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張飛出山,大漢變革!

長安皇城。

宣室殿中。

春日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櫺,班駁地灑在鋪滿青石的地面上,爲這莊嚴而沉悶的宣室殿添了幾分生機。

劉禪坐在堆積如山的奏章前,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焦慮。

編寫《氏族志》的任務如同一座無形的大山,壓在他的心頭。

這不僅是一項技術活,更是一場政治博弈,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大漢朝局的動盪,而他,作爲一國之君,必須謹慎選擇那個能夠擔當此重任的人。

人選需得地位顯赫,聲望卓著,能以一己之力震懾羣雄,同時又要具備超凡的智慧,能在錯綜複雜的世家關係中游刃有餘,既要控制世家,又不能激起過大的波瀾。

然而,這樣的人選何其難找!

一旦接下這個任務,勢必會得罪無數權貴,聲名狼藉,甚至仕途盡毀。

劉禪心中暗自嘆息,這樣的重擔,該由誰來承擔呢?

正當他沉浸在深深的思緒中時,一陣輕柔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寂靜。

皇后張氏,身着華麗的鳳袍,身形豐腴而不失端莊,緩緩步入殿內。

她的手中牽着一位身着皇子袍服,約莫四五歲的孩童,那是皇長子劉嗣,稚嫩的臉龐上洋溢着純真的笑容,一雙大眼睛好奇地四處張望。

身後,宮女們手捧食盒,緊隨其後,空氣中瀰漫着一股誘人的飯菜香。

皇后行至劉禪身前,微微欠身行禮,聲音溫婉如春風拂面:“陛下日理萬機,也要注意龍體,這午膳未食,如何能成?”

劉禪聞言,從堆積如山的奏章中擡起頭,眼神中閃過一絲疲憊,卻也帶着幾分欣慰。

他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活動着因久坐而僵硬的筋骨,嘆息道:“國事繁雜,哎難喲”

皇后見狀,便親自上前,一邊將食盒輕輕打開,露出裡面精心準備的各式美食,色香味俱全,一邊溫柔地爲劉禪盛了一碗飯,輕聲道:“再忙再煩,也得吃飯。陛下是天下人的依靠,更需保重身體。”

劉禪點了點頭,接過飯碗,雖心不在焉,卻也勉強吃了起來。

皇后見狀,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漣漪,她知道,能讓劉禪如此憂心的,必是朝中的大事。

於是,她輕聲問道:“有何事?陛下竟如此茶飯不思?”

劉禪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目光變得深邃,緩緩將編寫《氏族志》的難題和盤托出。

皇后聽後,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忽而嘴角勾起一抹淺笑,說道:“若是個得罪人的差事,臣妾有一人可以舉薦。”

劉禪聞言,眼睛一亮,彷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連忙問道:“何人?”

皇后笑得溫婉而自信,輕啓朱脣:“臣妾的父親!”

此言一出,劉禪先是一愣,隨即大笑出聲,心中的陰霾彷彿一掃而空。

張飛不僅武功高強,威震敵國,更在朝中享有極高的威望,由他來主持編寫《氏族志》,確實再合適不過。

其實劉禪早就想到這個人選了。

但編寫《氏族志》阻力不小,難度極大,張飛一把年紀了,劉禪不忍將這個差事交給他,但皇后都如此說了,看來他這個三叔,是在家閒不下去了。

皇后見劉禪面露喜色,心中也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的這個建議,算是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

她輕撫着劉嗣的頭,眼中滿是柔情,心中卻也在盤算着如何更好地支持劉禪,穩固這大漢的江山。

劉禪放下飯碗,站起身,走到皇后面前,握住她的手,感激地說:“皇后此計甚妙,岳丈確實是最佳人選。有他在,朕相信《氏族志》的編寫定能順利進行。”

皇后微微一笑,眼中閃爍着智慧的光芒,輕聲道:“臣妾只願陛下無憂,大漢昌盛。”

“皇后有多久沒有見到岳丈了?”劉禪的聲音溫和而低沉,打破了殿內的寧靜。他的話語中帶着一絲不易察覺的關懷。

皇后聞言,微微愣了一下,手中的玉勺輕輕一頓,隨即擡起眼眸,望向劉禪,眼中閃過一絲驚喜與意外。

“想來也有許久了。”

劉禪見狀,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那笑容裡既有對皇后的疼惜,也有作爲一國之君的從容。

“明日便去大將軍府,皇后回家省親去吧!”

