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皇帝的快感

一個巴掌大的玻璃瓶,把一個土堡給掀飛了!

沒有任何人碰,銅圈能在磁鐵裡自動轉動,還能發出刺得人手指發麻生疼的電流!

血液裡,唾液里居然有許多活着扭動像蟲子似的的細菌、細胞!

水泥造的、鐵造的小船居然能浮在水面上!

能轟轟轟嗡鳴着只用燒煤帶動齒輪轉動,可以抽水和鋸開木頭的蒸汽機!--雖然看起來像要隨時爆炸的樣子。

原來火炮和火槍用的鐵不叫鐵,而是叫鋼!

連船隻排水量都能算出來的數學公式,多少分量下火藥的爆炸對鐵丸的推動力都能通過計算得出數據!

越是一個個項目參觀並瞭解下去,三位內閣大臣們愈發心驚膽顫,這個世界遠比他們想象的要神秘,可笑他們還以爲掌握了黑火藥和火槍火炮就天下無敵了呢。

難怪陛下不滿足於財政撥款的二百萬,私下裡自己掏錢都要砸進科學城中,難怪陛下三天兩頭就要往科學城跑,難怪科學城裡老是出事故死傷人命。

這是用錢和生命堆出來的科學城啊!

內閣大臣們覺得兩百萬元少了點,科學城的地府也小了點,或許該早點把餘杭縣改市,把整個皇家科學城的研究地方再擴大些,軍隊再多安排些。

他們不敢想象,要是化學火藥的研究成果泄露出去會被中華國造成多少麻煩,或許中原大地很快又會換主人了。

事實上他們想多了,這裡的研究項目大多都到了瓶頸處,需要基礎學科的完善和積累,不是哪個國家得到後就能迅速強大起來的。沒有紮實的基礎科學積累,過早把黑科技使用出去絕對是個弊大於利的壞事。

現在的蒸汽機其實已是勉強能用用了,張林爲什麼不放出去?一是因爲故障太多,二個是防止別人趕超,其三主要是因爲蒸汽機設計原理的動力學、材料學還未積累到一定程度。

至少十年之內,這玩意是不能面世的,或許二十年更長。

兩天後,當一級內閣九位大臣回到京師後,同意加大科學城研究經費的奏章札子立刻就遞了上來,要求追加到四百萬。

這筆錢不算多,卻也不少了,足夠科學城的擴建一倍大小。

但凡簽訂保密協議的人,就得受到內務署、錦衣衛、軍機署三方明裡暗裡的監督,並且在必要時候,有權未經司法程序批准前突襲檢查當事人。

這規矩雖然過分,但一想到科學城裡那些駭人驚聞的研究項目,內閣大臣們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對於眼下的軍隊建設,張某人是不打算再繼續擴大的,保持八十萬常規軍,每年五萬常備軍輪替就已是足夠了。這般穩定發展十年後,中華國隨時可以組建出一支接受過一年以上軍事訓練的兩百萬大軍。

要知道,這是職業軍隊,歐洲、中亞細亞那幫國家還在玩臨時募兵制呢--平時種田幹活,打仗時則召集起來,簡單訓一下或者直接拉到戰場。

按照他的估算,現下的中華國軍隊戰力已是達到了原世界十六七世紀時候歐洲國家的水平,也就是大航海時代百十年後--海軍可能有所不如。

他在論壇上似乎看過一些故事,荷蘭英國葡萄牙這些巴掌大的國家在十六七世紀互相傷害的時候,就能組建出一支數百艘船,兩三千門各式火炮的艦隊了。

這般想下來,中華國的海軍還需要加強一番,不過暫時用不着。而且,眼下五十五萬大軍還未完全換裝火器呢,盾槍兵還能用用,戰車兵已是跟不上時代了。

一想到軍隊,張林就很有種想要繼續擴張的衝動,很不容易才剋制下念頭。心道難怪古代皇帝在國富之後都想着開疆拓土,對皇帝而言,沒有別的更好玩的遊戲了。

是的,戰爭在皇帝的心裡就如遊戲一樣,只要把地圖搬到面前,指揮棒所在,大軍就要按照他的心意打到哪裡,功成名就的快感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

