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中投行

北地全線開戰後,遼人百姓由於各種原因大量涌入中原躲避災荒。他們對於服勞役根本沒有怨言,能有一口飽飯吃的就行了。

在朝廷的各種勢力爭奪下,將近二十餘萬名遼人被分配到了工建總署、農政總署和商務總署、軍部(二十五歲以上稍有姿色的女子,一年營伎勞役)手中,有效刺激了國內正在進行的國道、水利工程、碼頭建設等項目。

這些項目都需要龐大的勞動力,漢人勞工愈來愈少,主要是高麗、日本、交趾、蒲甘、占城國、西夏戰俘、金國戰俘、遼人來充當,管一天三頓飽飯,還有少量的工錢拿,算是對得住他們了。當然,其中金國戰俘是沒工錢的,不管裡面是蒙古人、遼人還是女真人,統統在礦山裡勞役到死。

軍部對營伎的需求一向很高,蓋因朝廷文官們插手反對,軍部才被迫把營伎服役時間硬性規定爲一年。

反正前線拼命的小夥子們精力旺盛,休整的時候大多會在營伎身上發泄發泄,別說,懷孕率還挺高的--只是不知道孩子父親是誰罷了。

只要營伎在一年服役期懷孕,立刻就能獲得國民身份,被調回到專門的地方進行生養。生養出的孩子由中華國朝廷負責養育,養育到三歲以上就可以讓民間百姓領養。

從中華二年起,軍部開始搞營伎措施後,至今爲止爲國家增加了將近三萬名新生兒,也算是不小的貢獻。

士兵們爲國家玩命奉獻之餘,還能創造人口,對此朝廷也不強硬了,捏着鼻子把營伎最低年齡從三十歲下調到二十五歲。

當然,此事不甚光彩,說出去也不好聽。所以朝廷沒有設立律法明令,由軍部負責管理營伎事宜,內務署負責監督。

爲鼓勵生育,朝廷在中華三年起就頒佈了獎勵政策,百姓在第一胎的基礎上每多生一個孩子,就減免10%的土地稅賦。當然,土地僅限於個人分配的最低五畝最高三十畝個人田產,不包含從官署裡額外租種的土地。

現在國內的南方水田一畝地價由官署回收的話,已經漲到了一百一十七元,由官署轉租承包出去一年才收三十元。西北一帶的土地每畝轉租費,堪堪十六七元。

大量西夏、回紇、遼人婦女涌入中原後,被朝廷分配到各地進行開荒,大量的新田被開出來。

等這羣婦女勞役期滿後,當地官署直接按政策分配給她們一些,另行對外招募外來漢人男子來承包種植。漢人男子來後,不但享受土地承包的優惠政策,還能跟當地外族婦女結合成家庭。

反正這種事是先到先得,越早來越能選到樣貌不錯的外族女人,只要符合朝廷的一妻五妾法就行。嫁過來的外族女子自然是要把土地當成嫁妝的,還可以跟當地官署申請最高限額三十畝的未滿額土地。

所以,一個赤條條的漢族光棍只要跟債券交易所借個五百元的啓動資金就可以來到大西北過好日子了,連找老婆的麻煩事兒都省了。

而且,債券交易所對放貸給這羣去西北種地的百姓特別放心,因爲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分期償還債務,基本上三年以內就能還完了。

隨着由商人投資的債券交易所的發展,規模日漸擴大,朝廷於今年七月份正式將其更名爲“商業投資銀行”,直接納入銀務總署體系(不受當地銀務署管理)。由各位商人董事直接參與管理和運作,朝廷銀務總署退居幕後,只有監管和審覈職責。

這就相當於朝廷允許商人們公開放貸(前朝都是偷偷摸摸的,王安石時期允許了一陣子還得被朝廷官員插手),且只要符合朝廷政策方針,商投行可以自由地利用大資本進行投資。

在朝廷的主導下,中華商業投資銀行總行在京師專門買下一塊靠近皇城的地皮興建總部,元武陛下親自出席奠基儀式,留下一副“中華商業投資銀行”的墨寶。匠人們將按照這幅墨寶的字體比例擴大後雕刻,製作陛下親自書寫的牌匾。

中華商投行成立後,將向朝廷銀務總署裡存入不可提取的15%保證金(隨着資金額度變大需要不斷補充,必須滿足15%),其餘的錢都可以自行提取出來,留下20%的流動保證金(防止擠兌現象),其餘65%的商業資金可以對民間自由投資。