皇后心中一暖,她深知皇帝此行的真正目的——編寫《氏族志》,以鞏固皇權,平衡朝中勢力。

然而,皇帝不召見自己父親入宮,反而選擇親自前往大將軍府,這無疑是一種姿態的放低,也是對她的一種體恤。

嫁入深宮,身爲皇后,想要離開皇宮一次,談何容易。

想到這裡,皇后的眼眶微微泛紅,動情地說道:“臣妾多謝陛下恩寵。”

劉禪輕輕擺了擺手,眼神中滿是溫柔與堅定。

“你我本一體,無須多言。”

說完,劉禪再次低下頭,專注地扒拉着飯食。

半飽之後,他放下玉筷,用一旁的絲帕輕輕拭去嘴角的殘漬,隨即轉身走向案牘,那裡堆滿了等待他批閱的奏章。

劉禪坐在龍椅上,拿起一本奏章,細細閱讀起來。

他的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眼神中透露出對國事的憂慮與關切。

要當一個明君,遠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皇后見此,默默心疼,卻也只得拉着皇長子離開大殿。

翌日,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輕輕拂過大將軍府的屋檐,爲這座古老而莊嚴的府邸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幔。

大將軍府內外,早已是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昨夜,皇后省親與皇帝親臨的消息如同春風一般,迅速吹遍了府中的每一個角落,使得原本沉寂的夜晚瞬間沸騰起來。

府中的僕人們,無論是老練的管家還是年輕的丫鬟,都忙得腳不沾地,穿梭於各個庭院之間,打掃、佈置、準備迎接雙聖的到來。

他們臉上洋溢着興奮與緊張交織的神情,手中的活計不敢有絲毫懈怠。

廚房裡,更是熱火朝天,大廚們揮汗如雨,精心烹製着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佳餚,只爲能讓皇帝與皇后品嚐到最地道的美味。

大將軍張飛,儘管年歲已高,骨架雖大卻略顯瘦削,但那雙眼睛依然炯炯有神,彷彿能洞察人心。

他身着錦服甲,腰懸寶劍,站在府門前,威嚴中透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柔情。

夏侯夫人,張飛的妻子,雖已徐娘半老,但風韻猶存,舉手投足間盡顯熟婦的韻味與高雅。

她身穿華貴的錦袍,頭戴金飾,眼神中滿是對女兒歸來的期盼與喜悅。

“夫君,你看,那是不是皇上的車駕?”夏侯夫人突然指着遠處,聲音中帶着一絲激動。

張飛聞言,立刻凝神望去,只見遠處塵土飛揚,一隊華麗的馬車緩緩駛來,車身上的龍鳳圖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彰顯着皇家的尊貴與威嚴。

“不錯,正是皇上的車駕。”張飛點了點頭,心中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與榮幸。

隨着時間的推移,車駕越來越近,張飛與夏侯夫人不由自主地向前幾步,目光緊緊鎖定在那輛最爲華麗的馬車上。

馬車停穩,侍從們迅速下車,恭敬地掀開簾子,皇帝劉禪與皇后張氏緩緩走出。

劉禪身穿龍袍,頭戴皇冠,面容俊朗,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皇后張氏則身着鳳袍,頭戴鳳冠,端莊秀麗,臉上掛着淡淡的微笑,顯得溫婉可人。

他們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門前的張飛與夏侯夫人,立刻快步走上前去。

“大將軍,夏侯夫人,朕與皇后前來探望,讓你們久等了。”劉禪的聲音溫和而親切,沒有絲毫的架子。

“臣等恭迎聖駕,皇上、皇后能蒞臨大將軍府,是臣等的榮幸。”張飛與夏侯夫人連忙行禮,聲音中充滿了感激與敬畏。

一番寒暄之後,皇帝與皇后在張飛與夏侯夫人的陪同下,緩緩步入大將軍府。

府中的僕人們紛紛跪拜行禮。

入了大將軍府,劉禪與皇后張氏攜手步入宴會廳,岳丈張飛與岳母夏侯夫人早已等候多時。

廳內佈置得既莊重又不失溫馨,紅燭高照,金碧輝煌,牆上掛着歷代先賢的畫像,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薰香,讓人心曠神怡。

家宴開始,桌上擺滿了各式佳餚,既有川蜀之地的麻辣鮮香,也有江南水鄉的清淡雅緻。

熱氣騰騰的清蒸魚,魚肉細嫩,湯汁醇厚;紅燒獅子頭,肉質酥軟,入口即化;還有那金黃酥脆的油炸花生米,小巧玲瓏,香氣撲鼻。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氣氛逐漸熱烈起來。

