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

仗打的漂亮,軍費才說明花的值得,但此次五月戰爭暴露出的問題也不少。尤其是野馬步戰車的馬力和油耗問題,真正是拿錢砸出來的勝利。

但也有值得誇讚的地方,就是一支軍團的後勤保障完善可以讓軍人們安心大戰,不用擔心彈藥和衣食物資,以及醫療問題。

野戰醫院和工程兵營作爲獨立軍種在後勤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相比之下,主力團往往收穫大戰果都離不開這二者的輔助。

“楊軍長,恭喜恭喜。軍部來電了,待你回國之後就會晉升少將軍銜,屆時陛下親自爲你頒發將章。”參謀長笑哈哈地揭開簾子進了指揮部,通報喜訊。

“這麼快?”楊仁樹以爲還要在西喀喇汗國駐防個一年半載呢,卻沒想到如此快就要被調回國了,看來帕爾拉國的態度比較端正,沒有死硬到底。

經此一役,帕爾拉國安分了下來,中華國揚威中東取得了對東西喀喇汗國以及黑衣大食國、花剌子模國的控制權,即將成立的伊朗共和國和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巴曼三個王國都會成爲中華國控制中東石油的傀儡。

新國成立,百廢待興,戰馬、刀劍、鎧甲、火槍、農具,五金配件這些貨物瘋狂地涌入中東,把冷凍時期的貿易局面重新打開,佔領這些國家的市場。

中華國之所以打這場戰爭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爲自猶太夏國搬遷來此後,由於宗教和貿易以及後來的蘇伊士運河開通,搶佔了阿拉伯人的貿易份額,導致他們的國家政策偏向美國。但由於地理位置關係,還是與東亞貌合神離。

這些年,民族主義風潮興起,各國都在大談闊輪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關係,產生排外情緒。就連中華國亦是如此,國內對色目人種帶有某種歧視,歐亞混血兒要是不會說一口流利的方言或者官話,跟人相處都困難。

據不完全統計,中華國總人口爲五億四千萬,其中本土混血兒超過了八百萬,很大部分是當初西夏和中亞的***女人引進後與漢人男人的後代,他們的體型修長,頭髮曲捲,雖然黑髮黑眼黃白皮膚,但外觀上還是能跟土生土長的漢人區分開來的。

這些混血兒還算好的,像是普爾森.尼金和夏洛克.尼金他們與漢人女子結合生育的後代則是明顯的歐洲人種,只不過臉型不像傳統歐洲人那麼“浮”和“泡”,而且是有一種刀砍斧削的骨瘦美。

《民族報》上就本土人種,歐亞混血人種做過一系列連載文章,闡述國家和民族的關係,中華國是一個單民族多人種的國家,任何持有中華國戶口的國民都是受到憲法的保護,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私人土地神聖不可侵犯。

不光民族主義思想席捲成風,中華國國民在高物質文明的基礎上越來越享受古典禮儀,崇幕唐風,女子自由浪漫,男子跨刀鬥勇。

民間鬥雞,鬥狗鬥羊鬥牛,摔跤館、國術館、競技館比比皆是,甚至底下武鬥黑市都大行其道,國家曾經狠狠整治過一陣子,但依舊架不住利益驅使,很多國外軍人混不下去就被商人偷渡帶回來在黑市中與人廝殺賺錢,生活在血與淚中。

文藝復興--這是安康皇帝對於這些現象的理解,因爲這種現象在爺爺元武陛下留下的皇室秘本中曾有過篇幅述說,只要不涉及到舊儒孔門,張康是不會可以阻攔歷史的。

他越來越懷疑爺爺是否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爲秘本中所記載的一項項技術都具有可行性研究方向,就比如爺爺所提及的航母海軍理論,用戰列艦當幌子實行技術欺詐把歐洲諸國引向歪路。

機動第一軍團是張康實行摩托現代化軍事改革的第一步,內閣和國會一直在爭議着軍費是否過大的問題,然而打一仗後獲得的利益是顯而易見的,中東的黑金石油資源可不是幾十噸黃金能擺平的事情。

第一軍團回國後即將拆分爲數個旅團,隨後以這些參加過戰爭的旅團老兵爲單位擴張出十二個摩托化軍團。像是多管火箭炮、車載野戰炮、雙人座卡騎步戰車這些裝備,相信在十年內就可以裝備到軍隊中。

蒸汽機、內燃機、電機,一個個機械設備被髮明出來後隨着理論的完善,時代變化太快,眨眼間中華國已是快要立國百年了。

第四代皇室繼承人是安康皇帝的侄兒,蓋因他自己生的全是女兒,所以只能把皇位傳給弟弟的孩子。皇室傳承的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改變,皇女中也有從政的幾位,在教育行業做的非常出色。

皇室無有親王之位,唯一具有政治地位的就是皇帝和皇太子二人,其他皇室子孫均無稱號,自是相比普通國民家境更優越和傳承性而已。

“爺爺,您在畫什麼?”