朝廷銀務總署亦是分出20%的民間借貸業務給商投行,並作出書面承諾,將在十年後放開一部分(非核心技術)國營工廠的股權限制,准許商人們控股51%以上。

這些國營工廠涉及冶鐵、礦山、船廠、機械車廠(戰車、馬車、農業用車等等)、酒廠、軍工副產品工廠(被褥服裝、鞋帽套襪、揹包繩索等等)、大型物流集團(原名是鏢行)、瓷窯、國營大型紡織廠等幾十個種類。

這無疑是朝廷在徵收四大四小稅後作出的巨大讓步,中華商投行七月份成立後,剛過八月份,總部還沒建好呢,就已經擁有了將近兩億元的鉅額資金。

真是尼瑪,都快趕上朝廷的銀務總署的存款了。

好在朝廷可以製造貨幣權,並且有限制糧價跌漲的權利,一些大型國營的控股權和核心技術還掌握在手裡。

中華商投行的成立,商人們地位水漲船高,可以對朝廷政策的制定施加影響力。相應的,朝廷制定經濟發展政策,也不得不把商投行的大股東們叫來一起開會。

而元武陛下所代表的皇室,就是這家商投行的最大股東(擁有大小股東147人,規定股東人數不得超過200人),投資四千二百萬元,佔股21%。

另外,前朝宋國趙家也入股了一千八百萬,佔股9%。蒙古乃蠻部首領,如今河內行省知省禿骨撒的二兒子阿卜木刺投資八百萬元,佔股4%。西夏皇室投資一千一百萬元,佔股5.5%。高昌回紇皇室投資六百萬元,佔股3%。另外還有一個暫時不爲外人知曉的神秘股東(大理高氏),佔股3.5%。

除了這些大股東,其餘都是小股東,很有政治色彩地分配給了中華國內各個名門望族和被覆滅的政權皇室裡。

這些皇室也都清楚元武陛下的意思,好好坐家裡賺錢就行,一些小心思該消了。只要中華商投行不倒閉,他們家族子孫坐家裡數錢玩都沒問題。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中華商業投資銀行的前途不可估量,只會發展的愈來愈壯大,甚至能和朝廷銀務總署並駕齊驅!

畢竟有中華帝國的皇室在裡面佔大頭,朝廷若是向其伸黑手,豈不是要跟陛下對着幹?

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622章 風氣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446章 人口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235章 膠着第547章 用人體制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402章 燕雲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102章 侍寢第97章 王婆投奔第599章 海商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218章 清君側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102章 侍寢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28章 武大慘禍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89章 猥瑣發育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191章 先罵陣再單挑再羣毆第700章 五月戰爭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484章 大版圖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113章 唐玉仙第657章 北美獨立第599章 海商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82章 憲法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79章 誘賊上鉤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145章 聘請賣笑女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263 朝廷鼠輩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708章 新法案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557章 西遷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402章 燕雲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381章 拜訪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4章 鬧鬼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82章 憲法
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622章 風氣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166章 緣分送錢法第215章 瘋了最好第446章 人口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553章 三面包圍成型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235章 膠着第547章 用人體制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549章 道教改革第402章 燕雲第450章 邦交事宜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102章 侍寢第97章 王婆投奔第599章 海商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360章 府裡府外有佳麗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218章 清君側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102章 侍寢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28章 武大慘禍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580章 政績賞罰第89章 猥瑣發育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509章 三月滅西夏第380章 兩浙商會第191章 先罵陣再單挑再羣毆第700章 五月戰爭第651章 年輕人的時代第503章 奴隸制度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484章 大版圖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113章 唐玉仙第657章 北美獨立第599章 海商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582章 憲法第2章 偶遇武大郎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79章 誘賊上鉤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145章 聘請賣笑女第597章 化學甘油第513章 絲綢之路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160章 與蔡媛瞎掰扯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207章 誘使梁山來討伐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263 朝廷鼠輩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518章 商隊籌備第217章 安排蘇巧巧第248 商鋪產業全賣掉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374章 威脅金使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708章 新法案第122章 回返莘縣第228章 梁山設計第557章 西遷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180章 大王鄉也要搞事第402章 燕雲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381章 拜訪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483章 河套交火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34章 鬧鬼第524章 背後襲擊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82章 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