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大版圖

軍部在回信軍扎中同時也說明,駐紮在秦鳳行省-湟州、蘭州、會州、懷德軍州的折彥質八萬大軍將會配合已抵達保安軍州的京師近衛軍三萬兵馬,對西夏國的腹地展開進攻。

軍部戰略是分作三步走,第一步是南北分割金夏聯軍後,种師道所部二十餘萬兵馬轉入防禦狀態,修築工事依靠城池抵擋住金夏兩國的夾擊。

第二步是把西部軍區种師道大軍轉入防禦狀態後,折彥質部大軍配合朝廷增派的近衛軍和東南集團軍抽調的四萬兵馬,共計十七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大軍,分別進攻西夏涼州、南威州、和銀州,先把西夏國給解決掉。

第三步是在打通絲綢之路後,連通高昌回鶻恢復貿易,逼吐蕃諸部稱臣,利用吐蕃和西夏國的馬匹迅速組建出騎軍,再東西合兵五十萬,和已經勾搭上的部分蒙古部族從海陸兩道全力對付金國。

當然,若是吐蕃不配合,到時也沒啥大不了的。

這個戰略的要緊之處,就是种師道所部二十萬兵馬要抵擋金夏初期接近四十萬兵馬的夾擊,甚至還要有餘力進行反攻。

第二個就是利用河內行省(目前是朔州、應州和蔚州)迷惑金國,把他們主力大軍牽制在西京道的關內,讓金人既捨不得這塊到口的肥肉也打不進中原腹地。

第三個,就是在先攻西夏的中後期,把李察哥大軍牽制回來,屆時會有四萬騎軍從大名府直奔府州進入河套以南地區,從天德軍州繞到高昌回鶻從背後破襲西夏國瓜州、沙洲,配合折彥質部攻破西涼府,進逼東京興慶府。

种師道也終於明白軍部爲什麼把四萬騎軍扣在大名府隱忍不發的原因了,原來是要把這支中華帝國最精銳的騎軍用在刀刃上,就如一把冷刀子在關鍵時候從背後捅死西夏國。

只是從府州通過東勝州黃河以南的沙漠迂迴到高昌回鶻邊境的益都,這一段路程將近三千里路。就算是金國騎軍長途奔襲這麼遠也需要十餘天時間,糧草什麼都到可以解決,但是戰馬吃得消嗎?

不過軍部既然敢作下這樣的戰略部署,自然不會是胡亂瞎話的,只是种師道一時間想不出軍部有何妙計能提高戰馬的長途奔襲耐力。

就算耐力可以通過加鹽的精豆飼料補充,但馬蹄也受不住啊,尤其是沙漠地帶,連續跑個三四天就得把馬蹄磨掉一層。

“這叫馬掌,也叫馬蹄鐵。”

皇宮御書房內,張林饒有興致地向朝廷最具權勢的五位內閣大臣介紹道:“這玩意是從西域大食國那邊傳過來的,朕也是僥倖得知。”

國防大臣陳良似乎早已跟元武陛下有通氣,向其他四位內閣成員,首相吳用、財政大臣林守成、外交大臣兼副相胡媛、司法大臣丁憂,笑呵呵地介紹道:“陛下之所以把四萬騎軍安置大名府,就是借集訓名義打造馬掌。西域國民間已是使用木質馬掌,但軍中尚未普及,金軍亦是無有裝備,此乃我軍一大優勢。”

吳用點點頭,忽而皺眉道:“縱觀我國許多奇巧器械與技術,莫不是引西域而來,難道西域尚有大國可以與我中華國比肩?若是如此,當爲心腹大患。”

其他內閣大臣紛紛出言稱是,西域技術傳進來給國家帶來的好處是明顯的,尤其是許多新興科學快速地提升國力和軍事力量,由不得大家不重視起來。

提及這個話題,張林沉默少許,便讓內監劉燈把“世界地圖”的大屏風搬來,隨手走下御案來到屏風前。

“既然聊到這個話題,朕今日索性與你們交個底,聊聊咱們中華國的未來。”他用手在屏風上虛畫一個大圈子,道:“古人云,忘戰必危,好戰必亡。對一國而言,強大軍事是保正國泰民安,經濟富裕,文明進步的基礎。這是絕不能忽視的,前朝宋國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縱觀歷史,秦、漢、晉、隋、唐莫不是受到北方低等文明民族的入侵而導致國力大損,咱們這一代定要替後代子孫除掉後患。”

“陛下之意?”