御書房中,可愛萌甜的皇女張明月在安康皇帝的御案旁打瞧,看着爺爺聚精會神地在一副地圖上勾勾畫畫寫一筆圈一圈。

張康摸摸孫女的小腦瓜,溫言笑道:“爺爺在給西伯利亞以西的土地找個主人。”

“西伯利亞是哪裡啊?”

“在北方,很遠的北方,天氣苦寒着呢。”

“那能種地嗎?”

“呵呵。”張康笑了笑,點了點頭,隨後把克普恰克汗國和通古斯王國中間的西伯利亞一筆分開,沉思片刻後題了三個字上去。

哈薩克!

東喀喇汗國在這次中東戰爭中與西喀喇汗國損失慘重,貴族和商人逃的逃死的死,國家一片淒涼,農地都荒廢掉了。

對這樣的情況,中華國以帕爾拉國的威脅“勸說”東西喀喇汗國的有識之士結成聯邦國,取名哈薩克,有“自由”“自主”之意。

這樣天上掉下來的美事,那些***有識之士豈能不答應?反正王室在戰爭中丟盔棄甲,早已讓百姓心生不滿,於是一場浩蕩推翻腐敗王朝的運動興起,東西喀喇汗國很快就各自掀起暴亂建立“僞政權”。

中華國提供軍火槍械和派遣軍官暗中指揮,幫助反對派武裝起義,整個1217年,高昌行省以西的喀喇汗國土地上到處都是硝煙瀰漫。

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9章 買賣大火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531章 娛樂行當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30章 武松回來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398章 大項目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162章 就是寵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499章 賜婚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662章 夏國第245 荷塘好事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33章 送別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252章 講造反的道理第685章 回本土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48章 拼命三郎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222章 瑣事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53章 大雨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67章 另起爐竈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476章 宿醉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599章 海商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523章 條件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241章 夷州島第342 錦衣衛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599章 海商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388章 破城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36章 勞動改造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60章 準備跑路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06章 唆使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396章 磚窯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
第369章 北上戰略第632章 經濟增漲的速度第203 與團練使和解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9章 買賣大火第601章 總督之位第159章 踢開孫提舉第554章 草原叛心第531章 娛樂行當第592章 中原I型蒸汽機第395章 基礎科學公式標準化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30章 武松回來第667章 民間工程承包制第398章 大項目第130章 人生得有目標第538章 規劃教育基礎第162章 就是寵第127章 二女到達大王鄉第499章 賜婚第425章 勢如破竹第421章 合兵析律府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535章 皇親規矩第662章 夏國第245 荷塘好事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462章 紅線村的女人第693章 世界局勢第249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487章 匡扶東正道教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590章 帶娃出去浪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261章 抄家斂財第548章 島上補給第33章 送別第420章 戰爭爆發第393章 集權與分權第252章 講造反的道理第685章 回本土第363章 基礎學科第48章 拼命三郎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277章 建立軍制第336章 吳用之才第222章 瑣事第223章 楠兒有喜第53章 大雨第492章 再見阿魯弟第414章 高俅求和第699章 封鎖帕爾拉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67章 另起爐竈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383章 宋軍裝備火器第476章 宿醉第287章 日異月新第164章 花魁之期第599章 海商第178章 二爺不是慈善家第490章 鼓勵商貸第523章 條件第545章 跟隨貿易發展經濟第241章 夷州島第342 錦衣衛第20章 武大郎被打第703章 個人房產法案第599章 海商第658章 面子裡子第388章 破城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36章 勞動改造第561章 教育和科學第569章 戰爭大抽血第60章 準備跑路第630章 第四期五年計劃第4章 找地方落腳第688章 飛黃騰達的普爾森第313章 威逼利誘第502章 最後的遼軍第129章 不孕不育第717章 尼金家族第334章 財政吃緊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456章 慈善事業第一章 穿到陽谷縣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194章 互相算計第646章 民智與獨裁第206章 唆使第463章 鐵血蘭花第635章一國無二主第396章 磚窯第506章 西夏危急第712章 日本國要走出去