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方臘棄杭州

當計劃確立之後,剩下的就是不斷的商議和完善功夫。

大量人手被派出夷州島執行軍情刺探任務,每隔三天,就有來自兩浙路和福建路的最新軍情密報傳回島上。

六月底,梁山玉麒麟盧俊義率一衆秦明、石勇、李應等頭領,領馬步軍一萬餘人奔赴至兩浙路的宣州寧國縣城,加入朝廷圍剿方臘叛軍的戰鬥中。

梁山軍從西向東沿東津河、桐源山一帶攻打臨安和餘杭,方臘正面死撐朝廷婺州禁軍統制王稟的攻擊,腹背又被樑上捅了一刀,頓時情勢危急,杭州城危在旦夕。

眼見杭州城的糧草告急,秋收日子還有段時間,方臘心生退意,正準備撤軍南下,退往睦州一帶,豈不料一封密信讓他暫時放棄了撤軍打算。

杭州府衙,方臘正中居座,身穿龍袍頭戴天冠,揚起手中密信對廳中衆多將領道:“你們也都看看吧,是那張臨寫給朕的。”

衆人滿面疑惑地傳閱密信,看者表情不一,有的兀自一頭霧水,有的則滿臉欣喜,有的則愁眉緊鎖。

“聖公,這是好事啊,他張臨既然出島攻破了泉州,要引軍北上與我們互爲側翼掩護,杭州城或許還有救。”

方傑陰陽怪氣地道:“哼,他張臨能安得什麼好心?你料他不會斷我後路,趁機捅一刀?”

一個文質彬彬,樣似幕僚的中年人道:“話不能這般說,他張臨豈能不懂脣亡齒寒的道理?我軍若是損耗太大,朝廷下一個就是要殺他的頭。”

“祖相也太想當然了,他張臨若是打算跟那梁山賊子一般接受朝廷詔安,想以我項上人頭爲投名狀呢?”

祖士遠乃是右丞,地位極高,但方傑乃是聖公侄兒,向來囂張跋扈,他不好得罪,只能悻悻地搖搖頭。

東廳樞密使呂師囊沉思少許,道:“聖公,不管那張臨是何打算,且回絕了他。這婺州、衢州、睦州乃是我軍退路,萬不可任人涉足。他若真有心相助,不妨借一些震天雷來用用,我軍得此利器,必然能守住杭州城。”

“唔,就這麼辦。”方臘點點頭,目光在衆人面上一一掃過,道:“前番他奪我杭州城糧草軍械,此番要他幾百顆震天雷也算禮尚往來,他若不給,便不能信他的話。 厲天佑。”

一將出列,高聲道:“末將在!”

“你領五百馬軍,三千步卒,前去婺州永康縣鎮守。我與你書信一封,你捎給那張臨,他若肯答應震天雷之事,則與他好生客氣一番。他若不給,則固守永康官道,莫讓他一兵一卒進了婺州。高可立。”

又一將出列:“末將在!”

“你速去婺州府城通知成貴,讓他嚴守東陽江和水康溪,你引三千兵馬進駐武義縣,與厲天佑互爲犄角。”

“尊聖公令!”

方臘再是考慮一番,又令道:“郭世廣,你驃騎營即刻動身,走由拳山把富陽到新城縣一帶官道肅清。應明、徐統、趙毅,你三人各率兩千兵馬去往新城,駐紮在南新鎮,以爲我軍退路。”

衆將作禮道:“是!”

大廳衆人聽聖公一道道命令下達,俱都明白了聖公退意已決,似乎並不看好杭州城,準備撤軍了。不但如此,還調兵遣將南下,把那張臨叛軍也當成了假想敵防禦。

梁山軍在臨安、餘杭一帶攻打方臘軍的消息,張林自然是知道的,而且早在六月初他就得到了梁山趕至宣州的密報。他出島攻打泉州,也是這個時候。

破了泉州和浯州上駐守的朝廷禁軍,並未有想象中的輕鬆,而是輕鬆到幾乎沒費什麼力氣。

兩艘海船隻輪流打了不足百發鐵彈摧毀臨岸軍寨後,架設四寸三分口徑的火炮展開數輪開花彈射擊,比演習用的炮彈還少,朝廷兵馬已是潰不成軍,被趕鴨子似的攆到烈嶼島上俘虜了三千人。