劉禪輕輕放下酒杯,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其實朕今日前來,是有一件事情,要與大將軍商議。”

夏侯夫人聞言,心中一緊,當即起身,她懷中抱着外孫皇長子劉嗣,對着皇后溫柔地說道:“我們到裡間去罷,讓孩子們也早點休息。”

皇后點了點頭,隨同母親和外甥一同離開了大堂,留下劉禪與張飛繼續深談。

待女眷離開,大堂內頓時安靜了許多。張飛緩緩放下手中的筷子,目光炯炯地望向劉禪,沉聲道:“不知道是何事情?只要陛下用得着我這塊老骨頭,臣下自然竭盡全力。”

他的聲音雖有些沙啞,但卻充滿了力量與決心。

劉禪點了點頭,神色凝重地說道:“欲想達成先帝之夙願,一統天下,興復漢室,便要先解決國內之患。如今,國內之患,世家之患尤甚。他們手握重權,盤根錯節,嚴重阻礙了國家的統一與發展。朕欲編寫《氏族志》,拉攏削弱世家,此任重大,非要強人出手不可。”

劉禪的話語清晰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敲擊在張飛的心上。

他緩緩將編寫《氏族志》的細節一一道來,包括如何調查世家的底細,如何拉攏那些有潛力的新興勢力,以及如何逐步削弱世家的權力。

張飛聞言之後,心中已然明白了這件事情的艱鉅與重要。

他當即表示道:“臣下一日能吃三碗飯,此事交給我便是了。我有分寸,定不會讓陛下失望!”張飛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他的眼神中閃爍着一種不屈不撓的光芒。

這不僅僅是爲了國家,更是爲了他結拜兄長的夙願,爲了興復漢室的大業。

劉禪聞言,心中稍感寬慰。

他點了點頭,說道:“此事做成,興復漢室,便再進一步!”

張飛聞言,眼神更加閃爍。

興復漢室是他與劉備共同的夙願,也是他一生奮鬥的目標。

更何況,自己的女兒是皇后,皇帝有事情要他做,他豈能推脫?

外孫如今是皇長子,他自然也要開始爲他鋪路了。

種種原因交織在一起,使得張飛即便已經半歸隱,此刻也要毅然出山。

他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隨後,他看向劉禪,聲音堅定地說道:“陛下放心,臣下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家宴繼續進行,但氣氛已經變得不再輕鬆。劉禪與張飛繼續商討着編寫《氏族志》的具體事宜,而夏侯夫人與皇后則在裡間照顧着皇長子劉嗣。

夜色漸深,燭光搖曳,大將軍府內卻依然燈火通明,彷彿在預示着即將到來的變革與挑戰。

。。。

三日後,晨光初破曉,皇城之內,一股莊嚴而肅穆的氣息瀰漫開來。

劉禪身着龍袍,頭戴皇冠,端坐在高高的御座上,目光如炬,掃視着下方跪拜的羣臣。

身前,大內官黃浩深吸一口氣,聲音洪亮地頒佈了聖旨:“朕,劉禪,今日特命大將軍張飛總理編寫《氏族志》之事,許靖、劉巴、龐羲、射援等賢臣協助編寫,以期澄清玉宇,整肅朝綱,共謀大漢之興盛!”

聖旨一出,朝堂之上頓時響起了一片低沉的議論聲。

衆臣或驚訝,或疑惑,或沉思,皆因這《氏族志》的編寫,預示着大漢天下即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

張飛聞言,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豪情壯志。

他挺身而出,聲音鏗鏘有力:“臣,張飛,領旨謝恩!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託,爲大漢之興盛貢獻綿薄之力!”

許靖、劉巴、龐羲、射援等人也紛紛表態,表示將全力支持張飛的編寫工作,共同爲大漢的繁榮穩定而努力。

然而,朝堂之外,朝野之間,議論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世家大族們對於《氏族志》的編寫持謹慎甚至抵制的態度,他們擔心自己的權勢和地位會受到威脅。

