94章 無當飛軍,劉禪收心!(二合一大章)576.第571章 人妻之樂,隴西歸附!第415章 薄裳難動情郎,斷臂方有轉機!第861章 文舉武舉,箭在弦上!第107章 大王守成都,太子領軍徵!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914章 三年度田,清北滅夷!第866章 天下棋局,執棋手誰?586.第581章 老登,該爆金幣了!515.第510章 三氣曹子桓,連吐三口老血!第161章 論功行賞,宛城急報!第138章 太子劉禪展神威,講武堂風采初現!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265章 不搶回甄宓,誓不爲人!第623章 兵臨建業,世家歸附!第461章 子龍顯神威!(四千字加更,求訂閱第175章 曹賊之樂,殺雞儆猴!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第808章 君父臣民,天綱地常!第302章 來了就別走了,我劉禪出了名的好客第42章 祝融公主(追讀100加更)第293章 最後一戰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221章 諸葛孔明與趙子龍!第296章 穩如老狗,汝南事畢!第466章 大漢第一功臣夏侯楙!第891章 定策安國,清剿不臣!第439章 劉禪的陽謀,徐盛的人生信條!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第392章 虎神化身,幽怨美人徹底豁出去了!505.第500章 破局之法!第269章 劉禪:這一次,讓我來保護趙子龍!第458章 拼國力,漢國的危機!第51章 賊軍勢崩第711章 大疫大災,戰機已至!第19章 公子有請第826章 敗不必餒,夏侯請戰!第697章 土地衝突,君爭民退?第46章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171章 徐庶徐元直,荊州馬政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70章 鷹顧狼視,魏王欲誅司馬懿第639章 兩代盡薨,江東歸漢!第824章 神將瀕死,遠襲孟津!第880章 皇子徵外,佈局西域!545.第540章 隴西士族,才女憲英!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第227章 我只想做汝南郡守,誰是王我不在乎第404章 校長授劍,微服私訪!第137章 威震華夏第407章 內情與處理!(求保底月票!)第355章 周瑜之女,蠻夷草芥!第883章 蛇鼠一窩,度田困局!第295章 最後一計!(中秋節快樂!)525.第520章 衝破武關道,桃園三兄弟再聚首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684章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第320章 洗腦曹彰,一統世界的野望!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242章 人心難收,唯有一勝!第408章 北伐大戰略!489.第484章 靠友軍不如靠自己!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390章 罪婦,官匪!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58章 公主絕色,幽怨銀屏!(求追讀!第五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225章 兵戈擾攘,明主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