泉州更慘,城門被火炮打的四分五裂,城牆都被轟塌陷了。若不是貴武叫停的快,只怕守城禁軍都沒機會投降。

張林總算體會到後世鴉片戰爭時期,爲何幾千洋人可以從天津一路殺到京城的原因了。

在超越時代的火器攻擊下,僅僅依靠遠程打擊已是嚇破了士兵們的膽氣,許多人都被轟隆作響的天雷炮聲給嚇得趴在地上,連爬起身都不敢,更何談衝鋒呢。

緊靠着這一千餘人的神機營,張林都有種能一路打到開封府的錯覺。不過他還是按捺住了心中的衝動,讓衆將按照事先商議的計劃整治福建路的各地府衙,同時把主力四千兵馬兼八百神機營調去福建路最北面的松溪一帶。

當接到方臘回信的時候,虎威騎軍和神機營已經是打進了兩浙路的處州,駐紮在麗水,兵峰直壓縉雲山和石城山一帶。

而張林則是坐鎮德化,親自視察德化一帶的赤水、倚洋、青陽三處官營鐵場。

如何打仗的事,他不管,也管不了那麼多,他最急迫的事就是儘快收攏媒鐵和硝石資源,督促夷州島上遷移來的工匠們在泉州把軍器監儘快建立起來。

好在很多作坊和冶煉設備都是現成的,鐵模和泥模都被帶了數套上岸,開始就地招募匠人和士兵的時候,軍器監已是可以製作出成品的開花彈了。

福建路如同被洗牌一般,隨着馮海的軍紀隊配合欒廷玉的騎軍營在各地展開行動後,各地府衙被接管的軍情戰報如雪花般傳到德化縣城。

隆興錢莊在其中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穩定市面生活物價,利用各處分鋪配合細作們收攏遊兵散勇的消息,回饋給就近的騎軍營,大肆清理和收編福建路殘存的朝廷兵馬。

就地收編朝廷禁軍有一個好處,這幫禁軍的父老鄉親都是當地人,很容易就能查到戶籍所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對於這數千名被俘虜的士兵,張林並未羞辱,反而給與極大的尊重,以等同於虎威軍半數的月錢補發了朝廷欠下的軍餉後,再行招募和收攏,將其編制打散後從虎威軍從抽調基層軍官重新以連爲單位重新組建了二十個民兵連,分散到各地維持治安,同時協助騎軍營清剿殘存的抵抗份子。

對於禁軍士兵來說,朝廷平時只把他們當免費勞動力用,月錢也是有時有有時無的,剋扣軍餉更是家常便飯。

所謂有奶便是娘,他們給誰賣命不是賣,反正朝廷就算把叛軍打敗了,最終也怪不到他們頭上來,還不是一樣要重新收編?

好快啊,這就300章了

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330章 詔安使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139章 上元節第708章 新法案第10章 買丫頭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614章 宗教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665章 養豬第58章 喜當爹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250章 震天雷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381章 拜訪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26章 西域香膏第55章 高員外要跑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480章 內戰第71章 鑽營取巧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10 贈送丫鬟?第683章 美國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82章 偶爾幽約大姐姐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235章 膠着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30章 武松回來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634章 閱艦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10章 買丫頭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602章 大東北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99章 假貨探親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66章 慫恿石秀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644 細化與改革
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14章 煎餅出爐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615章 半島戰爭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486章 查整新聞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109章 石秀嘔血第563章 新中華氣象第330章 詔安使第570章 人口和民間金銀存儲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416章 遼兵討伐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28章 教育教材的提議第649章 教育決定發展前景第139章 上元節第708章 新法案第10章 買丫頭第358章 新式唐刀第534章 鐵釘戰略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614章 宗教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641章 歐亞戰爭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665章 養豬第58章 喜當爹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250章 震天雷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5章 提拔陶小娘子第381章 拜訪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400章 有趣的計時器第26章 西域香膏第55章 高員外要跑第431章 第一任首相第125章 船運打算第574章 精簡官員第480章 內戰第71章 鑽營取巧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110 贈送丫鬟?第683章 美國第37章 買地皮擴建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282章 偶爾幽約大姐姐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235章 膠着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270章 夷州島的新家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231章 局勢不由己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30章 武松回來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359章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607章 軍官學團第634章 閱艦第494章 河套困局第10章 買丫頭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602章 大東北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15章 武大王婆懟起來第99章 假貨探親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253章 差強人意第239章 回大名府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66章 慫恿石秀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189章 好女怕郎纏第644 細化與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