張林指着屏風上面越過中原腹地的往北一大塊版圖道:“唐朝、遼國,包括現在的金國,他們最北面的領土乃是這處外興安嶺,而朕要告訴你們,興安嶺往北的這塊‘凍土大地’叫西伯利亞,這是一塊直抵海洋的無主之地,因爲環境極爲惡劣,人跡罕至。但這塊土地上資源豐富,不下於我中原大地,一定要控制在手裡。”

陳良道:“建設兵站哨所?”

“這是一定的,不過現階段沒必要太過深入,我們只需要把這版圖從律法上納入我國領土就行,遺民與否倒不重要,但絕不能讓與別國。”張林手指在金國最東北之處,道:“這裡的薩哈林島,一定要駐紮軍隊,並駐紮一隻海軍。以此往南,環境還算適合居住,當多移漢人過去填充。哪怕只種少許土地,其周邊豐富的水產也足夠生活了。”

“此地往西便是金國腹地及蒙古諸部,我國攻下金國後,要繼續進兵,收復蒙古諸部,設行省而非蕃邦。我國必須要在蒙古諸部的小海(貝爾加湖)以西,哦,漢書有記載,此處名爲北海,又叫於巳尼大水湖。朕爲它取個新名字,叫作於巳尼湖。看到朕畫的這個地方沒有?”

林守成笑道:“陛下是要在此處駐兵?”

張林目光嚴肅地道:“不光要駐兵,而且要築城,把周圍這一帶構建出三個大型城池,至少要移民一百萬人過去,互爲犄角防禦外邦入侵。可以跟蒙古諸部和漢唐時期的西域都護府連成一線,移居漢人和駐紮軍隊,把整個東邊遼闊領土囊括手中。外族想要入侵,就得正面進攻此三處,是爲中原緩衝之地。若是繞過此三處,北面冰天雪地的惡劣氣候就是天然的防禦城池。”

內閣大臣們俱都看着版圖,呼吸粗重,被陛下這般一說,中華國的地圖擴增了何止一倍,只需要在幾個邊境險惡之地構築城池和駐紮兵馬,移居漢人,就可以把東邊,東北部一大塊無主之地從名義上併入版圖--哪怕漢人不移民也不准許別國移民。

難以想象的遼闊領土,此乃萬古之功也!

而且陛下說的並非不能實現,這些地區大都在漢唐時期就屬於漢人,現在只需要把他們收復回來並加以重視,只要在少數幾個地方構築大城池就能牢牢扼守住外族入侵的路線,還能起到和西域各國貿易邦交的作用。

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70章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387章 乳山縣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35章 施威第139章 上元節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73章 自私互利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516章 大理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373章 結案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673章 同進社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10章 買丫頭第346章 戰略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5章 新的一天第48章 拼命三郎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296章 下馬威第97章 王婆投奔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484章 大版圖第324章 朝國理事公署第718章 二戰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204章 派對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79章 誘賊上鉤第588章 降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579章 鑄幣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497章 條件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51章 孟州來信第92章 思緒紛飛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398章 大項目第437章 吃鍋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21章 監守自盜
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670章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387章 乳山縣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35章 施威第139章 上元節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183章 算計宋江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136章 建設團體得有口號和理念第472章 宮裡頭的小秘密第73章 自私互利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653章 黃昏戀不存在的第451章 流連花叢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19章 宋遼摩擦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516章 大理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681章 移民手續第174章 花魁爭選的意外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275章 名正言順地改制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307章 體系構思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721章 燕家女子第304章 叫你退兵你就退第373章 結案第49章 招納石秀第343章 整治寺廟第673章 同進社第272章 設計擊火方式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452章 哄哄就得了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10章 買丫頭第346章 戰略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5章 新的一天第48章 拼命三郎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638章 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第296章 下馬威第97章 王婆投奔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573章 行省規劃第498章 科學瓶頂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484章 大版圖第324章 朝國理事公署第718章 二戰第176章 原來不是砸的第604章 東西伯利亞的歸屬第216章 戰後瑣事第687章 緝私風暴第413章 放虎歸山第204章 派對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284章 新時代的兵種第79章 誘賊上鉤第588章 降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61章 娶妾和應邀第579章 鑄幣第350章 水力鍛造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497章 條件第260章 護犢子的主兒第230章 青州三山第367章 時代在改變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568章 戰爭傷損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98章 高員外好心辦壞事第51章 孟州來信第92章 思緒紛飛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398章 大項目第437章 吃鍋第299章 軍機政要第707章 事件發酵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152章 少女心思第21章 監守自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