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螳臂當車

從九月七日到九月十日間,金軍爲了給中華國施以壓力,分四個方向展開進攻,尤其是趁夜色和陰雨天氣裡攻勢異常猛烈。

如今金軍也是有火炮的,雖然在質量和射程上不如漢人,但數量還不少,輪番強攻下來,折彥質部的炮兵折損情況不小。當然,金軍損失更大。

爲了防止被破口,种師道嚴令各部就算擊退金軍也不許追擊,寧願放棄唾手可得的戰功,也絕不給金軍一丁點兒的突襲可能性。

金軍的大軍主要是分爲拿着長矛盾牌充當炮灰的遼人,一部分蒙古騎兵,女真騎兵主要是督戰和在關鍵時候破襲。

數天戰鬥下來,女真本部損失微乎其微,但炮灰卻是折損嚴重,有的遼人在被威脅着抗沙包填壕溝時,直接扔掉武器跑向漢人陣地投降。

炮灰死了不可惜,再抓就是了,但影響是極爲惡劣的。大同府一帶本來就苟延殘喘活着的遼人百姓紛紛舉家逃亡,拖家帶口地遊過桑乾河投奔應州和蔚州一帶的漢人。

這直接導致大同府一帶十室九空,傍晚時分十里八里都難得看到炊煙裊裊的景象,僅僅十餘天,就有超過兩萬人的遼人百姓被漢人接收了。

完顏宗翰想管也管不了這種逃亡情況,明知這樣下去大同府早晚要因爲斷糧草而被迫撤軍,但眼下四路大軍強攻無果,只恨漢人好硬一副龜殼。

對种師道而言,西京道從金國丟了河套後,戰略上就已處於勝利姿態了。眼下只需要拖住金軍半年或者一年,等西夏戰略結束,就可以把折彥質大軍騰出手來合兵攻金。

不急,慢慢打,倉庫裡的糧食和彈藥非常充足,他倒要看看不事生產的金國能耗多久。

拖得越久,金國統治越不穩當。

西線,四路攻入西夏境內高歌猛進,折彥質嚴令各部大軍齊頭並進、互爲犄角實行攻防掩護,讓西夏的騎軍毫無戰果。

折彥質吸取了前朝宋國跟西夏百十年裡的戰爭教訓,在白于山、橫山一帶的各個土堡、軍寨中都駐留兵馬,以免重現昔日三川口大敗的歷史。

大體戰略就是沿襲三十年前前朝章楶的進攻戰略,分割西夏軍的整體防線,西南和東北四路同時推進,讓党項人顧頭不顧腚地疲於應付。

雖然是老套路,卻是最有效的策略,西夏在一開始就陷入局部戰鬥失利的困境,每一路都要防,每一路都防不住導致丟城失地,節節敗退。

在密集如雨的彈藥洗禮下,遭遇到的各路西夏防線幾乎都是一觸即潰,尤其是近衛御林軍的表現着實讓人刮目相看。

在短短數十天內,御林軍兩個混編旅兵鋒沿着靈州川直抵西夏翔慶軍西平府外的吳忠縣,於縣外的木烏寨大破西夏大將李延的三萬兵馬,迫使鹽城駐守的西夏五千兵馬回援西平府,又被羅武親領兩千火槍兵埋伏於馬兒溝擊潰,鹽城副統軍張先死於混戰中。

西平府都統軍李高存連連告急求援,西夏皇帝李乾順一面組織大軍支援,一面遣使跟中華國求和,一面把瓜州一帶的兩萬精銳兵馬東調去興慶府,傳令跟漢人對峙不下的李察哥十萬大軍回防。

接到回防軍令的李察哥無奈之下只能全軍從河清軍州撤退,反正留下三五萬人也擋不住漢人的進攻,倒不如撤到國境內伊金霍洛旗城駐防呢,至少糧草不會被漢人截斷。

王童見李察哥率軍撤退,以混編旅一萬五千餘人銜後騷擾,延緩党項人撤軍速度,於九月二十日佔領了東勝縣城,至此完成了東勝州內河套南北兩地的收復。

京師皇宮朝英殿的軍部中樞內,一面兩米長寬的巨大沙盤擺放在大殿中心,隨着軍扎的回傳,戰事消息也將沙盤上的許多小小旗幟換了顏色。

從整個上方看去,整個西夏國的東部和南部到處都插上了紅色鮮豔的代表着中華國軍隊的小旗子。

張林看着盤踞在翔慶軍西平府一帶的雙方軍力,不由得擔憂道:“推進速度不是太快了?”