而一些新興勢力則是躍躍欲試,認爲這是打破世家壟斷、實現個人抱負的良機。

《氏族志》的編寫工作,就在這樣複雜而微妙的氛圍中拉開了序幕。

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請假條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632章 攘外安內,取死有道!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250章 戰略成功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77章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424章 你們這樣合適嗎?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721章 狼子野心,與虎謀皮!第904章 太子權謀,破局之策!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900章 龍生九子,南洋之選!第868章 亡命之徒,徐州焰盛!第64章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27章 拜見公子第201章 微服私訪,長沙異動!第642章 軍民歸心,猛將入甕!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603章 漢之孤忠,弘農月明!第6章 鳳雛龐統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911章 敕封秦王,漢有大志!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232章 我要做皇帝!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15章 詐計救國,倨傲失察!第237章 能忽悠一個是一個!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103章 太子開府,法正入甕!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44章 舉兵謀逆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868章 亡命之徒,徐州焰盛!第878章 流血衝突,與民爭利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116章 孫權送糧送妹還送女(求訂閱!)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273章 曹丕決斷,趙雲的野望!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595.第59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燼復燃!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147章 一日下三城,江陵危矣!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688章 北破胡虜,黨羽心腹!
第261章 活諸葛嚇活司馬!請假條第75章 平二寨,招賢才!508.第503章 什麼?劉備快死了?第610章 權柄天賜,難假與人!第632章 攘外安內,取死有道!第209章 被劉禪玩弄於股掌之間!第695章 皇權天授,難做昏君!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780章 安撫美人,絕道惑心!第250章 戰略成功492.第487章 誰敢殺我?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第626章 初定吳國,夜宿王宮!512.第507章 夜奔河北城,火光沖天起!537.第532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377章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347章 太子西征,江東內亂!第424章 你們這樣合適嗎?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879章 唆使儲君,奪嫡風起第816章 變局變招,負隅頑抗!第680章 兇懈委蛇,殺戮正始!第712章 柳暗花明,墜入深淵!544.第539章 天險難攀,兩曹相會!第599章 衆叛親離,黃粱一夢!第425章 伴君如伴虎!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第721章 狼子野心,與虎謀皮!第904章 太子權謀,破局之策!第679章 王者嬗變,風起遼東!第192章 派步夫人出使荊州?第900章 龍生九子,南洋之選!第868章 亡命之徒,徐州焰盛!第64章第224章 緩兵之計?我直接將計就計!第27章 拜見公子第201章 微服私訪,長沙異動!第642章 軍民歸心,猛將入甕!第744章 冠冕黨爭,外戚甄氏!第603章 漢之孤忠,弘農月明!第6章 鳳雛龐統第331章 太子初理政,漢中國的天變了!第447章 玄德握劍起,曹真鎮亂去!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251章 億手準備第911章 敕封秦王,漢有大志!第863章 世家壟斷,功德林中!第160章 洛神被擒,神醫華佗,關羽中計496.第491章 茂陵秦氏!第663章 陰謀詭計,誰更心黑?第232章 我要做皇帝!560.第555章 隴西辛氏的投名狀!第815章 詐計救國,倨傲失察!第237章 能忽悠一個是一個!第837章 圖謀堅關,天兵天降!488.第483章 此時曹丕還在騎馬來的路上第103章 太子開府,法正入甕!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第44章 舉兵謀逆第100章 青年鄧艾:講武四期!(求追讀!!第832章 收服美人,氏族初稿!第706章 氏族志姓,籠絡打壓!第818章 獻計定策,亡命一戰!第676章 天命有時,勝負之手!第263章 他還是忘不了他的子午奇謀!第628章 吳宮春色,炎漢如火!第164章 劉禪與曹操的第一次交鋒!529.第524章 多子多福,關西情報!第736章 獻州之功,麒麟不予!第868章 亡命之徒,徐州焰盛!第878章 流血衝突,與民爭利第829章 破而後立,轉敗爲勝!第782章 曹真起復,不顧一切!第690章 指水爲誓,狼狽奔逃!第116章 孫權送糧送妹還送女(求訂閱!)第710章 狂不可縱,疫病蠅苟!第186章 山呼萬歲,龍山行臺!第266章 汝南兩龍齊聚!第273章 曹丕決斷,趙雲的野望!第215章 大王輪流坐,惡從膽邊生!第196章 定蠻策:從培養二五仔開始!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595.第590章 太子多病,汝當勉勵之!第865章 士族猖獗,魏燼復燃!第193章 南巡蠻郡,蠻兵要造反?第618章 漢帝天降,冢中枯骨!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147章 一日下三城,江陵危矣!551.第546章 以步勝騎,好戲開場!第181章 司馬獻策,擒賊先擒王!第124章 不墮青雲之志,談判開啓!第718章 三部歸漢,勸降陰謀!第231章 不完美的勝利第199章 放狗戰術,證明之戰!第35章 山雨欲來(打賞加更!)第343章 定巴策!奴隸缺口不容樂觀!第668章 世家臣服,魏庭震怖!第688章 北破胡虜,黨羽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