老實說,張林心中構思的中華帝國版圖只是在後世中國版圖的基礎上稍稍加了一些---蒲甘國延伸和天竺接壤的出海口,印度南部半島、馬達加斯加島、外蒙,以及數百年內都不能有效開發的西伯利亞。

他甚至知道,如果自己一味地擴張軍隊到上百萬,向西進發採用以戰養戰的掠奪策略,說不定能在有生之年裡打到英格蘭王國。

但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徒傷財力而已,還要跟全世界結仇。

與其如此,倒不如跟西亞、西歐那邊打幾場局部戰役,讓他們知道中華帝國的牛逼就可以了。打完了,大家坐在一起開開心心做生意,讓中華國的商人們對他們進行爽翻天的經濟掠奪。

希望海事總署那邊加把力,能儘快把印度西岸到阿拉伯海大食國的海商路線探索出來。海路開通,貿易額纔會幾十上百上千倍地往上翻,也可以更好地從中亞、西亞、歐洲那邊購買人口--女人。

大洋馬啊……宮裡頭的劉懷燕和西夏美少女團體並不算是純種大洋馬,是亞歐混血。她們具有明顯的亞洲黑髮,瞳孔不是深藍而是碧藍如洗,體格也較中原人高大一些,鼻樑挺,胸腹大,膚色更白些。

據不準確的調查,在中華國內的白人確實要比漢人女子更能生育,往往三十多歲就有五六個孩子。她們本土的人口之所以少,並不是體格原因,而是經濟環境決定的。

漢人男子跟白人女子結合後,平均都是三五個孩子,且孩子呈現出黑髮碧眼,偏向於亞洲人種但體格更大些。(中華國生育率的確是不如白人的,只是人口基數大)

因爲數百年前的胡人涌入中原,這時代的中原百姓們基本上都是混血,也就沒人在乎什麼白人黃人了,張林又何必死心眼呢?

只要民族凝聚一心,什麼顏色都無所謂(除了黑色)。只是從強化種族體質方面考慮,他還是要不遺餘力地推動亞歐混血--以亞洲男性爲主導。

當然,這個混血政策需要數以百年的持續努力,還得加強宗教控制和文化同化。

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484章 大版圖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362章 劉氏紡紗機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330章 詔安使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67章 另起爐竈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559章 中投行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497章 條件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57章 求救第91章 向外拓展第102章 侍寢第17章 請客吃酒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387章 乳山縣第102章 侍寢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235章 膠着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235章 膠着第559章 中投行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585章 遷族第499章 賜婚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692章 艦隊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113章 唐玉仙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224章 災雪荒年第342 錦衣衛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242 處理產業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558章 工業帶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602章 大東北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381章 拜訪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85章 逃之夭夭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179章 準乎?第33章 送別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468章 問秦檜第33章 送別第558章 工業帶
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154章 表哥表妹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484章 大版圖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362章 劉氏紡紗機第541章 救回趙富金第265章 攻破揚州府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330章 詔安使第132章 年節繁瑣第348章 塑造唯一信仰第67章 另起爐竈第355章 軍器監的進步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559章 中投行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423章 遼軍拼命第593章 天經地義第497章 條件第295章 梁山上島第41章 久旱逢甘霖第57章 求救第91章 向外拓展第102章 侍寢第17章 請客吃酒第312章 捷報南下第387章 乳山縣第102章 侍寢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235章 膠着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149章 揹包生意第639章 計劃生育第643章 皇帝只能有一個第235章 膠着第559章 中投行第144章 角伎蘇巧巧第585章 遷族第499章 賜婚第82章 抓到了張主薄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448章 金國求和第361章 南北局勢第692章 艦隊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422章 南遼稱臣妥協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403章 戰爭債券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695章 英愛戰爭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113章 唐玉仙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491章 爲人父者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224章 災雪荒年第342 錦衣衛第474章 南地小朝廷第11章 明裡暗裡的調戲第243章 人爲利驅第679章 資本血腥第242 處理產業第163章 老鏢員有模有樣第190章 宋江的苦惱第444章 正統國教國學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74章 威脅的文書第338章 夷州遷徙第558章 工業帶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602章 大東北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381章 拜訪第411章 北地劇變第408 化學火藥的難題第85章 逃之夭夭第291章 燧發火槍第179章 準乎?第33章 送別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226章 護短的老爺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468章 問秦檜第33章 送別第558章 工業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