陳良和參謀總部的參謀們都笑起來,紛紛出言讓陛下放心。

張某人確實是低估了被火器武裝起來的軍隊與冷兵器爲主的軍隊的戰力差距,原本計劃用兩個月時間完成對西夏翔慶軍州的包圍戰略,卻在短短二十五天時間裡就快達成了。

前線傳回來軍報中,西夏已是各部損失了約莫五萬餘人的兵力,從韋州、洪州、龍州、祥佑軍司石洲、左廂神勇軍司盡數失陷於中華國大軍之手,連烏審旗城都被拿下來了。

烏審旗城被拿下來,也就表示李察哥的十萬大軍想要南下馳援,就必須強攻這座駐紮了兩個混編營將近一萬兵馬的城池,雖然只有兩個炮連駐防,但接近五十門火炮可不是一塊軟骨頭。

若是李察哥心急火燎的繞道而走,那西夏國整個東北部都再無可戰之兵,配合劉琦所部的一個混編旅完全有能力在不動用主力大軍的情況下吃掉党項人的黑山威福軍司,完成對興慶府的三面包圍。

就目前戰況而言,党項人是絕不會放棄翔慶軍,雙方必然要在西平府一帶進行主力決戰,那李察哥十萬大軍顯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地看戲,只要烏審旗城的吳階所部能守住十餘天,李察哥百分百會做出全軍繞道南下支援翔慶軍大戰的決定。

再者,從東南集團軍抽調出來的四萬大軍已是打到了嘉寧軍司的靖邊一帶,等李察哥趕到的時候,只怕靖邊縣西面的宥州都淪入漢人之手了。

畢竟東南集團軍有三個炮營,合計九個炮兵連,各式火炮1.5、1.8、2.0、2.6將近一百九十門,比西夏人全國的駐防火炮加起來還多。

西夏國拼全國之力,在這一年裡也不過造了一百五十多門炮,還是分散開使用的駐防城池大炮,小口徑炮少之又少,分到防線各地城池三五門炮在中華國的炮兵面前根本不頂用。別說數量的巨大差異了,就算炮兵素養都不是一個等級。

中華國每個正式服役的炮兵在上陣之前,至少都要接受一百發以上炮彈的實彈訓練,就憑西夏國不足三百萬人口的國力,玩得起麼?

鐵鷂子鐵甲穿的再厚實,能擋得住1.5寸小口徑火炮打出去的鏈彈嗎?

此番折彥質部進攻西夏的十五萬大軍中,炮兵足有十個炮營,也就是三十個炮連,合計各式口徑的火炮近七百門。

不說其中接近七萬數的燧發槍火槍兵,就光火炮洗地,憑西夏國那丁點兒火器軍隊也敢螳臂當車?

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510章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373章 結案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520章 讓商人登臺第585章 遷族第614章 宗教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52章 朝廷賞賜第108章 拜府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581章 酷法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99章 假貨探親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558章 工業帶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661章 老人病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446章 人口第28章 武大慘禍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531章 娛樂行當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582章 憲法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484章 大版圖第40章 賠罪主薄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43章 公司模式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433章 登基第49章 招納石秀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476章 宿醉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27章 間隙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75章 武松犯案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章 肉夾饃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320章 刺青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60章 準備跑路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224章 災雪荒年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576章 遠洋貿易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
第382章 遠近戰略第290章 突擊檢查第510章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627章 新內閣人選第126章 教授漢語拼音第170章 嚴懲偷窺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485章 志在東亞第225章 錢知善惡第131章 唆使鬱保四第373章 結案第93章 招聘教書先生第520章 讓商人登臺第585章 遷族第614章 宗教第666章 婚姻法案第522章 第二個兒子第205章 樑中書的變態行徑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292章 反攻上岸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52章 朝廷賞賜第108章 拜府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581章 酷法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356章 改革貨幣計劃第99章 假貨探親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558章 工業帶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644 細化與改革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661章 老人病第501章 農業經濟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571章 東三省和外蒙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446章 人口第28章 武大慘禍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432章 金國禮賀第105章 消遣閒暇第531章 娛樂行當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560章 斬草要除根第582章 憲法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484章 大版圖第40章 賠罪主薄第397章 技術在變革第326章 國家體系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43章 公司模式第161章 員工激勵政策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323章 爺什麼都懂第433章 登基第49章 招納石秀第527章 飛剪式戰艦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476章 宿醉第279章 樂團與基礎教學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27章 間隙第660章 大打出手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第686章 拜訪老東家第169章 造反需要專業隊伍第75章 武松犯案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199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章 肉夾饃第234章 聲東擊西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320章 刺青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60章 準備跑路第143章 挑選官船第620章 時代與機遇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224章 災雪荒年第344章 貞娘回岸第576章 遠洋貿易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